一种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3042发布日期:2019-08-30 22:1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圆口铜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圆口铜鱼(coreiusguichenoti)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鮈亚科铜鱼属,长江上游特有种,属典型河道洄游性和产漂流性卵鱼类,曾是长江上游的主要经济鱼类。目前,因受到水电开发、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圆口铜鱼自然种群资源衰减严重,灭绝风险日益加大。加强圆口铜鱼人工增殖放流成为保护和恢复圆口铜鱼种群资源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人工增殖放流,首先要实现人工养殖条件下圆口铜鱼驯养成活和性腺发育成熟。圆口铜鱼应激性强,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人工驯养成活率不高且不稳定。

目前关于圆口铜鱼驯养方式的报道为长江船体网箱、循环水养殖系统、可控生态池塘。采用长江船体网箱养殖时,对船体网箱放置地点要求较高,只有将其布置在水流相对较湍急的地方才能有效预防疾病(尤其小瓜虫病),提高成活率。长江船体网箱养殖过程中安全风险也较大,尤其汛期。另外,由于长江船体网箱养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长江流域的船体网箱因环保要求已全部拆除。

圆口铜鱼属于底层鱼类,在可控生态池塘驯养环境下,一般在水体底层活动,另外,可控生态池塘面积一般较大(≥3亩),水质、水温等环境指标较难准确控制。因此,采用可控生态池塘驯养圆口铜鱼时,会因患病、活动异常等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环境指标不适宜,影响成活率。

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通过一系列水处理单元将养殖池中产生的费用处理后再次循环利用,具有环保、节水、省地、可控性强、低风险等优点,已经成功运用于海水鱼类的养殖。但是,现有循环水养殖系统用于养殖圆口铜鱼存在两个问题:①臭氧的添加位置不合适:现有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比较明确的臭氧添加位置有两种,一是加入到蛋白分离器中(仅适用于海水水源,不适合淡水水源);二是在水质处理单元的后端增加一个水质调节池,将臭氧添加到水质调节池中,由于水质调节池位于水处理单元的后端,臭氧添加量高易造成残留,添加量低影响消毒效果。增加水位调节池,必然占用安装场地空间,同时还要增加水泵和补水装置等设施,以保持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体流量平衡,不至于出现某一个设备缺水或漫水的情况。②部分养殖水体未充分杀菌、消毒:为了提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增氧效果,一般采用通过氧气锥添加纯氧的方式增氧,即通过水泵将水泵入氧气锥中与纯氧混合,采用此种方式增氧时,现有的工艺为了保持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体流量平衡,不出现某一个设备缺水或漫水的情况,采用两条管路系统向养殖池(桶)中进水,即其中一路利用水泵直接将回水槽(集水槽)的水泵入氧气锥,经过氧气锥加氧后进入养殖桶,不经过杀菌、消毒处理,甚至不经过生物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简单,设计合理,整个养殖系统的水体可以全部进行臭氧消毒和增氧,且臭氧残余浓度低。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循环主水路,循环主水路包括养殖桶、微滤机、集水槽、循环水泵、冷水机、生物过滤器、紫外消毒器和循环主水管,循环主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养殖桶入水口和养殖桶出水口连接,微滤机、集水槽、循环水泵、冷水机、生物过滤器和紫外消毒器分别安装于循环主水管上,且微滤机、集水槽、循环水泵和冷水机安装于循环主水管位于养殖桶出水口和生物过滤器之间的管段上,紫外消毒器安装于循环主水管位于养殖桶入水口和生物过滤器之间的管段上,还包括臭氧支路和增氧支路,臭氧支路包括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气管,臭氧气管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连接,臭氧气管的另一端与循环主水管位于紫外消毒器和生物过滤器之间的管段连通,增氧支路包括增氧支水管、增氧水泵、增氧气管、液氧罐和氧气锥,增氧支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循环主水管位于紫外消毒器和养殖桶入水口之间的管段连接,氧气锥安装于增氧支水管上,增氧气管的一端与液氧罐连接,增氧气管的另一端与增氧支水管位于增氧支水管入口和氧气锥之间的管段连接。

所述的臭氧支路还包括臭氧支水管、臭氧水泵和文丘里管,臭氧支水管入口与生物过滤器连接,臭氧支水管出口与环主路水管位于紫外消毒器和生物过滤器之间的管段连接,臭氧水泵和文丘里管沿着臭氧支水管入口到臭氧支水管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臭氧支水管上,臭氧气管的另一端与文丘里管连接。

所述的液氧罐通过氧气连通管与臭氧发生器连接。

所述的微滤机、集水槽、循环水泵和冷水机沿着循环主水管入口到循环主水管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循环主水管上。

所述的生物过滤器为移动床式生物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选择在移动床和紫外消毒器之间的循环主水管中添加臭氧,由于臭氧添加位置距离养殖桶距离较远,臭氧在循环主水管中杀菌消毒作用时间长、臭氧消耗时间长,即保证了杀菌消毒效果,也降低了臭氧残留,同时,臭氧支路中的臭氧水泵抽取的水来自生物过滤器,然后回到主流水管中,并不影响主路水管的水流量平衡。

2、本发明对现有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增氧方法进行改进,在紫外消毒器和养殖桶入水口之间增加增氧支路,即通过增氧水泵抽取循环主水管的部分水进入氧气锥,增氧支水管中的水进入氧气锥时,将纯氧经过增氧支水管上的纯氧入口带入氧气锥,与纯氧在氧气锥中混合后回到循环主水管,起到添加氧气的作用。采用此种方法,即给养殖水体增氧,又保证了所有进入养殖桶的水经过了微滤机过滤、生物处理,臭氧、紫外杀菌消毒,同时保证了整个养殖系统水体在各设备中的动态平衡,不至于出现漫水或缺水的情况。

3、本发明的整个养殖系统的水体可以全部进行消毒处理,减少患病几率(尤其小瓜虫病),同时可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观察驯养鱼的生长、患病情况状况,驯养成活率可达90%以上。

4、本发明的养殖系统可用于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驯养,亦可用于其他海水鱼、淡水鱼的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养殖桶、2-微滤机、3-集水槽、4-循环水泵、5-冷水机、6-生物过滤器、7-紫外消毒器、8-罗茨鼓风机、9-臭氧水泵、10-文丘里管、11-臭氧发生器、12-液氧罐、13-增氧水泵、14-氧气锥、15-循环主水管、16-臭氧支水管、17-增氧支水管、18-臭氧气管、19-增氧气管、20-氧气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循环主水路、臭氧支路和增氧支路。

循环主水路包括养殖桶1、微滤机2、集水槽3、循环水泵4、冷水机5、生物过滤器6、紫外消毒器7和循环主水管15。本实施例中,养殖桶1的直径为2m,高度为1m,最大水深0.8m;循环主水管15的直径为160mm;循环水泵4为可变频水泵,流量为60m3/h;生物过滤器采用移动床式生物过滤器,生物过滤器6直径为2m,高度为2.6m,生物过滤器6中间填装有循环水养殖系统专用滤料,滤料体积2m3,滤料为圆形多孔填料,比表面积≥1100m2/m3,生物过滤器6底部安装有充气部件,充气部件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罗茨鼓风8机相连,罗茨鼓风机8q≥28m3/h、功率≥1.5kw、转速≥850rpm、升压≥3000mmaq,可变频控制。

循环主水管15的两端分别与养殖桶1入水口和养殖桶1出水口连接,微滤机2、集水槽3、循环水泵4、冷水机5、生物过滤器6和紫外消毒器7沿着循环主水管入口到循环主水管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循环主水管15上。

臭氧支路包括臭氧发生器11、臭氧气管18、臭氧支水管16、臭氧水泵9和文丘里管10,本实施例中,臭氧支水管16的直径为50mm,臭氧水泵18的流量16.5m3/h。臭氧支水管16入口与生物过滤器6连接,臭氧支水管16出口与环主路水管15位于紫外消毒器7和生物过滤器6之间的管段连接,臭氧水泵9和文丘里管10沿着臭氧支水管入口到臭氧支水管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于臭氧支水管16上,臭氧气管18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11连接,臭氧气管18的另一端与文丘里管10连接。

增氧支路包括增氧支水管17、增氧水泵13、增氧气管19、液氧罐12和氧气锥14,本实施例中,增氧支水管17的直径为50mm,增氧水泵13的流量16.5m3/h。液氧罐12采用杜瓦瓶,液氧罐12通过氧气连通管20与臭氧发生器11连接。增氧支水管17的两端分别与循环主水管15位于紫外消毒器7和养殖桶1入水口之间的管段连接,氧气锥14安装于增氧支水管17上,增氧气管19的一端与液氧罐12连接,增氧气管19的另一端与增氧支水管17位于增氧支水管入口和氧气锥14之间的管段连接。

该系统中,养殖桶1可以设置多个,当养殖桶有多个时,只需将循环主水管的入口与各养殖桶出水口连接,循环主水管的出口与各养殖桶入水口连接。

该系统运行时,养殖桶1流出的水首先进入微滤机2过滤,微滤机2过滤后的水进入集水槽3,循环水泵4将集水槽3的水泵入冷水机5进行温度处理,随后经过生物过滤器6进行生化处理,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水在进入紫外消毒器7前,通过臭氧支路添加臭氧进行杀菌,添加臭氧后的水经过循环主水管15进入紫外消毒器7杀菌、消毒,流经紫外杀菌器7后的水通过增氧支路添加氧气,最后流入养殖桶1。

采用上述的养殖系统驯养圆口铜鱼,其运行效果如下:

1)系统运行过程中未出现生化移动床等设备缺水、漫水的情况;

2)当臭氧发生器的氧臭发生量达到25%时,循环主水管中臭氧浓度可达到最低杀菌浓度0.1mg/l。当臭氧发生器的氧臭发生量达到60%时,养殖桶入水口臭氧浓度可保持在安全浓度0.06mg/l以下;

3)驯养的圆口铜鱼很少患病,尤其是小瓜虫病,2016-2018年,驯养的圆口铜鱼年成活率均在90%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