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日光温室制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97949发布日期:2019-09-17 22:26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作物制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日光温室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属于茄科番茄属的蔓生性草本植物,我国多为一年生,在热带区域可多年生。番茄原产地为南美洲,现在我国各区域都有栽培,它的优点是适应性强,易栽培,产量高,是我国主要果类蔬菜之一,种植面积不断稳中有增,对番茄种子的需要量持续增加。

我国番茄育种水平不断提高,番茄的品质、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番茄育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番茄育种以北方露天育种为主,露天育种的方法存在产量偏低,种子质量和纯度难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番茄种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由于番茄作为设施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导致轮作周期缩短,土壤连作障碍加剧,作为制种用地对番茄种子产量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高产制种技术,盲目增加番茄果实个数的数量,植株营养得不到有效的供应,导致植株早衰,番茄果实成熟不一致,造成种子收获难度增大。还有一些例如授粉时间、授粉周期不科学,授粉环境不单一等情况,导致杂交座果率下降;授粉不均匀,对雌花损伤过大容易出现畸形果和不坐果等现象。因此,如何提高番茄的系统性的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降低育种成本是本行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了种日光温室制备番茄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番茄育种,可避开各类茄科野生种和蔬菜的开花期,减少杂交的机率,大大提高了种子的纯度,减少不良天气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使制种的质量更有保障,番茄制种结束后,温室可及时换种其它的蔬菜,有利于提高日光温室的利用率,降低制种成本。同时因制种方法更加系统、科学,大大提高了制种的品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番茄日光温室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制种步骤如下:

a、山东的1月上旬或中旬在日光温室播番茄种,父母本的比例为1:6-8,父本比母本早播种10天,番茄苗达到5叶1心时选择晴好天气定植,温室的中部位置种植父本,定植前进行第一次去杂株,将生长特弱和特强的株苗去除;

b、定植后浇透水,并在1~2次划锄后,盖地膜;

c、对母本进行单干整枝,吊蔓栽培,吊蔓后母本生长到10叶时,长势弱的去除(考虑节叶长度、叶片形状和生长势等),留4穗果,上部留2片营养叶后摘心,授粉,果实长大后,果实形状不良的植株及时清除。

d、对父本进行双杆整枝,父本只留双杆,将其余的侧芽全部去掉,在第一共花序长出时将长势弱的去除,第一花序留一个果进行自交授粉,观察果实的形状,进行第二次去杂,将果实发育不良的植株及时清除;

e、在母本花开前1天下午4点后对花去雄,对日光温室进行杀虫,确认无昆虫;选取第二天取粉父本;

f、父本花开前将雄花取下取粉,取粉时间为上午7点-9点,当天采粉授粉,授粉用不完的花粉可保存在干燥的玻璃瓶中,放置在5℃的冰箱中存放,以便继续使用;母本花开时,在8-10点对已去雄的母本花杂交授粉,每穗授粉3~4个,将多余的花及时去掉,防止自交座果对杂交果的影响,后期观察果实和植株生长状况,将果实和发育不良的植株及时拔除;番茄成熟后,及时采收,采收3~5天后取种子。

以上步骤a中定植时,种植密度为母本2280株/亩,父本为2350株/亩,父本:母本比例为1:6,大量制种时可增加到1:8。

以上步骤f中授粉时对授粉的花朵及时标记,避免出现混淆,影响纯度。

本发明存在以下的有益效果:

1、种植密度为母本2280株/亩,父本为2350株/亩,父本:母本比例为1:6,提高了增加了母本的比例,提高种子产量;父本进行双杆整枝,增加雄花数量和提高雄花质量,对第一共花序自交留1个果,观察父本的纯度,并根据果实形态及时将杂株拔除,确保父本纯度纯正;母本进行单杆整枝,留4穗果,上部留2片营养叶,母本叶片面积充分,植株健壮,后果因上部叶片遮光保护,不发生果实日灼病;母本每穗留3~4个果进行杂交,多余的花及时除去,以减少花发育对番茄植株营养的竞争和自交座果对种子质量的影响;以上控制均为提高种子的纯度和质量提供了巨大支撑。

2、利用温室进行番茄育种,可避开各类茄科野生种和蔬菜的开花期,减少杂交的机率,在山东的1月上旬或中旬播种,可使温室制种进行授粉的时间控制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昆虫活动较少,减少昆虫传粉导致的纯度降低的因素,授粉前对日光温室进行一次杀虫,确保授粉条件无虫,提高了种子的纯度,同时减少对花进行套袋保护的人工成本;另外采用日光温室进行育种,减少不良天气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使制种的质量和产量更有保障,提高了制种的质量和产量。

3、番茄制种结束后,温室可及时换种其它的蔬菜,有利于提高温室的利用率,提升温室使用的综合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1、试验地:田间试验在山东省寿光市三木育种基地,面积1.2亩,种植母本2500株,种植父本420株,母本和父本分别种植,1.4米一畦,种植两行,小行距0.6米,大行距0.8米,母本株距0.35米,父本株距0.40米。

2、试验品种:番茄品种为“宝禄1号”,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自育种。

3、试验方法:试验设了2组试验,分别为传统厚皮番茄露天制种方法(对比试验),和本发明的温室制种方法。

4、本发明的温室制种方法试验步骤:

(1)采用日光温室在2018年1月上中旬进行番茄播种,父母本的比例为1:6,父本比母本早播种10天,苗龄期为35天左右,番茄苗达到5叶1心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定植,将父本种植在温室的中部位置,种植密度为母本2280株/亩,父本为2350株/亩,定植前根据苗的节叶长度、叶片形状和生长势进行第一次去杂株;

(2)定植后浇透水,1~2次划锄后,盖地膜;

(3)母本进行单干整枝,吊蔓栽培,吊蔓后,生长到第一花穗开花时,进行第二次去杂;留4穗果上部留2片营养叶进行摘心,根据母本的生长情况进行第三次去杂;对父本进行双杆整枝,对第一花穗长出时进行第二次去杂;对第一花穗留一个果进行自交,观察果实的形状进行第三次去杂,将其余的侧芽全部去掉,父本可在授粉完成后进行摘心,并自交留种,每株留果10个左右;

(4)对母本每穗花选择将花粉涂抹在柱头上进行授粉,在开花前1天下午4点后把似开非开的花进行去雄,对日光温室进行一次杀虫,检查日光温室内没有昆虫;把第二天要开花的父本花选择好,以备第二天采粉、授粉时用;

(5)第二天7-9点摘取的父本花,进行取粉,取粉时间在花粉散出量最多的时间点,将取出的花粉当天用不完,可保存在干燥的玻璃瓶中,放置在5度的冰箱中存放,8-10点对已去雄的母本花进行杂交授粉,授粉完毕后可将授粉的花摘去一片萼片做为标记;

(6)母本每穗保留杂交果实3~4个,授粉完成后将多余的花及时摘去,根据番茄果实发育的形状,对母本进行第四次去杂,将发育不良植株及时拔除掉;

(7)番茄成熟后,及时采收,采收时对番茄果实授粉标志进行再次确认并去杂,采收后3-5天经后熟后取种子。

5、传统番茄露天制种方法:

(1)采用露天进行番茄制种在2018年3月下旬进行番茄播种,父母本的比例为1:5,父本比母本早播种7天,苗龄期为30天左右,番茄苗达到5叶1心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定植,将父本种植在制种田的中部位置,种植密度为母本2800株/亩,父本为3500株/亩,定植前根据苗的节叶长度、叶片形状和生长势进行第一次去杂株;

(2)父本定植在5月上旬,天气晴好时进行,定植后浇透水,并进行1~2次划锄后,盖地膜,母本在父本定植7天后定植,操作同父本;

(3)对父本单杆整枝。父本开花前,根据叶片颜色、生长势进行第二次去杂。母本进行单干整枝,吊蔓或支架栽培,吊蔓或支架后,第一穗花长出时,进行第二次去杂;母本留4穗花时进行摘心,根据父本叶片形状、叶色和母本叶片形状、叶色的果实颜色、果实形状进行第三次去杂;

(4)选择母本每穗授粉3~4朵花,将多余的花及早去掉。在母本雌花开放前1天下午把似开非开的雌花进行去雄,随后用折叠好的专用纸袋套好,以备第二天进行人工杂交授粉;同时用粘接好的专用纸套筒把第二天要开放的父本花套好,以备第二天进行人工杂交授粉时用;

(5)第二天5-7点摘取套好的父本花,检查没有昆虫接触后,用于采粉授粉,7-10点对套好已去雄的雌花进行杂交授粉,授粉完毕后用原纸袋套好,对授粉的花摘取一片萼片做为标记,随着杂交果实的生长约3-5天后纸套筒会脱落;

(6)母本每穗保留杂交瓜果3~4个,果实长至够大时,对母本进行第四次去杂,将不良植株及时摘除掉;

(7)番茄成熟后,及时采收,进行3~5天后熟后取种子。

6、实验结果:

品种:宝禄1号(大果粉番茄),栽培密度2350株数/667m2(株),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取日光温室进行番茄制种方法,相比露天制种方法,单株平均坐果数多1个,单果采种量多66粒,发芽率高3%,种子千粒重0.27g,667m2产量(kg)增加12kg,种子纯度高2.3%。即单果结籽量显著增加,千粒重增加,种子饱满,种子纯度高,产量较露天增加。本发明的日光温室制种方法能消除倒春寒、大风等不良天气对番茄制种的影响,制种方法更加系统、合理、高效,制种品质更高,产量更高,制种成本更低。可实现中国北方自繁种子提前繁育,为番茄秋季品种进行研究和推广提供充足的时间。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