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州鲈鱼苗种自动化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7473发布日期:2019-09-24 20:21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州鲈鱼苗种自动化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加州鲈鱼种苗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州鲈鱼苗种自动化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加州鲈鱼,加州鲈鱼学名大口黑鲈,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温水性鱼类。该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易起捕,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颇受养殖者和广大市民的喜爱。

目前国内外水产养殖中投喂方法大致分三种类型:人工投喂、定时定量自动化投喂和自主投喂。国内池塘养殖通过定时定量自动化投喂为主,人工投喂为辅相结合的方法;自主投喂是鱼类根据自身需求和摄食习性通过触击投喂装置自由获得饲料。定期进行喂食采用投食机的方式进行投料,投食机一般采用干料抛洒的方式进行投料喂养苗群,容易产生抛洒不均匀的情况,而将苗种饲料融化以较小颗粒固液结合形态引入池塘,便于鱼苗进食的投食机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加州鲈鱼苗种自动化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鱼食抛洒不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州鲈鱼苗种自动化驯化装置,包括增氧组件、纳米增氧盘、储料出料桶和供水组件;

所述增氧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增氧风机、储气筒、钢丝软管、三通i和塑料软管,所述三通i的另一端连接有泄压阀门;

所述储料出料桶包括水桶、进气管和引流管,所述水桶的侧壁底部开设有穿孔i,所述进气管从穿孔i穿过并与穿孔i焊接密封在一起,所述水桶的侧壁的中上部开设有穿孔ii,所述引流管焊接在穿孔ii处并朝向水桶外侧;

所述纳米增氧盘安装于水桶内的底部,所述纳米增氧盘包括钢筋基盘、纳米微孔曝气管、三通ii和网纹管;所述钢筋基盘由支撑钢筋、连接钢筋、环状的钢筋底盘以及环状的钢筋高盘组成,所述钢筋底盘与位于其上方的钢筋高盘之间通过支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筋为多根,所述连接钢筋的端部固定在钢上筋高盘上从而形成支撑面;所述纳米微孔曝气管盘绕固定在支撑面的上方,所述纳米微孔曝气管的首、尾端分别于三通ii相连,所述三通ii的另一端与网纹管相连;所述进气管一端与网纹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塑料软管联连通;

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过滤网筒、连接水管i、微型直流无刷水泵、连接水管ii、三通iii以及水龙头,所述过滤网筒与连接水管i一并置入池塘内,所述连接水管ii固定于水桶外壁上,所述三通iii的另一端安装有泄水阀,所述水龙头位于水桶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储气筒上安装有气压表;所述增氧风机采用螺丝咬合与储气筒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筒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咬合与钢丝软管固定连接;所述钢丝软管与储气筒的接头处、所述钢丝软管与三通i的接头处通过胶水密封后,再利用软管固定卡箍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在水桶的3/5高度处和4/5高度处各安装2个;水桶4/5处高度处的2个引流管位于进气管的180°方向,水桶3/5高处度的两个引流管位于进气管顺时针90°方向;4个引流管均与水桶内部相通,且相同高度的引流管之间相距20-40cm。

优选的,所述储料出料桶还包括耳抦,所述耳抦安装于水桶的外侧壁上,且位于进气管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储料出料桶还包括水管固定卡环,所述水管固定卡环由固定杆和连接环组成,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安装在水桶的外侧壁上,另一端与连接环相连;所述水管固定卡环为两组,均位于进气管逆时针90度°方向,其中一组水管固定卡环位于水桶的1/3高度处,另一组位于水桶的4/5高度处,通过连接水管ii依次穿过两组水管固定卡环的连接环从而将供水组件固定在水桶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钢筋为6根且呈中心对称,分别位于钢筋底盘的0°、60°、120°、180°、240°、300°、360°,所述支撑钢筋的直径为4-12cm;所述钢筋底盘与钢筋高盘平行设置,且钢筋底盘的直径比钢筋高盘大5-10cm。

优选的,所述纳米微孔曝气管以钢筋高盘的中心为首端并留出一定长度,并以一定间距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匀的绕盘直至绕满整个支撑面,同时留出一定长度作为尾端;所述纳米微孔曝气管通过多个绑带绑缚固定在钢筋高盘和连接钢筋上。

优选的,所述网纹管与进气管之间、所述网纹管与三通ii之间利用胶水密封后,又分别通过网纹管卡箍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水管i和过滤网筒之间通过水管卡箍加固连接;所述连接水管i由若干根横管i和立管i组成,所述横管i与立管i之间通过弯通i相连;所述连接水管ii由若干根横管ii和立管ii组成,所述横管ii与立管ii之间通过弯通ii相连;连接水管i和连接水管ii的直径相等,引流管的直径是连接水管ii的1-2倍。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自动化驯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本发明利用供水组件向水桶内供水,启动增氧风机,将气体输送至水桶底部的纳米增氧盘中,气体由纳米微孔曝气管分散至水桶内的水体中;

(2)向水桶中加入加州鲈鱼苗种饲料,随着气流带动使饲料在水桶内处于悬浮翻滚状态,并由于气流和水流的双重作用,让饲料逐步融化以较小的颗粒物形态;

(3)饲料随着水流的带动经过引流管流入池塘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增氧组件连接储料出料桶底部的纳米增氧盘,然后通过供水组件供水后放入加州鲈鱼苗种饲料,使饲料在储料出料桶里处于悬浮翻滚状态,让饲料逐步融化以较小的颗粒物形态经过引流管流入鱼塘。

(2)利用本发明的自动化驯化装置和使用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苗种饲料投食过于集中以及便于鱼苗进食,有效的降低了鱼苗抢食挤伤状况和死亡率,同时可以集约人工成本以及饲料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经过储料出料桶底部安装纳米增氧盘的方法使加州鲈鱼苗种饲料处于悬浮翻滚状态得以充分融化并以较小的颗粒形态流入池塘,较小的颗粒状的饲料均匀分散在池塘中让鱼苗够有足够的空间和优化的方式进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州鲈鱼苗种自动化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增氧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尚未纳米增氧盘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尚未储料出料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供水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增氧组件;11、增氧风机;12、气压表;13、储气筒;14、钢丝软管;15、三通i;16、塑料软管;17、泄压阀门;18、软管固定卡箍;2、纳米增氧盘;21、钢筋底盘;22、支撑钢筋;23、绑带;24、钢筋高盘;25、纳米微孔曝气管;26、三通ii;27、网纹管卡箍;28、网纹管;29、连接钢筋;3、储料出料桶;31、水桶;32、进气管;33、耳抦;34、引流管;35、水管固定卡环;4、供水组件;41、过滤网筒;42、水管卡箍;43、弯通i;44、微型直流无刷水泵;45、泄水阀;46、水龙头;47、三通iii;48、弯通ii;49、连接水管ii。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加州鲈鱼苗种自动化驯化装置,包括增氧组件1、纳米增氧盘2、储料出料桶3和供水组件4。以下介绍各组件的结构组成和连接关系。

所述增氧组件1包括依次相连的增氧风机11、储气筒13、钢丝软管14和塑料软管16。所述储气筒13上自带有气压表12,所述增氧风机11采用螺丝咬合的方式固定在储气筒13的前端,所述钢丝软管14采用螺丝咬合的方式固定在储气筒13的后端。所述钢丝软管14和塑料软管16之间通过三通i15相连通,所述三通i15的另一端(垂直的分支端)连接有泄压阀门17。所述钢丝软管14的后端与三通i15的前端接头处先通过胶水密封,然后再利用软管固定卡箍18固定连接;所述三通i15的后端与塑料软管16的前端接头处先通过胶水密封,然后再利用软管固定卡箍18固定连接。所述泄压阀门17通过管道和胶水焊接在三通i15的分支端一侧。

所述纳米增氧盘2包括钢筋基盘、纳米微孔曝气管25、三通ii26和网纹管28。所述钢筋基盘由支撑钢筋22、连接钢筋29、钢筋底盘21以及钢筋高盘24组成。所述钢筋底盘21与钢筋高盘24分别是由一根外层浸塑有pe粉的钢筋加工形成的钢筋圆盘,所述钢筋高盘24位于钢筋底盘21的正上方且两者平行设置,所述钢筋底盘21的直径比钢筋高盘24大5-10cm,所述钢筋底盘21与钢筋高盘24之间通过支撑钢筋2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钢筋22的直径为4-12cm,所述支撑钢筋22为6根且呈中心对称,分别位于钢筋底盘21的0°、60°、120°、180°、240°、300°、360°。所述连接钢筋29为多根,所述连接钢筋29一端与其他连接钢筋29于轴心处焊接在一起,另一端绕钢上筋高盘的内侧壁均匀分布(焊接),从而形成用于固定纳米微孔曝气管25的支撑面,所述纳米微孔曝气管25通过多个绑带23绑缚固定在钢筋高盘24和连接钢筋29上,以增强固定效果。为了增加曝气面积,所述纳米微孔曝气管25以钢筋高盘24的中心为首端并留出一定长度,并以一定间距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匀的绕盘直至绕满整个支撑面,同时留出一定长度作为尾端,所述纳米微孔曝气管25的首、尾端分别于三通ii26相连,所述三通ii26的另一端(分支端)与网纹管28相连。

所述储料出料桶3包括水桶31、进气管32和引流管34,所述纳米增氧盘2安装于水桶31内的底部。所述水桶31的侧壁底部开设有穿孔i(图中未示出),所述进气管32从穿孔i穿过并与穿孔i焊接密封在一起。所述进气管32向内与网纹管28相连通,向外与塑料软管16联连通,从而将增氧组件1中的气体运送至纳米增氧盘2中,并通过纳米微孔曝气管25释放至水桶31内。并且,为了保证气体传送稳定不漏气,所述网纹管28与进气管32之间、所述网纹管28与三通ii26之间利用胶水密封后,又分别通过网纹管卡箍27进行固定。所述水桶31的侧壁的中上部开设有穿孔ii(图中未示出),所述引流管34焊接在穿孔ii处并朝向水桶31外侧。所述引流管34在水桶31的3/5高度处和4/5高度处各安装2个,水桶314/5处高度处的2个引流管34位于进气管32的180°方向,水桶313/5高处度的两个引流管34位于进气管32顺时针90°方向,4个引流管34均与水桶31内部相通,且相同高度的引流管34之间相距20-40cm。所述水桶31的外侧壁上安装于耳抦33,所述耳抦33位于进气管32的上方。所述水桶31的外侧壁上还安装有水管固定卡环35,所述水管固定卡环35由固定杆(图中未示出)和连接环(图中未示出)组成,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安装在水桶31的外侧壁上,另一端与连接环相连。所述水管固定卡环35为两组,均位于进气管32逆时针90度°方向,其中一组水管固定卡环35位于水桶31的1/3高度处,另一组位于水桶31的4/5高度处,利用两组水管固定卡环35将供水装置固定在水桶31的外侧壁上。

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过滤网筒41、连接水管i、微型直流无刷水泵44、连接水管ii49以及水龙头46。所述过滤网筒41与连接水管i一并置入池塘内,所述过滤网筒41上的网孔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起到过滤作用,用于保护微型直流无刷水泵44不堵塞损坏。所述连接水管i和过滤网筒41之间通过水管卡箍42加固连接,所述连接水管i由若干根横管i(图中未示出)和立管i(图中未示出)组成,所述横管i与立管i之间通过弯通i43相连,横管i和立管i的数量和长度根据具体的需要设置。所述连接水管ii49由若干根横管ii(图中未示出)和立管ii(图中未示出)组成,所述横管ii与立管ii之间通过弯通ii48相连,横管ii和立管ii的数量和长度根据具体的需要设置。连接水管i和连接水管ii49的直径相等,引流管34的直径是连接水管ii49的1-2倍。通过将两组水管固定卡环35的连接环套设在连接水管ii49的立管ii上,将供水装置固定在水桶31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水管ii49与水龙头46之间通过三通iii47相连通,所述三通iii47的另一端(分支端)安装有泄水阀45,所述水龙头46位于水桶31的上方,用于将池塘内的水体输送至水桶31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自动化驯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供水组件4向水桶31内供水,启动增氧风机11,将气体输送至水桶31底部的纳米增氧盘2中,气体由纳米微孔曝气管25分散至水桶31内的水体中;

(2)向水桶31中加入加州鲈鱼苗种饲料,随着气流带动使饲料在水桶31内处于悬浮翻滚状态,并由于气流和水流的双重作用,让饲料逐步融化以较小的颗粒物形态;

(3)饲料随着水流的带动经过引流管34流入池塘中。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