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自动铺膜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6294发布日期:2019-12-13 23:0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自动铺膜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自动铺膜移栽机,属于移栽机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铺膜移栽机是结合幼苗移栽加土地铺膜为一体的连辊操作设备,对植物纤维底膜的铺设覆盖形成苗体穿插横拉贴附效果,保障了农业种地的便捷性,也提高自动化专机机架搭设联轴的自控性省力操作,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植物纤维地膜大多为透明膜体,对移栽幼苗和播种后的土地进行覆盖的养护固土操作,但播种插苗往往深度刨坑覆盖,造成坑底对顶面的膜体间距偏远,容易致使施肥深度过多而导致封堵现象,且土壤覆盖严密会干扰深度种子呼吸氧气,而造成种子坏死溃烂的情况,使地表长时间观测不到种子发芽,也对移栽的幼苗造成肥料堆积而深坑填满现象,让幼苗根部呼吸作用效率降低,植物营养发育滞缓,导致植物后期成长幅度低,且营养不良而瘦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自动铺膜移栽机,以解决植物纤维地膜大多为透明膜体,对移栽幼苗和播种后的土地进行覆盖的养护固土操作,但播种插苗往往深度刨坑覆盖,造成坑底对顶面的膜体间距偏远,容易致使施肥深度过多而导致封堵现象,且土壤覆盖严密会干扰深度种子呼吸氧气,而造成种子坏死溃烂的情况,使地表长时间观测不到种子发芽,也对移栽的幼苗造成肥料堆积而深坑填满现象,让幼苗根部呼吸作用效率降低,植物营养发育滞缓,导致植物后期成长幅度低,且营养不良而瘦小的情况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自动铺膜移栽机,其结构包括:肥料箱槽、手推柱块、斜架支柱块、反拉压扣装置、电动机、三角压线板、翻土齿板,所述反拉压扣装置紧贴于肥料箱槽的左侧,所述电动机与反拉压扣装置分别安装于斜架支柱块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三角压线板紧贴于斜架支柱块的底部下并且处于同一斜面上,所述翻土齿板焊接在斜架支柱块底槽的底部下,所述手推柱块嵌套于斜架支柱块的顶部上,所述反拉压扣装置设有幼苗弧压室、反拉框环盘、地膜辊箱、玻璃壳罩筒、绕线轮、压扣出料槽、分隔柱槽、勺翻肥料座,所述反拉框环盘安装于地膜辊箱的内部,所述地膜辊箱与幼苗弧压室分别安设在分隔柱槽右侧的上下两端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玻璃壳罩筒与勺翻肥料座分别嵌套于分隔柱槽的上下两端,所述绕线轮安装于玻璃壳罩筒的内部,所述压扣出料槽紧贴于分隔柱槽的左侧,所述反拉框环盘与绕线轮机械连接,所述玻璃壳罩筒与勺翻肥料座紧贴于肥料箱槽的左侧。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拉框环盘由隔垫抗压板、碟刷轮环、内厚轮框、分节曳引管组成,所述碟刷轮环通过隔垫抗压板与内厚轮框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分节曳引管安设在内厚轮框与碟刷轮环之间并且轴心共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垫抗压板由梯形槽板块、球帽丝杆、双缸活塞架、弧瓣弹簧座组成,所述球帽丝杆与弧瓣弹簧座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梯形槽板块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球帽丝杆与双缸活塞架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柱槽由柱筒槽、分隔板、棱形通径槽组成,所述分隔板水平贯穿中段柱筒槽的内部并且相互垂直,所述棱形通径槽安装于分隔板的内部并且相互贯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棱形通径槽由波纹膜块、通径流道、辅助斜杆、棱形内槽组成,所述波纹膜块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通径流道的上下两端,所述辅助斜杆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棱形内槽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通径流道安装于棱形内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勺翻肥料座由半球槽座、轴轮摆架、勺面槽块组成,所述半球槽座嵌套于轴轮摆架的底部下并且轴心共线,所述轴轮摆架与勺面槽块焊接成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勺面槽块由勺面弧槽板、束紧条带、通孔、弧垫片组成,所述通孔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与弧垫片为一体结构,所述束紧条带与弧垫片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勺面弧槽板与弧垫片紧贴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形槽板块为顶部带凹槽扣且上窄下宽的梯形槽块结构,方便顶部扇板甩转的压扣插接,然后下宽展角斜面形成一个硌碰摩擦效果,保障反转牵拉过程中的减速防护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波纹膜块为厚板单侧水平面另外单侧波纹面的膜块结构,方便胶状材料的穿插形变贯通,且后期复位贴合紧密,避免发生反渗透现象,保障传动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径流道为斜四十五度角两侧带波纹的曲面流道结构,方便波纹收叠受到撑开力时,可以延展性增加,保障倾斜穿插的收纳空间充足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勺面弧槽板为左侧带圆弧面右侧锥窄弧板的叶片状勺面槽结构,使槽体定量输出肥料粘结幼苗根部进行压贴地膜输送联动铺设效果。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自动铺膜移栽机,工作人员将肥料箱槽预先填满后,通过手推柱块顶压斜架支柱块带着三角压线板与翻土齿板开始刨坑翻土进行田地工作,首先启动电动机带动反拉压扣装置的玻璃壳罩筒内绕线轮卷绕钢丝牵拉地膜辊箱内的反拉框环盘回转,实现横向反拉输出地膜,通过隔垫抗压板的梯形槽板块内球帽丝杆与双缸活塞架左右顶压弧瓣弹簧座从而压贴接触碟刷轮环与内厚轮框、牵拉钢丝正反转错位交叉回转,其中通过分节曳引管主动曳引联动,使幼苗弧压室内的幼苗通过勺翻肥料座的轴轮摆架牵引勺面槽块抬升形成对幼苗的托举推进,让半球槽座内的肥料通过连通肥料箱槽供给到勺面弧槽板与弧垫片的槽面上,使束紧条带与通孔形成一个肥料透气紧致感效果,再让分隔柱槽的柱筒槽结合分隔板形成上下贯通分别输送效果,期间通过棱形通径槽的波纹膜块与通径流道在辅助斜杆与棱形内槽框架的扶持下,实现幼苗的单向穿透粘结肥料贴附在地膜地膜下的效果,保障压扣出料槽输出地膜时,是联动节点肥料幼苗与地膜同步覆盖,方便自动化专机形成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自动铺膜移栽操作。

本发明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运用反拉压扣装置与翻土齿板相配合,通过地膜辊箱内横拉方向牵引输出,再运用勺翻肥料座形成滑推幼苗时将少量肥料穿插粘结在幼苗根部,使其与地膜一同反拉覆盖在土地上,使铺设地膜与移栽幼苗形成一体联动的反拉横向输出效果,通过压扣出料槽形成输出压贴土地使苗杆翘起效果,再通过翻土齿板盖土压实,也给移栽深坑形成少量肥料稀疏填埋效果,让苗体因为受到肥料粘结离地膜更近,且地底下预置深坑空间方便注水稀释,让移栽幼苗的底部形成一定的空间预留间隙,给根部活动和呼吸汲取水源形成灵活延展空间,保障自动化专机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流畅度,也提高铺膜配合移栽坑提升幼苗架设高度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自动铺膜移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反拉压扣装置详细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分隔柱槽与勺翻肥料座工作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反拉框环盘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隔垫抗压板工作状态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棱形通径槽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勺面槽块工作状态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肥料箱槽-1、手推柱块-2、斜架支柱块-3、反拉压扣装置-4、电动机-5、三角压线板-6、翻土齿板-7、幼苗弧压室-4a、反拉框环盘-4b、地膜辊箱-4c、玻璃壳罩筒-4d、绕线轮-4e、压扣出料槽-4f、分隔柱槽-4g、勺翻肥料座-4h、隔垫抗压板-4b1、碟刷轮环-4b2、内厚轮框-4b3、分节曳引管-4b4、梯形槽板块-4b11、球帽丝杆-4b12、双缸活塞架-4b13、弧瓣弹簧座-4b14、柱筒槽-4g1、分隔板-4g2、棱形通径槽-4g3、波纹膜块-4g31、通径流道-4g32、辅助斜杆-4g33、棱形内槽-4g34、半球槽座-4h1、轴轮摆架-4h2、勺面槽块-4h3、勺面弧槽板-4h31、束紧条带-4h32、通孔-4h33、弧垫片-4h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自动铺膜移栽机,其结构包括:肥料箱槽1、手推柱块2、斜架支柱块3、反拉压扣装置4、电动机5、三角压线板6、翻土齿板7,所述反拉压扣装置4紧贴于肥料箱槽1的左侧,所述电动机5与反拉压扣装置4分别安装于斜架支柱块3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三角压线板6紧贴于斜架支柱块3的底部下并且处于同一斜面上,所述翻土齿板7焊接在斜架支柱块3底槽的底部下,所述手推柱块2嵌套于斜架支柱块3的顶部上,所述反拉压扣装置4设有幼苗弧压室4a、反拉框环盘4b、地膜辊箱4c、玻璃壳罩筒4d、绕线轮4e、压扣出料槽4f、分隔柱槽4g、勺翻肥料座4h,所述反拉框环盘4b安装于地膜辊箱4c的内部,所述地膜辊箱4c与幼苗弧压室4a分别安设在分隔柱槽4g右侧的上下两端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玻璃壳罩筒4d与勺翻肥料座4h分别嵌套于分隔柱槽4g的上下两端,所述绕线轮4e安装于玻璃壳罩筒4d的内部,所述压扣出料槽4f紧贴于分隔柱槽4g的左侧,所述反拉框环盘4b与绕线轮4e机械连接,所述玻璃壳罩筒4d与勺翻肥料座4h紧贴于肥料箱槽1的左侧。

请参阅图4,所述反拉框环盘4b由隔垫抗压板4b1、碟刷轮环4b2、内厚轮框4b3、分节曳引管4b4组成,所述碟刷轮环4b2通过隔垫抗压板4b1与内厚轮框4b3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分节曳引管4b4安设在内厚轮框4b3与碟刷轮环4b2之间并且轴心共线,通过隔垫抗压板4b1与分节曳引管4b4的轮体绕线,形成一个牵引正反转调节的效果,保障反拉地膜的横向稳定性。

请参阅图5,所述隔垫抗压板4b1由梯形槽板块4b11、球帽丝杆4b12、双缸活塞架4b13、弧瓣弹簧座4b14组成,所述球帽丝杆4b12与弧瓣弹簧座4b14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梯形槽板块4b11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球帽丝杆4b12与双缸活塞架4b13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梯形槽板块4b11为顶部带凹槽扣且上窄下宽的梯形槽块结构,方便顶部扇板甩转的压扣插接,然后下宽展角斜面形成一个硌碰摩擦效果,保障反转牵拉过程中的减速防护作用,通过球帽丝杆4b12与双缸活塞架4b13的左右顶推减速,形成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卷绕地膜输出效率平稳,且抗压抗震机械传动性强。

请参阅图3,所述分隔柱槽4g由柱筒槽4g1、分隔板4g2、棱形通径槽4g3组成,所述分隔板4g2水平贯穿中段柱筒槽4g1的内部并且相互垂直,所述棱形通径槽4g3安装于分隔板4g2的内部并且相互贯通,所述勺翻肥料座4h由半球槽座4h1、轴轮摆架4h2、勺面槽块4h3组成,所述半球槽座4h1嵌套于轴轮摆架4h2的底部下并且轴心共线,所述轴轮摆架4h2与勺面槽块4h3焊接成一体,通过柱筒槽4g1形成一个对接轴轮摆架4h2上下贯通的效果,且中间分隔方便输送幼苗与上层底膜联动传输的分步骤结合运动效果。

请参阅图6,所述棱形通径槽4g3由波纹膜块4g31、通径流道4g32、辅助斜杆4g33、棱形内槽4g34组成,所述波纹膜块4g3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通径流道4g32的上下两端,所述辅助斜杆4g3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棱形内槽4g34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通径流道4g32安装于棱形内槽4g34的内部,所述波纹膜块4g31为厚板单侧水平面另外单侧波纹面的膜块结构,方便胶状材料的穿插形变贯通,且后期复位贴合紧密,避免发生反渗透现象,保障传动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通径流道4g32为斜四十五度角两侧带波纹的曲面流道结构,方便波纹收叠受到撑开力时,可以延展性增加,保障倾斜穿插的收纳空间充足效果,通过辅助斜杆4g33达到外撑作用力的限位度,在通径流道4g32内幼苗可以顺着勺体托举穿过流道进入底膜底面形成肥料固定效果。

请参阅图7,所述勺面槽块4h3由勺面弧槽板4h31、束紧条带4h32、通孔4h33、弧垫片4h34组成,所述通孔4h33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均与弧垫片4h34为一体结构,所述束紧条带4h32与弧垫片4h3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勺面弧槽板4h31与弧垫片4h34紧贴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勺面弧槽板4h31为左侧带圆弧面右侧锥窄弧板的叶片状勺面槽结构,使槽体定量输出肥料粘结幼苗根部进行压贴地膜输送联动铺设效果,通过弧垫片4h34在勺面弧槽板4h31内束紧肥料形成一个小实心半球勺压粘住幼苗根部的效果,来保障逐点移栽幼苗且联动地膜粘结的全面性。

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将肥料箱槽1预先填满后,通过手推柱块2顶压斜架支柱块3带着三角压线板6与翻土齿板7开始刨坑翻土进行田地工作,首先启动电动机5带动反拉压扣装置4的玻璃壳罩筒4d内绕线轮4e卷绕钢丝牵拉地膜辊箱4c内的反拉框环盘4b回转,实现横向反拉输出地膜,通过隔垫抗压板4b1的梯形槽板块4b11内球帽丝杆4b12与双缸活塞架4b13左右顶压弧瓣弹簧座4b14从而压贴接触碟刷轮环4b2与内厚轮框4b3、牵拉钢丝正反转错位交叉回转,其中通过分节曳引管4b4主动曳引联动,使幼苗弧压室4a内的幼苗通过勺翻肥料座4h的轴轮摆架4h2牵引勺面槽块4h3抬升形成对幼苗的托举推进,让半球槽座4h1内的肥料通过连通肥料箱槽1供给到勺面弧槽板4h31与弧垫片4h34的槽面上,使束紧条带4h32与通孔4h33形成一个肥料透气紧致感效果,再让分隔柱槽4g的柱筒槽4g1结合分隔板4g2形成上下贯通分别输送效果,期间通过棱形通径槽4g3的波纹膜块4g31与通径流道4g32在辅助斜杆4g33与棱形内槽4g34框架的扶持下,实现幼苗的单向穿透粘结肥料贴附在地膜地膜下的效果,保障压扣出料槽4f输出地膜时,是联动节点肥料幼苗与地膜同步覆盖,方便自动化专机形成植物纤维地膜的反拉裹肥粘苗压扣自动铺膜移栽操作。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达到运用反拉压扣装置4与翻土齿板7相配合,通过地膜辊箱4c内横拉方向牵引输出,再运用勺翻肥料座4h形成滑推幼苗时将少量肥料穿插粘结在幼苗根部,使其与地膜一同反拉覆盖在土地上,使铺设地膜与移栽幼苗形成一体联动的反拉横向输出效果,通过压扣出料槽4f形成输出压贴土地使苗杆翘起效果,再通过翻土齿板7盖土压实,也给移栽深坑形成少量肥料稀疏填埋效果,让苗体因为受到肥料粘结离地膜更近,且地底下预置深坑空间方便注水稀释,让移栽幼苗的底部形成一定的空间预留间隙,给根部活动和呼吸汲取水源形成灵活延展空间,保障自动化专机反拉裹肥粘苗压扣的流畅度,也提高铺膜配合移栽坑提升幼苗架设高度的操作,以此来解决植物纤维地膜大多为透明膜体,对移栽幼苗和播种后的土地进行覆盖的养护固土操作,但播种插苗往往深度刨坑覆盖,造成坑底对顶面的膜体间距偏远,容易致使施肥深度过多而导致封堵现象,且土壤覆盖严密会干扰深度种子呼吸氧气,而造成种子坏死溃烂的情况,使地表长时间观测不到种子发芽,也对移栽的幼苗造成肥料堆积而深坑填满现象,让幼苗根部呼吸作用效率降低,植物营养发育滞缓,导致植物后期成长幅度低,且营养不良而瘦小的情况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