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菌包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75493发布日期:2019-12-10 23:46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形菌包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菌包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异形菌包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菌包又称菌棒,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基植料(如棉籽壳)接入菌种再经过大棚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传统菌棒接种时,因棉籽壳等碾碎后形成的菌沫表面积极小,为保证接种面积,需在表面开设直径在1cm左右的口子,才可进行接种操作,而因开口太大,容易造成菌棒内部的水分流逝,从而改变内部菌种的生长环境,甚至造成培养周期的延长,而且开口较大时,变增加了菌棒内部与外部杂菌的接触概率,从而增加杂菌的污染率,不利于实际使用,而为了保证不遭受杂菌污染,往往是在特定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的,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在小工厂等环境下,无法做到无菌生产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菌包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存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形菌包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基料:借助机械加工,制得异形基料;

s2、浸泡:将基料浸泡;

s3、装袋:将基料捞出,装入盛装基料的袋体内部,并保证袋体的密封性;

s4、消毒:将装袋好的基料进行消毒处理;

s5、接种:在袋体上开小口,借助接种工具,常规环境中,将菌种接种至异形基料上;

s5、培养:将接种好的菌包放置适宜环境中,发酵培养一段时间后,制得成品菌包。

优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异形基料为圆柱形的发酵木丁,发酵木丁直径尺寸为1cm~4cm,长度尺寸为1cm~5cm。

优选的,所述机械加工,采用车削加工,对细木材进行加工。

优选的,在s2中,将基料浸泡在水中,时间4h~15h。

优选的,在步骤s3的同时,配制营养液和辅料,并在装袋时,将营养液和辅料喷洒在基料上。

优选的,在s2之前,将营养液和辅料溶解在水中,形成浸泡用溶解液,并在s2中,将基料浸泡在溶解液中。

优选的,所述消毒过程中,采用90℃~100℃的高温消毒,灭菌时间10~12小时。

优选的,在发酵过程中,发酵环境18℃~25℃,周期30d~50d,期间,3d后菌丝走料生长。

优选的,所述异形基料表面存着曲面,填充装袋时,各个异形基料间存着间隙。

优选的,所述异形基料为发酵木丁,且装袋时,发酵木丁填充在包装袋内部,随后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的异形菌包制备方法,通过异形基料,即使用发酵木丁作为菌种发酵的基料时,在制备过程中,仅需车削切断即可,区别于传统菌包,以菌沫作为基料还需破碎等处理工艺,发酵木丁生产成本较低,一个菌包省去几分钱,且车削的发酵木丁表面存在较大曲面,更便于菌种菌丝附着和潜伏;

2、本发明的异形菌包制备方法,通过发酵木丁,在填充至包装袋内部后彼此存着较大间隙,便于菌丝潜伏的同时,区别于传统菌包,只需在包装袋上开一个小口,借助发酵木丁的间隙等特点,将菌种大面积的种植在发酵木丁上;

3、本发明的异形菌包制备方法,通过在包装袋上开设一个小口,可区别于传统菌包上1cm左右的大开口,可降低外部杂菌进入包装袋内部的可能性,降低菌种的损伤,可在三天后开始走料生长,相比于传统菌料快二天,提高生产效率,并使得在常规环境下就能降低杂菌的污染率,且在开口小的情况下,可保证包装袋内部的水体流逝缓慢,在适宜环境下,进而利于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间接提高产量,降低杂菌的污染;

4、本发明的异形菌包制备方法,通过水体浸泡发酵木丁,可保证木丁内部水体充分,为后续菌种发酵提供所需的水分,并在营养液和辅料溶解在水体中,对发酵木丁进行浸泡的操作,可对发酵木丁充分浸泡,并保证发酵木丁内部存在足够的营养液和辅料等,提高菌丝生长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菌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菌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发酵木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装袋;2、发酵木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异形菌包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料:借助机械加工,制得异形基料,异形基料区别于传统菌包所使用的菌沫基料,异形基料表面存着曲面,体积和表面积较大,在后续填充装袋时,各个异形基料间存着间隙,在步骤s1中,异形基料为圆柱形的发酵木丁2,发酵木丁2整体呈圆柱体,为木质材料制造而成,在实际选材时,需保证材料干燥,吸水性强,发酵木丁2直径尺寸为1cm,长度尺寸为1cm,形成一个特定大小的基料,此时,机械加工采用车削加工,对吸水性强且干燥的细木材进行车削加工,将不规则的木材变成直径尺寸皆为1cm的圆柱体,并根据发酵木丁2长度尺寸长度1cm进行切断处理;

s2、浸泡:将基料浸泡,在s2中,将基料浸泡在水中,时间4h,保证发酵木丁2这一基料充分吸收水体,为后续发酵等过程的菌种生长提供需要的潮湿环境;

s3、装袋:将基料从水中捞出,装入盛装基料的袋体内部,异形基料为发酵木丁2,且装袋时,发酵木丁2填充在包装袋1内部,15cm规格的单个袋体内部内盛装100个左右的发酵木丁2,受发酵木丁2的结构影响,各个发酵木丁2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包装袋1为强度大的塑料袋体,配备有密封盖,并保证袋体的密封性,避免水分流速或外部杂菌进入袋体内部;

s4、消毒:将装袋好的基料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过程中,采用90℃的高温消毒,灭菌时间12小时,且消毒时间可调,可杀死袋体内部的杂菌,便于后续发酵过程的进行;

s5、接种:在袋体上开小口,开口为2mm~3mm之间,开口较小,借助接种工具,如接种棒,常规环境中,即不需要特定的无菌环境和室内常温环境下,将需要培养的菌种接种至异形基料上,如香菇菌种或木耳菌种等,实现附着的效果;

s5、培养:将接种好的菌包放置适宜环境中,一般为密闭潮湿的环境下,让菌类自行发酵,发酵培养后,在发酵过程中,发酵环境25℃,为菌类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期间,3d后菌丝走料生长,比一般的菌种走料快2d,周期30d,等菌丝附着在大部分发酵木丁2表面后,制得成品菌包。

进一步的,在步骤s3进行的同时,配制营养液和辅料,营养液可选用菌种培养常用的一般菌类生长素,添加辅料,而辅料为促进菌类生长的其他促进物质,如豆汁和尿素等,并在发酵木丁2装袋时,将营养液和辅料喷洒在基料上,即喷洒在发酵木丁2表面,使得发酵木丁2吸收营养液和辅料等。

综上所述:该发明选用存在特定曲面和尺寸大小的发酵木丁2作为基料用于菌种的潜伏和培养,区别于传统的菌沫菌棒,因发酵木丁2自身结构,在装袋时存在较大的间隙,在后续接种培养时,仅需开设一个小口,便于接种棒等进入菌包内部就可,为保证足够的接种量和接种面积,可在小口四周的发酵木丁2表面进行接种,并借力翻滚发酵木丁2,使得发酵木丁2表面多个点接触到菌种,并借助间隙将菌种接种到其他发酵木丁2中,而现有的菌棒,其内部因为菌沫组成,形成一个整体为类似圆柱体的部件,不存在间隙或间隙非常小,若是需要进行大面积接种,则需在包装袋1上打开一个大口,当在常规环境下,大的开口极容易增加与外部杂菌接触的可能,造成大的污染率和损伤,杂菌则与需要的菌种产生生长上的竞争,若是菌种需要生长,则需克服杂菌繁殖等因素造成的损伤,由此延长了生长周期,由此必须在无菌等苛刻环境下接种,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以发酵木丁2作为基料的菌包,本身为多个小型的圆柱体组合而成,开口小的情况下,可绝大可能的避免杂菌进入菌包内部造成污染,从而可无需克服杂菌造成的损伤,缩短菌丝生长走料时间2天左右,仅需在第三天便有菌丝分布在发酵木丁2上,并在后续发酵过程中,因杂菌少,且开口小,使得水分流失少,对菌种的生长更加有力,由此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更利于实际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异形菌包制备方法的步骤与实施例1异形菌包制备方法的步骤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s2之前,将营养液和辅料溶解在水中,形成浸泡用溶解液,并在s2中,将基料浸泡在溶解液中。

由此使得,在对发酵木丁2浸泡的过程中,便使得发酵木丁2对营养液和辅料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充分吸收的效果,避免营养液和辅料在后续喷洒在发酵木丁2表面时,使得溶液无法做到与发酵木丁2充分接触和吸收,由此可便于提高后续发酵的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异形菌包制备方法的步骤与实施例1或2异形菌包制备方法的步骤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发酵木丁2直径尺寸为4cm,长度尺寸为5cm,形成一个特定大小的基料,此时,机械加工采用车削加工,对吸水性强且干燥的细木材进行车削加工,将不规则的木材变成4cm直径的圆柱体,并根据发酵木丁2长度尺寸进行切断处理,此时15cm规格的单个袋体内部内盛装20~30个发酵木丁2。

具体的,在s2中,将基料浸泡在水中,时间15h,浸泡时间较长,以保证尺寸大的发酵木丁2这一基料充分吸收水体。

进一步的,s4消毒过程中,采用100℃的高温消毒,灭菌时间11小时,且消毒时间可调,在发酵木钉2尺寸较大的情况下,选择高温长时间的消毒方式,保证可杀死袋体内部的杂菌,便于后续发酵过程的进行。

更进一步的,在s5培养中,将接种好的菌包放置适宜环境中,一般为密闭潮湿的环境下,让菌类自行发酵,发酵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发酵过程中,发酵环境18℃,为菌类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因发酵木钉2和发酵环境温度的影响对短期的菌丝走料时间不产生较大影响,使得依旧为3d后菌丝走料生长,比一般的菌种走料快2d,而后期继续生长发酵过程中,因温度较低和发酵木钉2长度较大,造成附着面积减小等因素,周期延长为50d,等菌丝附着在大部分发酵木丁2表面后,制得成品菌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异形菌包制备方法的步骤与实施例1或2或3异形菌包制备方法的步骤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发酵木丁2直径尺寸为2.5cm,长度尺寸为3cm,形成一个特定大小的基料,此时,机械加工采用车削加工,对吸水性强且干燥的细木材进行车削加工,将不规则的木材变成2.5cm直径的圆柱体,并根据发酵木丁2长度尺寸3cm进行切断处理,此时15cm规格的单个袋体内部内盛装60~90个发酵木丁2。

具体的,在s2中,将基料浸泡在水中,因发酵木丁2尺寸适中,因此浸泡时间为12h,浸泡时间较长,以保证中型尺寸的发酵木丁2这一基料充分吸收水体或营养液。

进一步的,s4消毒过程中,采用95℃的高温消毒,灭菌时间12小时,且消毒时间可调,在发酵木钉2尺寸较大的情况下,选择95℃高温并消毒时间较长的消毒方式,保证可杀死袋体内部的杂菌,便于后续发酵过程的进行。

更进一步的,在s5培养中,在发酵过程中,发酵环境为22℃,处于为菌类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且温度偏高一些,因发酵木钉2和发酵环境温度的影响对短期的菌丝走料时间不产生较大影响,使得依旧为3d后菌丝走料生长,比一般的菌种走料快2d,而后期继续生长发酵过程中,因处于适中温度和发酵木钉2长度较大,造成附着面积减小等因素,造成制成成品的周期较大于长度1cm、直径1cm和发酵温度25℃的发酵木丁2周期,此时发酵周期为35~42d之间,等菌丝附着在大部分发酵木丁2表面后,制得成品菌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