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螨、病原微生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9905发布日期:2021-04-20 12:3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杀虫螨、病原微生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用农药领域,具体为一种杀虫螨、病原微生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1199611.9以及pct申请wocn16111411中公开了一种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同时对植物虫螨、真菌、细菌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对由卵菌、担子菌、子囊菌、半知菌等植物病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包括黄瓜霜霉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炭疽病、黄瓜白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小麦叶斑病、小麦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玉米小斑病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假单胞菌、欧文氏菌、黄单胞菌、嗜酸菌等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包括番茄青枯病、烟草青枯病、柑橘溃疡病、猕猴桃溃疡病、大白菜软腐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实际的农业经验和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表明,害螨和细菌性病害经常同期发生,因此害螨的防治时期和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时期基本吻合。但杀虫螨剂和杀细菌剂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确定,有时候杀细菌剂会刺激螨类产卵,严重的影响杀虫螨剂的效果,导致杀虫螨剂失效。所以,使用者通常会尽量避免两类农药的同时使用。
4.然而,在我国南方的雨季,降水对施药过程,药剂发挥药效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往往在几十天内,适宜施药的非降水时间不足一天,甚至只有几个小时,因此不可避免的将杀细菌药剂和杀螨剂同时使用。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有效的控制病虫害难度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杀细菌剂对害螨影响,减缓害螨的抗药性;同时也为了提高对害螨和细菌的防治效果,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螨、病原微生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杀虫螨、病原微生物组合物,组合物为a组分和b组分;所述a、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00~100:1;其中,a组分为通式ⅰ所示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
[0008][0009]
b组分选自杀虫螨剂甲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氯氟苯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右旋苯醚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氟丙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生物苄呋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氟胺氰菊酯、烯丙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乙氰菊酯、精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反式氯氰菊酯、zeta-氯氰菊酯、苯醚氰菊酯、右旋烯炔菊酯、氰戊菊酯、炔咪菊酯、氯氟醚菊酯、甲氧苄氟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炔丙菊酯、苯醚菊酯、苄氟菊酯、生物苄氟菊酯、顺式
苄氟菊酯、七氟菊酯、胺菊酯、四氟醚菊酯、四溴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醚菊酯、四氟苯菊酯、除虫菊素、氟胺氰菊酯、氯氟醚菊酯、甲氧苄氟菊酯、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菌素、杀螨素、伊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雷皮菌素、埃玛菌素、弥拜菌素、炔螨特、三氯杀螨砜、丁醚脲、三唑锡、三环锡、苯丁锡、哒螨酮、喹螨醚、唑螨酯、嘧螨醚、吡螨胺、鱼藤酮、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乐果、二嗪磷、马拉硫磷、丙溴磷、三唑磷、特丁硫磷、毒虫畏、敌敌畏、百治磷、甲基毒虫畏、庚烯磷、速灭磷、久效磷、萘肽磷、磷胺、丙虫磷、杀虫畏、稻丰散、家蝇磷、氯氧磷、氯甲硫磷、水胺硫磷、乙拌磷、乙硫磷、灭线磷、亚砜磷、甲拌磷、治螟磷、丁特硫磷、甲基乙拌磷、灭蚜磷、氧蚜灭磷、辛硫磷、蝇毒磷、伏杀硫磷、吡唑硫磷、氧乐果、哒嗪硫磷、益棉磷、保棉磷、亚胺硫磷、恶唑磷、吡菌磷、甲基毒死蜱、甲基嘧啶磷、丁基嘧啶磷、喹硫磷、杀扑磷、氯唑磷、杀螟腈、伐灭磷、杀螟硫磷、倍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丙硫磷、硫丙磷、双硫磷、敌百虫、苯硫磷、苯线磷、异柳磷、甲胺磷、胺丙畏、硝虫硫磷、二溴磷、硫线磷、啶虫脒、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嗪、烟碱、氟啶虫胺腈、派虫啶、氯噻啉、砜虫啶、吡蚜酮、三苯锡、双胍辛盐、虫螨腈、氟虫胺、杀虫磺、杀螟丹、杀虫环、杀虫双、杀虫单、氯虫酰胺、氰虫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氰氟虫腙、氯丹、硫丹、乙虫腈、氟虫腈、乙酰虫腈、丁烯氟虫腈、苏云金杆菌、球形芽胞杆菌、白僵菌、印楝素、冰晶石、硼酸、硫酰氟、嘧虫胺、双甲脒、单甲脒、伐虫脒、藜芦碱、单甲脒盐酸盐、丁硫克百威、涕灭威、苯菌灵、丁酮威、甲萘威、苯硫威、甲硫威、速灭威、杀线威、残杀威、久效威、唑蚜威、硫双威、灭多威、仲丁威、克百威、丙硫克百威、恶虫威、呋线威、抗蚜威、棉铃威、丁酮砜威、硫双威、乙硫苯威、异丙威、混杀威、灭除威、灭杀威、苯螨特、溴螨酯、三氯杀螨醇、乙螨酯、消螨通、二硝巴豆酚酯、4,6-二硝基-邻-甲酚、灭螨猛、咗虫酰胺、磺胺螨酯、苯氟磺胺、硫黄、嘧螨胺、嘧螨酯、灭螨醌、氟蚁腙、丁氟螨酯、腈吡螨酯、噻螨酮、咯菌腈、氟啶胺、杀螟松、联苯肼酯、矿物油、石硫合剂、苦参碱、柴油、螺螨酯、螺虫酯、螺虫乙酯、啶蜱脲、环虫酰胺、氯虫酰胺、甲氧虫酰胺、虫酰肼、双三氟虫脲、噻嗪酮、氟啶脲、环虫腈、除虫脲、氟螨脲、氟虫脲、氟铃脲、虱螨脲、氟酰脲、多氟脲、氟幼脲、杀铃脲、灭幼脲、烯虫炔酯、烯虫酯、吡丙醚、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保幼激素类似物、灭虫隆、烯虫乙酯、氟啶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氟吡呋喃酮、氟苯嘧啶、氟氰虫酰胺、氟噻虫砜、噁虫酮,或上述各杀虫螨剂的盐。
[0010]
所述通式ⅰ所示的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
[0011][0012]
式中:
[0013]
l选自-(cr1r2)
n-;
[0014]
n选自1或2;
[0015]
当n=2时,w为苯基;当n=1时,w选自w1、w2、w3、w4、w
12
、w
16
、w
21
、w
23
、w
47
、w
48
、w
49
、w
59
、w
67
、w
68
、w
69
、w
70
、w
71
、w
72
、w
73
、w
74
、w
79
、w
80
、w
81
、w
82
、w
83
或w
84

[0016]
[0017][0018]
其中:
[0019]
x1、x2、x3、x4、x5、x6、x7、x8、x9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
1-c3烷基、c
1-c3卤代烷基、-or3、-n(r4)s(=o)2r5、-s(=o)2nr3r5、-ch2on=c(cn)2、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和吡啶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氰基、c
1-c3卤代烷基;当w为w1时,x1、x2、x3、x4、x5不同时为氢;或w1为
[0020]
z选自氢、c
1-c3烷基、苯基甲基;
[0021]
k选自氧;
[0022]
r3选自氢、c
1-c3烷基、c
1-c3卤代烷基、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或c
1-c3卤代烷基;
[0023]
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c3烷基;
[0024]
q选自q
1-2
所示的基团之一、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和吡啶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c
1-c3烷基;
[0025][0026]
t选自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和吡啶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氰基、c
1-c3烷基、卤代c
1-c3烷基、卤代c
1-c3烷氧基。
[0027]
优选,所述a、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90~90:1;其中,a组分为所述通式ⅰ所示的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
[0028]
式中,l选自:-(cr1r2)
n-;
[0029]
n选自1;
[0030]
r1、r2选自氢;
[0031]
w选自w1、w2、w3、w4、w
12
、w
16
、w
21
、w
23
、w
48
、w
49
、w
59
、w
67
、w
68
、w
69
、w
70
、w
71
、w
72
、w
73
、w
74
、w
79
、w
80
、w
81
、w
82
、w
83
或w
84

[0032]
x1、x2、x3、x4、x5、x6、x7、x8、x9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
1-c3烷基、c
1-c3卤代烷基、-or3、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和吡啶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氰基、c
1-c3卤代烷基;当w为w1时,x1、x2、x3、x4、x5不同时为氢;
[0033]
z选自氢、c
1-c3烷基;
[0034]
k选自氧;
[0035]
r3选自c
1-c3烷基、c
1-c3卤代烷基、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或c
1-c3卤代烷基;
[0036]
q选自q
1-2
所示的基团之一、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和吡啶基,下述基团为卤素、c
1-c3烷基;
[0037]
t选自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和吡啶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氰基、c
1-c3烷基、卤代c
1-c3烷基、卤代c
1-c3烷氧基;
[0038]
所述b组分选自:甲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氯氟苯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右旋苯醚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氟丙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生物苄呋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氟胺氰菊酯、烯丙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乙氰菊酯、精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反式氯氰菊酯、zeta-氯氰菊酯、苯醚氰菊酯、右旋烯炔菊酯、氰戊菊酯、炔咪菊酯、氯氟醚菊酯、甲氧苄氟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炔丙菊酯、苯醚菊酯、苄氟菊酯、生物苄氟菊酯、顺式苄氟菊酯、七氟菊酯、胺菊酯、四氟醚菊酯、四溴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醚菊酯、四氟苯菊酯、除虫菊素、氟胺氰菊酯、氯氟醚菊酯、甲氧苄氟菊酯、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杀螨素、炔螨特、三氯杀螨砜、丁醚脲、三唑锡、三环锡、苯丁锡、哒螨酮、喹螨醚、唑螨酯、嘧螨醚、吡螨胺、鱼藤酮、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乐果、二嗪磷、马拉硫磷、丙溴磷、三唑磷、特丁硫磷、毒虫畏、敌敌畏、百治磷、甲基毒虫畏、速灭磷、萘肽磷、丙虫磷、杀虫畏、稻丰散、家蝇磷、氯氧磷、氯甲硫磷、水胺硫磷、甲拌磷、乙拌磷、乙硫磷、灭线磷、亚砜磷、治螟磷、丁特硫磷、甲基乙拌磷、灭蚜磷、氧蚜灭磷、辛硫磷、蝇毒磷、伏杀硫磷、吡唑硫磷、氧乐果、哒嗪硫磷、益棉磷、保棉磷、亚胺硫磷、甲基毒死蜱、甲基嘧啶磷、丁基嘧啶磷、喹硫磷、杀扑磷、氯唑磷、杀螟腈、伐灭磷、杀螟硫磷、倍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丙硫磷、硫丙磷、双硫磷、敌百虫、苯硫磷、苯线磷、异柳磷、甲胺磷、胺丙畏、硝虫硫磷、二溴磷、硫线磷、啶虫脒、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嗪、氟啶虫胺腈、派虫啶、氯噻啉、砜虫啶、吡蚜酮、三苯锡、双胍辛盐、虫螨腈、氟虫胺、杀虫磺、杀螟丹、杀虫环、杀虫双、杀虫单、氯虫酰胺、氰虫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氰氟虫腙、乙虫腈、氟虫腈、乙酰虫腈、丁烯氟虫腈、苏云金杆菌、球形芽胞杆菌、白僵菌、硼酸、硫酰氟、嘧虫胺、双甲脒、单甲脒、伐虫脒、藜芦碱、单甲脒盐酸盐、丁硫克百威、涕灭威、苯菌灵、甲萘威、苯硫威、速灭威、杀线威、久效威、唑蚜威、硫双威、灭多威、仲丁威、克百威、丙硫克百威、恶虫威、呋线威、抗蚜威、棉铃威、丁酮砜威、硫双威、乙硫苯威、异丙威、混杀威、灭除威、灭杀威、苯螨特、溴螨酯、三氯杀螨醇、乙螨酯、消螨通、灭螨猛、咗虫酰胺、磺胺螨酯、苯氟磺胺、硫黄、嘧螨胺、
嘧螨酯、灭螨醌、氟蚁腙、丁氟螨酯、腈吡螨酯、噻螨酮、咯菌腈、氟啶胺、杀螟松、联苯肼酯、矿物油、石硫合剂、苦参碱、柴油、螺螨酯、螺虫酯、螺虫乙酯、啶蜱脲、环虫酰胺、氯虫酰胺、甲氧虫酰胺、虫酰肼、双三氟虫脲、噻嗪酮、氟啶脲、环虫腈、除虫脲、氟螨脲、氟虫脲、氟铃脲、虱螨脲、氟酰脲、多氟脲、氟幼脲、杀铃脲、灭幼脲、烯虫炔酯、烯虫酯、吡丙醚、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灭虫隆、烯虫乙酯、氟啶虫酰胺、环溴虫酰胺、氟吡呋喃酮、氟苯嘧啶、氟氰虫酰胺、氟噻虫砜、噁虫酮,或上述各杀虫螨剂的盐。
[0039]
进一步优选,所述a、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75~75:1;其中,a组分为所述通式ⅰ所示的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
[0040]
式中,
[0041]
l选自-(cr1r2)
n-;
[0042]
n选自1;
[0043]
r1、r2选自氢;
[0044]
w选自w1、w2、w3、w4、w
16
、w
49
、w
59
、w
69
、w
70
、w
71
、w
72
、w
79
、w
80
或w
81

[0045]
x1、x2、x3、x4、x5、x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
1-c3烷基、c
1-c3卤代烷基、-or3、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氰基、c
1-c3卤代烷基;当w为w1时,x1、x2、x3、x4、x5不同时为氢;
[0046]
z选自氢;
[0047]
k选自氧;
[0048]
r3选自c
1-c3烷基、c
1-c3卤代烷基;
[0049]
q选自q
1-2
所示的基团之一、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和吡啶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c
1-c3烷基;
[0050]
t选自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和吡啶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c
1-c3烷基、卤代c
1-c3烷基、卤代c
1-c3烷氧基;
[0051]
b组分选自:右旋苯醚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氯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溴氰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炔咪菊酯、右旋苯醚菊酯、炔丙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炔螨特、丁醚脲、三唑锡、苯丁锡、四螨嗪、乙螨唑、哒螨酮、喹螨醚、唑螨酯、吡螨胺、鱼藤酮、二嗪磷、马拉硫磷、喹硫磷、丙溴磷、伏杀硫磷、甲拌磷、水胺硫磷、毒死蜱、乐果、氧乐果、敌百虫、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虫螨腈、杀虫单、苏云金杆菌、双甲脒、单甲脒、苦参碱、单甲脒盐酸盐、甲萘威、仲丁威、丁硫克百威、硫双威、克百威、灭多威、异丙威、溴螨酯、三氯杀螨醇、丁氟螨酯、腈吡螨酯、噻螨酮、咯菌腈、氟啶胺、杀螟松、联苯肼酯、矿物油、石硫合剂、柴油、螺螨酯、螺虫酯、螺虫乙酯、虱螨脲、灭幼脲、丁醚脲、噻嗪酮或噁虫酮,或上述各杀虫螨剂的盐。
[0052]
在进一步优选,所述a、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0~50:1;其中,a组分为所述通式ⅰ所示的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
[0053]
式中,
[0054]
l选自-(cr1r2)
n-;
[0055]
n选自1;
[0056]
r1、r2选自氢;
[0057]
w选自w1、w2、w3、w4、w
16
、w
49
或w
69

[0058]
x1、x2、x3、x4、x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异丙基、氯甲基、溴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or3、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氰基;当w为w1时,x1、x2、x3、x4、x5不同时为氢;
[0059]
r3选自甲基或三氟甲基;
[0060]
b组分选自:右旋苯醚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氯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溴氰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炔咪菊酯、右旋苯醚菊酯、炔丙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炔螨特、丁醚脲、三唑锡、苯丁锡、四螨嗪、乙螨唑、哒螨酮、喹螨醚、唑螨酯、吡螨胺、鱼藤酮、二嗪磷、马拉硫磷、喹硫磷、丙溴磷、伏杀硫磷、甲拌磷、水胺硫磷、毒死蜱、乐果、氧乐果、敌百虫、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虫螨腈、杀虫单、苏云金杆菌、双甲脒、单甲脒、苦参碱、单甲脒盐酸盐、甲萘威、仲丁威、丁硫克百威、硫双威、克百威、灭多威、异丙威、溴螨酯、三氯杀螨醇、丁氟螨酯、腈吡螨酯、噻螨酮、咯菌腈、氟啶胺、杀螟松、联苯肼酯、矿物油、石硫合剂、柴油、螺螨酯、螺虫酯、螺虫乙酯、虱螨脲、灭幼脲、丁醚脲、噻嗪酮或噁虫酮,或上述各杀虫螨剂的盐。
[0061]
再进一步的优选,所述a、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20~20:1;其中,a组分为所述通式ⅰ所示的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
[0062]
式中,
[0063]
l选自-(cr1r2)
n-;
[0064]
n选自1;
[0065]
r1、r2选自氢;
[0066]
w选自w1;
[0067]
x1、x2、x3、x4、x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异丙基、氯甲基、溴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or3、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基团任意取代的苯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氰基;当w为w1时,x1、x2、x3、x4、x5不同时为氢;
[0068]
r3选自甲基或三氟甲基;
[0069]
b组分选自:右旋苯醚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氯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溴氰菊酯、右旋苯醚氰菊酯、炔咪菊酯、右旋苯醚菊酯、炔丙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炔螨特、丁醚脲、三唑锡、苯丁锡、四螨嗪、乙螨唑、哒螨酮、喹螨醚、唑螨酯、吡螨胺、鱼藤酮、二嗪磷、马拉硫磷、喹硫磷、丙溴磷、伏杀硫磷、甲拌磷、水胺硫磷、毒死蜱、乐果、氧乐果、敌百虫、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虫螨腈、杀虫单、苏云金杆菌、双甲脒、单甲脒、苦参碱、单甲脒盐酸盐、甲萘威、仲丁威、丁硫克百威、硫双威、克百威、灭多威、异丙威、溴螨酯、三氯杀螨醇、丁氟螨酯、腈吡螨酯、噻螨酮、咯菌腈、氟啶胺、杀螟松、联苯肼酯、矿物油、石硫合剂、柴油、螺螨酯、螺虫酯、螺虫乙酯、虱螨脲、灭幼脲、丁醚脲、噻嗪酮或噁虫酮,或上述各杀虫螨剂的盐。
[0070]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a、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20~20:1,a组分选自下表中所列化合物:
[0071]
[0072][0073]
组分b选自:乙唑螨腈(201)、螺虫乙酯(202)、螺螨酯(203)、哒螨酮(204)、联苯肼酯(205)、三唑锡(206)、炔螨特(207)、乙螨唑(208)、四螨嗪(209)、毒死蜱(210)、阿维菌素(21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212)、双甲脒(213)、单甲脒(214)、联苯菊酯(215)、丁氟螨酯(216)、噻螨酮(217)、唑螨酯(218)、矿物油(219)或噻虫胺(220)。
[0074]
一种杀虫螨、病原微生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作为防治植物害虫螨和病原性真菌、细菌。
[0075]
所述组合物用于防治有害虫螨、病原微生物侵染、危害的植物、种子、土壤、区域、材料或空间。
[0076]
所述组合物用于谷物、水稻、果树、蔬菜、花卉、中药材或草坪的植物有害虫螨,真菌、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0077]
所述杀虫螨、病原微生物组合物采用叶面或植株整体喷雾、灌根或浸种的方式,防治植物有害虫螨,真菌、细菌性病害。
[0078]
本发明组合物适合于防治多种害虫螨、真菌、细菌,尤其是禾谷类、蔬菜、果树、观赏植物、草坪热带作物以及多种仓储的多种有害虫螨、病害。
[0079]
当制备该组合物时,a组分化合物和至少一种b组分化合物,可以向其中加入其它对有害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害虫有效的活性物质,或具有除草作用以及生长调节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或肥料。
[0080]
无论以任何形式使用该组合物,即a组分化合物和至少一种b组分化合物的混合使用,呈现显著的防治害虫螨、病害范围增大和对某些病虫害的防效提高,包括对真菌、细菌、虫螨等多种有害生物引起的多种植物病、虫害,以及用于拌种保护作物尤为重要。
[0081]
该组合可用于防治下列植物真菌、细菌病害,具体种类的非穷举性举例包括但不限于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黄瓜枯萎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叶霉病、番茄青枯病、苹果树轮纹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辣椒疫病、西瓜枯萎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大豆根腐病、柑橘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烟草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甜瓜细菌性果斑病。
[0082]
该组合可用于防治同翅目的害虫,具体种类的非穷举性举例包括但不限于温室白粉虱、黑尾叶蝉、白翅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榆叶蝉、小绿叶蝉、印度棉叶蝉、斑衣蜡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梨木虱、柑橘木虱、黑刺粉虱、甘蔗扁角飞虱、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大豆蚜、花生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甘蔗绵蚜、苹果绵蚜、吹绵蚧、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棉珠蚧、甘蔗粉蚧、长白蚧、桑白蚧、杏球坚蚧、日本龟蜡蚧、柿绒蚧、糠片蚧、黑点蚧、褐圆蚧、堆蜡粉蚧;
[0083]
该组合可用于防治半翅目的害虫,具体种类的非穷举性举例包括但不限于梨网蝽、香蕉网蝽、细角花蝽、微小花蝽、针缘蝽、大稻缘蝽、稻蛛缘蝽、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麦根盲蝽、三点盲蝽、牧草盲蝽、荔枝蝽;
[0084]
该组合可用于防治鳞翅目的害虫,具体种类的非穷举性举例包括但不限于谷蛾、衣蛾、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麦蛾、棉红铃虫、烟青虫、甘薯麦蛾、小菜蛾、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大麻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苹果蠹蛾、苹果顶梢卷叶蛾、苹小卷叶蛾、苹果透翅蛾、黄斑卷叶蛾、苹果巢蛾、褐带长卷叶蛾、拟小黄卷叶蛾、黑点褐卷叶蛾、荔枝小灰蝶、二化螟、豆荚螟、玉米螟、三化螟、台湾稻螟、菜螟、稻纵卷叶螟、粟灰螟、萍灰螟、萍螟、条螟、棉卷叶野螟、甘薯茎螟、一点谷螟、桃蛀螟、向日葵螟、黄螟、二点螟、白螟、白带螟、草地螟、黏虫、斜纹夜蛾、银纹夜蛾、坑翅夜蛾、藜夜蛾、黄麻夜蛾、苎麻夜蛾、嘴壶夜蛾、芒果横线尾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秀夜蛾、枇杷黄毛虫、苎麻赤蛱蝶、苎麻黄蛱蝶、稻螟蛉、棉小造桥虫、大螟、棉铃虫、棉大卷叶螟、大豆卷叶螟、桃蠹螟、鼎点金刚钻、翠纹金刚钻、埃及金刚钻、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警纹地老虎、盗毒蛾、舞毒蛾、甘薯天蛾、豆天蛾、直纹稻弄蝶、隐纹谷弄蝶、柑橘凤蝶、玉带凤蝶、菜粉蝶、双带夜蝶、水稻叶夜蝶、粉斑螟蛾、茶毛虫、尺蠖、茶蓑蛾、大蓑蛾、小蓑蛾、茶梢蛾、茶枝镰蛾、野蚕、桑毛虫、天幕毛虫、核桃举肢蛾、柿蒂虫、柑橘潜叶蛾、香蕉弄蝶;
[0085]
该组合可用于防治鞘翅目的害虫,具体种类的非穷举性举例包括但不限于豆芫菁、金星步甲、皱鞘步甲、麦穗步甲、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宽背金针虫、褐纹金针虫、谷斑皮蠹、黑皮蠹、柑橘小吉丁虫、苹果小吉丁虫、金缘吉丁虫、柑橘爆皮虫、柑橘溜皮虫、马铃薯瓢虫、二十八星瓢虫、藜花瓢虫、黄粉虫、黑粉虫、赤拟谷盗、杂拟谷盗、大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黑皱鳃金龟、云斑鳃金龟、黄褐丽金龟、铜绿异丽金龟、暗黑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桑天牛、星天牛、橘褐天牛、桃红颈天牛、红颈天牛、甘蔗锯天牛、苎麻天牛、麻天牛、褐天牛、光盾绿天牛、大猿叶虫、小猿叶虫、稻根叶甲、粟鳞斑叶甲、麻叶甲、恶性叶甲、桔潜叶甲、枸橘潜叶甲、黄守瓜、黄曲条跳甲、甜菜跳甲、谷跳甲、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玉米象、米象、根瘤象甲、茶丽纹象甲、茶籽象甲、甜菜象甲、油菜茎象甲、梨虎、杏虎、桃虎、黑绒金龟甲、网目拟地甲、蒙古拟地甲、稻象甲、水稻负泥虫、玉米铁甲虫、甘薯小绿甲、突背苷龟、光背苷龟、黄叶虫、香蕉象虫、香蕉双黑带象虫;
[0086]
该组合可用于防治双翅目的害虫,具体种类的非穷举性举例包括但不限于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稻瘿蚊、稻摇蚊、稻秆蝇、稻小潜叶蝇、稻水蝇、柑橘大实蝇、柑橘小实蝇、蜜柑大实蝇、瓜实蝇、麦叶灰潜蝇、美洲斑潜蝇、豆秆黑潜蝇、麦秆蝇、种蝇、葱蝇、萝卜蝇、高粱芒蝇、粟秆蝇、紫云英潜叶蝇、萍摇蚊、甜菜潜叶蝇、甜菜根蛆、小萝卜蝇;
[0087]
组合物可以施用于果树如苹果、梨、柑桔、桃、山楂、杏、李子、枣、核桃、柿、龙眼、香
蕉、枇杷、芒果、荔枝等,禾谷如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等,棉花,油料作物如大豆、花生、向日葵、蓖麻、芝麻等,糖料作物如甜菜、甘蔗等,麻类作物如黄麻、苎麻等,绿肥作物如苜蓿、绿萍、紫云英等,蔬菜如甘蓝、花椰菜、白菜、黄瓜、马铃薯、油菜、茄子、菜豆、蚕豆、绿豆、西瓜、甘薯、番茄、辣椒、葱、韭菜、蒜、姜、以及花卉、茶、烟草、桑树等。
[0088]
组合物也可以施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办公场所、工厂、园林、高尔夫球场,以及发生白蚁危害的树木、堤坝等。
[0089]
在防治植物病害的过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时期,可以是植物播种之前或之后,也可以在植物出苗之前或之后对种子、植株或土壤喷雾或散粉等方式而进行。
[0090]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0091]
本发明的杀虫螨、真菌、细菌组合物具有非常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对害虫螨、病害的防治效果有显著提高,同时能扩大杀虫螨、菌谱、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的发生;本发明将有效克服杀细菌类药剂和杀虫螨类药剂不能混用的问题,在保障防治有害生物效果的同时,能有效减少使用者的劳动量,减少田间农药的用药频率,从而降低使用者的耕作成本和环保压力。在复杂的气候环境下,保证一次用药,保护期更长,效果更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92]
本发明的杀虫螨、真菌、细菌组合物对有害螨和细菌病害的协同增效作用可通过下列实例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此。
[0093]
将单独或联合的活性化合物制备成含有0.25%(重量)活性化合物的丙酮或dmso储备液。将1%(重量)的乳化剂(具有乳化和分散作用的基于乙氧基化烷基酚的湿润剂)加入该储备液中,并用水将该活性化合物或混合物稀释至以下实例中所需浓度。
[0094]
活性化合物混合物的预期效力使用colby公式[s.r.colby.calculating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s of herbicide combinations.weeds,1967,15(1):20-22]确定并与观察到的效力比较。
[0095]
colby公式:e=x+y-xy/100
[0096]
e:使用浓度分别为a和b的活性化合物a和b的混合物时的预期效力,以未处理对照的%表示。
[0097]
x使用浓度为a的活性化合物a时的效力,以未处理对照的%表示;
[0098]
y使用浓度为b的活性化合物b时的效力,以未处理对照的%表示。
[0099]
如果实际观察到的效力(o)大于预期效力(e),那么该组合的作用是一种协同增效的效应,在数学方面,协同增效效应对应于(o-e)的差为正值。如果实际观察到的效力(o)等于预期的效力(e),那么该组合的作用是一种单纯的相加效应,未表现出协同增效,在数学方面,对应于(o-e)的差为零。如果实际观察到的效力(o)小于预期的效力(e),那么该组合的作用是一种拮抗的效应,在数学方面,对应于(o-e)的差为负值。
[0100]
应用实施例1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0101]
将栽培品种为“越光”的盆栽水稻幼苗培养至三叶期,用如下所述不同浓度的活性组合物或化合物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菌丝体含水悬浮液接种水稻叶片,之后将水稻幼苗放置于24~28℃和相对湿度为95~99%气候室中培养7天。最后目测测定水稻叶片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参见表1和
2)。
[0102]
表1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0103][0104]
表2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0105]
[0106][0107]
由上述数据可见本发明组合物的观察效力值均大于预期效力值,说明组合物在试验配比范围内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0108]
应用实施例2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
[0109]
将栽培品种为“山东密刺”的盆栽黄瓜幼苗培养至二叶期,用如下所述不同浓度的活性组合物或化合物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的孢子含水悬浮液接种黄瓜叶片,之后将黄瓜幼苗放置于22~24℃和相对湿度为95~99%气候室中培养7天。然后目测测定黄瓜叶片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参见表3和4)。
[0110]
表3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0111]
[0112][0113]
表4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0114][0115]
由各单独活性组分以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数据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的观察效力值均大于预期效力值,说明组合物在试验配比范围内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0116]
应用实施例3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试验
[0117]
将栽培品种为“山东密刺”的盆栽黄瓜幼苗培养至二叶期,用如下所述不同浓度的活性组合物或化合物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的含水悬浮液接种黄瓜叶片,之后将黄瓜幼苗放置于24~28℃和相对湿度为95~99%气候室中培养7天。最后目测测定黄瓜叶片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参见表5和6)。
[0118]
表5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0119][0120][0121]
表6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0122][0123][0124]
由各单独活性组分以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数据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的观察效力值均大于预期效力值,说明组合物在试验配比范围内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0125]
应用实施例4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试验
[0126]
将栽培品种为“虎皮脆”的盆栽甜瓜幼苗培养至二叶期,用如下所述不同浓度的活性组合物或化合物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citrulli)的含水悬浮液接种甜瓜叶片,之后将甜瓜幼苗放置于24~28℃和相对湿度为95~99%气候室中培养7天。最后目测测定甜瓜叶片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参见表7和8)。
[0127]
表7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0128][0129][0130]
表8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0131][0132][0133]
由各单独活性组分以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数据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的观察效力值均大于预期效力值,说明组合物在试验配比范围内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0134]
应用实施例5防治大白菜软腐病试验
[0135]
将栽培品种为“德高1号”的盆栽大白菜幼苗培养至三叶期,用如下所述不同浓度的活性组合物或化合物的含水悬浮液喷雾至滴流点。24小时后,用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的含水悬浮液接种大白菜叶片,之后将幼苗放置于22~26℃和相对湿度为95~99%气候室中培养3天。最后目测测定大白菜叶片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参见表9和10)。
[0136]
表9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0137][0138]
表10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0139]
[0140]
[0141][0142]
由各单独活性组分以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数据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的观察效力值均大于预期效力值,说明组合物在试验配比范围内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0143]
应用实施例6防治柑橘全爪螨、柑橘溃疡病田间药效试验
[0144]
试验采用喷雾法。将各处理浓度药液对供试树均匀喷雾叶(果)背、叶(果)面至湿润欲滴。地点为广西桂林。试验作物品种为脐橙。试验对象为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柑橘全爪螨(panonchus citri mc gregor)。
[0145]
1.柑橘溃疡病试验共施药3次。分别于2017年4月24日、5月14日、6月4日各一次。第一次药前调查溃疡病病情基数,在最后一次用药后20天进行药效调查。
[0146]
2.柑橘全爪螨试验进行施药1次,施药时间为5月24日,分别于施药后7天,14天,21天进行试验调查。(参见表10)
[0147]
表10本发明组合物的田间防治效果
[0148][0149][0150]
由各单独活性组分以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柑桔溃疡病、柑橘全爪螨的数据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的防效值均显著大于单一组分,并且常规杀细菌剂301、302在与杀螨剂组合使用过程中,能够明显降低杀螨效果,产生拮抗作用。本发明组合物能够避免常规药剂301、302所产生的拮抗作用。说明组合物在田间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应用实施例7防治柑橘锈壁虱、柑橘溃疡病田间药效试验
[0151]
试验采用喷雾法。将各处理浓度药液对供试树均匀喷雾叶(果)背、叶(果)面至湿润欲滴。地点为广东新会。试验作物品种为沃柑。试验对象为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柑橘锈壁虱(phyllocoptruta oleivora ashmead)。
[0152]
1.柑橘溃疡病试验共施药3次。分别于2017年4月6日、4月26日、5月16日各一次。第一次药前调查溃疡病病情基数,在最后一次用药后20天进行药效调查。
[0153]
2.柑橘锈壁虱试验进行施药1次,施药时间为4月26日,分别于施药后10天,20天,30天进行试验调查。(参见表11)
[0154]
表11本发明组合物的田间防治效果
[0155][0156]
由各单独活性组分以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柑桔溃疡病、柑橘锈壁虱的数据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的防效值均显著大于单一组分,并且常规杀细菌剂303、304在与杀螨剂组合使用过程中,能够明显降低杀螨效果,产生拮抗作用。本发明组合物能够避免常规药剂303、304所产生的拮抗作用。说明组合物在田间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