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1808发布日期:2019-11-19 19:5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坏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



背景技术:

水景是城市空间内重要的景观元素,可以提供舒适的微坏境、契合人们亲水的情感和活动需求。目前水景主要分为以石材铺装等为池底的硬质水底和以覆土种植为池底的软质水底两大类。其中硬质水底由于便于清洁,目前己广泛用于房地产及住区景观设计中。但是,以石材铺装等为池底的硬质水底无法种植植物,导致水景效果生硬、水体缺少自净能力、水质维护困难。

目前硬质水底的复绿方式全部通过工程建造来实现,即在硬质池底上覆土后,再栽种植物,这种方式的缺陷如下:

1)目前硬质池底景观效果生硬,缺少水生生物的净化,水质效果难以保障;

2)目前水景的水生植物全部通过现场种植施工,施工繁琐、耗时,对施工质量要求高;

3)目前水景的水生植物在种植后需要2-3月的养护期,养护期内景观效果较差;

4)目前水景的水生植物后续更换和补种困难。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使硬质水底上种植水生植物,而且安装工序简单、无需现场施工、能够节约养护时间以及保障水质效果的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可以将植物在种植容器内预先培育,运输到现场后直接安装到硬质池底上,实现软质池底的快速复绿,工序简单、无需现场施工、能够节约养护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种植容器的上部设置有吊孔,可以通过吊孔实现该种植模块的快速安装和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包括有种植容器、水生植物和连接件,所述种植容器内填充有用于预培水生植物的基质层,水生植物的根部位于基质层内,种植容器的上部开设有吊孔,连接件固定在种植容器的侧边,所述种植容器的底部为平整的端面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平整的端面结构的种植容器,可以方便的安装到硬质池底上,用于预培水生植物的基质层为现有技术,能够提供生存环境的材料即可,通过连接件可以连接多个种植容器,可以根据现场设计需求灵活搭配组装,安装便捷快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水生植物在种植容器内预先培育,运输到现场后直接安装到硬质水底上,种植容器平整的底部直接安装到硬质池底上,实现软质池底的快速复绿、成景,工序简单、无需现场施工、能够节约养护时间;种植容器的上部设置有吊孔,当局部个别植物长势不佳,需要更换植物时,只需通过吊孔将单个的种植容器起出,实现该种植模块的快速安装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容器内还设置有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位于基质层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水生植物可以预先种植在种植容器内,通过基质层与蓄水层进行预培,当水生植物长成后再运输到现场安装,整个过程可以带水作业,安装好后植物景观可以即刻体现,无需现场施工、能够节约养护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容器包括有左侧壁、右侧壁、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为平整的端面结构,所述左侧壁与右侧壁分别一体成型固定在底座的两侧,所述吊孔为2个,2个吊孔分别开设在左侧壁与右侧壁的上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该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更加容易安装,通过左侧壁、右侧壁上部的吊孔可以将种植容器更加快速的取出,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左侧壁与右侧壁均与底座呈垂直结构设置,左侧壁、右侧壁和底座围合形成一个侧面为凹字形的种植容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该种植容器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有相适配的第一固定凸起与第二固定凸起,所述种植容器为若干个,其中一些种植容器的两侧边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另一些种植容器的两侧边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凸起,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的种植容器与固定有第二固定凸起的种植容器相邻设置,固定有相同的连接件的种植容器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种植容器之间通过第一固定凸起与第二固定凸起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该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时,可以将种植容器通过其相对的第一固定凸起与第二固定凸起配合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凸起包括有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卡接端,第一连接端的一端固定在种植容器的侧边,第一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一卡接端一体成型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卡接端为垂直结构设置,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卡接端连接形成l形结构的第一固定凸起,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的种植容器两侧的第一固定凸起为镜像对称设置的l形结构;第二固定凸起包括有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卡接端,第二连接端的一端固定在种植容器的侧边,第二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二卡接端一体成型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卡接端为垂直结构设置,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卡接端连接形成倒l形结构的第二固定凸起,固定有第二固定凸起的种植容器两侧的第二固定凸起为镜像对称设置的倒l形结构;第一连接端、第一卡接端与其连接的种植容器的侧边之间形成与第二卡接端相适配的开口朝上的第一卡槽,第二连接端、第二卡接端与其连接的种植容器的侧边之间形成与第一卡接端相适配的开口朝下的第二卡槽。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多个适种植容器连接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种植容器通过第一固定凸起与第二固定凸起配合固定住,从而实现固定连接,此时,第一固定凸起的第一卡接端位于对应的第二卡槽处,第二固定凸起的第二卡接端位于对应的第一卡槽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容器为塑料材质,具体为回收塑料。在本实用新型中,回收塑料材质的种植容器更加环保,可以重复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中,平整的端面结构的种植容器,可以方便的安装到硬质池底上,通过连接件可以连接多个种植容器,可以根据现场设计需求灵活搭配组装,安装便捷快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水生植物在种植容器内预先培育,运输到现场后直接安装到硬质水底上,种植容器平整的底部直接安装到硬质池底上,实现软质池底的快速复绿、成景,工序简单、无需现场施工、能够节约养护时间;种植容器的上部设置有吊孔,当局部个别植物长势不佳,需要更换植物时,只需通过吊孔将单个的种植容器起出,实现该种植模块的快速安装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的填充基质层时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的预培水生植物时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的水生植物成长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固定有第二固定凸起的填充基质层时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固定有第二固定凸起的预培水生植物时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固定有第二固定凸起的水生植物成长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种植在硬质水底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两个种植容器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的两个种植容器固定连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包括有种植容器1、水生植物2和连接件5,种植容器1内填充有用于预培水生植物2的基质层3,水生植物2的根部位于基质层3内,种植容器1的上部开设有吊孔4,连接件5固定在种植容器1的侧边,种植容器1的底部为平整的端面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平整的端面结构的种植容器1,可以方便的安装到硬质池底上,用于预培水生植物2的基质层3为现有技术,能够提供生存环境的材料即可,通过连接件5可以连接多个种植容器1,可以根据现场设计需求灵活搭配组装,安装便捷快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水生植物2在种植容器1内预先培育,运输到现场后直接安装到硬质水底上,种植容器1平整的底部直接安装到硬质池底上,实现软质池底的快速复绿、成景,工序简单、无需现场施工、能够节约养护时间;种植容器1的上部设置有吊孔4,当局部个别植物长势不佳,需要更换植物时,只需通过吊孔4将单个的种植容器1起出,实现该种植模块的快速安装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容器1内还设置有蓄水层6,蓄水层6位于基质层3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水生植物2可以预先种植在种植容器1内,通过基质层3与蓄水层6进行预培,当水生植物2长成后再运输到现场安装,整个过程可以带水作业,安装好后植物景观可以即刻体现,无需现场施工、能够节约养护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容器1包括有左侧壁11、右侧壁12、底座13,底座13的底部为平整的端面结构,左侧壁11与右侧壁12分别一体成型固定在底座13的两侧,吊孔4为2个,2个吊孔4分别开设在左侧壁11与右侧壁12的上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该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更加容易安装,通过左侧壁11、右侧壁12上部的吊孔4可以将种植容器1更加快速的取出,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左侧壁11与右侧壁12均与底座13呈垂直结构设置,左侧壁11、右侧壁12和底座13围合形成一个侧面为凹字形的种植容器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使该种植容器1的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包括有相适配的第一固定凸起51与第二固定凸起52,所述种植容器1为若干个,其中一些种植容器1的两侧边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51,另一些种植容器1的两侧边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凸起52,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51的种植容器1与固定有第二固定凸起52的种植容器1相邻设置,固定有相同的连接件的种植容器1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种植容器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凸起51与第二固定凸起52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该适用于硬质水底的水生植物种植模块时,可以将种植容器1通过其相对的第一固定凸起51与第二固定凸起52配合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凸起51包括有第一连接端511与第一卡接端512,第一连接端511的一端固定在种植容器1的侧边,第一连接端511的另一端与第一卡接端512一体成型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端511与第一卡接端512为垂直结构设置,第一连接端511与第一卡接端512连接形成l形结构的第一固定凸起51,固定有第一固定凸起51的种植容器1两侧的第一固定凸起51为镜像对称设置的l形结构;第二固定凸起52包括有第二连接端521与第二卡接端522,第二连接端521的一端固定在种植容器1的侧边,第二连接端521的另一端与第二卡接端522一体成型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521与第二卡接端522为垂直结构设置,第二连接端521与第二卡接端522连接形成倒l形结构的第二固定凸起52,固定有第二固定凸起52的种植容器1两侧的第二固定凸起52为镜像对称设置的倒l形结构;第一连接端511、第一卡接端512与其连接的种植容器1的侧边之间形成与第二卡接端522相适配的开口朝上的第一卡槽10,第二连接端521、第二卡接端522与其连接的种植容器1的侧边之间形成与第一卡接端512相适配的开口朝下的第二卡槽20。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多个种植容器1连接在一起时,相邻两个种植容器1通过第一固定凸起51与第二固定凸起52配合固定住,从而实现固定连接,此时,第一固定凸起51的第一卡接端512位于对应的第二卡槽20处,第二固定凸起52的第二卡接端522位于对应的第一卡槽10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容器1为塑料材质,具体为回收塑料。在本实用新型中,回收塑料材质的种植容器1更加环保,可以重复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中,平整的端面结构的种植容器,可以方便的安装到硬质池底上,通过连接件可以连接多个种植容器,可以根据现场设计需求灵活搭配组装,安装便捷快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水生植物在种植容器内预先培育,运输到现场后直接安装到硬质水底上,种植容器平整的底部直接安装到硬质池底上,实现软质池底的快速复绿、成景,工序简单、无需现场施工、能够节约养护时间;种植容器的上部设置有吊孔,当局部个别植物长势不佳,需要更换植物时,只需通过吊孔将单个的种植容器起出,实现该种植模块的快速安装和更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