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种植培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0279发布日期:2019-11-15 20:47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芦笋种植培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芦笋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芦笋种植培土装置。



背景技术:

芦笋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因此芦笋在农业领域中被大规模的种植和生产,对芦笋种植之前需要对芦笋的两侧培土,使得芦笋种植在土埂上,在芦笋行距之间形成一段宽度的沟壑,目前对芦笋种植培土多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人工培土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采用机械对其培土操作时,由于田间的土壤较为松软,机械的轮毂在田间移动时,由于芦笋种植两侧的路面不平,使得机械对芦笋两侧培土时而一边高一边低,时而两侧一致,使得土埂不易成型,影响对土埂培起的效果,而且由于移动轮毂与地面接触受力面积小,极易导致轮毂在田间移动时陷入土壤中无法移动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芦笋种植培土装置,具备便于对芦笋种植土壤培土梗操作,降低轮毂陷入土壤几率,提高对土埂培土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对芦笋种植培土梗时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机械操作时土埂不易成型,轮毂易陷入田间无法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芦笋种植培土装置,包括安装架、移动轮和旋耕轮,所述旋耕轮和移动轮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安装架端部的底部中心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旋耕轮通过伸缩轴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动轴的两端,所述旋耕轮的外部固定设置有旋耕齿,所述安装架对应旋耕轮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培土板,且培土板对应旋耕轮的输出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安装架末端底部两侧通过支撑架二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移动轮对应安装架的两侧与驱动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所述移动轮的外部啮合安装有移动履带。

优选的,所述旋耕轮的安装端通过调节轴与伸缩轴的末端固定安装,且调节轴与旋耕轮安装端之间设置有独立转动轴,所述调节轴的轴心采用螺旋轴心固定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与移动轮对应的端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压把,所述支撑架二之间固定安装有踏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对应支撑架的安装端开设有呈内凹结构的导向槽,所述支撑架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内部啮合固定安装,且导向块对应导向槽内部螺旋安装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末端与导向槽内部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伸缩轴采用伸缩传动轴结构设置,所述伸缩轴的伸缩连接处螺旋固定穿设有定位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架的底部依次设置旋耕轮、培土板和移动轮,在对芦笋田间培土梗时,将本装置通过移动轮移动至需要操作的农田处,旋耕轮根据对培土梗的宽度通过伸缩轴调节旋耕轮之间的宽度,在移动轮的外部手动套装移动履带,在旋耕轮所连接的传动轴以及移动轮输入端的驱动轴分别与对应连接传动设备,传动设备运行对传动轴和驱动轴驱动,旋耕轮和移动轮转动对安装架带动移动,旋耕轮对移动轮在田间移动辅助,操作者手动对安装架的移动方向操控,旋耕轮对安装架移动方向的土壤旋耕带动,导向板对旋耕轮旋起的土壤承接导向至培土板之间,培土板对导向板导出的土壤承接并在旋耕轮和移动轮带动向前移动的同时,对承接的土壤培成土埂,提高对土埂培起的效率,在本装置移动在农田土壤较为松软位置时,移动轮外部套装的移动履带增加了移动轮与土壤接触的面积,从而避免了移动轮陷入土壤中无法移动的现象发生。

2、本实用新型旋耕轮的安装端通过调节轴与伸缩轴的末端固定安装,在对农田培土起埂时,培土板通过支撑架末端的转轴转动对土埂培起两侧的倾斜度调节,旋耕轮根据培土板端部的导向板位置通过调节轴转动向导向板之间,调节轴轴心的螺旋轴心与伸缩轴的末端螺旋锁紧固定,每组旋耕轮的输入端通过独立传动轴独立连接一组驱动设备,在通过旋耕轮对土壤旋起时,驱动设备连接电源运行对旋耕轮带动转动,通过旋耕齿对土壤旋起后随着旋耕齿的转动排出至导向板之间,避免旋耕齿旋起的土壤被排出至导向板的外侧,影响培土板对土埂培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架1;移动轮2;旋耕轮3;转动轴4;伸缩轴5;旋耕齿6;培土板7;导向板8;驱动轴9;移动履带10;操作压把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芦笋种植培土装置,包括安装架1、移动轮2和旋耕轮3,所述旋耕轮3和移动轮2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安装架1端部的底部中心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转动轴4,所述旋耕轮3通过伸缩轴5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动轴4的两端,所述旋耕轮3的外部固定设置有旋耕齿6,所述安装架1对应旋耕轮3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培土板7,且培土板7对应旋耕轮3的输出端设置有导向板8,所述安装架1末端底部两侧通过支撑架二固定安装有驱动轴9,所述移动轮2对应安装架1的两侧与驱动轴9的两端固定安装,所述移动轮2的外部啮合安装有移动履带10。

具体的,所述旋耕轮3的安装端通过调节轴与伸缩轴5的末端固定安装,且调节轴与旋耕轮安装端之间设置有独立转动轴,所述调节轴的轴心采用螺旋轴心固定设置。驱动设备和传动设备均采用柴油发动机结构设置,在对农田培土起埂时,培土板7通过支撑架末端的转轴转动对土埂培起两侧的倾斜度调节,旋耕轮3根据培土板7端部的导向板位置通过调节轴转动向导向板8之间,调节轴轴心的螺旋轴心与伸缩轴5的末端螺旋锁紧固定,每组旋耕轮2的输入端通过独立传动轴独立连接一组驱动设备,在通过旋耕轮2对土壤旋起时,驱动设备连接电源运行对旋耕轮2带动转动,通过旋耕齿6对土壤旋起后随着旋耕齿6的转动排出至导向板8之间,避免旋耕齿6旋起的土壤被排出至导向板8的外侧,影响培土板7对土埂培起效果。

具体的,所述安装架1与移动轮2对应的端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压把11,所述支撑架二之间固定安装有踏板。使用者通过操作压把11对移动轮2带动安装架移动的方向操作,在旋耕轮3陷入土壤中无法对土壤旋起时,操作者对操作压把11向下压使用者的脚部对踏板踩住助力,使安装架1通过移动轮2转动对旋耕轮3带出土壤中,避免旋耕轮3无法对土壤旋起操作。

具体的,所述安装架1对应支撑架的安装端开设有呈内凹结构的导向槽,所述支撑架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内部啮合固定安装,且导向块对应导向槽内部螺旋安装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末端与导向槽内部接触设置。根据不同土埂需要培起的宽度,培土板7端部的导向块在导向槽内部移动,将培土板7之间的距离与需要培土埂的距离一致,手动对固定螺钉转动,使固定螺钉的末端与导向槽内部紧密接触,对导向块固定在导向槽内部,避免培土板7在对土壤培土埂时移动,造成对土埂培土紧实度不高。

具体的,所述伸缩轴5采用伸缩传动轴结构设置,所述伸缩轴5的伸缩连接处螺旋固定穿设有定位螺钉。旋耕轮3根据导向板8之间的距离通过伸缩轴5对旋耕轮3之间的距离调节,并对旋耕轮3的距离通过伸缩轴5调节后,定位螺钉对伸缩轴5的伸缩连接处螺旋固定。

使用时,在安装架1的底部依次设置旋耕轮3、培土板7和移动轮2,在对芦笋田间培土梗时,将本装置通过移动轮2移动至需要操作的农田处,根据不同土埂需要培起的宽度,培土板7端部的导向块在导向槽内部移动,将培土板7之间的距离与需要培土埂的距离一致,旋耕轮3根据培土板7端部的导向板位置通过调节轴转动向导向板8之间,调节轴轴心的螺旋轴心与伸缩轴5的末端螺旋锁紧固定,每组旋耕轮2的输入端通过独立传动轴独立连接一组驱动设备,在移动轮2的外部手动套装移动履带10,在旋耕轮3所连接的传动轴4以及移动轮2输入端的驱动轴9分别与对应连接传动设备,传动设备运行对传动轴4和驱动轴9驱动,旋耕轮3和移动轮2转动对安装架1带动移动,旋耕轮3对移动轮2在田间移动辅助,操作者手动对安装架1的移动方向操控,旋耕轮3对安装架2移动方向的土壤旋耕带动,导向板8对旋耕轮3旋起的土壤承接导向至培土板7之间,培土板7对导向板8导出的土壤承接并在旋耕轮3和移动轮2带动向前移动的同时,对承接的土壤培成土埂,提高对土埂培起的效率,在本装置移动在农田土壤较为松软位置时,移动轮2外部套装的移动履带10增加了移动轮2与土壤接触的面积,从而避免了移动轮2陷入土壤中无法移动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该芦笋种植培土装置,通过在安装架1的底部依次设置旋耕轮3、培土板7和移动轮2,在对芦笋田间培土梗时,将本装置通过移动轮2移动至需要操作的农田处,旋耕轮3根据对培土梗的宽度通过伸缩轴5调节旋耕轮3之间的宽度与导向板8的输入端对应,在移动轮2的外部手动套装移动履带10,在旋耕轮3所连接的传动轴4以及移动轮2输入端的驱动轴9分别与对应连接传动设备,传动设备运行对传动轴4和驱动轴9驱动,旋耕轮3和移动轮2转动对安装架1带动移动,旋耕轮3对移动轮2在田间移动辅助,操作者手动对安装架1的移动方向操控,旋耕轮3对安装架2移动方向的土壤旋耕带动,导向板8对旋耕轮3旋起的土壤承接导向至培土板7之间,培土板7对导向板8导出的土壤承接并在旋耕轮3和移动轮2带动向前移动的同时,对承接的土壤培成土埂,提高对土埂培起的效率,在本装置移动在农田土壤较为松软位置时,移动轮2外部套装的移动履带10增加了移动轮2与土壤接触的面积,解决了现有对芦笋种植培土梗时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机械操作时土埂不易成型,轮毂易陷入田间无法移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