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泵型缓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1306发布日期:2019-11-15 20:56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渗透泵型缓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透泵型缓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海鲜产品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由于长时间的养殖,养殖池海水盐度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继而影响养殖动物的水体环境,现有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即重新加注带有人工海盐的水体,运用于养殖水体的方式一般采用撒药(预制人工海水)等方式进行,即预先在盐池稀释再通过泵体抽进养殖池,这样不仅需要使用到较大的场地,操作也麻烦,费时费力;同时由于人工海水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空气中的细菌也会进入人工海水之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渗透泵型缓释装置,能够有效节省物料,减少操作步骤以及场地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渗透泵型缓释装置,包括底座、壳体及气囊,所述壳体为圆球形密封壳,壳体安装在底座上,壳体侧上方开有一设置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一层半透性膜,壳体内具有滞纳空间,构成一缓释物仓,所述气囊设置在壳体内的底端,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充气泵,充气泵与气囊连接,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多个锥型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半透性膜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一保护板,保护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板采用采用金属材质制作的网格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接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及注料泵,进料管的一端与装载缓释物的箱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的壳体,并在壳体上设置半透性膜,将该装置放置在养殖池内,能够利用半透性膜缓慢的释放壳体的药物,从而达到养殖用药的自动投放效果,该装置能够有效节省物料,减少操作步骤以及场地的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渗透泵型缓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所示保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渗透泵型缓释装置,包括底座1、壳体2及气囊3,所述壳体2为圆球形密封壳,壳体2安装在底座1上,壳体2侧上方开有一设置有通孔(图未示出),通孔上设置有一层半透性膜21,壳体2内具有滞纳空间,构成一缓释物仓,缓释物仓用于添加缓释物,所述气囊3设置在壳体2内的底端,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充气泵11,充气泵11与气囊3连接,充气泵11向气囊3充气,可以增大壳体2内水的压力,以提高半透性膜21的交换速率,充气泵11也可以与缓释装置分离设置,以提高使用寿命。为保护半透性膜21不被过大的水压损坏,如图2所示,所述半透性膜21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一保护板23,保护板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2上,保护板23能够在较大的水压变化时对半透性膜21进行保护,优选的,保护板23采用采用金属材质制作的网格状结构,既有保护强度也有通透性。

所述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锥型气孔22,锥型气孔22作为壳体2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实现压力的平衡。

所述壳体2上接有进料管24,进料管24上设置有电磁阀241及注料泵242,进料管24的一端与装载缓释物的箱体连接,用于向缓释物仓补充缓释物。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将需要稀释的药品或盐注入到壳体内,再将缓释装置放置到养殖池内,养殖水通过半透性膜进入到壳体内将药品溶解,药品在壳体内稀释成脓液,半透性膜能够在养殖水和壳体内的脓液之间进行交互达到缓释的目的,同时脓液充满后通过充气装置向气囊充气,气囊充气后能增大壳体内是压力,气囊向半透性膜加压可以加速半透性膜交换的效率,控制半透性膜交换的速度,从而有效节省物料和人工、场地等,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的壳体,并在壳体上设置半透性膜,将该装置放置在养殖池内,能够利用半透性膜缓慢的释放壳体的药物,从而达到养殖用药的自动投放效果,该装置能够有效节省物料,减少操作步骤以及场地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