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灌溉沟起垄、施肥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0044发布日期:2019-12-20 18:4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灌溉沟起垄、施肥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灌溉沟起垄、施肥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旋耕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为后期农耕作业提供良好种床。开沟施肥是农耕种植和管理的重要过程,现有的开沟机大多与拖拉机配套,采用轮式底盘平台,实现施肥沟或灌溉沟的开挖。

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旋耕、开沟还是单机或人工分开作业,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为了提高农林种植的效率,公开号为cn20485992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耕开沟两用机,通过在普通旋耕机旋耕机架后方设有开沟结构,使得旋耕机同时具有开沟功能,免除了农务时再次使用开沟机,提高了旋耕机的工作效率。公开号为cn109220027a的专利公开了农用联合机械,包括旋耕机,旋耕机的一端或两端设有开沟犁,旋耕机上还设有肥料箱及播种箱,该农用联合机械集旋耕、施肥、播种和开沟起垄于一体,能够一机多用,可一次性完成播种环节的所有工作。

苗木种植的施工顺序是:更换土层--植栽定位--挖坑植树--填土浇水--表面清理。具体移栽时,首先将下层土与上层土翻出、晾晒,可使土壤得到改良;然后使用旋耕开沟两用机,旋耕松土、开挖灌溉沟;苗木沿灌溉沟种植,在灌溉沟内挖坑、填树,最后回填土并浇水,对土壤表面进行清理。这种使用旋耕开沟机的方式,虽然一步就完成了旋耕和开沟,但是苗木移栽时,挖坑填树可能会破坏灌溉沟,所以苗木栽种后,还需要再修整灌溉沟,通常只能采用人为整理,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为了适应高效益苗木种植的经济要求,急需设计一种自动化设备,具有在苗木移栽后自动整理出灌溉沟及除草、施肥等多种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灌溉沟起垄、施肥一体化装置,通过对旋耕机进行结构改良,使其能够在苗木移栽后形成灌溉沟,并具有除草及施肥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灌溉沟起垄、施肥一体化装置,包括作为动力驱动的拖拉机,拖拉机后方连接有卧式旋耕机,所述卧式旋耕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顶部与右侧板顶部之间从前至后依次固定有第一加固管、顶板及第二加固管,且顶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加固管、第二加固管无缝连接;机壳的前侧安装有牵引架,机壳内下部沿左右方向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旋耕刀,机壳顶面前部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链条传动驱动转轴转动;

卧式旋耕机的后侧设置有起垄机构,所述起垄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加固管后侧的罩板,所述罩板向下倾斜,罩板的后端连接有挡土板;罩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侧挡板,侧挡板与机壳及挡土板均紧固连接,罩板的下方设有v型挡板,所述v型挡板的夹角端朝前,v型挡板与侧挡板之间有间距,v型挡板的后部与挡土板的后部铰接,v型挡板的前端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并伸出顶板;减速器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固定管的顶部安装在安装板上;

减速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肥料仓,肥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紧固安装在顶板上,料斗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倾斜向后延伸,穿过并伸出侧挡板,且下料管伸出侧挡板的端部连接有施肥犁。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第一板部固定于减速器的顶部,第二板部固定于第一板部上表面,且第二板部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部后端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固定管的上部位于凹槽内,所述第二板部上紧固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向后延伸并穿过固定管,且限位螺杆穿过固定管的端部安装有锁紧螺母。

进一步,所述牵引架包括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沿前后延伸,第一架体的后端与第二板部铰接,第二架体位于第一架体的前侧,第二架体的顶部与第一架体的前端铰接,第二架体的下端安装于机壳上;固定管的上部设置有拉环,拉环上穿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端部分别从固定管的左、右两侧固定于第一架体后部。

优选地,第二加固管后侧固定有两个左右相对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节套,节套的上侧设置有轴套,挡土板的前部铰接有两个左右相对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倾斜向前延伸,并依次穿过节套及轴套,且调节螺杆伸出轴套的端部安装有止动螺母,调节螺杆的下部设置有止动销,止动销与节套之间的调节螺杆上套装有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侧挡板呈三角形,侧挡板的顶角处紧固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机壳紧固连接;侧挡板的后侧边中部固定有第一耳板,挡土板的侧面设有与第一耳板相适配的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通过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土板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第一翘起部、安装连接部及第二翘起部,所述第一翘起部向后上方翘起,第二翘起部与第一翘起部呈左右对称。

优选地,所述v型挡板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三板部及第四板部,所述第三板部与第四板部的前端无缝连接,第三板部及第四板部的后端均向后延伸有延伸部;v型挡板的后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固定于第三板部及第四板部之间,横杆的中部安装有铰接件,所述v型挡板通过铰接件与安装连接部铰接。

优选地,第三板部与第四板部的高度一致,且高度范围为10~30cm;第三板部与第四板部之间形成的v形夹角为60°~90°。

优选地,位于同一侧的延伸部与侧挡板之间的间距为10~30cm。

进一步,所述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稳定,通过对现有卧式旋耕机进行结构调整,并添加起垄机构和施肥机构,在苗木移栽后使用该装置,利用卧式旋耕机上的旋耕刀对大块土壤块进行破碎,然后v型挡板向前推进,不仅可以将杂草从土壤中推走,达到除草作用,而且配合侧挡板达到起垄作用,完成苗木两侧的起垄即可形成该行苗木的灌溉沟,同时,该装置的施肥机构可在行进过程中将肥料施于灌溉沟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苗木种植的灌溉沟起垄、施肥一体化装置便于操控,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已经移栽的苗木产生损害,而且能最快地形成灌溉沟,利于苗木后期生长,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作业效率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v形挡板及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侧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减速器通过链条传动连接转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苗木种植的灌溉沟起垄、施肥一体化装置,包括拖拉机,所述拖拉机含有动力部分和行走部分,起牵引和驱动的作用,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即可;拖拉机后方连接有卧式旋耕机,拖拉机与卧式旋耕机之间的连接也采用现有的连接及传动方式即可,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所在,故不再详细赘述。

所述卧式旋耕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左侧板101顶部与右侧板102顶部之间从前至后依次固定有第一加固管103、顶板104及第二加固管105,且顶板104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加固管103、第二加固管105无缝连接(采用法兰紧固连接)。顶板104前部安装有减速器5,减速器5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板部181及第二板部182,第一板部181固定于减速器5的顶部,第二板部182固定于第一板部181上表面,且第二板部182沿左右方向延伸。机壳的前侧安装有用于与拖拉机连接的牵引架,所述牵引架包括第一架体202及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架体201,所述第一架体202沿前后延伸,第一架体202的后端与第二板部182铰接,第二架体201位于第一架体202的前侧,第二架体201的顶部与第一架体202的前端铰接,第二架体201的下端安装于机壳上。机壳内下部沿左右方向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上沿螺旋方向安装有若干旋耕刀4;减速器5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链轮601,转轴3的中部安装有从动链轮603,主动链轮601及从动链轮603外绕设有链条602,主动链轮601、从动链轮603及链条602组成链条传动机构,减速器5通过链条传动机构驱动转轴3转动;链条传动机构外罩设有保护罩7,以保护链条传动机构不受土壤碎块干扰,保护罩7与顶板104固定,不影响转轴3转动。

卧式旋耕机的后侧设置有起垄机构,所述起垄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加固管105后侧的罩板8,所述罩板8向下倾斜,罩板8的后端无缝连接有挡土板;所述挡土板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第一翘起部901、安装连接部902及第二翘起部903,所述第一翘起部901向后上方翘起,第二翘起部903与第一翘起部901呈左右对称。第二加固管105后侧固定有两个左右相对的支撑架23,两个支撑架23的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节套24,节套24的上侧设置有轴套25,安装连接部902的前部铰接有两个左右相对的调节螺杆21,所述调节螺杆21倾斜向前延伸,并依次穿过节套24及轴套25,且调节螺杆21伸出轴套25的端部安装有止动螺母26,调节螺杆21的下部设置有止动销28,止动销28与节套24之间的调节螺杆21上套装有压缩弹簧27。通过旋进或旋出止动螺母26,可实现调节螺杆21沿节套24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挡土板的微调。

罩板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侧挡板10,所述侧挡板10呈三角形,侧挡板10的顶角处紧固安装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另一端与机壳紧固连接;侧挡板10的后侧边中部固定有第一耳板151,挡土板的侧面设有与第一耳板151相适配的第二耳板152,所述第一耳板151与第二耳板152通过紧固件连接。罩板8的下方设有v型挡板11,v型挡板11的夹角端朝前,所述v型挡板11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三板部111及第四板部112,所述第三板部111与第四板部112的前端无缝连接,第三板部111及第四板部112的后端均向后延伸有延伸部113,位于同一侧的延伸部113与侧挡板10之间有间距;v型挡板11的后部设有横杆114,所述横杆114固定于第三板部111与第四板部112之间,横杆114的中部安装有铰接件115,所述v型挡板11通过铰接件115与安装连接部902铰接。v型挡板11的前端连接有固定管12,固定管12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并伸出顶板104;所述第一板部181后端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固定管12的上部位于弧形凹槽内,所述第二板部182上紧固设置有限位螺杆19,所述限位螺杆19向后延伸并穿过固定管12,且限位螺杆19穿过固定管12的端部安装有锁紧螺母20,通过锁紧螺母20将限位螺杆19顶紧在弧形凹槽内。固定管12的上部设置有拉环13,拉环上穿入有拉绳17,所述拉绳17的端部分别从固定管12的左、右两侧固定于第一架体202后部,进一步保证了固定管12的稳定。

减速器5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肥料仓29,肥料仓29的底部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紧固安装在顶板104上,料斗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倾斜向后延伸,穿过并伸出侧挡板10(侧挡板10的前部设有供下料管穿过的孔16),且下料管伸出侧挡板10的端部连接有施肥犁30,施肥犁30的底部高于旋耕刀4的底部。

其中,所述减速器5选用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第三板部111与第四板部112的高度一致,且高度范围为10~30cm;第三板部111与第四板部112之间形成的v形夹角为60°~90°;位于同一侧的延伸部113与侧挡板10之间的间距为10~30cm。

苗木移栽后,在两行苗木之间使用上述装置,启动拖拉机,牵引带动卧式旋耕机,利用旋耕刀4对大块土壤块进行破碎,然后v型挡板11向前推进,不仅可以将杂草从土壤中推走,达到除草作用,而且配合侧挡板10达到起垄作用,完成苗木两侧的起垄即可形成该行苗木的灌溉沟,同时,该装置的施肥机构可在行进过程中将肥料施于灌溉沟内。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