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8397发布日期:2019-12-03 16:35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园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



背景技术: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是,由于自然原因可能导致湿地公园长期没有降水,使得植被和动物不能正常生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贯穿有竖杆,且底座的左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块,且底座的右端下侧贯穿有进水管口,所述底座的左端上侧贯穿有螺纹杆,且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水管,所述底座的左端下侧贯穿有出水管口,所述竖杆的右方设置有软管,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连接块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左侧焊接有铁管,所述铁管的左端焊接有喷头,所述连接块的左端焊接有第二固定块,且连接块的中间开设有中央孔,所述连接块的内部与所述中央孔之间设置有水槽,且连接块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槽设置有两个,且依次排列在底座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移动槽的宽度与移动块的长度相等,所述移动块与螺纹杆通过贯穿连接,且移动块与螺纹杆接触的部分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杆处于两个所述移动槽内部的部分设置有相反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的上端与旋转柱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铁管设置有四个,且依次焊接在旋转柱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口与水管的中间上侧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水管的右端与进水管口和水管的左端与出水管口通过热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为“n”字形状,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块和导向杆的上端与第二固定块均通过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杆的长度与移动槽的左端至竖杆的水平距离相等,且导向杆的长度小于竖杆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源与进水管口连接,出水管口与另一台喷灌设备的进水管口相连,不仅方便远距离供水,且减少了搬运该喷水设备时的人力,通过喷头喷洒水的反作用带动喷头以旋转柱为圆心进行转动,增加了该喷灌设备的喷洒范围,且通过旋转螺纹杆带动移动块在移动槽内部水平移动,移动块通过第一固定块、导向杆和第二固定块带动连接块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连接块通过旋转柱带动喷头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增加了该喷灌装置的喷灌高度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提高了该喷灌设备的实用性能,让其更加适用于公园建设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中主视图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中连接块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竖杆;3、移动槽;4、连接块;5、进水管口;6、软管;7、螺纹杆;8、旋转柱;9、铁管;10、喷头;11、导向杆;12、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4、水管;15、出水管口;16、水槽;17、中央孔;18、进水口;19、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喷灌设备,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中间贯穿有竖杆2,且底座1的左侧开设有移动槽3,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块4,且底座1的右端下侧贯穿有进水管口5,底座1的左端上侧贯穿有螺纹杆7,且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水管14,底座1的左端下侧贯穿有出水管口15,竖杆2的右方设置有软管6,移动槽3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19,移动块19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固定块12,第一固定块12的上侧设置有导向杆11,连接块4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柱8,旋转柱8的左侧焊接有铁管9,铁管9的左端焊接有喷头10,连接块4的左端焊接有第二固定块13,且连接块4的中间开设有中央孔17,连接块4的内部与中央孔17之间设置有水槽16,且连接块4的下表面右侧开设有进水口18。

为了通过旋转螺纹杆7带动移动块19在移动槽3内部水平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移动槽3设置有两个,且依次排列在底座1的左侧和右侧,移动槽3的宽度与移动块19的长度相等,移动块19与螺纹杆7通过贯穿连接,且移动块19与螺纹杆7接触的部分设置有螺纹,螺纹杆7处于两个移动槽3内部的部分设置有相反螺纹。

为了通过喷头10喷洒水的反作用带动旋转柱8以其轴向方向为圆心进行转动,增加了该喷灌设备的喷洒范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块4的上端与旋转柱8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铁管9设置有四个,且依次焊接在旋转柱8的外表面。

为了将水源与进水管口5连接,出水管口155与另一台喷灌设备的进水管口5相连,方便远距离供水,且减少了搬运该喷水设备时的人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水口18与水管14的中间上侧通过软管6连接,水管14的右端与进水管口5和水管14的左端与出水管口15通过热熔连接。

为了在第一固定块12水平移动时,通过导向杆11带动第二固定块1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二固定块13通过连接块4带动喷头10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增加了该喷灌装置的喷灌高度调节功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3均为“n”字形状,导向杆11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块12和导向杆11的上端与第二固定块13均通过转动连接。

为了在移动块19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时,防止连接块4与底座1发生碰撞,且防止连接块4上升至竖杆2上方,增加了该喷灌装置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杆11的长度与移动槽3的左端至竖杆2的水平距离相等,且导向杆11的长度小于竖杆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首先将水源与进水管口5连接,出水管口15与另一台喷灌设备的进水管口5相连,不仅方便远距离供水,且减少了搬运该喷水设备时的人力,水管14内的水通过压力从软管6进入水槽16内,然后通过旋转柱8进入铁管9内,最后通过喷头10喷洒在植物或土壤上,在喷灌过程中,通过喷头10喷洒水的反作用带动喷头10以旋转柱为圆心进行转动,增加了该喷灌设备的喷洒范围,且通过旋转螺纹杆7带动移动块19在移动槽3内部水平移动,移动块19通过第一固定块12、导向杆11和第二固定块13带动连接块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连接块4通过旋转柱8带动喷头10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增加了该喷灌装置的喷灌高度调节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