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施肥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6078发布日期:2020-06-05 18:3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施肥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肥浇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施肥浇水装置,属于农业用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地要进行施肥、浇水等操作,合理、科学的施肥量、浇水量,是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增产丰收,降低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的可靠保障。但目前广大农村仍通过手工进行施肥、浇水,虽可初略控制施肥量、浇水量,但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洒水器或喷药器是常规的手动工具,包括带背带及进、出口的中空箱体,箱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喷头,使用时只需将箱体背于背上,即可对农作物进行喷洒,方便又省力,但该装置功能较为单一,要么只能洒水,要么只能间隔放出固定肥,即一物一用,毫无疑问又要加大农民的投入,且使用不便。因此,完全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一物多用,方便携带和使用,且施肥量、浇水量可控的多功能施肥浇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施肥浇水装置,包括其上带进、出口和背带安装环,其内带空腔的封闭桶体,其特征在于封闭桶体的出口与可更换的浇水管内端或施肥管内端相螺接,其中:

浇水管的外端连接有浇水器,该浇水器包括带空腔的壳体,置于壳体空腔中并与空腔壁配合实现水流通、断的带第一弹簧的移动芯杆;

施肥管的外端连接有施肥器,该施肥器包括其内带空腔、其上带第一出口、其外端带第二堵头的管体,滑动套于该管体上的滑套,该滑套上设有与管体上的第一出口相配接的第二出口,且滑套与管体外端的第二堵头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浇水器的壳体由主壳体和与主壳体螺接的壳套构成,主壳体包括大直径的内端段、小直径的外端段、中间为大直径段向小直径段过渡的圆锥体段,且主壳体两端口敞开;壳套包括大直径段、与浇水管螺接的小直径段、中间为大直径段向小直径段过渡的圆锥体段,且壳套的两端口敞开,同时壳套的大直径段与主壳体大直径段相螺接、小直径段与浇水管直接螺接或者通过管头与浇水管螺接。

所述浇水器的移动芯杆的内端设有圆柱堵头、外端螺接有挡头、圆柱堵头与挡头之间为带轴向凹槽的中段,其中:圆柱堵头与第一弹簧一端相连,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壳套的小直径段相接但不相连,且第一弹簧及圆柱堵头置于主壳体的大直径段及圆锥体段中,带轴向凹槽的中段置于主壳体的小直径段中,以便在外力作用下让移动芯杆挤压第一弹簧向内移动时,使圆柱堵头离开主壳体的圆锥体段进入大直径段后,打开水流通道,使水经浇水管进入主壳体后,沿圆柱堵头与主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经移动芯杆的轴向凹槽向外流出,完成浇水,当解除外力后在第一弹簧作用下让移动芯杆向外移动,使圆柱堵头由主壳体的大直径段进入圆锥体段后,消除圆柱堵头与主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而封闭水流通道,不浇水。

所述圆柱堵头外围设有密封圈,以补强水密封。

所述主壳体大直径内端口设有密封圈,以补强水密封。

所述施肥器的管体包括空腔的圆管,圆管的内端敞开,并通过管套与施肥管相连,外端的第二堵头内侧设为倾斜面、外侧设有凹槽,第二弹簧内端置于凹槽中、外端置于滑套上,第一出口设于靠近第二堵头的圆管壁上;所述施肥器的滑套两端带敞口,在外端的敞口上螺接有套头,以方便拆、装第二弹簧,滑套内端设有与管体外端的外凸台相配接的内凸台,以防止滑套脱落;以便在外力作用下压缩第二弹簧时,使主滑套沿管体外壁向内移动到其上的第二出口与管体上的第一出口相对时,即可使管体中的肥料沿第二堵头的倾斜面滑出而完成施肥。

所述施肥管与施肥器之间设有定量放肥器,该定量放肥器包括前端端口带控制件的给料管,给料管前端及控制件前端置于导料管中,导料管前端通过套管与施肥器的管体前端相螺接、后端与给料管及控制件连接,给料管后端与施肥管连接,以通过给料管及其端口上的控制件定量给料至导料管中,再送入施肥器的管体中,最后通过主滑套的移动打开第一、第二出口而完成定量施肥。

所述控制件包括通过铰轴铰接于给料管外端口上的前端带盖的压杆,压杆后端自导料管后端延伸出来后通过弹簧固定在给料管外壁,以便按动压杆使之绕铰轴摆动而完成开盖,放手后,在弹簧作用下使压杆回位而完成关盖,实现定量给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既可方便、快速地进行固体肥料的定量施肥,且能准确地将固体肥料定量施给农作物,又可将液体肥料、农药或水定量浇到农作物根部,省时又省力,且工作效率高,尤其是定量施肥,能够在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肥料量,有利于丰产增收,完全实现一物多用的目的,给农民带来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施肥器关闭剖视图;

图3为图2的施肥器开启剖视图;

图4为图1的浇水器开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施肥浇水装置,包括其上带进、出口11、13和背带安装环12,其内带空腔的封闭桶体1,其中,封闭桶体1的出口13与可更换的施肥管14内端相螺接,该施肥管14的外端连接有施肥器2,该施肥器2包括其内带空腔、其上带第一出口212、其外端带第二堵头213的管体21,滑动套于该管体21上的滑套22,该滑套22上设有与管体21上的第一出口212相配接的第二出口221,且滑套22与管体21外端的第二堵头213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4;所述管体21包括空腔的圆管,圆管的内端敞开,并通过管套25与施肥管14相连,外端的第二堵头213内侧设为倾斜面214、外侧设有凹槽215,第二弹簧24内端置于凹槽215中、外端置于滑套21外端口的套头23内,第一出口212设于靠近第二堵头213的圆管壁上;所述滑套22的两端带敞口,在外端的敞口上螺接有套头23,以方便拆、装第二弹簧24,滑套22内端设有与管体21外端的外凸台211相配接的内凸台222,以防止滑套22脱落;所述施肥管14与施肥器2之间设有定量放肥器3,该定量放肥器3包括前端端口带控制件的给料管31,给料管31前端及控制件前端置于导料管37中,导料管37前端通过管套25与施肥器2的管体21前端相螺接、后端与给料管31及控制件连接,给料管31后端与施肥管14连接,以通过给料管31及其端口上的控制件定量给料至导料管37中,再送入施肥器2的管体21中,最后通过滑套22的移动打开第一、第二出口212、221而完成定量施肥;所述控制件包括通过铰轴36铰接于给料管31外端口上的前端带盖32的压杆33,压杆33后端自导料管37后端的通孔35延伸出来后通过弹簧34固定在给料管31外壁。

施肥时,先按动压杆33使之绕铰轴36摆动而完成开盖32,让肥料经桶体1、出口13、施肥管14、给料管31进入导料管37、管体21中,放手后,在弹簧34作用下使压杆33回位而完成关盖32,实现定量给料,再向下按压管体21及滑套22而压缩第二弹簧24时,使滑套22沿管体21外壁向上移动到其上的第二出口221与管体21上的第一出口212相重合时,管体21中的肥料沿第二堵头213的倾斜面214滑出,从而完成定量施肥,解除按压后,在第二弹簧24作用下滑套22向下移动后,使第二出口221与管体21上的第一出口212错开,停止施肥。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施肥浇水装置,包括其上带进、出口11、13和背带安装环12,其内带空腔的封闭桶体1,其中,封闭桶体1的出口13与可更换的浇水管15内端相螺接,浇水管15的外端连接有浇水器4,该浇水器4包括带空腔41的壳体,置于壳体空腔41中并与空腔壁配合实现水流通、断的带第一弹簧42的移动芯杆43;

所述壳体由主壳体45和与主壳体45螺接的壳套44构成,主壳体45包括大直径的内端段、小直径的外端段、中间为大直径段向小直径段过渡的圆锥体段,且主壳体45两端口敞开;壳套44包括大直径段、与浇水管15螺接的小直径段、中间为大直径段向小直径段过渡的圆锥体段,且壳套44的两端口敞开,同时壳套44的大直径段与主壳体45大直径段相螺接、小直径段与浇水管15直接螺接或者通过管头与浇水管螺接;所述移动芯杆43的内端设有圆柱堵头46、外端螺接有挡头48、圆柱堵头46与挡头48之间为带多条轴向凹槽47的中段,其中:圆柱堵头46与第一弹簧42一端相连,第一弹簧42另一端与壳套44的小直径段相接但不相连,且第一弹簧42及圆柱堵头46置于主壳体45的大直径段及圆锥体段中,带轴向凹槽47的中段置于主壳体45的小直径段中;所述圆柱堵头46外围设有第一密封圈461,以补强水密封;所述主壳体45大直径内端口设有第二密封圈451,以补强水密封。

浇水时,在外力作用下(手动按下壳套44及主壳体45)让移动芯杆43挤压第一弹簧42向上移动时,使圆柱堵头46离开主壳体45的圆锥体段进入大直径段后,打开水流通道,使水经浇水管15进入主壳体45空腔41后,沿圆柱堵头46与主壳体45内壁之间的间隙、经移动芯杆43的轴向凹槽47向外流出,完成浇水,当解除外力后在第一弹簧42作用下让移动芯杆43向下移动,使圆柱堵头46由主壳体45的大直径段进入圆锥体段后,消除圆柱堵头46与主壳体45内壁之间的间隙而封闭水流通道,停止浇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