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7421发布日期:2020-02-04 09:16阅读:17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污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喜欢在办公室或者家里养点鱼,作为观赏,增添雅兴的摆设,以提高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品质。为了鱼儿的健康及观赏美观,需要定期清理鱼粪便,定期换水,此过程操作繁琐,费工费力,而且容易忘记,造成鱼缸内水质浑浊,鱼儿生病,甚至死亡,达不到观赏的效果。

现有技术各种下过滤鱼缸的过滤装置主要是采用单一的溢流方式把鱼缸内的鱼粪便和水排入过滤槽内,进行过滤。该方式存在的缺陷是鱼粪便被排入过滤槽上后不能及时清理,还会被水流不断冲刷击碎,其中一部分鱼粪便最后变成接近液态状态进入循环系统,最终返回鱼缸内,造成鱼儿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循环水泵内冲入杂质,会影响循环水泵的运行,缩短循环水泵的寿命。

所以,基于上述,目前凾需一种可以自动将排水与粪便分离的装置,将鱼缸内的大部分鱼粪便与水分离排出,大大减少了鱼粪便被排出的水反复刷击碎,以接近液体状态返回鱼缸内,破坏鱼儿生存环境的现象,同时大大减少了冲入循环水泵内的杂质,延长了循环水泵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将鱼缸内的鱼粪便和水一起排入过滤槽内,进行过滤,而鱼粪便被排入过滤槽上后不能及时清理,被水流不断冲刷击碎,其中一部分鱼粪便最后变成接近液态状态返回鱼缸内,造成鱼儿生存环境的破坏,同时循环水泵内被冲入杂质,会影响循环水泵的运行,缩短循环水泵的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将鱼缸内的大部分鱼粪便与水分离排出,大大减少了鱼粪便被排出的水反复刷击碎,以接近液体状态返回鱼缸内,破坏鱼儿生存环境的现象,同时大大减少了冲入循环水泵内的杂质,延长了循环水泵的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包括均在鱼缸内侧竖向设置的分离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套装设于所述分离管内,所述分离管的顶面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顶面,所述分离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形成分离腔,所述出水管内设有用于鱼缸内水排出的出水腔,所述分离腔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分离管外侧连通的第二排污口,所述分离腔底部与所述出水腔密封隔开,在所述分离腔底部设置有用于鱼粪便排出所述鱼缸的排污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所述出水管套装设于所述分离管内,出水管起排水作用,鱼缸内的水经出水管的顶面进入出水管,所述分离腔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分离管外侧连通的第二排污口,由于出水管的顶面低于所述过滤管的顶面,且出水管的顶面低于鱼缸内的水面,使得分离管内的水与分离管外的水有液位差,分离管内侧的水从出水管的上端进入分离管,使得分离腔内部产生向上的吸力,从而使第二排污口处会产生从分离管外侧至分离腔的吸力,会将鱼缸里的水和鱼粪便通过第二排污口一起被吸入分离腔内,此时,分离腔底部的水因液位差产生的压力而上升,但是鱼粪便密度比水密度大,故鱼粪便便会聚集至分离腔的底部,而所述分离腔底部与所述出水腔密封隔开,故需排出的水只能经出水管上方进入出水腔,排出鱼缸,从而达到将鱼缸内的大部分鱼粪便与水分离排出,大大减少了鱼粪便被排出的水反复刷击碎,以接近液体状态返回鱼缸内,破坏鱼儿生存环境的现象,同时大大减少了冲入循环水泵内的杂质,延长了循环水泵的寿命。

优选地,在所述分离腔底部设置有用于鱼粪便排出所述鱼缸的排污孔。

在所述分离腔底部设置有用于鱼粪便排出所述鱼缸的排污孔,用来收集鱼粪便,简单方便,同时,当需将鱼缸内的水放完时,排污孔可临时用作排水口,排完鱼缸内的水,不需要在鱼缸上再进行打孔用于彻底排水,降低了鱼缸制作成本。

优选地,所述排污孔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二排污口的一侧。

鱼缸里的水和鱼粪便通过第二排污口一起被吸入分离腔内,此时,分离腔底部的水因液位差产生的压力而上升,但是鱼粪便密度比水密度大,故鱼粪便便会聚集至分离腔的底部,同时,因为鱼粪便被吸入分离腔时会有初速度,使得鱼粪便聚集至分离腔内远离第二排污口一侧的底部,在远离所述第二排污口的一侧底部设置排污孔,使得鱼粪便会更顺利的进入排污孔,排出鱼缸,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优选地,所述分离管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减压孔。

当分离管和出水管较高时,分离腔内部产生向上的吸力较大,会导致被吸进分离腔的鱼粪便被吸至分离腔上部,进入出水管,从而削弱鱼粪便与排除水的分离效果,所述分离管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减压孔,使得鱼缸内的一部分水从减压孔进入分离腔,减小分离腔内部产生向上的吸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底部与所述鱼缸密封设置,使所述分离腔底部与所述出水腔密封隔开。

出水管底部与所述鱼缸密封设置,使所述分离腔底部与所述出水腔密封隔开,故需排出的水只能经出水管上方进入出水腔,排出鱼缸,从而达到将鱼缸内的大部分鱼粪便与水分离排出,大大减少了鱼粪便被排出的水反复刷击碎,以接近液体状态返回鱼缸内,破坏鱼儿生存环境的现象,同时大大减少了冲入循环水泵内的杂质,延长了循环水泵的寿命。

优选地,所述分离管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槽底面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顶面。

鱼缸内撒入的鱼食,或者鱼粪便会分解出一些油膜,这些油膜会漂浮在鱼缸内水的表面上,影响鱼缸美观,在所述分离管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孔,使得漂浮在鱼缸内水的表面上的油膜进入分离管内,随排除的水一起排出鱼缸外,从而使鱼缸内水更加美观。

优选地,还包括竖向设置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套装在所述分离管的外侧,所述过滤管设置在所述分离管的外侧所述出水管的顶面低于所述过滤管的顶面,所述过滤管与所述分离管之间形成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管外侧连通的第一排污口,所述收集腔与所述分离腔通过所述第二排污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过滤管、分离管和出水管依次套装,出水管出水,所述收集腔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管外侧连通的第一排污口,过滤管外侧的水和鱼粪便通过第一排污口被吸入收集腔,出水管的顶面低于所述过滤管的顶面,鱼缸内的水面高于出水管的出水面,使得过滤管内的水与过滤管外的水有液位差,所述收集腔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第二排污口,因为分离腔更靠近出水腔,使得分离腔内的水更快的进入出水腔,同时由于过滤管内的水与过滤管外的水有液位差的原因,第二排污口处会产生从收集腔至分离腔的吸力,会将鱼粪便吸入分离腔内,由于鱼粪便密度比水密度大,便会聚集至分离腔内远离第二排污口一侧的底部,而所述分离腔底部与所述出水腔密封隔开,故需排出的水只能经出水管上方进入出水腔,排出鱼缸,从而达到将鱼缸内的大部分鱼粪便与水分离排出,大大减少了鱼粪便被排出的水反复刷击碎,以接近液体状态返回鱼缸内,破坏鱼儿生存环境的现象,同时大大减少了冲入循环水泵内的杂质,延长了循环水泵的寿命。

优选地,所述过滤管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槽底面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顶面。

鱼缸内撒入的鱼食,或者鱼粪便会分解出一些油膜,这些油膜会漂浮在鱼缸内水的表面上,影响鱼缸美观,在所述过滤管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槽,使得漂浮在鱼缸内水的表面上的油膜进入分离管内,随排除的水一起排出鱼缸外,从而使鱼缸内水更加美观。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相对所述分离管偏心设置,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第二排污口的一侧。

因为鱼粪便被吸入分离腔时会有初速度,使得鱼粪便聚集至分离腔内远离第二排污口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相对所述分离管偏心设置,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第二排污口的一侧,使得在远离分离腔内远离第二排污口一侧可以储存更多的鱼粪便。

优选地,所述鱼缸底部还密封连接有底座,所述第二排污口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离管与所述底座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分离管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在所述分离管转动路径上设置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所述分离管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分离管封闭所述第二排污口。当鱼缸底部有砂石或水草时,鱼粪便会被砂石或水草吸收,此时,本申请所述的粪便分离装置只需要排水,故所述分离管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分离管封闭所述第二排污口,阻断所述分离腔底部与所述收集腔连通,同时,当需将鱼缸内的水放完时,所述分离管活动至打开状态,排污孔可临时用作排水口,排完鱼缸内的水,不需要在鱼缸上再进行打孔用于彻底排水,降低了鱼缸制作成本,而且,所述分离管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无论鱼缸内有无砂石或水草均可满足使用要求优选地,所述过滤管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槽底面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顶面。

通常,喂鱼时,会将鱼食撒入鱼缸,鱼食部分鱼食会漂浮在鱼缸内水的上表面,会在水表面产生液状油脂,污染水质,减少水中的含氧量,过滤管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槽底面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顶面,可以在阻挡鱼食的同时,将液状油脂排入收集腔,进而排出鱼缸,使得鱼缸液面保持干净,更加美观。

优选地,在所述排污孔下方设置有用于定时排出鱼粪便的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排污孔连通。

当鱼粪便集聚一段时间后,阀门定时打开,此时聚集在分离腔底部的鱼粪便便通过排污孔排出鱼缸,之后阀门关闭,再等一段时间,再进行打开动作,在节约水的同时,可实现自动排出鱼粪便,代替人工排出鱼粪便。

优选地,阀门为具有定时开闭功能的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内套装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伸出所述出水管的顶面,水液通过所述入水管进入鱼缸。

水液通过所述入水管进入鱼缸,不需要在鱼缸上再进行打孔用于安装入水装置,降低了鱼缸的制作成本。

优选地,所述入水管上端设有进水装置,所述过滤管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进水装置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朝向所述过滤管外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其内设置有分离腔,使得鱼缸内的大部分鱼粪便与水分离排出,大大减少了鱼粪便被排出的水反复刷击碎,以接近液体状态返回鱼缸内,破坏鱼儿生存环境的现象,同时大大减少了冲入循环水泵内的杂质,延长了循环水泵的寿命。

2、本申请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在所述分离腔底部设置有用于鱼粪便排出所述鱼缸的排污孔,用来收集鱼粪便,简单方便,同时,当需将鱼缸内的水放完时,排污孔可临时用作排水口,排完鱼缸内的水,不需要在鱼缸上再进行打孔用于彻底排水,降低了鱼缸制作成本。

3、本申请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所述分离管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无论鱼缸内有无砂石或水草均可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在两管分离时状态时的结构轴侧视图;

图2为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在三管分离时状态时的结构轴侧视图;

图3为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在三管分离时状态时的结构底侧视图;

图4为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在三管分离时状态时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在三管分离时状态时的液体流向示意图。

图7为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在两管分离时状态时的液体流向示意图。

图中标记:1-过滤管,11-第一排污口,12-过滤槽,13-过滤管顶面,2-分离管,21-分离管顶面,22-过滤孔,23-减压孔,3-出水管,31-出水管顶面,4-入水管,41-进水装置,5-底座,51-排污孔,52-第二排污口,6-收集腔,7-分离腔,8-出水腔,9-鱼缸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7所示,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包括均在鱼缸内侧竖向设置的分离管2和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套装设于所述分离管2内,所述分离管顶面21高于所述出水管顶面31,所述分离管2与所述出水管3之间形成分离腔7,所述出水管3内设有用于鱼缸内水排出的出水腔8,所述分离腔7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分离管2外侧连通的第二排污口52,所述分离腔7底部与所述出水腔8密封隔开,在所述分离腔7底部设置有用于鱼粪便排出所述鱼缸的排污孔5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所述出水管3套装设于所述分离管2内,出水管3起排水作用,所述分离腔7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分离管2外侧连通的第二排污口52,由于出水管顶面31低于所述过滤管顶面13,造成出水管3的出水面低于鱼缸内的水面,使得分离管2内的水与分离管2外的水有液位差,分离管2内侧的水从出水管3的上端进入分离管2,使得分离腔7内部产生向上的吸力,从而使第二排污口52处会产生从分离管2外侧至分离腔7的吸力,会将鱼缸里的水和鱼粪便通过第二排污口52一起被吸入分离腔7内,此时,分离腔7底部的水因液位差产生的压力而上升,但是鱼粪便密度比水密度大,故鱼粪便便会聚集至分离腔7的底部,而所述分离腔7底部与所述出水腔8密封隔开,故需排出的水只能经出水管3上方进入出水腔8,排出鱼缸,从而达到将鱼缸内的大部分鱼粪便与水分离排出,大大减少了鱼粪便被排出的水反复刷击碎,以接近液体状态返回鱼缸内,破坏鱼儿生存环境的现象,同时大大减少了冲入循环水泵内的杂质,延长了循环水泵的寿命。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出水管3底部与所述鱼缸密封设置,使所述分离腔7底部与所述出水腔8密封隔开。

出水管3底部与所述鱼缸密封设置,使所述分离腔7底部与所述出水腔8密封隔开,故需排出的水只能经出水管3上方进入出水腔8,排出鱼缸,从而达到将鱼缸内的大部分鱼粪便与水分离排出,大大减少了鱼粪便被排出的水反复刷击碎,以接近液体状态返回鱼缸内,破坏鱼儿生存环境的现象,同时大大减少了冲入循环水泵内的杂质,延长了循环水泵的寿命。

实施例2

如图1、5和7所示,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在所述分离腔7底部设置有用于鱼粪便排出所述鱼缸的排污孔51。

在所述分离腔7底部设置有用于鱼粪便排出所述鱼缸的排污孔51,用来收集鱼粪便,简单方便,同时,当需将鱼缸内的水放完时,排污孔51可临时用作排水口,排完鱼缸内的水,不需要在鱼缸上再进行打孔用于彻底排水,降低了鱼缸制作成本。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排污孔51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二排污口52的一侧。

鱼缸里的水和鱼粪便通过第二排污口52一起被吸入分离腔7内,此时,分离腔7底部的水因液位差产生的压力而上升,但是鱼粪便密度比水密度大,故鱼粪便便会聚集至分离腔7的底部,同时,因为鱼粪便被吸入分离腔7时会有初速度,使得鱼粪便聚集至分离腔7内远离第二排污口52一侧的底部,在远离所述第二排污口52的一侧底部设置排污孔51,使得鱼粪便会更顺利的进入排污孔51,排出鱼缸,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实施例3

如图1、5和7所示,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所述分离管2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减压孔23。

当分离管2和出水管3较高时,分离腔7内部产生向上的吸力较大,会导致被吸进分离腔7的鱼粪便被吸至分离腔7上部,进入出水管3,从而削弱鱼粪便与排除水的分离效果,所述分离管2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减压孔23,使得鱼缸内的一部分水从减压孔23进入分离腔7,减小分离腔7内部产生向上的吸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实施例4

如图1、5和7所示,如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所述分离管2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孔22,所述过滤孔22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槽12底面高于所述出水管顶面31。

鱼缸内撒入的鱼食,或者鱼粪便会分解出一些油膜,这些油膜会漂浮在鱼缸内水的表面上,影响鱼缸美观,在所述分离管2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孔22,使得漂浮在鱼缸内水的表面上的油膜进入分离管2内,随排除的水一起排出鱼缸外,从而使鱼缸内水更加美观。

实施例5

如图1、2、3、4、5、6和7所示,如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还包括竖向设置的过滤管1,所述过滤管1套装在所述分离管2的外侧,所述过滤管1设置在所述分离管2的外侧所述出水管顶面31低于所述过滤管顶面13,所述过滤管1与所述分离管2之间形成收集腔6,所述收集腔6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管1外侧连通的第一排污口11,所述收集腔6与所述分离腔7通过所述第二排污口52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过滤管1、分离管2和出水管3依次套装,出水管3出水,所述收集腔6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管1外侧连通的第一排污口11,过滤管1外侧的水和鱼粪便通过第一排污口11被吸入收集腔6,出水管顶面31低于所述过滤管顶面13,鱼缸内的水面高于出水管3的出水面,使得过滤管1内的水与过滤管1外的水有液位差,所述收集腔6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分离腔7连通的第二排污口52,因为分离腔7更靠近出水腔8,使得分离腔7内的水更快的进入出水腔8,同时由于过滤管1内的水与过滤管1外的水有液位差的原因,第二排污口52处会产生从收集腔6至分离腔7的吸力,会将鱼粪便吸入分离腔7内,由于鱼粪便密度比水密度大,便会聚集至分离腔7内远离第二排污口52一侧的底部,而所述分离腔7底部与所述出水腔8密封隔开,故需排出的水只能经出水管3上方进入出水腔8,排出鱼缸,从而达到将鱼缸内的大部分鱼粪便与水分离排出,大大减少了鱼粪便被排出的水反复刷击碎,以接近液体状态返回鱼缸内,破坏鱼儿生存环境的现象,同时大大减少了冲入循环水泵内的杂质,延长了循环水泵的寿命。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过滤管1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槽12,所述过滤槽12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槽12底面高于所述出水管顶面31。

鱼缸内撒入的鱼食,或者鱼粪便会分解出一些油膜,这些油膜会漂浮在鱼缸内水的表面上,影响鱼缸美观,在所述过滤管1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槽12,使得漂浮在鱼缸内水的表面上的油膜进入分离管2内,随排除的水一起排出鱼缸外,从而使鱼缸内水更加美观。

实施例6

如图1、2、3、4、5、6和7所示,如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所述出水管3相对所述分离管2偏心设置,所述出水管3靠近所述第二排污口52的一侧。

因为鱼粪便被吸入分离腔7时会有初速度,使得鱼粪便聚集至分离腔7内远离第二排污口52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水管3相对所述分离管2偏心设置,所述出水管3靠近所述第二排污口52的一侧,使得在远离分离腔7内远离第二排污口52一侧可以储存更多的鱼粪便。

实施例7

如图1、2、3、4、5、6和7所示,如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所述鱼缸底部9还密封连接有底座5,所述第二排污口52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分离管2与所述底座5相配合。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分离管2与所述底座5转动配合,在所述分离管2转动路径上设置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所述分离管2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分离管2封闭所述第二排污口52。当鱼缸底部9有砂石或水草时,鱼粪便会被砂石或水草吸收,此时,本申请所述的粪便分离装置只需要排水,故所述分离管2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分离管2封闭所述第二排污口52,阻断所述分离腔7底部与所述收集腔6连通,同时,当需将鱼缸内的水放完时,所述分离管2活动至打开状态,排污孔51可临时用作排水口,排完鱼缸内的水,不需要在鱼缸上再进行打孔用于彻底排水,降低了鱼缸制作成本,而且,所述分离管2与所述底座5转动配合,无论鱼缸内有无砂石或水草均可满足使用要求优选地,所述过滤管1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槽12,所述过滤槽12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槽12底面高于所述出水管顶面31。

通常,喂鱼时,会将鱼食撒入鱼缸,鱼食部分鱼食会漂浮在鱼缸内水的上表面,会在水表面产生液状油脂,污染水质,减少水中的含氧量,过滤管1上方设有若干用于过滤鱼食的过滤槽12,所述过滤槽12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槽12底面高于所述出水管顶面31,可以在阻挡鱼食的同时,将液状油脂排入收集腔6,进而排出鱼缸,使得鱼缸液面保持干净,更加美观。

实施例8

如图1、2、3、4、5、6和7所示,如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在所述排污孔51下方设置有用于定时排出鱼粪便的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排污孔51连通。

当鱼粪便集聚一段时间后,阀门定时打开,此时聚集在分离腔7底部的鱼粪便便通过排污孔51排出鱼缸,之后阀门关闭,再等一段时间,再进行打开动作,在节约水的同时,可实现自动排出鱼粪便,代替人工排出鱼粪便。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阀门为具有定时开闭功能的电磁阀。

实施例9

如图1、2、3、4、5、6和7所示,如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一种鱼缸内粪便分离装置,所述出水管3内套装有入水管4,所述入水管4伸出所述出水管顶面31,水液通过所述入水管4进入鱼缸。

水液通过所述入水管4进入鱼缸,不需要在鱼缸上再进行打孔用于安装入水装置,降低了鱼缸的制作成本。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入水管4上端设有进水装置41,所述过滤管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进水装置41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朝向所述过滤管1外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