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分群智能饲喂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7733发布日期:2019-12-31 14:06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猪分群智能饲喂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猪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猪分群智能饲喂设备。



背景技术:

一头育肥猪的饲养,主要成本包括饲料成本、建筑成本、动保成本、人工成本等;动保成本和人工成本基本没有可以降低的空间,而饲料成本占比70%,是降低饲养成本的第一突破口,高效的饲料利用率(较低的料肉比)和较少的饲料浪费量,可以实现最佳的成本控制。现有的育肥猪饲养主要采用大栏饲养,每栏饲养20-30头猪,自由采食不限饲,无法追踪每天的采食量,无法控制饲料消耗和浪费。

大栏饲养往往无法关注到单一的猪只,单头猪的健康状况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这就导致很多生病的猪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另一方面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食品追溯也将成为今后的生猪饲养的潮流。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养猪大国,生猪出栏量占世界第一,但现阶段生猪的饲养面临着几个问题:

(1)生猪饲养以粗放式为主,普遍采用大栏饲养,配备各种各样的食槽,饲料浪费问题一直存在,加上人工费用不断增长,利润率降低,饲喂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2)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对紧张,而猪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养殖者希望提高土地利用率,用更少的地养更多的猪,降低单头猪的占地面积也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费用;

(3)现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现阶段有大栏分群饲喂猪舍,可以根据猪只体重将猪群分配到不同的采食区,但该猪舍无法监测每头猪的饮水量,无法监测每头猪每次的采食量也无法精确控制每头猪每次采食的落料量,每天的采食总量,总体建造成本太高,无法在普通肥猪饲养上大面积推广。

本实用新型试图设计一种新的大栏饲养模式,配合先进的智能饲喂技术,降低饲养成本,节约占地面积,实现猪肉的可追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猪分群智能饲喂设备,所述猪舍内设有多个平列分布的饲养栏,所述饲养栏内分为休息区和采食区,所述休息区与所述采食区通过分隔栏分离,

所述饲养栏内均设有智能饲喂设备,所述智能饲喂设备包括智能饲养管理系统、智能喂料设备、智能饮水设备和智能体重测量设备,所述智能喂料设备、智能饮水设备和智能体重测量设备内均设有rfid读卡器,所述饲养栏内的每一只猪由猪耳朵上的电子耳标区别,所述rfid读卡器与猪只耳朵上设置的电子耳标进行身份识别;

所述智能饲养管理系统接收处理所述智能喂料设备、智能饮水设备和智能体重测量设备上传的猪只信息并通过猪只信息控制喂料饮水量;

所述分隔栏中心部和两端均设有分离门,所述分离门为单向门,分隔栏中心部分离门为休息区进入采食区单向门,所述智能体重测量设备设于分隔栏中心部分离门上,分隔栏两端分离门为采食区进入休息区单向门;

所述休息区内设有多个智能饮水设备;

所述采食区内设有多个智能喂料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猪舍内至少设有十套饲养栏,且猪舍后方设有空气循环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休息区面积为所述采食区面积的2-3倍。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喂料设备和所智能饮水设备数量至少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饲养管理系统内设有预警装置,对出现问题的猪只及时预警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猪栏分群饲喂模式可以实现同时监测每头猪每天的采食量、饮水量和体重,监测猪只的生长状况,出现问题,及时报警,及时处理;

(2)猪栏分为休息区和采食区,猪群单向循环,整个猪群共用一套称重系统,降低设备成本,让更多的肥猪可以使用此设备。

(3)采食区实现对每头猪一对一智能化饲喂,控制料量,降低料肉比,缩短出栏时间;

(4)通过对采食量、饮水量和体重的监测,实现猪肉的可追溯性,提高食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虚线处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的形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做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但以下实施例仅列举的是较优选的实施例,其仅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来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作的限定。

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生猪分群智能饲喂设备,所述猪舍内设有10个平列分布的饲养栏1,所述饲养栏五个一列,分两列设于猪舍内,

所述饲养栏1内均设有智能饲喂设备,所述智能饲喂设备包括智能饲养管理系统、智能喂料设备5、智能饮水设备6和智能体重测量设备7,所述智能喂料设备5、智能饮水设备6和智能体重测量设备7内均设有rfid读卡器,所述饲养栏1内的每一只猪由猪耳朵上的电子耳标区别,所述rfid读卡器与猪只耳朵上设置的电子耳标进行身份识别,所述智能饲养管理系统接收处理所述智能喂料设备5、智能饮水设备6和智能体重测量设备7上传的猪只信息并通过猪只信息控制喂料饮水量,所述智能饲养管理系统内设有预警装置,对出现问题的猪只及时预警处理;

所述饲养栏1内分为休息区2和采食区3,所述休息区2与所述采食区3通过分隔栏4分离,所述休息区2面积为所述采食区3面积的2-3倍,所述休息区2内设有三个智能饮水设备6,所述采食区3内设有三个智能喂料设备5。

所述分隔栏4中心部和两端均设有分离门8,所述分离门8为单向门,分隔栏中心部分离门为休息区2进入采食区3单向门,所述智能体重测量设备7设于分隔栏中心部分离门上,分隔栏两端分离门为采食区3进入休息区2单向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猪栏分群饲喂模式,可以监测每头猪的采食量、饮水量和体重,监测猪只的生长状况;猪栏分为休息区和采食区,猪群单向循环;整个猪群共用一套称重系统,降低设备成本,让更多的肥猪可以使用此设备。

实施例2

生猪分群智能饲喂模式包含智能喂料设备、智能饮水设备、智能体重测量设备和单向门,根据猪只的生活习性,让猪在饲养栏里实现单向循环,从而对猪群里每头猪的饮水量、采食量和体重进行监测。

具体运转流程为:猪栏分为两个区域,采食区和休息区,智能饮水设备位于休息区,猪要进食就需要从休息区通过称重模块到达采食区,在这个过程中智能饲养管理系统通过猪只识别猪只身份,记录并上传猪只体重。然后猪只到达智能喂料设备,根据猪只信息进行采食,系统识别猪只身份,记录并上传猪只采食数据。猪采食完后,需要经过两侧的单向门回到休息区去饮水,同样的智能饲养管理系统识别猪只身份,记录并上传猪只饮水数据。由于有单向门控制,整个流程实现单向循环,猪只饮完水后留在休息区休息。当猪只体重与标准体重差值过大时,预警装置启动,预警工作人员查看猪只是否生病及时隔离。根据猪的习性,休息区的面积比采食区大,设为2-3倍。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对其进行简单的组合变化都列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