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植被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1241发布日期:2020-04-28 19:4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植被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绿化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植被网。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性,1633年日本想治理荒坡便采用了铺草皮和栽树的方法,之后于20世纪的30年代在中欧首次引入,至此,生态护坡技术开始得以广泛并且迅速的发展。在国内最早开始的时间是1591年,中国是把柳树栽植在河边来对河岸边坡进行稳定,17世纪黄河泛滥,我国开始重视生态护坡技术于河岸边坡的作用,虽然起步晚,但是厚积薄发,最近几年的时间吸收国外的技术知识和案例,开始形成我国所具有的生态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是现在道路护坡工程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生态护坡技术在现代也越来越受欢迎,这不仅仅是能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

传统的护坡技术一般只是采用单纯的工程措施来进行对边坡的稳定,主要是现浇混凝土护坡、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虽然这些工程设施对于边坡的结构稳定起到了效果,但是并没有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现在大多数的道路护坡工程当中采用的大多都是植物和工程技术所结合的复合型生态护坡类型,不只是能够稳定结构,而且还能利用植物的优势达到生态学功能。

生态护坡在传统护坡的基础上改善,在追求新型环保材料的同时也重视人工材料和护坡技术所能达到的生态效果,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护坡技术的贯彻绿色理念的技术,在讲究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生态技术是当前的迫切需要。

边坡生态修复是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发出多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方法,不仅能很好地保护边坡,还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优美。传统的边坡防护主要采用的是工程防护手段,例如锚固、支挡等,这些方法能够对边坡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防护,但是并不能真正实现环境改善,边坡的植被覆盖情况依旧不乐观。对此,我国开始加强对边坡防护技术中的植物防护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与传统边坡防护工程不同的边坡防护体系。例如人工种草护坡、平铺草皮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喷混植生植物护坡等,都是当前边坡绿化工程中的常用方法,边坡生态防护方法对我国边坡环境问题的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也取得成效,但是在边坡绿化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植被网,包括生态植被网层以及自固化层,所述自固化层在固化过程中嵌入生态植被网层至少一部分的孔隙结构,从而稳固生态植被网层。所述自固化层具有孔洞,所述孔洞互相独立,利于生态植被网层中种子的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的孔径优选50微米~500微米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自固化层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在固化过程中嵌入生态植被网层至少一部分的孔隙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自固化层的材料选自水泥、水泥基组合物、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生态植被网,可广泛应用于河道、公路、铁路、荒山、矿山等的边坡治理、生态恢复;可用于沙土地、盐碱地进行防风固沙、治理盐碱、生态植被恢复;可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湿地植被恢复等领域,在任何环境下,快速实现工程建设和景观效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文中(特别是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使用术语“一个”和“一种”和“该”以及类似的指示物应被解释为涵盖单数和复数,除非本文另有说明或与上下文明显矛盾。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包含”、“具有”,“包括”和“含有”应被解释为开放式术语(即,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植被网层”,不局限于只有一层,可以具有多层。例如,生态植被网层包括相互连接的底、中间层和面层;生态植被网层由薄绵层、保水层和网状层构成;生态植被网层由下至上依次为下挂网层、下包裹层、基质层、上包裹层和上挂网层;生态植被网层包括覆盖层、设置在所述覆盖层下侧的播种基质层、设置在所述播种基质层下侧的根系固定层、设置在所述根系固定层下侧的底部阻隔层。

本实用新型的“嵌入生态植被网层至少一部分的孔隙结构”中的“至少一部分”,不局限于部分,也包含全部。对于嵌入的程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属于常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孔洞”不限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术语“水泥”,是指经研磨的水硬性粘结剂,除水硬性粘结剂作为主要成分外,其通常含有少量硫酸钙(石膏和/或半水合物和/或硬石膏),以及任选的次要组分和/或水泥添加剂如研磨助剂。其主要成分含量超过5wt%。该主要成分可以是波特兰水泥熟料(也被称作熟料或水泥熟料)、矿渣砂、天然或人造火山灰、飞灰,例如硅质或钙质飞灰、燃烧页岩、石灰石和/或硅灰。作为次要成分,该水泥可以含有高达5wt%的精细粉碎的无机、矿物物质,其源自熟料制备。

术语“水泥基组合物”,是指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水泥浆、砂浆、糊或其组合。术语“糊”、“砂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和“水泥浆”是现有技术众所周知的术语。糊是包含可水合的水泥粘结剂(通常是波特兰水泥、砖石水泥或砂浆水泥)的混合物。砂浆是额外地包括细集料例如砂子的糊。混凝土是额外地包括粗集料,例如碎石子或石头的砂浆。喷射混凝土是通过软管输送并以高速气动注射到表面上的混凝土(或有时是砂浆)。水泥浆是一种特别可流动形式的用于填补空隙的混凝土。水泥基组合物可以通过混合所需量的某些组分来形成,所述组分例如为可水合的水泥、水和细集料和/或粗集料,以制备特定的水泥基组合物。

术语“聚合物”,是指一组通过聚合反应(聚加成、加聚、缩聚)制备的化学均匀的大分子的集合,其中大分子的不同在于它们的聚合度、分子量和链长。该术语还包含由聚合反应得到的大分子的所述集合的衍生物,即通过例如加成或取代预定大分子中官能团的反应获得的化合物,并且其可以是化学上均匀或化学上不均匀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自固化层在固化过程中嵌入生态植被网层至少一部分的孔隙结构,有利于自固化层与生态植被网层形成稳固的一体化结构,从而起到稳固生态植被网层的效果。设置互相独立的孔洞,利于生态植被网层中种子的生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生态植被网的剖面图;

图标:1-生态植被网层;2-自固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植被网,包括生态植被网层1以及自固化层2,所述自固化层在固化过程中嵌入生态植被网层至少一部分的孔隙结构(阴影部分),从而稳固生态植被网层。所述自固化层具有相互独立的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范围为50微米~500微米,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空间,从而利于生态植被网中种子的生根发芽。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自固化层的材料选自水泥、水泥基组合物、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