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龟鳖卵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1188发布日期:2020-04-14 19:2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龟鳖卵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龟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龟鳖卵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龟鳖养殖中,一般在养龟池一侧设置沙池供龟鳖产卵,所产的龟鳖卵埋于沙池内进行自然孵化。由于养龟池中所养殖的龟鳖的数量比较大,可能同时有多只母龟产卵,后产卵的母龟挖开沙池的过程中可能对先前产下的龟鳖卵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之前的龟鳖卵产生破损,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配合养龟池使用的龟鳖卵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龟鳖卵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龟鳖卵收集装置,包括由左往右依序设置的:第一斜坡、消毒水槽、第二斜坡、产卵盒和隔离网,第一斜坡的最高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凹槽的两个开口端设置有挡板,凹槽与两个挡板形成消毒水槽,第二斜坡的最低处延伸至消毒水槽内、最高处与产卵盒齐高,产卵盒顶端开口、底端与第一斜坡的最低处齐平,隔离网设置于产卵盒的该开口端,隔离网上均布与龟卵尺寸匹配、便于龟卵通过的网眼。

龟鳖通过第一斜坡进入消毒水槽,经由消毒水槽内的消毒水消毒后再通过第二斜坡爬到隔离网上进行产卵或晒背、休憩,所产的龟鳖卵透过隔离网上的网眼落入产卵盒内,杜绝了龟鳖卵被其他龟鳖破坏或噬食。消毒水槽的设置可以在产卵前对龟鳖进行消毒,保证龟鳖卵的洁净。

优选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的倾斜度均为30°,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的斜面上均布有助爬结构,第二斜坡的高度与产卵盒高度一致以及第一斜坡、第二斜坡的30°倾斜度以及助爬结构共同作用有助于龟鳖更易达到产卵盒顶部进行产卵或晒背休憩。

进一步优选的,助爬结构为凸起或凹槽。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斜坡、消毒水槽、第二斜坡和产卵盒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的斜边长均为25cm,产卵盒规格为:长60cm×宽20cm×高15cm。

进一步优选的,产卵盒底部铺设有厚度12-14cm的细河沙或湿润的苔藓,细河沙或苔藓均事先经过消毒处理。当然,还可以在产卵盒内增设现有的加温、增湿结构,在产卵盒侧壁及底部开设通孔以增加产卵盒的透气性,使得本产卵盒兼具孵化功能。

更为优选的,隔离网为不锈钢隔离网,不锈钢隔离网上均布正方形的网眼,网眼边长为3cm,如此结构及尺寸的网眼既方便龟鳖卵落入产卵盒,又防止了其他杂物落入其中。

最为优选的,挡板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管口设有管口塞(任何可以达到关闭排水管的结构均可以用于此处,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消毒水槽内的消毒水需要更换时,直接打开管口塞排出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消毒水,关闭排水管放入洁净的消毒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制作成本低,配合养龟池、养鳖池使用可以有效防止龟鳖卵产生破损,不仅有助于龟鳖大规模养殖,还解决了龟鳖饲养设备复杂、昂贵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饲养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斜坡;2、消毒水槽;21、挡板;22、排水管;3、第二斜坡;4、产卵盒;41、助移动结构;5、隔离网;6、助爬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龟鳖卵收集装置,包括由左往右依序设置的:第一斜坡1、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产卵盒4和隔离网5,第一斜坡1的最高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凹槽的两个开口端设置有挡板21,凹槽与两个挡板21形成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的最低处延伸至消毒水槽2内、最高处与产卵盒4齐高,产卵盒4顶端开口、底端与第一斜坡1的最低处齐平,隔离网5设置于产卵盒4的该开口端;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倾斜度均为30°,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斜面上均布有助爬结构6,助爬结构6为凸起或凹槽;产卵盒4底部铺设有厚度12-14cm的细河沙或湿润的苔藓,细河沙或苔藓均事先经过消毒处理;隔离网5为不锈钢隔离网,不锈钢隔离网上均布正方形的网眼,网眼边长为3cm。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龟鳖卵收集装置,包括由左往右依序设置的:第一斜坡1、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产卵盒4和隔离网5,第一斜坡1的最高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凹槽的两个开口端设置有挡板21,凹槽与两个挡板21形成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的最低处延伸至消毒水槽2内、最高处与产卵盒4齐高,产卵盒4顶端开口、底端与第一斜坡1的最低处齐平,隔离网5设置于产卵盒4的该开口端;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倾斜度均为30°,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斜面上均布有助爬结构6,助爬结构6为凸起或凹槽;第一斜坡1、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和产卵盒4为一体化结构,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斜边长均为25cm,产卵盒4规格为:长60cm×宽20cm×高15cm。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龟鳖卵收集装置,包括由左往右依序设置的:第一斜坡1、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产卵盒4和隔离网5,第一斜坡1的最高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凹槽的两个开口端设置有挡板21,凹槽与两个挡板21形成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的最低处延伸至消毒水槽2内、最高处与产卵盒4齐高,产卵盒4顶端开口、底端与第一斜坡1的最低处齐平,隔离网5设置于产卵盒4的该开口端;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倾斜度均为30°,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斜面上均布有助爬结构6,助爬结构6为凸起或凹槽;第一斜坡1、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和产卵盒4为一体化结构,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斜边长均为25cm,产卵盒4规格为:长60cm×宽20cm×高15cm;为了方便产卵盒4的移动,产卵盒4的侧壁上设有助移动结构41,助移动结构41为设于侧壁上且与侧壁一体化的凹槽、凸起或与侧壁连接的拉手。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龟鳖卵收集装置,包括由左往右依序设置的:第一斜坡1、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产卵盒4和隔离网5,第一斜坡1的最高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凹槽的两个开口端设置有挡板21,凹槽与两个挡板21形成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的最低处延伸至消毒水槽2内、最高处与产卵盒4齐高,产卵盒4顶端开口、底端与第一斜坡1的最低处齐平,隔离网5设置于产卵盒4的该开口端;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倾斜度均为30°,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斜面上均布有助爬结构6,助爬结构6为凸起或凹槽;第一斜坡1、消毒水槽2、第二斜坡3和产卵盒4为一体化结构,第一斜坡1与第二斜坡3的斜边长均为25cm,产卵盒4规格为:长60cm×宽20cm×高15cm,产卵盒4的侧壁上设有助移动结构41,助移动结构41为设于侧壁上且与侧壁一体化的凹槽、凸起或与侧壁连接的拉手;挡板21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2,排水管22的管口设有管口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