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茶树扦插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1551发布日期:2020-04-03 12:5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茶树扦插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设施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茶树扦插育苗床。



背景技术:

茶树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要关。茶叶是常绿的灌木或小乔木树种、建园的密度大、经济产量以茶树的嫩芽、叶为主,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有益补充。茶叶中含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绿茶中的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b1、b2、维生素p等,对人体的营养很有益处,还含有一定量的钾、镁、锰、钼、锌、铝、钠、钙等矿物质成分,可以补充人体对矿物质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茶叶育苗架的功能都非常单一,只具备育苗的功能,在茶苗需要浇水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拿着水管到育苗架各个区域进行浇水,且浇水量都是根据经验判断的,无法保证每次浇水的灌溉量是否合适;且每次灌溉后都会有大量的水分流失,造成水资源浪费。扦插初期,插穗未生新根,要保持土壤经常湿润,但不能过湿,更不能积水。一般插后40天内,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扦插后l-3个月是发根和根系生长期,由于根浅且少,吸收不到基肥,所以在新梢老熟后,应及时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少量多次,先稀后浓,化肥和有机肥交替使用”。第一次可施用5%的人尿或0.5%的硫酸铵或0.25%的尿素,以后随着根系发达,茶苗长大,施肥浓度可逐渐提高。当苗高15-18厘米时,每亩可用硫酸按2-2.5公斤冲水施用。如果全靠人工来浇水和施肥,灌溉质量得不到保证且人工成本较高。

公开号为cn2083541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育苗架,属于农业生产设施领域,所述存放架体内顶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接水盘,接水盘中央位置设置有定位套筒,接水盘内底部设有排水口,存放架体内底部中央和接水盘底部中央设置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转轴,转轴头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定位座顶部焊接有育苗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轴带动育苗支架一同转动,并且在育苗单元顶部设置带有喷头的喷水管,能够在喷头喷水的过程中,使每个育苗单元内的茶苗都被浇到,提高浇水效率的同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止在浇水的过程中个别区域浇不到;设置接水盘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水源循环利用,更加环保,节约资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茶树扦插育苗床,通过检测育苗床上土壤的湿度自动给土壤灌溉,保证扦插初期土壤对湿度的需求;通过在混合池内设置营养液浓度传感器,使营养液和水的混合比例符合茶树苗生长发育的需求,从而提高茶树育苗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茶树扦插育苗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底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方铺设有土壤,用于扦插茶树苗;所述过滤网底部设有引流板,用于将土壤中未吸收的水分引流至床体下方的混合池,所述混合池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灌溉管道,所述灌溉管道延伸至床体上方;所述床体上方的灌溉管道上设有多个喷头,用于对床体上的土壤进行灌溉;所述育苗床还包括智能喷灌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床体上土壤的湿度对土壤进行智能灌溉。

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喷灌系统根据土壤的湿度对育苗床上的土壤进行定量灌溉,可以保证每次灌溉的水量充足而不会过量,保证茶树苗扦插初期对水量的需求量;且通过设置引流板将灌溉剩余的水分回流至混合池,对灌溉水进行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具体地,所述智能喷灌系统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以及水位监测探针;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水位监测探针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设有多个,分别设在所述土壤内部;通过设置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全面监测土壤内部湿度,使得检测数据更加全面。

所述第一水泵设在混合池出水口处,所述第二水泵设在所述混合池进水口处;所述水位监测探针设在所述混合池内壁;所述第一水泵用于将混合池内的水泵入灌溉管道对床体内的土壤进行灌溉;所述第二水泵用于将蓄水池内的水泵入混合池;所述水位监测探针用于监测混合池内的储水量;保证每次灌溉的水量充足而不会过量。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池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连接有第一进水管道,所述第二水泵设在所述第一进水管道上,所述第一进水管道的抽水端延伸至蓄水池。

优选地,所述智能喷灌系统还包括营养液浓度传感器和第三水泵;所述营养液浓度传感器、第三水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营养液浓度传感器设在所述混合池底部,通过营养液浓度传感器检测混合池内部的营养液的浓度,可以保证每次施肥时营养液与水的比例合理,符合茶树苗的灌溉要求。

所述第三水泵设在混合池的第二进水口处,所述第三水泵用于将营养池内的营养液泵入混合池与水进行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水口设在混合池顶部,所述第二进水口处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所述第三水泵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道上,所述第二进水管道的抽水端延伸至营养池。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池底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设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电机与控制器连接;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可以使营养液与水充分混合,且提高了营养液浓度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地,所述引流板为斜面引流板,所述斜面引流板的底部设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混合池连通。

具体地,所述床体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床体上方的灌溉管道连接,用于支撑灌溉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育苗床的土壤中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来检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再根据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对土壤进行灌溉,保证了茶树苗扦插初期对水分的需求;通过智能灌溉系统自动对土壤进行定量灌溉,避免了通过人工灌溉导致的灌溉不足/过量的问题,提高了灌溉质量,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引流板将灌溉多余的水回流至混合池,将灌溉水重复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池内设置浓度传感器和搅拌装置,可以保证每次施肥时营养液与水的混合比例符合要求,避免施肥过重或施肥过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茶树扦插育苗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床体;2、过滤网;3、引流板;4、混合池;5、灌溉管道;6、喷头;7、土壤湿度传感器;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水位监测探针;11、第一进水管道;12、营养液浓度传感器;13、第三水泵;14、第二进水管道;15、搅拌电机;16、搅拌轴;17、搅拌叶;18、回流口;1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茶树扦插育苗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底部设有过滤网2,所述过滤网2上方铺设有土壤,用于扦插茶树苗;所述过滤网2底部设有引流板3,用于将土壤中未吸收的水分引流至床体1下方的混合池4,所述混合池4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灌溉管道5,所述灌溉管道5延伸至床体1上方;所述床体1上方的灌溉管道5上设有多个喷头6,用于对床体1上的土壤进行灌溉;所述育苗床还包括智能喷灌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床体1上土壤的湿度对土壤进行智能灌溉。

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喷灌系统根据土壤的湿度对育苗床上的土壤进行定量灌溉,可以保证每次灌溉的水量充足而不会过量,保证茶树苗扦插初期对水量的需求量;且通过设置引流板3将灌溉剩余的水分回流至混合池4,对灌溉水进行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具体地,所述智能喷灌系统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7、控制器、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以及水位监测探针10;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7、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水位监测探针10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水位监测探针10可采用型号为tanzhen的水位探针;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7设有多个,分别设在所述土壤内部;通过设置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7,可以全面监测土壤内部湿度,使得检测数据更加全面;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7可采用型号为moisturesensor的传感器(不限于此)。

所述第一水泵8设在混合池4出水口处,所述第二水泵9设在所述混合池4进水口处;所述水位监测探针10设在所述混合池4内壁;所述第一水泵8用于将混合池4内的水泵入灌溉管道5对床体1内的土壤进行灌溉;所述第二水泵9用于将蓄水池内的水泵入混合池4;所述水位监测探针10用于监测混合池4内的储水量;保证每次灌溉的水量充足而不会过量。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池4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连接有第一进水管道11,所述第二水泵9设在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1上,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1的抽水端延伸至蓄水池。

优选地,所述智能喷灌系统还包括营养液浓度传感器12和第三水泵13;所述营养液浓度传感器12、第三水泵13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营养液浓度传感器12设在所述混合池4底部,通过营养液浓度传感器12检测混合池4内部的营养液的浓度,可以保证每次施肥时营养液与水的比例合理,符合茶树苗的灌溉要求;所述营养液浓度传感器12可采用现有的营养液浓度测试笔。

所述第三水泵13设在混合池4的第二进水口处,所述第三水泵13用于将营养池内的营养液泵入混合池4与水进行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水口设在混合池4顶部,所述第二进水口处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14,所述第三水泵13设在所述第二进水管道14上,所述第二进水管道14的抽水端延伸至营养池。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池4底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搅拌电机15、搅拌轴16和搅拌叶17,所述搅拌叶17设在搅拌轴16上,所述搅拌轴16与搅拌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电机15与控制器连接;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可以使营养液与水充分混合,且提高了营养液浓度传感器12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地,所述引流板3为斜面引流板3,所述斜面引流板3的底部设有回流口18,所述回流口18与混合池4连通。

具体地,所述床体1顶部设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与床体1上方的灌溉管道5连接,用于支撑灌溉管道5。

本实施例中智能灌溉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通过控制器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7的检测阈值、每次灌溉的水量,每次施肥的间隔时间、施肥时营养液的浓度阈值以及施肥时营养液与水混合液的水量;当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7检测到的土壤湿度的平均值低于该检测阈值且持续一定时间后,先控制所述第二水泵9打开,向混合池4内注水,当水位监测探针10检测到混合池4内的水量达到设置的水量时,再控制第二水泵9关闭,打开第一水泵8对土壤进行灌溉;当需要对土壤进行施肥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9和第三水泵13打开,同时控制搅拌装置开始搅拌,将混合池4内的营养液和水进行充分混合,同时通过营养液浓度传感器12检测混合池4内营养液的浓度,并通过水位监测探针10检测混合池4内混合液的水量,当浓度和水量均达到预设值时,即关闭第二水泵9和第三水泵13,打开第一水泵8对土壤进行施肥;若在混合过程中营养液的浓度一直低于预设的浓度阈值,则降低第二水泵9的泵水速度,使营养液的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若在混合过程中营养液的浓度一直高于预设的浓度阈值,则降低第三水泵13的泵水速度,使营养液的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