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疣吻沙蚕刚节幼体半自动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8712发布日期:2020-06-20 14:15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疣吻沙蚕刚节幼体半自动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疣吻沙蚕刚节幼体半自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疣吻沙蚕又名疵吻沙蚕,通常栖息于咸淡水交汇的沿海或河口的稻田或浅滩淤泥沙质土中,以单细胞藻类和动植尸体腐屑等为食,能有效利用淤泥中的营养成分,属杂食性动物。疣吻沙蚕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食俱佳,在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澳门及东南亚等地大受食客追捧;但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水环境污染等,导致天然资源量锐减,人工增养殖开发潜力巨大。

现有的疣吻沙蚕刚节幼体是由人工收集,劳动强度高,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疣吻沙蚕刚节幼体半自动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为倾斜设置,使得泥沙和疣吻沙蚕幼体在水流的冲洗下会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倾斜面滚动,泥沙会从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间的空隙中掉落,实现疣吻沙蚕幼体与泥沙的分离,分离后的疣吻沙蚕幼体会从箱体底部的出料口落入到收集筒中,从而方便用户收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疣吻沙蚕刚节幼体半自动收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喷头,所述支撑板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进料口底部设置有限流管,所述限流管底部设置有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底部设置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顶部均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水管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固定管,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外部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箱体外部设置有出淤管,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底部设置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两侧均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分离箱,所述分离箱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分离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分离箱远离第一水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出水口设置有冲洗管,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冲洗板,所述冲洗板为中空设置,所述冲洗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与冲洗板连通,所述冲洗管靠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一侧均设置有喷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管和连接管均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过滤板表面设置有滤孔,所述过滤板与分离箱内部的凹槽卡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流管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方形,所述限流管直径与第一筛网直径相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呈长条状,所述导流板安装在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正下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导流板均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导流板均固定在箱体内壁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板与箱体连接处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出淤管固定在开槽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限流管使疣吻沙蚕幼体和泥沙会分流落入到第一筛网上,从而便于下一步清洗,清水会从水管底部的开口流出冲洗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由于疣吻沙蚕幼体比泥沙大很多,且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为倾斜设置,使得泥沙和疣吻沙蚕幼体在水流的冲洗下会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倾斜面滚动,泥沙会从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间的空隙中掉落,实现疣吻沙蚕幼体与泥沙的分离,分离后的疣吻沙蚕幼体会从箱体底部的出料口落入到收集筒中,从而方便用户收集,通过启动第二水泵,第二水泵会将清水运输到冲洗板内,储存在冲洗板内部的清水在水压的作用下会向外喷射,从而对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进行反冲,将卡在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缝隙中的沙蚕冲洗出来,从而提高收集效率,本装置,采用机械收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省时省力,自动化程度高,可在收集疣吻沙蚕幼体的同时将疣吻沙蚕幼体清洗干净,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分离箱,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为长条状筛网,使得泥沙和疣吻沙蚕幼体更加便于滚动,从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上掉落的泥沙和清水,会落入到导流板上,泥沙和清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落到分离箱中,分离箱内部设置的过滤板可将泥沙和清水分离,第一水泵会将分离后的清水重复使用,节约水资源,由于过滤板与分离箱为卡接,从而便于清理过滤板上的泥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筛网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为:1箱体、2进料口、3支撑板、4喷头、5连接管、6限流管、7第一筛网、8第二筛网、9水管、10开口、11固定管、12固定架、13固定板、14导流板、15出淤管、16出料口、17收集筒、18底座、19分离箱、20过滤板、21第一水泵、22出水管、23开槽、55第二水泵、66冲洗管、77冲洗板、88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疣吻沙蚕刚节幼体半自动收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顶部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靠近进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喷头4,所述支撑板3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5,所述进料口2底部设置有限流管6,所述限流管6底部设置有第一筛网7,所述第一筛网7底部设置有第二筛网8,所述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顶部均设置有水管9,所述水管9底部设置有开口10,所述水管9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固定管11,所述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外部均设置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底部设置有导流板14,所述箱体1外部设置有出淤管15,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6,所述出料口16底部设置有收集筒17,所述收集筒17两侧均设置有底座18,所述底座18顶部设置有分离箱19,所述分离箱19内部设置有过滤板20,所述分离箱19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21,所述第一水泵21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22,所述分离箱19远离第一水泵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泵55,所述第二水泵55出水口设置有冲洗管66,所述固定板13底部设置有冲洗板77,所述冲洗板77为中空设置,所述冲洗管66远离第二水泵55的一端贯穿固定板13并与冲洗板77连通,所述冲洗管66靠近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的一侧均设置有喷嘴88。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11和连接管5均与出水管22相连通,所述过滤板20表面设置有滤孔,便于分离泥沙和清水,所述过滤板20与分离箱19内部的凹槽卡接,便于清理泥沙。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管6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方形,所述限流管6直径与第一筛网7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呈长条状,所述导流板14安装在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正下方,便于将泥沙和清水回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筛网7、第二筛网8和导流板14均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筛网7、第二筛网8和导流板14均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14与箱体1连接处设置有开槽23,所述开槽23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出淤管15固定在开槽23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3,预先在分离箱19内部加水,然后启动第一水泵21,使得第一水泵21出水口通过出水管22为连接管5输送清水,连接管5为喷头4输送清水,喷头4会将清水喷入到进料口2中,从而冲洗泥沙中的疣吻沙蚕幼体,疣吻沙蚕幼体在重力和水流的作用下会向下滑动进入到限流管6中,使得疣吻沙蚕幼体和泥沙会分流落入到第一筛网7上,从而便于下一步清洗,出水管22也与固定管11连通,也会为固定管11输送清水,固定管11会将清水输送到水管9中,清水会从水管9底部的开口10流出冲洗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由于疣吻沙蚕幼体比泥沙大很多,且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为倾斜设置,使得泥沙和疣吻沙蚕幼体在水流的冲洗下会向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倾斜面滚动,泥沙会从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间的空隙中掉落,实现疣吻沙蚕幼体与泥沙的分离,分离后的疣吻沙蚕幼体会从箱体1底部的出料口16落入到收集筒17中,从而方便用户收集,通过启动第二水泵55,第二水泵55会将清水运输到冲洗管66内,冲洗管66另一端与冲洗板77连通,从而将清水输送到冲洗板77内,冲洗板77靠近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的一侧均设置有喷嘴88,储存在冲洗板77内部的清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向外喷射,从而对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进行反冲,将卡在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缝隙中的沙蚕冲洗出来,从而提高收集效率;

参照说明书附图1-3,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为长条状筛网,使得泥沙和疣吻沙蚕幼体更加便于滚动,从第一筛网7和第二筛网8上掉落的泥沙和清水,会落入到导流板14上,导流板14通过箱体1上设置的开槽23会将泥沙和清水流入到出淤管15中,泥沙和清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落到分离箱19中,分离箱19内部设置的过滤板20可将泥沙和清水分离,第一水泵21会将分离后的清水重复使用,由于过滤板20与分离箱19为卡接,从而便于清理过滤板20上的泥沙。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