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渔场的渔获起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4358发布日期:2020-06-09 19:11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渔场的渔获起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渔场的渔获起网机。



背景技术:

海上渔业养殖常见的设备有传统网箱、深水网箱、大型渔场等。一般深水网箱由网箱框架系统、网衣系统、锚泊系统和配套设施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大型渔场是由桁架结构围成养殖空间的船体,然后将网衣固定于船体上构成鱼类的生长空间,防止鱼类逃逸和敌害入侵。养殖渔场的养殖区域可以比深水网箱更大,例如中国南海一处智能渔场,总长91.3米,宽27.6米,型深7.5米,设计吃水6.5米,有效养殖水体容积为为11000m3,它主要由三个24m×24m×6m的桁架结构围成的养殖空间组成,每个养殖空间的水体容积近4000m3,远大于传统深水网箱的水体容积。

深水网箱和大型渔场的养殖渔获工程中,起网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深水网箱使用的起网机,一般由立式摩擦辊筒、蜗轮蜗杆变速机构和动力机构组成,起网过程中网衣由立式摩擦辊筒逐渐从水体中拉出。这种起网机只适合于安装在船舶中,体积和重量较大,不易移动,在海上养殖区域移动这种起网机,存在着一定危险,故这种起网机不适合大型渔场渔获的起网。再者,采用这种起网机,起网速度慢。据统计,在中国境内,起网过程中,致鱼伤残或死亡的比例约占深水网箱养殖量的2~3%,致鱼类伤亡的主要原因是起网速度慢,密集的鱼易相互擦伤或缺氧死亡。大型渔场的每个养殖空间的水体容积较之深水网箱更大,起网时,网衣的重量也更大,所需起网时间更长,如操作不慎更容易致鱼伤残或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渔场的渔获起网机。

达到以上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渔场的渔获起网机,其特征是,所述起网机包括:

一圆柱形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平行分布的若干条形槽,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一滚筒,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输入轴和一个端轴,所述滚筒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条形槽等数量的若干凸齿组,每个凸齿组包括在所述滚筒侧面一个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齿,所述滚筒相对所述壳体偏心设置即所述滚筒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且二者之间距离为偏心距h,使所述滚筒转动的过程中每个凸齿组的凸齿能够周期性的从所述条形槽向外伸出,即凸齿与所述壳体的相对位置作以下周期性循环:所述凸齿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凸齿沿所述条形槽向外伸出、凸齿伸出条形槽的长度逐渐变大、凸齿伸出条形槽的长度逐渐变小;

一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滚筒的输入轴。

优选地,所述凸齿伸出所述条形槽时,所述凸齿两个侧面与所述条形槽之间的距离<网衣的网线直径,凸齿钩起网衣的过程中网衣不会卡入起网机的壳体内部,保障起网过程顺利进行。

优选地,所述滚筒上每个凸齿组外接圆的直径等于所述壳体的外径,所述凸齿的长度等于所述偏心距h,所述滚筒的中心线和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共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成倾角α,所述倾角α等于渔场内网衣的锥角。网衣在空间的布局通常设计为锥角,本实用新型中网衣的锥角指网衣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般为5°~10°。

优选地,所述壳体固定于一底座上,所述底座具有一个底板和平行竖立于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板,所述壳体和所述滚筒跨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滚筒的输入轴和端轴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滚筒的输入轴。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三条所述条形槽,所述滚筒上设有三组凸齿组,每组凸齿组设有至少三个凸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起网机可脱离船体独立使用,起网机的组成结构较少,体积小、重量轻,位置挪移方便,起网位置易控。

2.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和壳体采用偏心安装,使滚筒上凸齿伸出壳体上的条形槽后钩住网衣的网孔,即可将网衣提升,相对于固定于船舶上的传统摩擦辊筒式起网机,构造简单。

3.本实用新型的起网机通过凸齿的结构设计和壳体的结构设计,使得凸齿与网衣之间实现了凸齿钩网、凸齿起网、凸齿退网三个动作过程,钩网、起网、退网过程顺利,并通过凸齿、滚筒、壳体之间的尺寸关联设计,有效提升起网速度。

4.本实用新型可在渔获起网时根据渔场大小灵活选择起网机数量,提供足够的输出力矩进行快速起网,起网过程只需操作人员在起网机后方收网,网衣起网速度可根据网中鱼的多少和水流大小进行调节,起网操作控制简单灵活,可减少操作人员,降低起网操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渔场的渔获起网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渔场的渔获起网机的正视图(驱动机构防护罩拆卸后);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渔场的渔获起网机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在壳体内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起网机与渔场桁架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起网时起网机的布置图以及起网过程中四个阶段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渔场的渔获起网机,起网机1包括:

一圆柱形壳体3,壳体3的侧面开设有平行分布的三条条形槽4,壳体3内部安装有一滚筒5,滚筒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输入轴和一个端轴,滚筒5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条形槽3等数量的凸齿组,每个凸齿组包括在滚筒5侧面一个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六个凸齿6,并且如图4所示,滚筒5相对壳体3偏心设置,即滚筒5的中心线平行于壳体3的中心线且二者之间距离为偏心距h,使滚筒5转动的过程中每个凸齿组的凸齿能够周期性的从所述条形槽向外伸出,即凸齿6与壳体3的相对位置作以下周期性循环:凸齿6位于壳体3内部、凸齿6沿条形槽4向外伸出、凸齿6伸出条形槽4的长度逐渐变大、凸齿6伸出条形槽4的长度逐渐变小;在此周期性过程中每个凸齿对网衣分别完成钩网、起网、退网的动作。

壳体3还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支架8,连接支架8用于将起网机1和渔场的桁架结构13连接;

滚筒5的输入轴连接有一驱动机构,具体的,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10、行星减速器11,减速器11的输入端连接液压马达10,减速器11的输出端12连接滚筒5的输入轴,如图1所示,在驱动机构外部罩上一个驱动机构防护罩9,避免驱动机构裸露于外界环境中。

作为优选实施例,壳体3固定于一底座2上,底座2具有一个底板和平行竖立于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板,壳体3和滚筒5跨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滚筒的输入轴和端轴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凸齿6的截面尺寸沿远离所述滚筒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保障凸齿6可以和网衣14顺利脱利,完成凸齿退网,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凸齿6为远离滚筒5的一端小,和滚筒5连接的一端大的齿状。凸齿6的两个侧面为平面,当凸齿6伸出条形槽4时,凸齿4两个侧面与条形槽4之间的距离<网衣的网线直径,防止网衣卡入起网机的壳体内部,作为优选实施例,为提高起网效率,滚筒5上每个凸齿组外接圆的直径等于壳体3的外径,凸齿6的长度等于所述偏心距h,滚筒5的中心线和壳体3的中心线共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成倾角α,所述倾角α等于渔场内网衣的锥角。

底座2的下方还连接有一挡板7,挡板7用于防止网衣从下方搅入壳体3内部。

本实施例的起网机尤其适于以桁架结构为主体的渔场起网。采用上述起网机1的渔获起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如图6和7所示,通过连接支架8与渔场的桁架结构13连接,将三个起网机1固定于渔场水流顺流一侧的同一水平高度,三个起网机1之间的距离均匀分布,三个起网机1分别由带有液压泵的汽油机15为液压马达10提供外部动力;

s2:解除网衣14和渔场3桁架结构1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启动起网机1,起网机1的滚筒5转动过程中,滚筒5上的凸齿6伸入网衣14的网孔中,将网衣向上提升;

本实施例中,渔场为矩形,首先解除渔场水流顺流一侧的网衣固定绳,然后解除渔场两侧的网衣固定绳,最后解除渔场水流逆流一侧的网衣固定绳;

网衣向上提升的过程包括以下动作:

(1)凸齿钩网,如图7和图8所示的第一阶段:滚筒转动过程,第一凸齿61沿条形槽4伸出,伸入网衣14的网孔中;

(2)凸齿起网,如图7和图9所示的第二阶段:第一凸齿61伸入网孔后,随着滚筒的继续转动,网衣随第一凸齿61向上提升,与此同时,下一凸齿即第二凸齿62开始凸齿钩网;

(3)凸齿退网,如图7和图10所示的第三阶段:随滚筒继续转动,第一凸齿61伸出条形槽的长度逐渐减小,直至第一凸齿61与网衣脱离然后隐藏至壳体3内部,与此同时,第二凸齿62开始凸齿起网,再下一凸齿即第三凸齿63开始凸齿钩网;

依此类推,第三凸齿起网时,第二凸齿退网,第四凸齿钩网;

第四凸齿起网时,第三凸齿退网,第五凸齿钩网;

第五凸齿起网时,第四凸齿退网,第六凸齿钩网;

每个凸齿循环执行凸齿钩网、凸齿起网、凸齿退网的动作完成所述网衣的起网过程。

s3:如图7和图11所示的第四阶段,将提升起的网衣沿起网机的壳体向后方拉直,放置于所述起网机的后下方由操作人员完成收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