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绿化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7748发布日期:2020-08-25 18:3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绿化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屋顶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屋顶绿化容器及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城市中可用于绿化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在建筑物的屋顶进行绿化的方式也逐渐被推广普及。近年来,屋顶绿化相关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屋顶绿化主要是通过种植容器来实现,常规的种植容器采用吸水布条吸收蓄水槽中的水来给植物供水,但布条吸水不均匀甚至有时不能吸水,容易造成植物缺水;而且由于生长空间小,植物根系不能伸展开,植物长势弱,容易死亡,最终增加屋顶绿化成本;而且目前部分屋顶绿化容器安装步骤复杂,部件较多,增加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屋顶绿化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屋顶绿化容器包括种植盒、无纺布和无纺布固定框,所述种植盒包括蓄排水部分、种植层部分和内沿;所述种植盒为多边形;所述蓄排水部分包括位于其底部的凹凸型的蓄排水板和包围所述凹凸型蓄排水板的第一侧壁;所述蓄排水板包括底面、设置于所述底面上的上凸阵列和下凹阵列,所述上凸阵列和所述下凹阵列交错排布,所述上凸阵列为点阵排布的多个上凸起,并且所述上凸阵列具有部分凸起位置留空的空位;所述下凹阵列为点阵排布的多个下凹部;所述种植层部分位于蓄排水部分的上方,其由第二侧壁包围形成;所述第二侧壁的上沿设置下凹区域,而且所述第二侧壁的上沿包括“挂钩型外沿”以及“普通外沿”,所述挂钩型外沿和普通外沿设计为可相互咬合连接的结构;所述内沿设置在第一侧壁的上边缘和第二侧壁的下边缘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在所述内沿的至少一边上设有下沉式排水口;所述无纺布固定框与所述内沿配合使用,用于将所述无纺布搭接固定在所述内沿上。采用此种方式的屋顶绿化容器,可以使植物模拟自然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利于植物生长,并且容器能够储藏水分,在下雨时吸水、蓄水,在植物需要时自行利用水分,节约灌溉成本。

为了进一步实现安装的可靠性、牢固性与便捷性,此容器侧壁上沿设有下凹区域,下凹区域为直线形或者弧形,下凹最低点高于种植盒内沿高度,下凹区域有一个或者多个,种植盒四个侧壁上沿下凹区域均向外探出,探出后各侧壁上沿所在平面垂直于种植盒底面,其中两个相邻侧壁上沿设计有挂钩型外延,挂钩型外延与普通外延相互咬合用于固定相邻种植盒,由于挂钩不是直线形,因此两个种植盒连接后在侧壁上沿方向上不易发生滑移。

为了进一步实现运输的低成本和便捷性,此容器可以上下嵌套,方便运输,节约运输空间以及成本。为了进一步避免基质堵塞排水孔和基质流失,将传统的容器种植层底板改设计为无纺布材料,并连有固定部件,依靠基质自身重量及需要吸收种植盒底部水分,有效避免传统容器吸水不均匀或不能吸水的状况。为了进一步避免植物因根系不伸展而长势弱等情况,此容器在侧壁上设有下凹区域,既可以保证容器之间的无缝连接,又可以连通各个容器,使植物根系可以随意延伸,不受单个种植盒大小的限制,保证植物可以正常生长。

为了进一步避免紫外线透过容器直射屋顶,造成屋顶老化,此种植盒相邻侧壁上沿交接处设有遮阳片,用于在种植盒连接后者阻挡紫外线从种植盒交接处进入,延长屋面材料寿命。

为了进一步实现按需供水,此容器在种植盒底部设有若干个凹陷位置,当基质依靠自身重量下沉时,无纺布会吸收凹槽中的储存水,为植物供水,当水饱和后便会停止吸水,这能够实现模拟自然状态下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形式。

为了避免植物过涝,此容器在蓄水层的侧壁设有下沉式的排水孔,既可以储存足够多的水分,又可以保证水不会流到屋面,还可以通风透气,保证植物生长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能,此容器周围可以增加挡板,提高基质厚度,种植植物种类更加丰富。

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此容器蓄水层的种植盒底部设置了多个凸起位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此容器侧壁设有“下沉平台式”排水口,蓄水层分为下部和上部,下部外围轮廓尺寸小于上部外围轮廓尺寸,并且在上、下部分之间形成台阶面,排水口位置设置在所述台阶面上下沉位置。另外,所述排水口下方即种植盒外侧面连接可拆卸式排水管。这样可以有组织的收集、排出多余的水分,水分不会流到屋面。

为了进一步简化工艺,此容器设计为多边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容器的适用性与方便性,所述容器的长度为200mm-800mm,宽度为200mm-800mm,容器总高度为50mm-500mm。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规格、不同设计的屋顶。

为了进一步提高容器的安全性并保证屋顶的安全性,此容器底板设计为具有阻根功能的底板,可以有效防止植物根系刺穿容器损坏屋顶结构造成的屋顶漏水。

为了进一步提高容器寿命,此容器采用优选pp、abs等材质作为生产材料。

为了进一步简化屋顶绿化容器安装步骤,此容器仅有种植盒,无纺布,无纺布固定部件,排水管、加高部件等结构,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

本多功能屋顶绿化容器的效果是:通过多个模块的组装拼接,可以满足不同面积、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屋顶绿化设计,同时也可以满足客户不同审美的需求。此容器可以解决屋顶绿化的蓄水功能,不仅可以实现雨水循环利用,还可以使植物生长更加健康以及实现植物按需吸水。此外,容器还可以解决屋顶绿化荷载问题,具有施工方便,运输方便,养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屋顶绿化容器俯视图;

图2为屋顶绿化容器正视图;

图3为屋顶绿化容器侧视图;

图4a为容器搭接整体图;

图4b为图4a中a处的容器搭接前的剖面图;

图4c为图4a中a处的容器搭接后的剖面图;

图5a为设有无纺布时的屋顶绿化容器斜视图;

图5b为未设无纺布时的屋顶绿化容器斜视图;

图6为屋顶绿化容器排水管正视图;

图7为屋顶绿化容器排水管侧视图;

图8为屋顶绿化容器排水管俯视图;

图9为屋顶绿化容器固定部件俯视图;

图10为屋顶绿化容器外部加高挡板示意图;

图11为屋顶绿化容器内部加高挡板示意图;

图12为屋顶绿化容器全景图;

图中:1、种植盒;2、蓄排水板;3、空位;4、挂钩型外沿;5、普通外沿;6、蓄排水部分;7、种植层部分;8、内沿;9、排水口;10、排水管;11、无纺布固定框;12、无纺布;13、加高部件;14、遮阳片;15、上凸阵列;16、下凹阵列;17、第一侧壁;18、第二侧壁;19、下凹区域;20、预留凸起;21、底面;22、下凹点阵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行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案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结合图1-图11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屋顶绿化容器,其包括:种植盒1、无纺布12、遮阳片14、排水管10和无纺布固定框11。所述种植盒1包括蓄排水部分6、种植层部分7和内沿8;所述种植盒1为多边形,例如图1所示的矩形。

所述蓄排水部分6包括位于其底部的凹凸型的蓄排水板2和包围所述凹凸型蓄排水板2的第一侧壁17;所述蓄排水板2包括底面21、设置于底面21上的上凸阵列15和下凹阵列16,所述上凸阵列15和所述下凹阵列16交错排布,所述上凸阵列15为点阵排布的多个上凸起,并且所述上凸阵列15具有部分凸起位置留空的空位3。所述下凹阵列16为点阵排布的多个下凹部,所述种植盒1可以设计为通过所述下凹阵列16的顶面22与屋顶面接触。蓄排水板2顶部所在面为平面,该平面的高度与蓄排水部分6最顶部持平,或略高于蓄排水部分6的顶部,自身具有蓄水、排水两种综合功能,能够承受高抗压负荷,给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与氧气。蓄排水板2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空位3,空位3内可以储存较多的水分,便于植物吸收利用。蓄排水板2上方铺设100-500g/m2的无纺布12作为隔离层来挡土吸水,无纺布12用无纺布固定框11固定并在上方添加基质及植物,基质及植物依靠自身重力压迫无纺布12下沉,吸收空位3中的水分进行补给。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使得无纺布12更好地接触蓄排水板2的空位3所存储的水分,可进一步地将所述空位3周围邻近的凸起的高度设计为等于或者低于其它凸起的高度。上凸阵列15的高度为1-10cm,下凹阵列16深度为1-10cm,上凸阵列15顶面中心之间的中心间距为1cm-10cm,上凸起或者下凹部的顶端为平面或弧形。

所述种植层部分7位于蓄排水部分6的上方,其由第二侧壁18包围形成;所述第二侧壁18的上沿设置下凹区域19,而且所述第二侧壁18的上沿包括挂钩型外延4以及普通外延5,所述挂钩型外延4和普通外延5设计为可相互咬合连接的结构;其中挂钩型外延4包括由第二侧壁18的上沿向下延伸的翻折部分(如图4b所示),普通外延5可包括、也可不包括该翻折部分,只要能够保证挂钩型外延4挂设于普通外延5上以用于咬合连接即可(如图4c所示)。如图1,4a所示,种植盒1可为矩形,其第二侧壁18的上沿具有下凹区域19,并在相邻两边设有2个相同的挂钩型外沿4以及2个普通外沿5,每两个种植盒间的两种类型的挂钩可以相互连接,并在种植盒之间的下凹区域19处形成相互连通的平面,不仅保证了容器之间的连接,植物根系还可以通过此连通的平面自由伸展,保证长势及存活率。所述第二侧壁18的上沿设置的所述下凹区域19为折线形或者弧形,下凹最低点高于所述内沿8的高度,第二侧壁的每一边上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下凹区域19,所述第二侧壁18上沿的下凹区域19均向外倾斜,倾斜后第二侧壁18每一边的上沿分别在各自的同一平面内、且所在平面垂直于种植盒底面。由于所述下凹区域19的设计方式,使得沿着第二侧壁的上沿设置的挂钩不是直线型的,两个种植容器之间“挂钩型外沿”4和“普通外沿”5相互连接后在第二侧壁的上沿方向上不易发生滑移,可以有效地防止容器发生水平方向的侧移,连接牢固。

种植盒1的下部的蓄排水部分6外围轮廓尺寸小于上部的种植部分7外围轮廓尺寸,差值在20-60mm之间,因此在蓄排水层6与种层植层7之间会形成内沿8,其中在内沿8的至少一边上设有若干个下沉式排水口9。由图11所示,内沿8设置在第一侧壁17的上边缘和第二侧壁18的下边缘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7和第二侧壁18;由图1所示,一侧内沿8上具有4个“下沉式”排水口9。如此一来,多余的水分会有组织的汇集到排水口9,然后通过其下方安装的排水管10迅速的排出,不会流到屋面。并且排水管10隐藏在相连的容器底部孔隙之间,外表美观,节约空间。此外,还可以通过排水口9通风透气,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其向蓄水层中注入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液。内沿8的宽度为1-5cm;排水口9为一个或多个,排水口9上部所在平面低于内沿8所在平面0.5-3cm,排水口9向下延伸部分为管状,用于连接排水管10。排水管10的主管为圆柱形,在垂直方向对应排水口数量、大小伸出若干套管,可接于排水口,主管之间也可以连接。主管连接排水口9后主管的底部与种植盒下凹点阵顶面22一致。

另外,种植盒1下部的蓄排水部分6外围轮廓尺寸小于容器种植层部分7外围轮廓尺寸,方便容器上下嵌套,节约运输成本。种植盒1可以叠放,长度为200mm-800mm,宽度为200mm-800mm,高度为50mm-500mm。在种植层部分7,无纺布12代替传统种植盒中的种植层底板,为使无纺布12安装可靠,在种植层部分7上还需要安装一个无纺布固定框11,无纺布固定框11与内沿8配合使用,用于将无纺布12搭接固定在内沿8上。进一步地,为了将无纺布12良好地固定在内沿上,防止无纺布12边缘翘起导致种植基质流入排水口9而堵塞排水管10,该无纺布固定框11大小与内沿8大小、形状相同,安装时将无纺布12固定在内沿8上,利于无纺布12发挥功能。为了固定该无纺布固定框11,可通过种植盒1第二侧壁18上的预留凸起20进行卡接固定。

每4个种植盒呈“田”字型相互连接时,种植盒相交的位置存在遮阳片14,遮挡片14大小与种植盒拐角处大小相同,并且可以镶嵌在4个种植盒的相交位置,进而可以使得多个种植盒合为一体。用于在种植盒连接后者阻挡紫外线从种植盒交接处进入照射屋顶面,从而延长屋面材料寿命。

在种植盒周围设有加高用部件13,例如挡板;挡板高度为10-50cm,可以提高种植盒内所容纳的种植基质的厚度,使得种植盒适用于更多植物类型。加高部件13分为内加高部件和外加高部件两种。外加高部件,如外加高挡板,包括带挂钩挡板、直连扣件,直角扣件,挡板通过挂钩固定在种植盒侧壁外侧,挡板可通过扣件相连,挡板长度同种植盒长度,挡板高度为10-50cm,扣件长度等同于挡板高度。内加高部件,如内加高挡板,包括挡板和直角扣件,挡板贴紧种植盒侧壁内侧,通过直角扣件连接。挡板高度为10-50cm,扣件长度等同于挡板高度。

作为另一种施工方式,所述蓄排水部分6为具有阻根功能的底板,且所述种植容器的材质优选pp、abs等材质。

采用本实施例的屋顶绿化容器,在施工安装过程中,首先将种植容器及部件、轻型配方基质、植物等运输到准备好的屋顶或其他适宜安装的现场。然后在所述蓄排水部分6的上方铺设大小合适的100-500g/m2无纺布12,在无纺布12上方添加无纺布固定框11,避免种植基质被排入到蓄排水部分6,也避免排水口9被堵塞。将多个按上述方法组装好的种植模块的“挂钩型外沿”4和“普通外沿”5相互连接,组合成需要的形状,并摆放在适当位置。然后在无纺布上方铺设种植基质并种上设计好的植物。

具体的,如果屋顶绿化方法为非预培型屋顶绿化,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种植盒相互扣接形成完整种植区域,同时安装排水管10,根据设计基质高度在种植盒的第二侧壁的外侧安装外挡板;(2)在种植容器内沿区域内铺设无纺布12,并使用固定框11进行压紧固定;(3)在无纺布12上方填充专用种植基质,最后种植植物。

如果屋顶绿化方法为预培型屋顶绿化,包括如下步骤:(1)先根据设计基质高度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安装内挡板;(2)在所述种植盒内沿区域内铺设无纺布12,并使用固定框11进行压紧固定;(3)在无纺布12上方填充专用种植基质,最后种植植物;(4)通过一定时间预培后,根据设计方案排布所述种植盒1,安装排水管10,扣接固定相邻所述种植盒,拆除所述种植盒之间的内挡板,完成种植。

在有降水或自动灌溉时,多余的水分通过种植层的基质和无纺布12流入蓄排水部分6中储存起来;当植物缺水时,又会通过无纺布12吸收蓄排水部分6中的水分。在使用时,上方种植基质重量导致无纺布12在空位3处浸入储水区,浸入储水区的种植基质不断将下部储水通过毛细原理吸至无纺布12上方基质区域供给植物生长。当雨水过多时,多余的水分会被排水口9收集,并通过排水管10有组织的将水排出,保证植物不会因过涝而死亡。在屋顶绿化实施后,植物的根系在生长延伸过程中可通过下凹区域19到达其他种植盒,不受单个种植盒大小限制。种植盒1可以按需定制,包括材质、大小、颜色等。

采用本实施例的屋顶绿化种植容器,能够按植物生长需求为其提供水分,模拟其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情况,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并且种植容器特有的蓄排水层能够储存雨水、排出多余的水分,节约用水,减少养护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屋顶绿化容器还具有安装简单、施工方便,部件少,运输体积小,养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上述披露的各项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发明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