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螨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4672发布日期:2020-08-18 18:1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捕螨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捕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捕螨贴。



背景技术:

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的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世界上已发现螨虫(mite)有50000多种,仅次于昆虫。不少种类与医学有关。现发现螨虫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诸如革螨、恙螨、疥螨、蠕螨、粉螨、尘螨和蒲螨等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引起“酒糟鼻”或蠕螨症、过敏症、尿路螨症、肺螨症、肠螨症和疥疮,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而目前与人类接触的螨虫的形体颜色大都以乳白色为主,但是因其形体过小,几乎为肉眼不可见的生物,但是,如果在与螨虫颜色相反的映衬下,肉眼还是能够看到螨虫的,如中国实用专利申请号为201621246014.2,名称为一种除螨虫贴公开了捕螨贴,又如中国实用专利申请号为201721208859.7,名称为一种用于捕活螨的捕螨贴也公开了捕螨贴,但是该捕螨贴的引诱剂仅仅起到了引诱螨虫,供螨虫食用的目的,现有的捕螨贴都有一个缺陷,先引诱螨虫,让螨虫与食物接触并食用,那么螨虫只会繁殖的越来越多,整个捕螨贴聚集螨虫(包括活螨、死亡螨虫),捕螨贴在使用的过程中本就是螨虫源,后期还要对使用过的捕螨贴进行处理。

还如中国发明专利号为zl03106131.1,发明名称为引诱螨虫的确认用具及螨虫的捕获方法,公开了引诱片、引诱片上附有螨虫引诱剂,引诱片上覆盖薄膜片,并以螨虫颜色相反为映衬来起到肉眼观察螨虫的目的,但是,该产品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定期更换引诱片;2:螨虫进入引诱片并食用引诱剂,螨虫混入引诱剂中肉眼很难察觉、辨别与观看;3:在食物的作用下,螨虫大量繁殖,食用完引诱剂,就没有引诱效果了,也就无法在确认螨虫了;4:薄膜片覆盖在引诱片上,也就是说引诱剂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经过蝇类、真菌、细菌等大小生物或微生物的侵入,加速引诱剂变质,引诱效果也会减弱,甚至失去引诱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给消费者多一种捕获螨虫、确认螨虫的捕螨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诱效果好、引诱周期长、可以验证螨虫、隔离引诱到的螨虫与引诱剂的捕螨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捕螨贴,包括捕获板和套设在捕获板外的贴套,在捕获板的一面或两面设置有粘胶,所述捕获板的一面或两面设有验证装置,所述的验证装置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的边沿与第二面边沿封闭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形成有腔室,第一面和第二面由透气、防螨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材料由防螨纸、防螨布、高密度的织物及纤维等材料制成。

进一步,第一面的边沿与第二面边沿采用热压工艺、超声熔接工艺、胶水等连接。

进一步,所述捕获板的一面或两面设有隔离层,隔离层可以是网布,也可以是金属网,非金属网,带孔的膜、纸,带孔的非金属板,带孔的金属板等。

进一步,所述的隔离层上设有第一孔,所述验证装置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孔在相同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包含关系或重叠关系或部分重叠关系,用于使验证装置在隔离层覆盖后形成第一裸露部分。

进一步,所述套体的一面或两面设置有可视孔,可视孔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裸露部分在相同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包含关系或重叠关系或部分重叠关系,用于使验证装置在包裹套体后形成第二裸露部分。

进一步,所述验证装置外表面具有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

进一步,所述第二裸露部分外表面具有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

进一步,所述的套体上设有全部覆盖或部分覆盖可视孔的透视部。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透气、防螨材质一方面能够保证引诱剂的味道能够散发出去,引诱螨虫;另一方面,防止螨虫进入验证装置内食用并大量繁殖,也确保引诱剂能够不被食用,引诱剂的引诱效果能够在其引诱有效期内都是具有引诱效果的。2:本发明的引诱剂放置在腔室内,利用验证装置隔离,一方面,防止蝇类、蚂蚁、蚊类等大生物直接与引诱剂接触,导致引诱剂变质,另一方面,验证装置防螨的设计,那么也就是可以防止与螨虫差不多大微生物进入腔内来使引诱剂变质,尽可能的延长引诱剂的有效期。3:相对传统螨虫与引诱剂混在一起观察,而本发明的引诱剂放置在腔室内,利用验证装置隔离了螨虫与引诱剂,观察更加清楚,更加便于确认螨虫。4:周边的螨虫被吸引过来以后,螨虫将会在验证装置的外表面交配或自由爬行等活动,通过可视孔、第一孔观察爬到第二裸露部分的螨虫,因第二裸露部分外表面具有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在不用任何仪器或设备的情况下可用肉眼观察、确认在验证装置外表面的螨虫。5:相对传统螨虫引诱器定期更换引诱片来说,更佳具有优势。6:本发明不会给于螨虫大量繁殖的条件,特别是食物,至于引诱到的螨虫,一部分被粘胶黏住,另一部分随机爬到第二裸露部分上,加上颜色反差,可以肉眼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g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统捕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捕获板、验证装置、第一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一种情况示意图。

图7为捕获板、验证装置、第一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二种情况示意图。

图8为捕获板、验证装置、第一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三种情况示意图。

图9为捕获板、验证装置、第一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四种情况示意图。

图10为捕获板、验证装置、第一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五种情况示意图。

图11为第一裸露部分、可视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六种情况示意图。

图12为第一裸露部分、可视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一种情况示意图。

图13为第一裸露部分、可视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二种情况示意图。

图14为第一裸露部分、可视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三种情况示意图。

图15为第一裸露部分、可视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四种情况示意图。

图16为第一裸露部分、可视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五种情况示意图。

图17为第一裸露部分、可视孔在同一水平面投影第六种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7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捕螨贴,包括捕获板1和套设在捕获板1外的贴套2,在捕获板1的一面或两面设置有粘胶3,所述捕获板1的一面或两面设有验证装置4,该验证装置4通过上述粘胶3黏连在捕获板1上,也可以采用焊接、胶水、热压、超声熔接等工艺连接在捕获板1上,验证装置4包括第一面41和第二面42,第一面41的边沿与第二面42边沿采用热压工艺、超声熔接工艺、胶水等封闭连接,该封闭连接相对螨虫而言,防止螨虫从第一面41与第二面42之间缝隙中进入验证装置4内,第一面41和第二面42之间形成有腔室43,腔室43用于放置引诱剂,第一面41和第二面42由透气、防螨的材料制成。

透气、防螨材质一方面能够保证引诱剂的味道能够散发出去,引诱螨虫;另一方面,防止螨虫进入验证装置4内食用并大量繁殖,确保引诱剂能够不被食用,引诱剂的引诱效果能够在其引诱有效期内都是具有引诱效果的。

如图5所示:相对传统技术公开了引诱片001、引诱片上附有螨虫引诱剂002,引诱片上覆盖薄膜片003,而本发明的引诱剂放置在腔室43内,利用验证装置4隔离,一方面,防止蝇类、蚂蚁、蚊类等大生物直接与引诱剂接触,导致引诱剂变质,另一方面,验证装置4防螨的设计,那么也就是可以防止与螨虫差不多大微生物进入腔内来使引诱剂变质,尽可能的延长引诱剂的有效期。

透气、防螨的材料可以为防螨透气膜、防螨纸、防螨布、高密度的织物及纤维织物等材料,在此不能尽举,高密度的织物应当达到防螨的效果,织物肯定具有间隙,势必是透气的,哪怕间隙小到螨虫都进入不了,或者说,具有透气性、且达到防螨效果的薄膜、纸、纳米纸、纳米纤维、高密度编织的纤维也属于透气、防螨材料。

当然,以肉眼可视螨虫为噱头,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验证装置4的材料因生产厂家不同、生产条件不同,材料整体或局部达不到防螨的效果,那么也应当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捕获板1的一面或两面设有隔离层5,隔离层5可以是网布,也可以是金属网,非金属网,带孔的膜、纸,带孔的非金属板,带孔的金属板等,在此不能尽举,以下隔离层5以网布为例。

覆盖隔离层5后,1:可以吸引周边的螨虫,一部分螨虫爬到网布的网孔内被粘胶3黏住,起到捕获的作用,另一部分,沿着隔离层5的网线也能进入验证装置4上;2:隔离层5起到隔离的作用,防止粘胶3与贴套2黏连,防止粘胶3的效果降低,提高捕获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的隔离层5上设有第一孔51,所述验证装置4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孔51在相同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包含关系或重叠关系或部分重叠关系,用于使验证装置4在隔离层5覆盖后形成第一裸露部分01。

为了防止隔离层5覆盖后产生观察效果降低,特在隔离层5上开设第一孔51,第一孔51的位置必须是让隔离层5覆盖后,上述验证装置4必须要有第一裸露部分01,该第一裸露部分01就是用来观察爬到此处的螨虫。

同时,在同一水平面内,验证装置4的正投影全部在第一孔51的正投影内,或第一孔51的正投影全部在验证装置4的正投影内,将上述关系定义为包含关系(图6和图7);在同一水平面内,验证装置4的正投影与第一孔51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叠的,将上述关系定义为部分重叠关系(图8、图9和图10,包括上述三种情况,但不仅限于上述);在同一水平面内,验证装置4的正投影与第一孔51的正投影重合时,将上述关系定义为重叠关系(图11)。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贴套2的一面或两面设置有可视孔21,可视孔21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裸露部分01在相同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包含关系或重叠关系或部分重叠关系,用于使验证装置4在包裹贴套2后形成第二裸露部分02。

为了防止贴套2包裹后无法肉眼观察螨虫,特在贴套2上开设可视孔21,可视孔21的位置必须是让贴套2包裹后,上述验证装置4必须要有第二裸露部分02,该第二裸露部分02就是用来观察爬到此处的螨虫。

同时,在同一水平面内,第一裸露部分01的正投影全部在可视孔21的正投影内,或可视孔21的正投影全部在第一裸露部分01的正投影内,将上述关系定义为包含关系(图12和图13);在同一水平面内,第一裸露部分01的正投影与可视孔21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叠的,将上述关系定义为部分重叠关系(图14、图15和图16,包括上述三种情况,但不限于上述三种情况),在同一水平面内,第一裸露部分01的正投影与可视孔21的正投影重合时,将上述关系定义为重叠关系(图17)。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所指的孔可以圆孔、方孔等规则孔,也可以是不规则孔。

同时,周边的螨虫被吸引过来以后,螨虫将会在验证装置4的外表面交配或自由爬行等活动,通过可视孔21、第一孔51观察,那么验证装置4的外表面的颜色为具有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具体的说,第二裸露部分02外表面具有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在不用任何仪器或设备的情况下可用肉眼观察、确认在验证装置4外表面的螨虫。

又因,螨虫在验证装置4外表面活动是随机的,因此验证装置4的外表面都设计成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是最佳的,当然第二裸露部分02具有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即可,当螨虫爬到该局部时也能达到确认螨虫的作用,大部分螨虫是乳白色的,当然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不一定只是褐色、黑色、茶色等深色,应当以肉眼能够看到螨虫爬行的颜色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比如红色、紫色,暗红色、橙色等其他能够配置出来且用肉眼能够看到螨虫爬行的颜色。当然设计成深色的是最佳的,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应当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5所示:相对传统技术公开了引诱片001、引诱片上附有螨虫引诱剂002,引诱片上覆盖薄膜片003,螨虫进入引诱片上食用引诱剂,相对传统螨虫与引诱剂混在一起观察,而本发明的引诱剂放置在腔室43内,利用验证装置4隔离了螨虫与引诱剂,观察更加清楚,更加便于确认螨虫。

该验证装置4外表面具有与螨虫身体颜色相反的容易确认引诱到螨虫的颜色,可以是有色涂料涂覆的,也可以是有色材料覆盖的,也可以是有色材料拼接上去的,也可以是验证装置4本身所染有或具有的等等。

所述的贴套2上设有全部覆盖或部分覆盖可视孔21的透视部6,透视部6可以是放大镜片、透明薄膜或透明塑料片,主要的目的是隔离第二裸露部分02与人体或其他物品,放置螨虫外泄。

同时,本发明所述的引诱剂不仅限于食物,还可以是信息素,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各类螨虫引诱剂,或食物、现有引诱剂与信息素的任何配比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