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防草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7559发布日期:2020-07-10 15:42阅读:10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防草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草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防草布。



背景技术:

目前,防草布又称为“园林地布”、“杂草抑制席”、“抑草布”,是一种纵横编织的塑料编织布,透气性好、渗水快、防治杂草生长的一种园艺和农业用地面防草布。大部分地区为了防治杂草生长,阻止植物根系钻出地面,一般采用吹塑的pe膜作为防草布,由于pe膜是透明的,阳光能够透过pe膜照射到pe膜下面的杂草,杂草能进行光合作用,起不到防杂草生长的作用,而且这种pe膜的密封性较好,透气性较差,渗水能力不足,使得植物根部的吸水能力不足,影响植物的生长,透气性较差地温增高也可能导致植物的根部腐烂。

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92512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草布,包括布体,所述布体由若干纬向纱线和若干经向纱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其中,所述纬向纱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经向纱线的宽度,单位长度内所述经向纱线的数量大于所述纬向纱线的数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所使用的经向纱线的数量大于纬向纱线的数量,从而增加经向纱线与纬向纱线之间的交叉点,但是由于仅从交叉点处进行排水,雨量较大时,雨水便沿布体的上端面向递出流动,布体底部的土地不能充分的受到雨水浇灌,从而使得土地内部的水分较少,导致植物的生长情况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防草布,使纬向纱线和相邻的经向纱线之间透水性较好,从而使得布体底部的土地充分受到雨水的浇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透水防草布,包括布体、设置在布体底部处的吸水层,所述布体由横丝与竖丝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横丝沿其长度方向折叠形成第一丝位于第一丝底部处的第二丝,所述第一丝位于第二丝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丝包括第一丝和第二丝,竖丝沿横丝的长度方向交替进行编织,由于横丝折叠,使得横丝的厚度高于竖丝的厚度,从而使得竖丝与横丝之间的竖直截面较积大,从而使得布体的排水效果较好,使布体底部的土地充分受到雨水的浇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丝和第二丝远离两者连接处的一端为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时第一丝与第二丝之间有夹角,使得第一丝、第二丝与竖丝之间的接口横截面较大,从而使得布体的排水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丝与第二丝之间沿第一丝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连接块,相邻的所述连接块之间为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块,进一步增加第一丝和第二丝之间空隙的稳定性,减小后续设置竖丝时,竖丝将第一丝与第二丝之间的空隙进行挤压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两侧分别与第一丝和第二丝的内侧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与第一丝和第二丝连接,减小连接块出现掉落的情况,使得连接块与第一丝和第二丝之间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丝之间间隔设置有计米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计米丝的延长方向判断布体的长度方向,使得布体铺设完成后较为平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计米丝之间的间隔为1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方便工作人员以及使用者对布体的长度进行推测,减小需要测量工具对布体长度进行测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体与吸水层之间通过针刺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布体与吸水层之间需要采用粘合剂才可进行粘合的情况,使布体与吸水层之间连接较为紧密,采用针刺使布体的透水性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体与吸水层的边缘处通过连接扣进行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扣为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扣包括竖板、设置在竖板上下两端处的连接板,均连接在连接板相对一侧处的尖段,所述尖段分别插接在布体和吸水层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人手将连接扣放置在布体与吸水层的外部,然后人手将两个相邻的连接板向内部挤压,此时竖板进一步发生弯折,便可使两侧的尖段分别卡接在布体和吸水层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尖段不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尖段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人手在对两个连接板进行按压时,使得两个尖段均插接在布体与吸水才呢过内部,减小出现两个尖段相抵的情况,从而使布体与吸水层之间连接较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横丝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对折,使横丝的厚度大于竖丝的厚度,从而使竖丝相对于横丝之间的开口处的竖直横截面积较大,使得布体的排水效果较好;

2、第一丝与第二丝的自由端彼此分离,使得第一丝与第二丝之间形成有空隙,进一步增加布体的排水效果;

3、设置有连接扣,使布体与吸水层之间的边缘连接较为稳定,减小布体与吸水层之前发生分离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用于表示横丝与竖丝之间连接关系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用于表示连接扣与布体和吸水层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布体;11、横丝;111、第一丝;112、第二丝;12、竖丝;121、计米丝;13、连接块;2、吸水层;3、连接扣;31、竖板;32、连接板;33、尖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透水防草布,包括布体1、设置在布体1底部且与布体1水平横截面相同的吸水层2。

参照图2,吸水层2采用pet材料制成,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布体1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简称pp,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半透明固体物质。布体1采用聚丙烯(pp)制成,聚丙烯(p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为无色半透明的热塑性轻质通用塑料。

参照图1-2,布体1由横丝11与竖丝12交错编织而成,横丝11交错穿过横丝11,便可将横丝11与竖丝12之间连接形成布体1。竖丝12与相邻的横丝11之间所形成的其中一个夹角为30°,其他三个夹角依次为60°、30°、60°。

参照图2,横丝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处折叠形成第一丝111和位于第一丝111底部的第二丝112,将横丝11进行折叠,便可使横丝11与相邻竖丝12之间的竖直截面上的空隙增加,方便进行渗水;为了进一步增加横丝11与竖丝12之间的空隙大小,故而将第一丝111和第二丝112远离两者连接处的一端为间隔设置。

参照图2,由于横丝11为聚丙烯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在自然状态下第一丝111与第二丝112之间有空隙。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丝111和第二丝112之间空隙的稳定性,减小后续设置竖丝12时,将第一丝111与第二丝112之间的空隙进行挤压,故而在第一丝111与第二丝112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块13,相邻的两个连接块13之间均为间隔设置。

参照图2,为了减小连接块13从第一丝111与第二丝112之间掉落,同时方便在加工时对横丝11进行折叠后,第一丝111与第二丝112之间的角度较为固定,减小出现第一丝111和第二丝112出现较大角度变化的情况,连接块13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胶水连接在第一丝111和第二丝112相对的一侧处。

参照图1,竖丝12之间间隔设置有计米丝121,两个相邻的计米丝121之间的间隔为1m,在使用时方便工作人员以及使用者对布体1的长度进行推测,减小需要测量工具对布体1长度进行测量的情况。

参照图3,为了使边缘处的布体1与吸水层2之间连接较为稳固,减小在对布体1以及吸水层2进行移动时,布体1与吸水层2之间的边缘处分离,故而在布体1与吸水层2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连接扣3,连接扣3通体采用铝制成,连接扣3包括竖板31、连接在竖板31上下两端的连接板32,连接在连接板32相对一侧处的尖段33,位于上部的连接板32位于布体1的上部且尖段33插接在布体1内部,位于下部的连接板32位于吸水层2的底部。

参照图3,为了减小出现两个尖段33相抵的情况,故而使两个相邻的尖段33为错开设置,两个相邻的尖段33不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横丝11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折叠,将连接块13粘结在横丝11所形成的第一丝111和第二丝112之间,然后将横丝11与竖丝12进行编织,将吸水层2放置在布体1的底部处通过针刺进行缝合,然后将连接扣3连接在布体1与吸水层2的边缘处。上部的雨水沿横丝11和竖丝12之间的间隙流入到吸水层2内部,吸水层2排入到土地表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