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龙果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
背景技术: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植物,分布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生长最适温度为25~35摄氏度,为保证火龙果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不受自然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需要设计搭架结构;现有的火龙果搭架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其成本较高,为栽种户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包括一号水泥柱,所述一号水泥柱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水泥柱,所述一号水泥柱与二号水泥柱之间设置有钢管,所述钢管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细竹竿。
优选的,所述一号水泥柱与二号水泥柱的相邻面之间的距离长度为1m。
优选的,所述细竹竿与钢管之间设置有扎带,所述细竹竿的外表面通过扎带与钢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细竹竿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细竹竿于钢管的前端外表面等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通过设置的一号水泥柱、二号水泥柱、钢管与细竹竿,搭架结构简单,且使用到细竹竿等材料,成本低廉,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水泥柱;2、二号水泥柱;3、钢管;4、细竹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包括一号水泥柱1,一号水泥柱1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水泥柱2,一号水泥柱1与二号水泥柱2之间设置有钢管3,钢管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细竹竿4。
一号水泥柱1与二号水泥柱2的相邻面之间的距离长度为1m,规范多组水泥柱之间的距离;细竹竿4与钢管3之间设置有扎带,细竹竿4的外表面通过扎带与钢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细竹竿4与钢管3之间固定;细竹竿4的数量为若干组,细竹竿4于钢管3的前端外表面等距排列,每组细竹竿4对应一组火龙果植株。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一号水泥柱1与二号水泥柱2仅用于对结构特征的描写,在实际搭架中,需要使用到多组水泥柱,钢管3横向固定于水泥柱的上端,每相邻的两组水泥柱之间的距离长度约为1m,细竹竿4的数量应用火龙果植株的数量一致,使用扎带讲火龙果植株的茎部与细竹竿4捆绑,水泥柱与细竹竿4的下端插入泥土中,为火龙果植株提供支撑力,可有效防止火龙果植株倾翻,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包括一号水泥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水泥柱(1)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水泥柱(2),所述一号水泥柱(1)与二号水泥柱(2)之间设置有钢管(3),所述钢管(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细竹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水泥柱(1)与二号水泥柱(2)的相邻面之间的距离长度为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竹竿(4)与钢管(3)之间设置有扎带,所述细竹竿(4)的外表面通过扎带与钢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搭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竹竿(4)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细竹竿(4)于钢管(3)的前端外表面等距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