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207发布日期:2020-07-07 13:5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植过程中其灌溉用水损耗非常惊人,在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掌控水稻灌溉用水、降低农业用水是当今水稻产业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然而现有的水稻种植系统比较粗放,大都是采用漫灌的方式给稻田灌溉,即通过事先开挖额多条水沟,每条水沟上设置灌溉入口的方式,这种漫灌方式在灌溉时,采用人工开水和堵水措施,不仅费时费力,冲刷水稻根系,且灌溉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包括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竖直焊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上端分别焊接有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移动块,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位于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移动块左右两端的通孔,左侧两个所述移动块和右侧两个所述移动块上分别焊接有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上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转动座,前后两个所述转动座上共同转动安装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外侧壁上均匀安装有喷头,所述l型板上位于转动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前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轴杆,所述第一水管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环形齿轮,所述轴杆上对应第一环形齿轮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环形齿轮,所述第一环形齿轮与第二环形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的前侧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第一水管的后侧端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水管。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端贯穿顶板与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后侧所述安装板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端贯穿安装板与轴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罩。

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对称安装有加强杆。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角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地钉,所述地钉上设有防滑脱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管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填充有合成纤维过滤棉滤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相对于传统的灌溉装置可通过第一电机可驱动螺纹杆转动,当螺纹杆转动时,会带动移动块上下移动,进而调节第一水管的高度,使得喷头的喷射高度能够适应水稻的生长,使得装置的使用周期大大延长,通过第二电机可驱动轴杆转动,使得第二环形齿轮驱动第一环形齿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水管发生转动,对喷头的喷淋方向进行调节,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水稻的长势调节喷淋方向,避免灌溉过程中会对水稻产生影响,底板的下表面四角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地钉,地钉上设有防滑脱块,通过地钉能够使得底板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并地钉上设有防滑脱块,增加了地钉与土地的摩擦力,避免地钉轻易从土地中滑脱,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水管上的过滤盒,过滤盒内填充有合成纤维过滤棉滤芯,能够对灌溉的水源进行过滤,防止水源中的杂质进入到喷头中,导致喷头堵塞,合成纤维过滤棉滤芯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日光、耐摩擦、不霉不蛀,有较好的耐化学试剂性能,能耐弱酸及弱碱,能够有效的对水源进行过滤,且使用寿命长。该实用新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优化使用过程,大大减少了灌溉过程中人们的劳动量,提高了灌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底板;2、竖板;3、顶板;4、螺纹杆;5、滑杆;6、移动块;7、加强杆;8、l型板;9、转动座;10、第一水管;11、喷头;12、第一环形齿轮;13、安装板;14、轴杆;15、第二环形齿轮;16、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旋转接头;19、第二水管;20、地钉;21、过滤盒;22、合成纤维过滤棉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稻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包括两个底板1,两个底板1的上表面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竖直焊接有竖板2,两个竖板2的上端分别焊接有顶板3,通过底板1和顶板3之间转动安装的螺纹杆4,且螺纹杆4上螺纹安装有移动块6,当螺纹杆4转动时,会带动移动块6上下移动,进而调节第一水管10的高度,通过底板1和顶板3之间位于螺纹杆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杆5,且滑杆5贯穿移动块6左右两端的通孔,使得螺纹杆4转动时,移动块6不能够跟随螺纹杆4转动,对移动块6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使其使只能上下移动,左侧两个移动块6和右侧两个移动块6上分别焊接有l型板8,通过两个l型板8上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的转动座9,前后两个转动座9上共同转动安装有第一水管10,第一水管10的外侧壁上均匀安装有喷头11,使得第一水管10中水溶液能够传输到喷头11中,水溶液通过喷头11喷出,能够增大水溶液的浇灌范围,同时喷头11喷出的水溶液大小均匀,不会对植物造成伤害,l型板8上位于转动座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通过前后两个安装板13之间转动安装有轴杆14,第一水管10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环形齿轮12,轴杆14上对应第一环形齿轮12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环形齿轮15,第一环形齿轮12与第二环形齿轮15啮合连接,使得第二环形齿轮12能够带动第一环形齿轮15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水管10发生转动,改变喷头11的喷淋方向。

进一步,第一水管10的前侧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第一水管10的后侧端安装有旋转接头18,旋转接头18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9,第一水管10与第二水管19通过旋转接头18相连接,能够在第一水管10转动时,避免第二水管19也转动,使得第二水管19发生缠绕的现象。

进一步,顶板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的转动端贯穿顶板3与螺纹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后侧安装板13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转动端贯穿安装板13与轴杆14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7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罩,通过第一电机16可驱动螺纹杆4转动,使得移动块6上下移动进而能够调节第一水管10的高度,使得喷头11的喷射高度能够适应水稻的生长,通过第二电机17可驱动轴杆14转动,使得第二环形齿轮15驱动第一环形齿轮12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水管10发生转动,对喷头11的喷淋方向进行调节。

进一步,两个移动块6之间对称安装有加强杆7,通过在两个移动块6之间安装加强杆7,能够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地钉20,地钉20上设有防滑脱块,通过地钉20能够使得底板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并地钉20上设有防滑脱块,增加了地钉20与土地的摩擦力,避免地钉20轻易从土地中滑脱。

进一步,第二水管19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盒21,过滤盒21内填充有合成纤维过滤棉滤芯22,通过过滤盒21能够对灌溉的水源进行过滤,防止水源中的杂质进入到喷头11中,导致喷头11堵塞,合成纤维过滤棉滤芯22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日光、耐摩擦、不霉不蛀,有较好的耐化学试剂性能,能耐弱酸及弱碱,能够有效的对水源进行过滤,且使用寿命长。

工作原理:顶板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6,后侧安装板13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7,通过第一电机16可驱动螺纹杆4转动,通过在底板1和顶板3之间转动安装的螺纹杆4,且螺纹杆4上螺纹安装有移动块6,当螺纹杆4转动时,会带动移动块6上下移动,进而调节第一水管10的高度,使得喷头11的喷射高度能够适应水稻的生长,通过底板1和顶板3之间位于螺纹杆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杆5,且滑杆5贯穿移动块6左右两端的通孔,使得螺纹杆4转动时,移动块6不能够跟随螺纹杆4转动,对移动块6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使其使只能上下移动,通过第二电机17可驱动轴杆14转动,使得第二环形齿轮15驱动第一环形齿轮12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水管10发生转动,对喷头11的喷淋方向进行调节,第一水管10与第二水管19通过旋转接头18相连接,能够在第一水管10转动时,避免第二水管19也转动,使得第二水管19发生缠绕的现象,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地钉20,地钉20上设有防滑脱块,通过地钉20能够使得底板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并地钉20上设有防滑脱块,增加了地钉20与土地的摩擦力,避免地钉20轻易从土地中滑脱,第二水管19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盒21,过滤盒21内填充有合成纤维过滤棉滤芯22,通过过滤盒21能够对灌溉的水源进行过滤,防止水源中的杂质进入到喷头11中,导致喷头11堵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