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1772发布日期:2020-07-07 13:5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木耳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木耳培养过程中菌包的放置是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种植方式是把菌包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在菌包之间留下供木耳生长的空隙,在收获的时候,工人将菌包从地面上拿起来将木耳采摘下来再放回地面。传统的这种操作有如下缺点:一是单位面积放置的菌包数量少,占用土地多,单位面积产量低;二是菌包与地面接触,菌包和木耳容易受昆虫侵袭;三是这种方式布设输水线路多、需大量水,水电费用高;四是工人采摘成本慢且采摘劳动强度大,需要工人蹲下或者俯身操作,采摘不方便、效率低。

大棚技术作为农林蔬菜栽培的重要方式,广泛应用于养殖业,采用大棚种植木耳的技术也有公开,如专利申请“玉木耳出耳大棚”(公开号:cn105638243)披露了一种包括n个并列设置的拱形支架、连接n个所述拱形支架的连接架和悬挂菌包的支架、在拱形支架上铺设塑料布的技术方案;大棚的引入减少了木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然而,由于建设大棚造价高,管理精细化程度高,对技术要求高通风透光受限,固定地点等易受杂菌污染等,养殖木耳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地栽木耳的以上缺陷以及降低大棚木耳培植的成本和造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包含框架、输水管、喷头、储水罐、水泵及过滤器,所述框架包括单个门型支架以及连接相邻两个门型支架的承重杆,所述输水管固定设置于门型支架顶端并垂直于门型支架,输水管位于门型支架顶部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水泵和过滤器,在门型支架顶部的输水管上开孔并安装喷头,喷头将输水管中的水喷洒到空气中,所述水泵和过滤器置于储存水的储水罐中,储水罐中的水经过滤器过滤后由水泵加压注入输水管;

所述门型支架包括支架横梁、支架竖杆和顶棚支撑架,所述支架横梁两端向外突出、与顶棚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架竖杆顶端与支架横梁连接,所述支架竖杆底部固定连接工字型底座,保证门型支架的稳固。

优选的,所述支架横梁顶端垂直方向设置套筒,承重杆穿入套筒从而与门型支架固定连接,多个门型支架与承重杆组成一组立体木耳种植组,多组立体木耳种植组之间通过套筒连接,从而实现快速组装并自由调节相邻门型支架之间距离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为软管。

优选的,所述支架横梁上等距离并排设置四个套筒。

优选的,所述喷头为雾化微喷头,雾化微喷头向上喷撒,水雾滴呈伞状先上后落在菌包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竖杆为方管,所述支撑横梁为角铁,所述顶棚支撑架为钢筋,所述承重杆为圆热镀管。

黑木耳的菌包以吊架方式悬挂在立体木耳种植系统上,菌包通过吊绳均匀排布悬挂在承重杆上,呈立体排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木耳种植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将传统的平面排列变为立体排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2)使菌包离开地面,减少了昆虫攀附菌包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昆虫破坏木耳生长的可能性,通风透光好,提高木耳质量;

(3)拥有储水输水及供水系统,可自动完成灌溉,减少了人工成本。

(4)可使得工人采摘更加便利,提高采收效率,减少采收时间,减少人工成本,减少采收延误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栽培黑木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栽培木耳吊菌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栽培木耳整体结构主视图。

其中,1-门型支架,2-承重杆,3-输水管,4-微喷头,5-菌包,6-三角环,7-线绳,11-支架横梁,12-支架竖杆,13-顶棚支撑架,14-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1: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

一种立体木耳种植系统,如图2所示,包含框架、输水管3、微喷头4、储水罐、过滤器和水泵,所述框架包括单个门型支架1以及连接相邻两个门型支架的承重杆2,所述输水管3固定设置于门型支架1顶端并垂直于门型支架、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和过滤器,在门型支架顶部位置处的输水管上开孔并安装微喷头4,微喷头将输水管中的水喷洒到空气中,所述水泵和过滤器置于储存水的储水罐中,储水罐中的水经过滤器过滤后由水泵加压注入输水管;

所述门型支架1包括支架横梁11、支架竖杆12和顶棚支撑架13,所述支架横梁两端向外突出、与顶棚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架竖杆顶端与支架横梁连接,所述支架竖杆底部固定连接工字型底座,保证门型支架的稳固;所述支架横梁顶端垂直方向设置套筒14,承重杆2的末端穿入套筒从而与门型支架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快速组装并自由调节相邻门型支架之间距离的效果。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输水管为软管;所述支架横梁上等距离并排设置四个套筒;所述喷头为雾化微喷头,雾化微喷头向上喷撒。

黑木耳的菌包以吊架方式悬挂在立体木耳种植系统上,菌包通过吊绳和三角环隔离使其均匀排布悬挂在承重杆上,呈立体排列。

所述立体木耳种植系统将传统的平面排列变为立体排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使菌包离开地面,减少了昆虫攀附菌包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昆虫破坏木耳生长的可能性,保证木耳质量;使得工人采摘更加便利,提高采收效率,减少采收时间,减少人工成本,减少采收延误的可能性。

实施例2:利用立体木耳种植系统栽培木耳栽培黑木耳的栽培流程:

步骤1、整地及运送菌包:充分利用宽行的树行间距或在平地上,平整土地,达到3.0米-3.5米;将培养好的菌包(高20cm、粗17cm的木耳菌包)装在编织袋里或筐里,单层放置在准备安装门型支架位置的两侧,密度以240个/平方米左右,而后盖上草苫遮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架栽培方法不仅限于樱桃树林,所有行间距达到3米以上的林木从均可;

步骤2、搭吊架:按照实施例1所述立体木耳种植系统的结构搭起框架并搭接喷水管道,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1)竖杆:取高1.8米的3x5cm的方管2根做立撑竖杆,上长1.2米、下长1.0米的3x3cm角铁做上下支撑横梁,焊接成高1.8米、宽1米的方架,下面2个支撑点处各焊有2个40cm长的3x3cm角铁,呈三角形,增加承载量。方架上方焊接有高度40cm弓形直径6.5mm的钢筋作为顶棚支撑架,弓形两侧各长出10cm,以支撑薄膜和草苫。架子上横角铁上间隔25cm左右焊接4个直径32mm、厚度2mm、长5cm和10cm的圆热镀管(按2:1的比例焊制)套筒,与角铁呈垂直角度,让直径25mm的圆热镀管即承重杆横杆穿过用以固定。

(2)承重杆:选直径12.5mm、壁厚度2mm、长6米的圆管做纵向承重杆,穿过吊架上方的直径32mm的圆热镀管套筒做固定,6米长的圆热镀管接口处选10cm长的,中间的选5cm长的。

(3)连接:将吊架按2米的间距固定好、立稳,呈东西向,然后将4根6米的圆热镀管承重杆穿过吊架上横杆的4个直径32mm圆热镀管套筒相互连接成一体,呈南北走向。考虑架子的稳定,需要间隔50米左右断开或搭上支撑,两头必须搭上支撑:用水泥柱子或其它支柱顶住最外侧的两个架,下面埋入土中10cm、上面用铁丝和吊架固定。

(4)接喷水管道:将32mm的pe管道放置在吊架上层的中间,每隔1米装一个喷洒直径1.5米的喷头,与上水管道连接,喷头向上,水雾滴呈伞状先上后落在菌包上。水要干净的井水。为了使与喷头距离较远和较近的菌包喷洒水量接近,本实施例使用的喷头为雾化微喷头。

步骤3、菌包打孔和吊菌包:用一字型开孔机在每个菌包上打出180-280个孔;打孔后的菌包放置在吊架的下面的地面上,随打孔随吊菌包;

吊菌包过程:如图3所示,先将16丝涤纶绳(图3中线绳7)裁成1.85米长,三根一组系好(先将三根绳一头系住、拽住疙瘩抽出、再系在热镀管吊管即承重杆上),间距20cm左右。2米的架距每根圆热镀管上系10组绳,4根即可系40组。待菌发好后(春季3月上中旬,发菌时间7天左右,即看到长出白色菌丝可)即可吊菌包:将三角环(图3中6)5个套进绳组下端20cm以上、用手将最下端的3根绳撑开套入第一个菌包(图3中5)、落下1个三角环、固定好,再撑成大三角空间、套入第二个菌包,以此套入6个菌包。即1组绳可装入6个菌包,2米架空间可装240个菌包。吊好菌包后,本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和图4所示。

步骤4、盖薄膜和草苫:吊好的菌包及时喷洒杀菌剂,防治杂菌污染开孔处;春季外围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其外层盖上草苫避光、调温湿度;

步骤5、喷水:及时观察菌包情况,发现污染的及时取出,带开口处四周出现黑色菌环时可以伺机喷水,当棚内气温达到15度时即可喷水、当达到25度时停止喷水,每次喷水时间10分钟左右。温度控制和调节是用草栅遮挡降温、扣塑料薄膜升温,观察吊架菌包间的温度,当达到15℃时就可以喷水以提高湿度,当温度达到25℃时就停止喷水以防高温高湿把木耳坏掉。等木耳长成直径25.0mm即可采摘,采摘前停止喷水、采摘后停止喷水5-7天。待日低温高于15度时去掉盖在外围的薄膜,只保留草苫即可。

步骤6、采摘:将2米宽、3米长的薄膜铺于吊架下的地面上,铺平,薄膜四周超出门型支架以防木耳掉在薄膜外围,人员立于两侧,同时采摘靠近的2排,将达到标准以上的木耳用手采摘后自由落在地面上的薄膜上,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依次采摘,采完一段后,将薄膜兜住木耳不要散在外面,往外抽出,包住木耳装入框或袋子里运出晾晒;

步骤7、晾晒和收藏:将刚采下的木耳及时晾晒,在干净水泥地面铺上晾晒网,将湿木耳摊放在上面,防止黏上杂质;或者搭建高50cm、宽1.5米的晾晒架,在晾晒加上晒;适时翻摊以利尽快晒干;将晒干的木耳去除杂质后装入箱子或者编织袋内,存放在干燥环境中。

由于采用吊样方法培植木耳,所以木耳生长环境干净无杂:无土、无虫爬上、不易被杂菌感染;通风透光好,上下温湿度相对均匀,木耳大小均匀、质地厚,木耳质量好。

一、与大棚养殖相比:

1、吊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在林间摆放,适宜林间栽植和大田栽植,吊架拆装方便,便于移动,如周围的环境不适宜或者被污染可以移到好的环境养殖;

2、一排吊架一排树,菌包在林间,有树的遮阴,同时菌包暴露在只盖有草苫的环境中,白天干燥、夜间喷水湿度大,湿度干干湿湿、温度昼夜温差大,刺激木耳生长,单包产量比大棚高、质量好;

3、栽植密度大:每平方米的地面空间能栽植240包,大棚内栽植120包,产量是大棚产量的2倍多。

二、与地栽相比:

1、省地、省水省电、省工省力:

省地:地栽每平方米栽25个左右,吊栽每平方米240个,9倍多;

省水:吊栽240包只用一道喷水管、在薄膜和草苫的庇护下,每次喷水10分钟、间隔1小时左右,喷水次数也少、时间短;地栽240包要9道管、每次喷水30分钟、间隔1小时,用水量大增,也费电;

省工省力:主要是采摘时,吊养采摘时把木耳摘下来后直接掉在铺在地上的薄膜上,站着干活,每人每天棵采摘3000-4000包,而地栽需要拿起来举在手里采摘后再放下,上千个包拿起来放下,是蹲着干活,非常辛苦,效率低,每人每天1500-2000包,一半的效率,一个生长季采6次,就多用3倍的人工。

2、木耳质量好、产量高:木耳在空中悬空着,无土、无虫害,不受雨水影响,病害也少,大小均匀,质量好,菌包采摘6次后仍然无杂菌侵染,地栽的土沙易沾染、虫易爬上、雨水浸泡、杂菌易侵染,木耳上下大小不匀,质量差;产量吊栽每包平均0.12斤,比地栽高出8%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