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树木营养液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6647发布日期:2020-06-20 14:0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树木营养液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培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树木营养液袋。



背景技术:

树木营养液袋,也叫树木吊针液或树木吊袋液。随着人们为了美化和绿化所居住环境,城市中每年都要反季节移植很多绿化树,但树木的移栽会使其根系受到损伤,导致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不强,再加上树叶部分水分的蒸发,很容易使刚移栽的树木干枯死亡,因而会利用树木营养液袋给树木打吊瓶的方式来给树木补充营养,营养液含有树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可激活大树的细胞活性,提供大树生长活性物质,包括多种有益生物菌群、有机肽以及硼、锌、镁、铁、钼等多种微量元素,且有利于给大树补充水分。

但是在给树木打“点滴时”常常碰到以下情况:由于袋体挂在树木上,长期无人照看,风吹日晒雨淋后袋体与树木接触碰撞易造成营养液漏袋,且现有技术经常采用绳索挂套等方式使输液袋固定,遇到大风天气时输液袋会发生旋摆,易将针头、软管等拉扯掉落至树木外,从而起不到输液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7574007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园林种植用树木输液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袋体、接头、输液管和针头,接头设置在袋体下端并将袋体内腔与外界连通;输液管分别与接头和针头连接,输液管将针头与袋体内腔连通;袋体包括内袋和外袋的双层结构,内袋和外袋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分别与内袋和外袋相连形成封闭袋体结构。

该方案解决了输液袋易与针头分离而起不到输液作用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树木营养液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树木营养液袋,包括输液袋和输液管,所述输液袋的下方中间位置设有营养液输出口,所述营养液输出口的下端安装有橡胶密封套,所述营养液输出口的外表面位于橡胶密封套上方设有外螺纹,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橡胶密封套内的瓶塞刺穿器和用于连接营养液输出口的连接套,所述瓶塞刺穿器固定连接在输液管上,所述连接套滑动连接在输液管上,所述连接套的内壁设有用于连接外螺纹的内螺纹,所述输液管外侧靠近瓶塞刺穿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连接套的环形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套,能在瓶塞刺穿器穿过橡胶密封套并插入到输液袋内后,利用连接套的内螺纹和营养液输出口的外螺纹相连接,使得连接套和营养液输出口之间螺纹连接,此时输液管上的环形挡块正好与连接套的内侧面相接触,实现营养液输出口、瓶塞刺穿器、连接套三者之间位置固定,在遇到大风天气时输液袋也不会与瓶塞刺穿器发生分离,从而大大增强瓶塞刺穿器与输液袋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保证输液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液袋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套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套环,既能直接利用套环挂在树枝上,方便实用,也能利用布带等将输液袋固定在树干上,使得输液袋的固定更加稳固,且不会对树木造成额外的伤害,同时也便于输液袋的拿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上设有握手槽,所述握手槽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套环上设置握手槽,能增大手指和套环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输液袋拿取更加省力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的宽度等于输液袋宽度的1/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针,所述输液管上靠近输液针的一侧设有输液速度调节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输液速度调节器,可以对输液的速度进行控制,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液袋的上方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液口,使得输液袋内部的营养液使用后可以继续向内添加营养液进行再利用,不仅节约了对输液袋生产材料的使用,还减少了输液袋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输液袋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液袋上设有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输液袋上设置刻度,能对营养液的体积进行有效测量,便于对营养液进行调配,做到精确定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液袋的袋壁包括内胆层、保温层和反光层,所述内胆层、保温层和反光层从内到外依次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输液袋的袋壁中设置反光层和保温层,从而保证所输液体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保证所输营养液温度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液体成分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树木对营养吸收,保证营养液的功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连接套,使得遇到大风天气时输液袋也不会与瓶塞刺穿器发生分离,从而增强瓶塞刺穿器与输液袋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保证输液正常进行。

2.通过设置套环,既能直接利用套环挂在树枝上,方便实用,也能利用布带等将输液袋固定在树干上,使得输液袋的固定更加稳固,且不会对树木造成额外的伤害,同时也便于输液袋的拿取。

3.通过在套环上设置握手槽,能增大手指和套环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输液袋拿取更加省力方便。

4.通过设置加液口,使得输液袋内部的营养液使用后可以继续向内添加营养液进行再利用,不仅节约了对输液袋生产材料的使用,还减少了输液袋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输液袋的使用成本。

5.通过在输液袋的袋壁中设置反光层和保温层,从而保证所输液体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保证所输营养液温度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液体成分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树木对营养吸收,保证营养液的功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树木营养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树木营养液袋中输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输液袋;2、输液管;3、套环;4、握手槽;5、加液口;6、密封盖;7、内胆层;8、保温层;9、反光层;10、营养液输出口;11、橡胶密封套;12、外螺纹;13、瓶塞刺穿器;14、连接套;15、输液针;16、输液速度调节器;17、内螺纹;18、环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树木营养液袋,包括输液袋1和输液管2,输液袋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套环3,套环3上设有握手槽4,握手槽4呈弧形,通过在套环3上设置握手槽4,能增大手指和套环3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输液袋1拿取更加省力方便,套环3的宽度等于输液袋1宽度的1/10,输液袋1上设有刻度,输液袋1的上方设有加液口5,加液口5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6,输液袋1的袋壁包括内胆层7、保温层8和反光层9,内胆层7、保温层8和反光层9从内到外依次分布,内胆层7为聚丙烯塑料薄膜,保温层8为硅酸铝纤维纸,硅酸铝纤维纸以散棉为主要原料,添加极少量的无机或有机结合剂制作而成,具有耐高温、耐热震、耐化学腐蚀、低导热系数、高温绝缘等性能,增加输液袋1的保温效果,反光层9为纯铝箔,可以起到防老化、腐化、抵抗紫外线等功能,输液袋1的下方中间位置设有与输液袋1内腔导通的营养液输出口10,营养液输出口10的下端安装有橡胶密封套11,营养液输出口10的外表面位于橡胶密封套11上方设有外螺纹12,输液管2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橡胶密封套11内的瓶塞刺穿器13和用于连接营养液输出口10的连接套14,输液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针15,输液管2上靠近输液针15的一侧设有输液速度调节器16,瓶塞刺穿器13固定连接在输液管2上,连接套14滑动连接在输液管2上,连接套14的内壁设有用于连接外螺纹12的内螺纹17,输液管2外侧靠近瓶塞刺穿器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连接套14的环形挡块18。

在使用时,先将瓶塞刺穿器13穿过橡胶密封套11并插入到输液袋1内后,利用连接套14的内螺纹17和营养液输出口10的外螺纹12相连接,使得连接套14和营养液输出口10之间螺纹连接,此时输液管2上的环形挡块18正好与连接套14的内侧面相接触,实现营养液输出口10、瓶塞刺穿器13、连接套14三者之间位置固定,在遇到大风天气时输液袋1也不会与瓶塞刺穿器13发生分离,从而大大增强瓶塞刺穿器13与输液袋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保证输液正常进行,然后直接利用套环3挂在树枝上,简单方便,或是利用布带等穿过套环3并将输液袋1固定在树干上,使得输液袋1的固定更加稳固,且不会对树木造成额外的伤害,其次将输液针15插入到树木主干内,并通过输液速度调节器16对输液的速度进行控制,便于使用,当输液袋1内部的营养液使用完后可以继续向加液口5内添加营养液进行再利用,不仅节约了对输液袋1生产材料的使用,还减少了输液袋1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输液袋1的使用成本,而且在输液袋1上设置刻度,能对营养液的体积进行有效测量,便于对营养液进行调配,做到精确定量;并且通过在输液袋1的袋壁中设置反光层9和保温层8,从而保证所输液体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保证所输营养液温度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液体成分相对稳定,从而保证树木对营养吸收,保证营养液的功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