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培种植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7487发布日期:2020-07-17 15:33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培种植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土种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培种植槽。



背景技术:

水培种植槽是确保农业水培成功的关键性主导设施材料。多年来,水培领域一直没有功能完善的多功能水培专用种植槽,使用的是通用塑胶水管或者功能匮乏的普通水槽,无法满足水培技术需要,极大地制约了现代水培技术运用。

已有水培种植槽无法防止因气温突变而引起的槽内温度暴涨暴跌,无法预防因植株根须生长旺盛阻挡水体流动而引起的溢槽现象的发生,无法防止槽内因避光不良导致蓝藻爆发,无法防止因植株根须过多浸泡在水中而引起的沤根现象的发生,无法防止因停水停电,营养水缺失造成断供导致植株缺水性枯萎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水培种植槽,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防止水培过程中水培种植槽温暴、溢槽、绿藻滋生、沤根、及植株缺水性枯萎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水培种植槽,包括槽体、槽盖和方转圆接头,所述槽体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槽结构,槽体内部均匀设置若干空腔,槽体两个上端部均设置有连接槽,槽体内侧底面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条状凸起,槽体外下侧面中部设置第一中心槽,第一中心槽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边槽,所述空腔、连接槽、第一条状凸起、第一中心槽和第一边槽的延伸方向均与槽体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槽盖两端下侧均设置与连接槽卡接的连接凸起,槽盖下侧面设置若干与第一条状凸起相平行的第二条状凸起;

所述方转圆接头包括一体连接的延伸段和连接段,延伸段和连接段为两段尺寸不同薄壁倒梯形槽结构,连接段横截面内侧贴合于槽体外侧,延伸段末端设置挡板,挡板中部设置圆形的限流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段下侧设置分别与第一中心槽和第一边槽贴合的第二中心槽和第二边槽。

优选的,还包括直接头和堵头,直接头为薄壁倒梯形槽结构,直接头横截面内侧贴合于槽体外侧,直接头下侧设置分别与第一中心槽和第一边槽贴合的第三中心槽和第三边槽,所述堵头为圆柱形结构,堵头封闭限流孔。

优选的,所述槽体壁厚为10mm,空腔将槽体壁分别内壁和外壁、外壁厚为1.8mm、内壁厚为1.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条状凸起的高度为3mm,第一条状凸起的数量为11个,第一条状凸起间形成10个条形槽,相邻第一条状凸起间的距离为5-7mm。

优选的,所述限流孔的直径为32.2mm,限流孔低端与槽体内侧底面的距离为5-7mm。

优选的,所述槽盖厚度为2mm,颜色为蓝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防温暴:特殊的倒梯形型中空槽体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暖隔热效果,能够防止槽内温度暴涨暴跌对水培植株根部造成伤害,大幅降底水培植株根系因高、低温快速变化产生病变的机率,为植株根部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温变条件,极大地提高了水培植株的气候适应能力。

2、防绿藻:长期使用的水培槽内,一旦藻类滋生暴发,不但严重影响营养水体的健康自洁能力,还会粘连裹挟根系,造成根系生理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是死亡的严重后果。水培槽内的藻类危害十分严重,而且无法进行人工清理。采用药性除藻不仅增加成本,还对根系产生伤害,并对水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中,槽体特殊的空腔结构和蓝色盖体(不可采用黑色,因黑色盖体吸热,夏季会造成槽内温度暴升)营造出良好的隔光效果,确保槽内有适合根系生长的黑暗空间,并使水生藻类因缺光无法进行弱性光合作用,使其无法生存,达到了水培防藻的目的。

3、防缺水性枯萎;由于种种原因,水培农业工程会遇到停水停电无法向水培槽内自动及时供给营养水的问题,超过一定时间(通常一个小时),植株就会吸收不到水和营养,导致植株枯萎逐渐死亡。本实用新型在水培槽的出水口处设置了限流孔,使槽内在停电停水情况下最低容留水位至少保持在五毫米,可保证植株生长4至6个小时不受停水停电严重影响,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植株缺水性枯萎的重要作用。

4、防溢槽:水培植株根须生长旺盛,往往在槽底部形成较厚的根毡,有时会造成槽内营养液水流不畅,导致溢槽现象的发生,使下游植株枯萎甚至死亡。本实用新型在槽底部设置了11条高为3毫米的条状凸起,把整个槽底部划分为10个分别独立的浅槽,使植株根毡无法在槽底完全阻塞水流,从而防止溢槽现象的发生。

5、防沤根:植物根须如果完全浸泡在营养液水体中,就会因缺氧(空气)造成沤根严重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水培槽底部设置有11条高为3毫米的条状凸起,能够抬高根毡形成的位置,使植株根系既能吸收到营养又不会完全浸泡在水中,从而防止沤根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槽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槽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方转圆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2、槽盖,3、方转圆接头,4、直接头,11、空腔,12、连接槽,13、第一条状凸起,14、第一中心槽,15、第一边槽,21、连接凸起,22、第二条状凸起,31、延伸段,32、连接段,33、挡板,34、限流孔,35、第二中心槽,36、第二边槽,41、第三边槽,42、第三中心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水培种植槽,包括槽体1、槽盖2和方转圆接头3,所述槽体1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槽结构,槽体1内部均匀设置若干空腔11,槽体1两个上端部均设置有连接槽12,槽体1内侧底面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条状凸起13,槽体1外下侧面中部设置第一中心槽14,第一中心槽14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边槽15,所述空腔11、连接槽12、第一条状凸起13、第一中心槽14和第一边槽15的延伸方向均与槽体1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槽盖2两端下侧均设置与连接槽12卡接的连接凸起21,槽盖2下侧面设置若干与第一条状凸起13相平行的第二条状凸起22;

所述方转圆接头3包括一体连接的延伸段31和连接段32,延伸段31和连接段32为两段尺寸不同薄壁倒梯形槽结构,连接段32横截面内侧贴合于槽体1外侧,延伸段31末端设置挡板33,挡板33中部设置圆形的限流孔34。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32下侧设置分别与第一中心槽14和第一边槽15贴合的第二中心槽35和第二边槽36。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直接头4和堵头,直接头4为薄壁倒梯形槽结构,直接头4横截面内侧贴合于槽体1外侧,直接头4下侧设置分别与第一中心槽14和第一边槽15贴合的第三中心槽42和第三边槽41,所述堵头为圆柱形结构,堵头封闭限流孔34。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体1壁厚为10mm,空腔11将槽体1壁分别内壁和外壁、外壁厚为1.8mm、内壁厚为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状凸起13的高度为3mm,第一条状凸起13的数量为11个,第一条状凸起13间形成10个条形槽,相邻第一条状凸起13间的距离为5-7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流孔34的直径为32.2mm,限流孔34低端与槽体1内侧底面的距离为5-7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盖2厚度为2mm,颜色为蓝色。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槽体1与方转圆接头3和直接头4的连接处密封粘接,限流孔34连接进出水管,支路末端的限流孔34采用堵头密封,装置能够灵活组合。

本实用新型特殊的倒梯形型中空槽体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暖隔热效果,能够防止槽内温度暴涨暴跌对水培植株根部造成伤害,大幅降底水培植株根系因高、低温快速变化产生病变的机率,为植株根部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温变条件,极大地提高了水培植株的气候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槽体1特殊的空腔结构和蓝色槽盖2(不可采用黑色,因黑色盖体吸热,夏季会造成槽内温度暴升)营造出良好的隔光效果,确保槽内有适合根系生长的黑暗空间,并使水生藻类因缺光无法进行弱性光合作用,使其无法生存,达到了水培防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水培槽的出水口处设置了限流孔34,使槽内在停电停水情况下最低容留水位至少保持在五毫米,可保证植株生长4至6个小时不受停水停电严重影响,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植株缺水性枯萎的重要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槽底部设置了11条高为3毫米的第一条状凸起13,把整个槽底部划分为10个分别独立的浅槽,使植株根毡无法在槽底完全阻塞水流,从而防止溢槽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中,水培槽底部设置有11条高为3毫米的第一条状凸起13,能够抬高根毡形成的位置,使植株根系既能吸收到营养又不会完全浸泡在水中,从而防止沤根现象的发生。

总之,本实用新型是在长期水培技术研发、反复实验过程中独立完成的,经鉴定试用,效果卓著,通过改变塑胶水培槽的功能性结构,赋予它“五防”特性,一次性很好地解决了农业水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五种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完善了水培种植槽的多功能性,提高了水培生产的可靠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水培效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