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高度可调节的玉米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2276发布日期:2020-07-31 20:29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把手高度可调节的玉米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把手高度可调节的玉米播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种植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许多农作物的种植都采用机械作业,减少了人力物力同时也提高了生产作业的效率。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分布范围广、种植面积大的特点,玉米播种作为玉米生产的主要环节,其播种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5210505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播种机,包括支架、行走轮、旋转轴、储种仓、鸭嘴、耳蜗漏斗、支架调节片、定位铁柱、选种器和齿轮。支架和行走轮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主体部件采用不锈钢螺钉固定,方便拆卸和维修更换。选种器可更换,适合各种大小的颗粒种植,配合透明耳蜗漏斗观察窗和单面透明钢化玻璃安装的储种仓,可以随时观察储种仓的玉米量和选种情况,保证播种质量。加装三孔位的支架调节片,根据操作者的不同身高和要求选取相应的孔位,调节把手的高度。采用独特的动板包裹静板的鸭嘴结构,有效防止鸭嘴吃土堵塞,滚动弹簧与定位开嘴器精密配合,使鸭嘴吐粒更加及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玉米播种机通过调节把手在支架调节片上的位置来更改把手的高度,支架调节片上仅设置三个孔位,把手的调节范围有限,不足以适应较多的操作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高度可调节的玉米播种机,通过调节把手的高度,以达到适应较多的不同身高的人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把手高度可调节的玉米播种机,包括行走轮、支架和把手,行走轮置于支架的底部并与支架转动连接,把手置于支架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支架上开设有滑槽,把手插设于滑槽内,且支架、把手的外壁设有螺纹;支架上套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定位管,定位管与支架、把手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把手高度可调节的玉米播种机时,操作者根据自身的高度对把手进行调节,沿着支架滑槽的方向调节把手,当把手的高度较高时,向着支架的底部方向推动把手;当把手的高度较低时,向着支架的顶部方向拉动把手;然后旋转定位管至把手与支架的较差位置处,令定位管的内螺纹与支架、把手的外壁的螺纹啮合,定位管对移动后的把手和支架进行固定,相对比现有技术中支架的调节片上仅设置三个孔位调节把手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达到适应较多的不同身高的人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管的长度为15-40c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管对移动后的把手与支架进行固定,当定位管的长度较短时,定位管对把手和支架的固定效果较差,使用不稳定;当定位管的长度较长时,置于把手、支架外侧的定位管对把手的移动具有一定的闲置作用,综上,将定位管的长度设置为15-40cm为最佳,提高定位管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内部垂直于把手的移动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把手上一体固接有卡条,卡条插设于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移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上的卡条与支架上的限位槽形成卡接,卡条与限位槽的配合加强把手与支架之间的连接,防止把手从支架的两侧滑出,进一步加强把手与支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橡胶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把手上套设橡胶套,当操作者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手握把手上的橡胶套对玉米播种机进行操作,橡胶套加强对操作者的手的保护,使用起来的舒适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上固接有加强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把手之间设置加强板,加强板加强把手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把手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压平装置,压平装置置于支架背离行走轮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平装置置于行走轮的后方,当使用行走轮在前面播种结束后,利用压平装置对播种后的土面进行轻微的压平,防止土面下的种子周围的土壤的水分流失,维持种子发芽时所需的状态,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平装置包括安装座和碾压辊,安装座与支架固定相连,碾压辊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平装置包括安装座和碾压辊,使用该压平装置时,碾压辊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当推动玉米播种机移动时,碾压辊在安装座上转动,减小地面对碾压辊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压平装置在使用时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可调节把手,并使用定位管对调节高度后的支架和把手进行固定,令玉米播种机达到适应较多的不同身高的人使用的效果;

2、通过在把手上套设橡胶套,当操作者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手握把手上的橡胶套对玉米播种机进行操作,橡胶套加强对操作者的手的保护,使用起来的舒适性更高;

3、通过设置压平装置,利用压平装置对播种后的土面进行轻微的压平,防止土面下的种子周围的土壤的水分流失,维持种子发芽时所需的状态,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支架与把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支架与把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行走轮;2、支架;21、滑槽;22、限位槽;3、把手;31、卡条;32、橡胶套;33、加强板;4、定位管;5、压平装置;51、安装座;52、碾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3,一种把手3高度可调节的玉米播种机,包括行走轮1、支架2和把手3,行走轮1置于支架2的底部并与支架2转动连接,把手3置于支架2的顶部位置处,支架2上开设有滑槽21,把手3插设于滑槽21内,且支架2、把手3的外壁设有螺纹;支架2上套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定位管4,定位管4与支架2、把手3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可调节把手3,并使用定位管4对调节高度后的支架2和把手3进行固定,相对比现有技术中支架2的调节片上仅设置三个孔位调节把手3的情况,本实施例达到了适应较多的不同身高的人使用的效果。

如图3所示,支架2内部垂直于把手3的移动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2,把手3上一体固接有卡条31,卡条31插设于限位槽22内并与限位槽22滑移连接,卡条31与限位槽22的配合加强把手3与支架2之间的连接,防止把手3从支架2的两侧滑出,进一步加强把手3与支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定位管4的长度为15-40cm,定位管4对移动后的把手3与支架2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优选设置定位管4得到长度为20cm,当定位管4的长度较短时,定位管4对把手3和支架2的固定效果较差,使用不稳定;当定位管4的长度较长时,置于把手3、支架2外侧的定位管4对把手3的移动具有一定的闲置作用,综上,将定位管4的长度设置为20cm为最佳,提高定位管4在使用时的便利性。

如图2所示,把手3上套设有橡胶套32,当操作者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手握把手3上的橡胶套32对玉米播种机进行操作,橡胶套32加强对操作者的手的保护,使用起来的舒适性更高;把手3上固接有加强板33,加强板33加强把手3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把手3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支架2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压平装置5,压平装置5置于支架2背离行走轮1的一侧,且压平装置5包括安装座51和碾压辊,安装座51与支架2固定相连,碾压辊与安装座51转动连接,当使用行走轮1在前面播种结束后,利用压平装置5对播种后的土面进行轻微的压平,防止土面下的种子周围的土壤的水分流失,维持种子发芽时所需的状态,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当推动玉米播种机移动时,碾压辊在安装座51上转动,减小地面对碾压辊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压平装置5在使用时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该玉米播种机进行播种时,先将压平装置5安装在支架2的底部位置处,然后操作者根据自身的高度对把手3进行调节,沿着支架2滑槽21的方向调节把手3,当把手3的高度较高时,向着支架2的底部方向推动把手3;当把手3的高度较低时,向着支架2的顶部方向拉动把手3,调节过程中,卡条31与卡槽的配合加强了把手3与支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然后旋转定位管4至把手3与支架2的交叉位置处,令定位管4的内螺纹与支架2、把手3的外壁的螺纹啮合,定位管4对移动后的把手3和支架2进行固定,提高玉米播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