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花鸡轮牧放养生态鸡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3619发布日期:2020-08-14 18:29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芦花鸡轮牧放养生态鸡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芦花鸡轮牧放养生态鸡舍。



背景技术:

芦花鸡是优质鸡,羽毛黑白相间,公鸡斑纹白色宽于黑色,母鸡斑纹宽狭一致。该鸡味美肉佳,据有药膳作用,保健功效,肉质细腻而精道。芦花鸡的三个生活习性:

习性一、芦花鸡食物链非常广,山间的野草鲜花、树叶草根、草籽树果、飞蛾昆虫、蝇蛆、蚯蚓、昆虫等等均可成为该鸡的食物链;

习性二、芦花鸡从小活动量大、攀登能力强、飞行距离长;因此,该鸡的抗病能力强,体态健美、肌肉发达,该品种鸡肉质紧凑、细腻而筋道;

习性三、芦花鸡认巢性非常强,不管白天游食多远,夕阳西下时,均回巢上架歇息。

综上习性,芦花鸡非常适合在平原、丘陵、草原、山地等的散放饲养,在野外散养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护生态,同时为生态提供肥料,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散养芦花鸡轮牧放养的专用鸡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芦花鸡轮牧放养生态鸡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芦花鸡轮牧放养生态鸡舍,包括前舍体和后舍体,所述前舍体和后舍体均为半圆柱状立体结构,是由扇形顶板、扇形底板、内弧板和外弧板组成,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扇形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手环,所述内弧板延伸至扇形顶板上方的一端开设有串联锁紧孔,所述前舍体和后舍体的顶部通过线绳交错穿过所有串联锁紧孔实现相对固定;所述前舍体的左端出口处固定连接有与后舍体连通的软体通道,所述前舍体的右端出口处固定连接与后舍体连通的伸缩通道,所述位于后舍体背面的外弧板开设有采光窗,所述后舍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为其内部提供水源的加水机构,所述扇形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扇形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前舍体和后舍体的内部放置有多个鸡窝,所述前舍体的外弧板正面开设有进出口。

优选的,所述软体通道为皮质折叠伸缩管状结构,且其横截面的面积与造型均与后舍体横截面的面积和造型相同。

优选的,所述伸缩通道是由左通道管、伸缩管和右通道管组成,三者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与软体通道的材质相同,所述左通道管固定连接在前舍体右端出口处的内壁,所述右通道管延伸至后舍体右端出口内部,所述后舍体的扇形顶板和外弧板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右通道管的锁紧螺栓。

优选的,所述采光窗的材质为透明塑料,通过合页与后舍体的外弧板转动连接,且设置有固定锁扣与外弧板扣接。

优选的,所述加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后舍体内底壁的弧形饮水槽和后舍体扇形顶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水斗,所述集水斗通过连接管与弧形饮水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前舍体正面的底部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进舍斜板,所述进舍斜板与地面形成的倾斜夹角最大为3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芦花鸡轮牧放养生态鸡舍,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芦花鸡轮牧放养生态鸡舍,其前舍体和后舍体之间采用软体通道、和伸缩通道软性连接,使其可以适配多种直径大小的树,通过设置提手环,使该鸡舍被拿取移动便捷,从而在多块区域之间移动方便,便于实现轮牧的放养方式,为保护生态做出贡献。

2.该芦花鸡轮牧放养生态鸡舍,基于芦花鸡认巢型的特性,可以移动鸡舍达到引导芦花鸡更换生活区域,达到轮牧放养的目的,将鸡舍安装在树杆的底部,芦花鸡的粪便可以为该树木的根部提供营养,轮牧放养到一片区域时,除了一方面食取该区域的草和虫子,鸡群的粪便也为该区域提供养分,加水机构可以一方面可以收集雨水,另外还便于添加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舍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管与前舍体和后舍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软体通道与前舍体和后舍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扇形顶板、2扇形底板、3内弧板、4外弧板、5提手环、6串联锁紧孔、7线绳、8软体通道、9采光窗、10通孔、11支撑柱、12鸡窝、13进出口、14左通道管、15伸缩管、16右通道管、17锁紧螺栓、18弧形饮水槽、19集水斗、20连接管、21进舍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芦花鸡轮牧放养生态鸡舍,包括前舍体和后舍体,前舍体和后舍体均为半圆柱状立体结构,是由扇形顶板1、扇形底板2、内弧板3和外弧板4组成,其横截面为矩形;扇形顶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手环5,内弧板3延伸至扇形顶板1上方的一端开设有串联锁紧孔6,前舍体和后舍体的顶部通过线绳7交错穿过所有串联锁紧孔6实现相对固定;前舍体的左端出口处固定连接有与后舍体连通的软体通道8,软体通道8为皮质折叠伸缩管状结构,且其横截面的面积与造型均与后舍体横截面的面积和造型相同,前舍体的右端出口处固定连接与后舍体连通的伸缩通道,伸缩通道是由左通道管14、伸缩管15和右通道管16组成,三者固定连接,伸缩管15与软体通道8的材质相同,左通道管14固定连接在前舍体右端出口处的内壁,右通道管16延伸至后舍体右端出口内部,后舍体的扇形顶板1和外弧板4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右通道管16的锁紧螺栓17。

位于后舍体背面的外弧板4开设有采光窗9,采光窗9的材质为透明塑料,通过合页与后舍体的外弧板4转动连接,且设置有固定锁扣与外弧板4扣接,后舍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为其内部提供水源的加水机构,加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后舍体内底壁的弧形饮水槽18和后舍体扇形顶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水斗19,集水斗19通过连接管20与弧形饮水槽18相连通。

扇形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10,扇形底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11,前舍体和后舍体的内部放置有多个鸡窝12,前舍体的外弧板4正面开设有进出口13,前舍体正面的底部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进舍斜板21,进舍斜板21与地面形成的倾斜夹角最大为30°,便于芦花鸡回舍。

工作原理:当该鸡舍使用时,将前舍体和后舍体套设在树的根部,底部利用支撑柱11支撑,其前舍体和后舍体之间采用软体通道8、和伸缩通道软性连接,使其可以适配多种直径大小的树,芦花鸡白天在放养区域活动,晚上由进舍斜板21进入前舍体和后舍体的内部休息,内部设置有鸡窝12,供芦花鸡休息和下蛋,设置可以打开的采光窗9,便于取蛋为内部增加光线,设置了集水斗19、连接管20和弧形饮水槽18一方面便于添加饮用水,另一方面可以收集雨水,该鸡舍与树体固定简单便捷,在更换放养区域时直接拿取提手环5即可移动,满足游牧放养和保护生态的需求;游牧放养是将整片放养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例如区域a和区域b,暂定为每个区域生活2个月即更换到下个区域(具体周期可以根据环境和气候变化更改),根据其认巢的特性,在更换区域时,首先将鸡舍从区域a的树干底部更换到区域b的树干底部,然后将集群驱赶到区域b内,这样它们即会回到自己的鸡舍内,由于其活动范围有限,那么该区域即为当前活动区域,这样轮流更换区域的好处在于:避免单区域过度采食,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同时给草和植被生长留有缓冲期和恢复期,鸡粪作为废料可以加速植被的生长,同时鸡舍在树木根部固定,可以为树木提供养分,同时制备、水草茂盛有利于芦花鸡的生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