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藏式饲养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4189发布日期:2020-08-18 18:1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藏式饲养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藏式饲养舍。



背景技术:

极端天气原本是天气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状态的一种小概率事件,可是近年来这种小概率的事件像50年不遇、100年不遇的极端天气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而且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样的恶劣环境给露天生活的动物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很多露天饲养的昆虫类动物不利,其中,中华蜜蜂就是很显著的一种昆虫,其蜂蜜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同时还能美容养颜,更是我国的传统物种之一,然而由于气候原因,许多地区都发生中蜂大量死亡的现象。

中蜂的饲养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离地饲养,其标志是蜂箱高置,不与地面接触;一类是土藏饲养,其标志是把蜂箱置于土壤的包围之中。然而现有的土藏饲养舍,常发生蜂群将巢脾与饲养箱箱壁粘接在一起的现象,提出蜂巢时不但费力,而且往往会大面积撕裂蜜脾,产生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土藏式饲养舍,解决了现有的土藏饲养舍,常发生蜂群将巢脾与饲养箱箱壁粘接在一起的现象,提出蜂巢时不但费力,而且往往会大面积撕裂蜜脾,产生不良后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土藏式饲养舍,包括土壤,以及由土壤表面向下延伸的坑洞,所述坑洞的中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且坑洞延其中轴线,由靠近土壤表面向下,坑洞的开口逐渐减小;所述坑洞内设置有饲养箱,所述饲养箱的箱壁贴靠坑洞内壁,且饲养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上宽下窄、上大下小的坑洞,如此设置坑洞,也就代表了如此设置饲养箱,因为饲养箱的箱壁贴靠坑洞内壁,而在这样的饲养箱中,蜂群不会把巢脾和箱壁粘接在一起,饲养者就可以干净利落的将整个蜂巢从饲养箱中提出来。若饲养箱上下开口相等或是上小下大的模式,巢脾就极易与箱壁粘接,提出蜂巢时不但费力,而且往往会大面积撕裂蜜脾,产生不良后果,也正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并且,在放置挖掘坑洞时,坑洞的竖直高度应该大于饲养箱的竖直高度,将饲养箱放置至坑洞底部时,饲养箱的顶部与土壤表面还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不直接接近地表,最大限度的使得蜂群的栖息环境接近原生态坏境,蜂群的宜居指标接近最佳状态,即蜂巢内的温湿度、空气流通度、光照强度等接近最佳状态。

箱盖上设置的通孔,其孔径大小要求需要满足两点:一是便于蜂群自由进出;二是能够保持空气流通、蜂群呼吸通畅。

其中,所述坑洞可以为倒梯台形。即饲养箱可使用上宽下窄、上小下大的方箱。

其中,所述坑洞可以为倒圆台形。即饲养箱可使用上宽下窄、上小下大的圆筒箱。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箱盖的外形匹配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空腔的顶面与底面均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箱盖的顶面与底面均设置有与第一轨道相契合的第二轨道。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开启箱盖提出蜂巢,特别在与箱盖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土壤内设置了空腔,并在空腔内设置了第一轨道,在箱盖上设置了第二轨道,通过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契合使用,使得在对箱盖施加一个朝向空腔方向的力时,箱盖能够轻松的滑进空腔内,实现饲养箱的开敞。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包括左侧箱盖与右侧箱盖,所述空腔也包括分设于左侧箱盖与右侧箱盖两侧的左侧空腔与右侧空腔。

此技术方案中,将箱盖一分为二,分成左侧箱盖与右侧箱盖,且在饲养箱的开敞过程中,左侧箱盖向左侧空腔滑行,右侧箱盖向右侧空腔滑行。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上设置有把手。便于移动箱盖。

其中,所述饲养箱可以为水泥材质。

其中,所述饲养箱可以为土陶材质。

木制饲养箱长时间埋在土里很容易糟朽和被蚁、虫啃蛀,一年左右就会报废;因此饲养箱以水泥、土陶、砖砌等材质为佳。且上述材质造价低、很容易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饲养箱内壁上贴敷有泥土。

进一步地,所述坑洞旁侧设置有导水渠,所述坑洞上方设置有通过支杆支撑的挡雨板,且挡雨板具有便于将雨水引入导水渠的倾斜角度。使雨水能从导水渠流走,避免积蓄在饲养舍附近。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土藏式饲养舍,利用泥土比热容小,受温度影响小的特点,将准备饲养的昆虫置于埋在泥土中的饲养箱中,泥土将对外界的冷热空气起到一定的阻断作用,从而给昆虫打造一个冬暖夏凉的环境,缓解恶劣气候对它们造成的伤害和冲击,增加昆虫的存活率。此方法适用的典型昆虫为中华蜜蜂,也可饲养其它适用的昆虫。

2.本实用新型一种土藏式饲养舍,设置了上宽下窄、上大下小的坑洞与饲养箱,在这样的饲养箱中,蜂群不会把巢脾和箱壁粘接在一起,饲养者就可以干净利落的将整个蜂巢从饲养箱中提出来。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土壤、2-坑洞、3-饲养箱、4-箱盖、41-左侧箱盖、42-右侧箱盖、5-通孔、6-空腔、61-左侧空腔、62-右侧空腔、7-把手、8-泥土、9-导水渠、10-挡雨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土藏式饲养舍,如图1所示,包括土壤1,以及由土壤1表面向下延伸的坑洞2,所述坑洞2的中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且坑洞2延其中轴线,由靠近土壤1表面向下,坑洞2的开口逐渐减小;所述坑洞2内设置有饲养箱3,所述饲养箱3的箱壁贴靠坑洞2内壁,且饲养箱3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4上设置有若干通孔5。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上宽下窄、上大下小的坑洞2,如此设置坑洞2,也就代表了如此设置饲养箱3,因为饲养箱3的箱壁贴靠坑洞2内壁,而在这样的饲养箱3中,蜂群不会把巢脾和箱壁粘接在一起,饲养者就可以干净利落的将整个蜂巢从饲养箱3中提出来。若饲养箱3上下开口相等或是上小下大的模式,巢脾就极易与箱壁粘接,提出蜂巢时不但费力,而且往往会大面积撕裂蜜脾,产生不良后果,也正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并且,在放置挖掘坑洞2时,坑洞2的竖直高度应该大于饲养箱3的竖直高度,将饲养箱3放置至坑洞2底部时,饲养箱3的顶部与土壤1表面还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不直接接近地表,最大限度的使得蜂群的栖息环境接近原生态坏境,蜂群的宜居指标接近最佳状态,即蜂巢内的温湿度、空气流通度、光照强度等接近最佳状态。

箱盖4上设置的通孔5,其孔径大小要求需要满足两点:一是便于蜂群自由进出;二是能够保持空气流通、蜂群呼吸通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补充说明。

其中,所述坑洞2可以为倒梯台形。即饲养箱3可使用上宽下窄、上小下大的方箱。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补充说明。

其中,所述坑洞2可以为倒圆台形。即饲养箱3可使用上宽下窄、上小下大的圆筒箱。

实施例4

所述土壤1内设置有空腔6,所述空腔6与箱盖4的外形匹配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空腔6的顶面与底面均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箱盖4的顶面与底面均设置有与第一轨道相契合的第二轨道。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开启箱盖5提出蜂巢,特别在与箱盖5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土壤1内设置了空腔6,并在空腔6内设置了第一轨道,在箱盖上设置了第二轨道,通过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契合使用,使得在对箱盖5施加一个朝向空腔6方向的力时,箱盖5能够轻松的滑进空腔6内,实现饲养箱3的开敞。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4的补充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箱盖4包括左侧箱盖41与右侧箱盖42,所述空腔6也包括分设于左侧箱盖41与右侧箱盖42两侧的左侧空腔61与右侧空腔62。

此技术方案中,将箱盖4一分为二,分成左侧箱盖41与右侧箱盖42,且在饲养箱3的开敞过程中,左侧箱盖41向左侧空腔滑行,右侧箱盖42向右侧空腔滑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补充说明。

其中,所述饲养箱3可以为水泥材质或土陶材质。木制饲养箱3长时间埋在土里很容易糟朽和被蚁、虫啃蛀,一年左右就会报废;因此饲养箱3以水泥、土陶、砖砌等材质为佳。且上述材质造价低、很容易生产。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所述坑洞2旁侧设置有导水渠9,所述坑洞2上方设置有通过支杆支撑的挡雨板10,且挡雨板10具有便于将雨水引入导水渠9的倾斜角度。所述挡雨板10对对称轴图形,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0度,使雨水能从导水渠9流走,避免积蓄在饲养舍附近,同时挡雨板10能够覆盖整个坑洞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