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苗养殖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3211发布日期:2020-08-11 20:3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苗养殖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苗养殖桶。



背景技术:

鱼苗养殖桶使用于鱼类等水产动物幼苗养殖成成鱼的桶状流水器具。鱼苗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排泄物,排泄物会沉淀在养殖桶底部。由于排泄物沉淀在养殖桶底部,而养殖桶内有鱼苗和水,人工很难清理到养殖桶桶底,导致排泄物会一直堆积,影响水质。

现有技术中的鱼苗养殖桶,一般会在桶底开设排水口,为了防止鱼苗从排水口游走同时排走鱼苗的排泄物,还会在排水口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虽然过滤网的设置可以防止鱼苗从从排水口游走同时排走鱼苗的排泄物,但该鱼苗养殖桶在长期养殖的过程中,过滤网处会积聚大量的鱼苗排泄物使得鱼苗养殖桶的底部出现堵塞的现象,一方面会妨碍鱼苗养殖桶的排水,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鱼苗养殖的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鱼苗养殖桶,能有效防止鱼苗养殖桶内的堵塞,同时保证鱼苗养殖桶内水质的干净,其结构简单合理,易清洁,成本低,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苗养殖桶,包括桶体和液位限位装置;

所述桶体包括桶壁和桶底,所述桶壁的下端向所述桶体的内部倾斜设置,所述桶底呈倒锥形结构,且所述倒锥形结构的锥顶向下设置有台阶位,所述液位限位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台阶位;

所述液位限位装置包括过滤管和水位管,所述水位管设于所述过滤管的内部,且所述过滤管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水位管的水位管;

所述过滤管安装于所述台阶位,且所述过滤管的下部安装有环形过滤网,所述环形过滤网开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台阶位的顶部;

所述台阶位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位管穿过所述出水口安装于所述台阶位,所述水位管的末端突出设置于所述桶体。

优选的,所述桶体的正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倾斜于所述鱼苗养殖桶内液位的水平面,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桶体内液位的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45°。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设置有进水阀。

优选的,所述桶壁的下端向所述桶体的内部倾斜的倾斜角度为2~5°。

优选的,所述桶底的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的直径与所述台阶位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台阶位的内侧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用于所述过滤管的稳定安装。

优选的,还包括排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水位管的末端,所述排污管连接于所述排水管的末端,且所述排污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设置有排水阀。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设置有排污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鱼苗养殖桶,能有效防止鱼苗养殖桶内的堵塞,同时保证鱼苗养殖桶内水质的干净,而且结构简单合理,易清洁,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鱼苗养殖桶的剖视图(安装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鱼苗养殖桶的剖视图(未安装状态)。

其中:进水管12、进水阀121、排水管211、排水阀2111、排污管212、排污阀2121、桶体23、桶壁231、桶底232、台阶位233、橡胶垫2331、液位限位装置24、过滤管241、环形过滤网2411、水位管2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鱼苗养殖桶,包括桶体23和液位限位装置24;

所述桶体23包括桶壁231和桶底232,所述桶壁231的下端向所述桶体23的内部倾斜设置,所述桶底232呈倒锥形结构,且所述倒锥形结构的锥顶向下设置有台阶位233,所述液位限位装置2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台阶位233;

所述液位限位装置24包括过滤管241和水位管242,所述水位管242设于所述过滤管241的内部,且所述过滤管241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水位管242的水位管242;

所述过滤管241安装于所述台阶位233,且所述过滤管241的下部安装有环形过滤网2411,所述环形过滤网开2411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台阶位233的顶部;

所述台阶位23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位管242穿过所述出水口安装于所述台阶位233,所述水位管242的末端突出设置于所述桶体23。

鱼苗养殖桶使用于鱼类等水产动物幼苗养殖成成鱼的桶状流水器具。鱼苗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排泄物,排泄物会沉淀在养殖桶底部。由于排泄物沉淀在养殖桶底部,而养殖桶内有鱼苗和水,人工很难清理到养殖桶桶底,导致排泄物会一直堆积,影响水质。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鱼苗养殖桶,包括桶体23和液位限位装置24;

桶体23包括桶壁231和桶底232,桶壁231的下端向桶体23的内部倾斜设置,桶底232呈倒锥形结构,有利于排泄物向鱼苗养殖桶的桶底沉淀,有助于排泄物的排出。

倒锥形结构的锥顶向下设置有台阶位233,液位限位装置24可拆卸地安装于台阶位233;液位限位装置24包括安装有环形过滤网2411的过滤管241和水位管242,水位管242设于过滤管241的内部,且过滤管241的安装高度高于水位管242的水位管242;台阶位23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水位管242穿过出水口安装于台阶位233,水位管242的末端突出设置于桶体23。

当液位限位装置24安装于台阶位233时,水位管242的安装高度决定了鱼苗养殖桶的水位高度,当鱼苗养殖桶内水位过高时,水体通过环形过滤网2411进入过滤管241,再经由水位管242流出鱼苗养殖桶的外部。由于水体若要从水位管242流出,则必须经过环形过滤网2411,环形过滤网2411可以有效阻碍鱼苗进入的同时,有利于过滤鱼苗排泄物。

当液位限位装置24从台阶位233拆卸时,鱼苗养殖桶内的水可快速通过台阶位233底部设置的出水口流出鱼苗养殖桶的外部,进一步地,液位限位装置24的拆卸设置还有利于操作人员对环形过滤网2411的清洗,能有效防止环形过滤网2411的的堵塞,同时保证鱼苗养殖桶内水质的干净。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桶体23的正上方设置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倾斜于所述鱼苗养殖桶内液位的水平面,且所述进水管12与所述桶体23内液位的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45°。

进水管12倾斜设置于鱼苗养殖桶的正上方,且进水管12与所述桶体23液位的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45°,如图1中夹角a所示,倾斜设置的进水管12,有利于进水时在桶体23的液面形成漩涡,在具有向心力的漩涡的带动下,鱼苗养殖桶内的排泄物可以顺着水流向鱼苗养殖桶的桶底积聚,有利于鱼苗养殖桶的排污。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进水管12设置有进水阀121。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桶壁231的下端向所述桶体23的内部倾斜的倾斜角度为2~5°。

进水管12倾斜设置于鱼苗养殖桶的正上方,再与桶壁231的下端向所述桶体23的内部倾斜设置相互配合,且倾斜角度为2~5°,如图1中夹角b所示,进一步有利于进水时在鱼苗养殖桶的液面形成漩涡,在具有向心力的漩涡的带动下,鱼苗养殖桶内的排泄物可以顺着水流向鱼苗养殖桶的桶底积聚,有利于鱼苗养殖桶的排污。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桶底232的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

将桶底232设置成其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如图1中夹角c所示,有助于提升排污效果。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管241的直径与所述台阶位233的直径相等。

由于鱼苗养殖桶的密封性依赖于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的安装配合,为避免因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安装不稳定而带来的泄漏问题,本技术方案还将过滤管241的直径与台阶位233的直径相等,有利于提高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的安装稳定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台阶位233的内侧壁设置有橡胶垫2331,所述橡胶垫2311用于所述过滤管241的稳定安装。

橡胶垫2331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鱼苗养殖桶的密封性。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排水管211和排污管212,所述排水管211连接于所述水位管242的末端,所述排污管212连接于所述排水管211的末端,且所述排污管212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管211的直径。

排水管211连接于所述水位管242的末端,用于鱼苗养殖桶内水的排出,排污管212连接于排水管211的末端,用于鱼苗养殖桶内水的收集和排泄物的沉淀。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排污管212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排水管211的直径,有助于减缓排污管212中水体的流动速度,有利于水体回流过程中排泄物的沉淀,有利于排污。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排水管211设置有排水阀2111。

由于鱼苗养殖桶的密封性依赖于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的安装配合,为避免因液位限位装置24与台阶位233安装不稳定而带来的泄漏问题,本技术方案还在排水管211设置有排水阀2111,排水阀2111用于排水管211的开启和关闭,有利于提高鱼苗养殖桶的密封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排污管212设置有排污阀2121。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