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丝网发射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9751发布日期:2020-09-08 13:3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水陆丝网发射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捉鸟的装置,特别是水陆丝网发射枪。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常到户外找些放松压力的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运动一下身体,户外用类似射击的方式捕鱼、捉鸟便是其中之一。目前的户外射鱼、捉鸟装备,都是以发射鱼镖和鸟枪打鸟的形式捕杀鱼类、鸟类,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1、发射鱼镖捕鱼,不能捕捉到活鱼,鸟枪打鸟均为当场将鸟类杀死,现场血腥,影响娱乐性,特别是需要捕捉活鱼、鸟进行科学研究,难以做到。

2、单只鱼镖射鱼以及鸟枪打鸟时要求准确度高,射击时只要稍有误差,便无法射中目标,即捕捉的成功率极低;

3、射鱼镖及鸟枪等安全性差,容易出现误操作的情况造成人身伤害。

4、单独的射鱼枪及鸟枪等携带不方便,为了满足现代人的户外活动全面要求,更需要将上述射击装备进行整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水陆丝网发射枪,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即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能发射丝网的抢,能够捕捉到活鱼,捕捉到活鸟,满足娱乐需求及生产科研需求,并极大的提高捕获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水陆丝网发射枪,如图1、图4及图5所示,包括发射体和枪体。

所述的发射体包括圆柱外形的中心体1,中心体1的前端圆柱体外侧沿轴向加工成花键的形状,即带有键槽8和花键9,在每个键槽内均安装有飞块7;

中心体1突起的前侧面上带有榫槽10,外圆上设有定位环2,定位环2的后端部直径减小处设有接线孔3。

飞块7一端带有榫头4,榫头4嵌入到中心体1的榫槽10内,并可以在键槽8及榫槽10内轴向自由滑动,飞块7的中部内侧制有凸环5,当飞块7右端完全嵌入榫槽10内时,凸环5卡在中心体1的左侧端面上。

中心体1的内部为中间封闭的圆柱形空心状,键槽8的左侧边沿处带有10~15度的斜坡,飞块7对应位置处带有同样的斜坡与之配合。中心体1用轻质金属或高强度塑料制成,所述的飞块7用较重的金属材料制成。

丝网6的周边固定安装在飞块7内侧凸环5上,中部固定在中心体1的左端面上。

所述的枪体包括枪管11、长孔12、弹性夹13、击发器14、鱼线轮15、弹簧16、枪柄17、手柄18、扳机19;

枪管11的后端上部安装鱼线轮15,枪管11后端的下部为枪柄17。

扳机19的结构原理如图7所示,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上端部前侧向内为斜面,并由扳机弹簧22向内部拉近,中部由铰链杆23铰链接,下端通过转轴24连在一起,铰链杆23固定在枪管11内,当向后搬动扳机19时,在杠杆力作用下右卡环21下端的长形孔可以沿转轴24产生滑动,使得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上端向外张开,松开扳机19后,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回复原来的位置。

所述的长孔12右端向下呈直角形,转折处带有突起。

所述的弹簧16安装在枪管11的右端内部,弹簧16的左端和圆柱形击发器14连接,击发器14的左端处枪管11下方设有扳机19,拉动手柄18沿长孔12向后滑动,带动击发器14压缩弹簧16,当击发器14撞击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内侧斜面时,使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向外张开,击发器14穿过后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回复原来的位置,并将击发器14卡住在扳机19的右面,将手柄18向下拉动卡在长孔12转折处突起的下方,使得击发器14被锁定,弹簧16处于高能状态。

所述的枪管11的右侧内部还设有弹性夹13,发射体从枪管11前端装入后,将定位环2嵌入到弹性夹13内夹住,将发射体固定在枪管之内。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陆丝网发射枪,蓄势能量足,安全稳定,在发射体射出后,所有飞块7会脱离中心体1向外飞出,将丝网6打开,捕捉到水中的鱼类及空中的鸟类,并能够极大的提高捕捉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丝网发射枪发射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丝网发射枪发射体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丝网发射枪发射体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丝网发射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丝网发射枪中心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丝网发射枪长孔形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陆丝网发射枪扳机结构原理图。

图中:1、中心体,2、定位环,3、接线孔,4、榫头,5、凸环,6、丝网,7、飞块,8、键槽,9、花键,10、榫槽,11、枪管,12、长孔,13、弹性夹,14、击发器,15、鱼线轮,16、弹簧,17、枪柄,18、手柄,19、扳机,20、左卡环,21、右卡环,22、扳机弹簧,23、铰链杆,2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水陆丝网发射枪,如图1、图4及图5所示,包括发射体和枪体。

发射体包括圆柱外形的中心体1,中心体1的前端圆柱体外侧沿轴向加工成花键的形状,即带有键槽8和花键9,在每个键槽内均安装有飞块7,一般飞块7以4~16个为宜;中心体1后部突起的前侧面上带有榫槽10,外圆上设有定位环2,定位环2的后端部直径减小处设有接线孔3。

飞块7一端带有榫头4,榫头4嵌入到中心体1的榫槽10内,并可以在键槽8及榫槽10内自由滑动,飞块7的中部内侧制有凸环5,当飞块7右端完全嵌入榫槽10内时,凸环5卡在中心体1的左侧端面上。

中心体1的内部为中间封闭的圆柱形空心状,可以减轻中心体1的重量,键槽8的左侧边沿处向外带有10~15度的斜坡,(见图5)飞块7对应位置处带有同样的斜坡与之配合。

中心体1用轻质金属或高强度塑料制成,所述的飞块7用较重的金属材料制成。

飞块7内侧凸环5上固定安装丝网6,丝网6的中部固定在中心体1的左端面上。

在本设计中,其目的是发射体发射出去后,较重的飞块7能够运行较快,而较轻的中心体1迎风面积大,在空气阻力作用下会和飞块7脱离后将丝网6打开,为了确保飞块7向外辐射状飞行,将键槽8的左侧边沿处向外制成10~15度的斜坡,飞块7与中心体1脱离时,榫槽10及键槽8的斜坡起到导向作用,初步估算如果斜坡为13度,则sin13°的值大于1∶5,即飞块7运行两米远即可打开直径为1米的丝网。

枪体包括枪管11、长孔12、弹性夹13、击发器14、鱼线轮15、弹簧16、枪柄17、手柄18、扳机19;

枪管11的后端上部安装鱼线轮15,枪管11后端的下部为枪柄17。

扳机19的结构原理如图7所示,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上端部前侧向内为斜面,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后端由扳机弹簧22向内部拉近,中部由铰链杆23铰链接,前部通过转轴24连在一起,下端即为扳机19。铰链杆23固定在枪管11内,当向后搬动扳机19时,在杠杆力作用下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上端向外张开,松开扳机19后,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回复原来的位置。

长孔12右端向下呈直角形,转折处带有突起,如图6所示。

弹簧16安装在枪管11的右端内部,弹簧16的左端和圆柱形击发器14连接,击发器14的左端处枪管11下方设有扳机19,拉动手柄18沿长孔12向后滑动,带动击发器14撞击到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的斜面上,使得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向外张开,当击发器14越过扳机19后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恢复原来位置,击发器14将弹簧16压缩并卡在扳机19的右端,再将手柄18向下拉动卡在长孔12转折处突起的下方,使得击发器14压缩弹簧16处于最右端位置处。

枪管11的右侧内部还设有弹性夹13,发射体从枪管11前端装入后,将定位环2嵌入到弹性夹13内夹住,将发射体固定在枪管之内。

具体操作过程

首先拉动手柄18沿长孔12向后滑动,带动击发器14压缩弹簧16,当击发器14外缘撞击到扳机19时,使得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上端向外张开,击发器14滑过卡环后,左卡环20及右卡环21回复原来的位置,将击发器14挡住,同时将手柄18置于长孔12右端直角处的突起下方,处于保险位置,弹簧16被压缩进入准备射击状态。

将鱼线轮15上的鱼线穿过枪管11与中心体1尾部接线孔3连接好,将飞块7及丝网6向内收拢并将飞块7插入滑槽8及榫槽10内,将凸环5卡在中心体1的左端面上,然后将发射体从枪管11前端装入,可以用圆柱体类物品将发射体向枪管11内推送,直到定位环2嵌入到弹性夹13内夹住即可。

射击时,先将手柄18推到长孔12的水平位置,对准目标后扣动扳机19,击发器16在弹簧16的恢复力作用下,撞击中心体1的右端部,中心体1又通过凸环5将力作用在飞块7上,发射体挣脱弹性夹13的夹紧力而飞出枪管11。

发射体在运行中较重的飞块7阻力小运行快,而较轻的中心体1迎风面积大,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和飞块7脱离后将丝网6打开,并在榫槽10及键槽8的斜坡导向作用下向外辐射状飞行,使得张开的丝网6捕捉到目标。

发射体射出去后,可以通过渔线轮23带动渔线将发射体收回。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陆丝网发射枪具有如下特点:

1、蓄势能量足:弹簧16采用倔强系数较大的弹簧制作而成;

2、安全稳定:击发器14处于保险位置时,即使误动作勾动扳机19,发射体也不会射出。

3、提高捕捉目标的成功率:以一般射鱼枪为例,单体鱼镖射出后只要有小的误差即会失败,一般射鱼枪的射中率不到30%,本设计中,由于采用发射丝网捕鱼,捕捉目标范围可以扩大十几倍,所以可以极大提高捕鱼的命中率,捕鱼命中率可高达90%以上,即使射击时有一定误差,也可捕获目标。

4、可以捕捉到活鱼及鸟类,所以可以用于生产及科学实验中,采集鱼或鸟的状态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