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侧方深度施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5233发布日期:2020-09-23 00:2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农作物侧方深度施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农作物侧方深度施肥机构。



背景技术:

肥料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随着全世界的农业发展,关于施肥的机械化不断向着更加精准、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着。在农机播种作业的同时,把肥料施入到种子(秧苗)侧部一定深度的泥土中,以达到省肥、省工、减少环境污染及增产的效果。为了达到播种(插秧)、施肥同机完成的目的,目前均采用在播种机(插秧机)上配置由开沟器、排肥槽及覆泥部件等构成的施肥机构,而目前的施肥机构存在施肥量不可调节、定量不均匀和不精确的问题。同时,由于播种(插秧)的泥土不是一个水平高度的,是坑坑洼洼的,所以一般不能保证施肥的深度一致,最终导致平均结实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农作物侧方深度施肥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作物侧方深度施肥机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肥料箱、肥料输出盒和浮舟,所述肥料箱的下端面设置肥料输出盒,肥料输出盒底部连接有肥料输出管,所述肥料输出管连接至浮舟,所述浮舟上表面后部设有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浮舟上表面前部设有深度档位调节机构,所述深度档位调节机构通过连动杆与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肥料输出盒内设置有输出滚轮,肥料输出盒的一端设置有与输出滚轮连接的驱动机构,肥料输出盒的另一端设置有肥料输出调节机构。

驱动机构驱动输出滚轮转动,带动肥料箱内的肥料由肥料输出盒转移至肥料输出管,最后到达浮舟,通过调节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调节肥料的入土深度,也可通过深度档位调节机构调节肥料的入土深度。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锥齿轮盒、软管传动轴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设有接收农机上其他机构传输过来的信号并控制伺服电机停或转的信号控制盒,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软管传动轴,所述锥齿轮盒内设有安装在软管传动轴一端的锥齿轮a、与锥齿轮a啮合的锥齿轮b以及安装锥齿轮b的转轴,所述转轴伸入肥料输出盒内。

更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转轴穿过输出滚轮,所述输出滚轮外周面上开设有出料槽。

再更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肥料输出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螺杆和调量爪,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位于肥料输出盒外的调节旋钮,螺杆部分伸入肥料输出盒内,且其另一端通过环形支撑架连接调量爪,所述调量爪与出料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浮舟两侧设置有中空的开沟器,所述开沟器的上部具有连接肥料输送管的套管。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浮舟上表面的安装板a、轴连接在安装板a两端的连杆a、与连杆a另一端轴连接的连杆b以及轴连接在连杆b上的支撑架,支撑架连接支撑肥料输出盒的支撑杆。

更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安装板a与连杆a的连接处连接有连接片a。

再更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深度档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浮舟上表面的安装板b、轴连接在安装板b两端的连杆c以及轴连接在连杆c上的调节架,调节架上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若干档位槽,连杆c与调节架的连接处连接有深度档位拨杆。

再再更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安装板b与连杆c的连接处连接有连接片b。

再再再更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连接片b与连接片a通过连动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农机上其他机构传输过来的信号经信号控制盒控制伺服电机行停,再经软管传动轴传动,控制施肥动作的行停,将颗粒肥精准施肥于农作物侧部,并填埋,实现农作物机械化移栽和点穴式定量精准施肥同步作业,作业轻松高效,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肥料箱和浮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深度档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肥料箱,2.肥料输出盒,3.浮舟,4.肥料输出管,5.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6.深度档位调节机构,7.连动杆,8.驱动机构,9.肥料输出调节机构,21.输出滚轮,31.开沟器,51.安装板a,52.连杆a,53.连杆b,54.支撑架,55.连接片a,61.安装板b,62.连杆c,63.调节架,64.调节板,65.档位槽,67.深度档位拨杆,68.连接片b,81.锥齿轮盒,82.软管传动轴,83.伺服电机,84.信号控制盒,811.锥齿轮a,812.锥齿轮b,813.转轴,91.调节旋钮,92.螺杆,93.调量爪。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农作物侧方深度施肥机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肥料箱1、肥料输出盒2和浮舟3,肥料箱1的下端面设置肥料输出盒2,肥料输出盒2底部连接有肥料输出管4,肥料输出管4连接至浮舟3,浮舟3上表面后部设有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5,浮舟3上表面前部设有深度档位调节机构6,深度档位调节机构6通过连动杆7与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5连接,肥料输出盒2内设置有输出滚轮21,肥料输出盒2的一端设置有与输出滚轮21连接的驱动机构8,肥料输出盒2的另一端设置有肥料输出调节机构9。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8包括锥齿轮盒81、软管传动轴82和伺服电机83,伺服电机83上设有接收农机上其他机构传输过来的信号并控制伺服电机83停或转的信号控制盒84,伺服电机83的输出轴连接软管传动轴82,锥齿轮盒81内设有安装在软管传动轴82一端的锥齿轮a811、与锥齿轮a811啮合的锥齿轮b812以及安装锥齿轮b812的转轴813,转轴813伸入肥料输出盒2内。转轴813穿过输出滚轮21,输出滚轮21外周面上开设有出料槽。

如图2所示,肥料输出调节机构9包括调节旋钮91、螺杆92和调量爪93,螺杆92的一端连接位于肥料输出盒2外的调节旋钮91,螺杆92部分伸入肥料输出盒3内,且其另一端通过环形支撑架连接调量爪93,调量爪93与出料槽相配合。

如图1所示,浮舟3两侧设置有中空的开沟器31,开沟器31的上部具有连接肥料输送管4的套管。

如图3所示,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5包括固定在浮舟3上表面的安装板a51、轴连接在安装板a51两端的连杆a52、与连杆a52另一端轴连接的连杆b53以及轴连接在连杆b53上的支撑架54,支撑架54连接支撑肥料输出盒2的支撑杆。安装板a51与连杆a52的连接处连接有连接片a55。

如图4所示,深度档位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在浮舟3上表面的安装板b61、轴连接在安装板b61两端的连杆c62以及轴连接在连杆c62上的调节架63,调节架63上连接有调节板64,调节板64上设有若干档位槽65,连杆c62与调节架63的连接处连接有深度档位拨杆67。安装板b61与连杆c62的连接处连接有连接片b68。连接片b68与连接片a55通过连动杆7连接。

具体工作过程:本实施例的施肥机构是安装在插秧机上的,驱动机构8的信号控制盒84接收插秧机构传输过来的信号并控制伺服电机83转动,伺服电机83带动软管传动轴82转动,锥齿轮a811转动,带动锥齿轮b812转动,进而带动转轴813转动,旋转调节旋钮91(可手动,也可设计成电机驱动),螺杆92转动,带动环形支撑架(类似于丝杆螺母)沿螺杆92移动,进而使得调量爪93慢慢远离出料槽211(螺杆92外设有刻度,可以很明显得知调量爪93远离出料槽211的长度)到达需要的长度(事先已经做过大量试验,对于不同的地质、农作物需要多大的出肥量),肥料从肥料箱1掉进输出滚轮21的出料槽后进入到肥料输出管4内,再经开沟器31的套管进入开沟器31后落入泥土,后经浮舟3覆盖泥土,施肥深度自动调节机构5通过多连杆轴连接,使得浮舟3跟随地面的高低起伏而自动调整开沟器31开沟的深度(即肥料的深度);另外,也可以通过深度档位调节机构的深度档位拨杆67手动调节开沟器31开沟的深度。

由于肥料输出盒2是接收插秧机构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输出肥料的,所以当插秧机没有插秧的地方也不会输出肥料,真正做到精准施肥同步作业;肥料输出调节机构9可根据土壤肥度自由调节施肥量(3.9公斤/亩~33.2公斤/亩范围内自由调节),实现按需施肥;肥料输出盒2出肥量均匀一致,施肥精量,肥料利用率高,减少化肥用量15%~30%,降低水质土质污染,可实现水稻生产的化肥减量增效;自动调整开沟器31保证施肥作业精准,肥料定量精准地播撒于秧苗根深50±10m、根侧部50±10范围;肥力见效快,肥力有效期长,促进秧苗旺盛成长,可使水稻有效穗、平均结实粒数和结实率提高,实现粮食增产5%~15%。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