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锋利度自锐旋耕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0169发布日期:2020-11-25 14:1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锋利度自锐旋耕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耕刀,具体涉及一种高锋利度自锐旋耕刀。



背景技术:

旋耕刀是旋耕机的主要核心部件,也是主要耗材,年消耗量巨大。磨损是旋耕刀的主要失效形式,提高旋耕刀的耐磨性能可有效提高旋耕刀的使用寿命,从而提升旋耕作业质量,减少作业停机时间,有助于避免农户错失农耕时机、影响产量。

在旋耕刀刃部钎涂金刚石可显著提高刀具耐磨性能,但在实际的产品中仅简单钎涂金刚石并不一定能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一方面是由于在刃部双面钎涂金刚石后,双面摩擦系数近乎接近,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不均匀,同时也很难自锐,导致作业阻力增大,油耗增加;另一方面作业阻力的增加也会加大土壤对金刚石涂层的损耗,同时也可能会使刀体发生断裂,难以继续服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锐性高、耐磨性强的金刚石钎涂旋耕刀,可减小作业阻力,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锋利度自锐旋耕刀,以改善现有具有金刚石钎涂层的旋耕刀自锐性差且刀具锋利度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锋利度自锐旋耕刀,包括刀柄和刀身,刀身的两个侧面分别为背切面和正切面,刀身的底部设置有刀刃,刀身的前端向具有正切面的一侧弧形弯折,所述刀刃为一倾斜的刃面并用于连接背切面和正切面,该刃面与背切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的,所述背切面相对于刃面的部分设置有金刚石钎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金刚石钎涂层的厚度为0.3~0.8mm。

进一步的,所述旋耕刀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ra,金刚石钎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进一步的,所述刃面与正切面的连接处弧形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刃面的宽度为5mm~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刀具形状,使旋耕刀的刃面与背切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提高了刀具的锋利度,并使旋耕刀与被耕作土地的阻力降低,降低了对旋耕刀更换的频率;

2、本实用新型在旋耕刀的背切面相对于刃面的部分设有耐磨的金刚石钎涂层,从而使得背切面与刃面之间具有不同的磨耗比,在使用过程中,使刀具具有一定自锐性,即在旋耕刀工作过程中,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背切面的高耐磨与刃面的低耐磨处于动态平衡中,使刀具既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又可以持续保持一定的锋利度,可明显降低旋耕机的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高锋利度自锐旋耕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正切面,2、背切面,3、刀刃,4、金刚石钎涂层,5、刃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高锋利度自锐旋耕刀,如图1所示,包括刀柄和刀身,刀身的两个侧面分别为背切面2和正切面1,刀身的底部设置有刀刃3,刀身的前端向具有正切面的一侧弧形弯折,如图2所示,所述刀刃3为一倾斜的刃面5并用于连接背切面2和正切面1,刃面5的宽度为5mm~15mm,背切面2、正切面1、刃面5以及刀身的顶部共同围成一直角梯形结构,该刃面5与背切面2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背切面2相对于刃面5的部分设置有金刚石钎涂层4,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刃面5的部分仅指刃面5在背切面4上的投影部分,金刚石钎涂层4的厚度为0.3~0.8mm。

进一步优化本方案,为了使背切面2与刃面5具有不同的磨耗比,所述旋耕刀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ra,金刚石钎涂层4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ra。

进一步优化本方案,为了降低旋耕刀与被耕作土地之间的阻力,所述刃面5与正切面1的连接处弧形过渡。

本实用新型旋耕刀的刃面5与背切面2呈一定角度,形成刀刃,具有一定锋利度。当旋耕刀工作时,其正切面1没有耐磨涂层,耐磨性能较差;背切面2设有金刚石耐磨层,耐磨性能较好,二者形成一定的磨耗差,使刀具具有一定的自锐性。当刀刃3的磨损钝化程度与刀具的自锐程度达到动态平衡,刀具持续保持一定的锋利度,切入砂石的工作效率提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旋耕刀刃面5的宽度为15mm。所述刃面5与背切面2之间呈30°的夹角。所述背切面2上与刃面5相对的位置设有0.3mm厚的金刚石钎涂层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旋耕刀刃面5的宽度为13mm。所述刃面5与背切面2之间呈35°的夹角。所述背切面2上与刃面5相对的位置设有0.4mm厚的金刚石钎涂层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旋耕刀刃面5的宽度为11mm。所述刃面8与背切面2之间呈40°的夹角。所述背切面2上与刃面5相对的位置设有0.5mm厚的金刚石钎涂层4。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旋耕刀刃面5的宽度为9mm。所述刃面5与背切面2之间呈45°的夹角。所述背切面上与刃面相对的位置设有0.6mm厚的金刚石钎涂层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旋耕刀刃面5的宽度为7mm。所述刃面5与背切面2之间呈50°的夹角。所述背切面上与刃面相对的位置设有0.7mm厚的金刚石钎涂层4。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旋耕刀刃面5的宽度为7mm。所述刃面5与背切面2之间呈60°的夹角。所述背切面上与刃面相对的位置设有0.8mm厚的金刚石钎涂层4。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旋耕刀与本发明中旋耕刀材质相同,外形不同。本例旋耕刀的刃面与背切面夹角为0,刃面宽度15mm,其背切面设有0.8mm厚的金刚石钎涂层。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中旋耕刀与本发明旋耕刀材质相同,刃面宽度15mm,其刃面与背切面夹角为30°,只是背切面没有金刚石钎涂层。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旋耕刀与本发明旋耕刀材质相同,刃面宽度15mm,其刃面与背切面夹角为30°,只是背切面和刃面设有0.8mm厚的金刚石钎涂层。

为了验证本发明旋耕刀的创新性,将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的旋耕刀分别安装在100马力拖拉机带动的旋耕机上,在同一地质条件下进行旋耕作业,以旋耕100亩地的实际耗油量评判刀具的锋利度。

由上表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6相比于对比例1-3的实际耗油量更少,锋利度更好。

同时,实施例1-6中,随着旋耕刀刃面5的宽度逐渐减小、刃面5与背切面2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耗油量逐渐增加,由此可知,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范围内,旋耕刀刃面5的宽度越小,耗油量越大;刃面5与背切面2之间的夹角越大,耗油量越大,其中,实施例1的耗油量最少,锋利度最佳。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