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9767发布日期:2020-06-05 21:3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矿山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开发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不断转型,依靠矿产资源的发展方式逐渐被淘汰,枯竭矿山数量由此大幅增加,给环境、生态和景观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和问题。许多废弃的矿山暴露在社会中成为一个个"伤疤",使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逆向演替严重。废弃矿山也是一种资源、一种潜力,因提供一种利于废弃矿山循环利用的生态恢复治理之路,实现矿山的快速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整体系统根据矿区的不同因地制宜,并充分利用雨水收集与生态恢复结合,提高了矿区生态恢复的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包括:

智能控制系统,其包括:

处理器,其连接到显示屏。

矿山作业规划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矿山在开采期间各个位置的作业分布信息,并根据作业类型的不同进行标记分区,同时采集每个作业区的土质信息,从而形成生态恢复的治理作业图。

生态种植系统,其包括:

土工格栅,其铺设并固定在所述矿山的边坡上;所述土工格栅网孔内种植植被。

雨水收集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矿山中部低洼区的下方,所述雨水收集单元包括:

箱体,其为顶端设置第一开口的腔体,所述箱体内设置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间,分别为第一蓄水室和第二蓄水室。

环形对接管,其环绕所述箱体的外周设置;所述环形对接管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水泵。

灌溉单元,其包括:

管组,其包括多个管体,所述管体纵向铺设在所述矿山边坡上,相邻所述管体之间间隔15-20个所述土工格栅的网孔,所述管体两侧对称设置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方设置扣合在所述排水槽上的网板,所述排水槽与所述环形对接管液体连通,所述管体与所述第二蓄水室底端液体连通。

灌溉管,其以可转动并可伸缩的方式,交错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两侧,所述灌溉管在转动时远离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为扇形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管体的具体固定方式为:所述管体底端设置固定爪,所述固定爪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60度,相邻所述固定爪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0-80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灌溉管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灌溉管与所述管体连接的一端设置以可转动并可升降的方式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管体液体相通,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管体连接处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启闭与所述转动轴的升降均受控于处理器。

优选的是,所述灌溉管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灌溉管包括第一中空管和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内的第二中空管,所述第二中空管的前后移动受控于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灌溉管伸缩。

优选的是,所述植被种植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土工格栅的网孔内设置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设置与所述种植槽适配的盆体,所述盆体的顶端边角处设置定位孔,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插入对角处的4个定位孔,所述插杆包括连接板和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底端的子杆,相邻所述子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土工格栅网线的直径,所述盆体的底端设置孔洞,所述盆体内设置营养土。

优选的是,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全景虚拟模块,其连接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矿山作业规划采集模块;所述全景虚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治理作业图以及不同所述作业区的土质信息,结合所述全景虚拟模块内存储的矿区周围的天气变化信息以及不同所述作业区选用的不同的植被信息,虚拟所述矿区内生态发展的进程,并生成所述进程中生态发展的问题清单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内设置环绕所述箱体的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连接状态监测控制模块,所述状态监测控制连接到所述处理器,所述状态监测控制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箱体内水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开启所述加热板,以使所述箱体内的水处于液体状态;当所述箱体内的水有30%-50%结冰时,所述状态监测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加热板开启,并在所述水箱内的30%-50%结冰的水融化60%-80%时,所述加热板关闭。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所述矿山作业规划采集模块采集整个矿区之前的作业信息,从而从整体掌握矿区废弃的程度,便于根据作业区域的不同,污染程度的不同,土质信息的不同,构成用于矿山生态恢复的治理作业图。通过在矿山边坡设置土工格栅,对边坡土层进行固定,然后在土工格栅网孔内种植的方式,可降低土层的滑坡;通过在矿山低洼地区设置箱体,用于承接收集的雨水,解决矿区内雨水沉积的问题的同时,将雨水充分利用以用于灌溉,也解决了灌溉取水的问题;通过在箱体内设置过滤板,便于对浑浊的雨水进行沉淀,更利于雨水在灌溉中的输送;通过在箱体外侧设置环形对接管,更利于箱体与矿区整个边坡上的管体的液体连通;通过在矿山边坡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管体,通过管体输送灌溉用水,再经所述灌溉管流出浇灌附近植被,通过灌溉管的伸缩转动,使得一个灌溉管即可完成附近360度以及较远处的植被的灌溉,便利灵活调整灌溉的范围,所述灌溉管第二开口的扇形设置,使得经第二开口流出的灌溉用水灌溉范围更广,喷射的更为均匀。整体系统根据矿区的不同因地制宜,并充分利用雨水收集与生态恢复结合,提高了矿区生态恢复的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雨水收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管体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灌溉管展开时所述管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盆体固定于所述土工格栅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矿山生态恢复系统,包括:

智能控制系统,其包括:

处理器,其连接到显示屏。

矿山作业规划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矿山在开采期间各个位置的作业分布信息,并根据作业类型的不同进行标记分区,同时采集每个作业区的土质信息,从而形成生态恢复的治理作业图。

生态种植系统,其包括:

土工格栅10,其铺设并固定在所述矿山的边坡上;所述土工格栅10网孔内种植植被。

雨水收集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矿山中部低洼区的下方,所述雨水收集单元包括:

箱体20,其为顶端设置第一开口21的腔体,所述箱体20内设置过滤板22,所述过滤板22将所述箱体20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间,分别为第一蓄水室和第二蓄水室。

环形对接管23,其环绕所述箱体20的外周设置;所述环形对接管23与所述第一开口21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管24,所述第一连接管24上设置水泵25。

灌溉单元,其包括:

管组,其包括多个管体30,所述管体30纵向铺设在所述矿山边坡上,相邻所述管体30之间间隔15-20个所述土工格栅10的网孔,所述管体30两侧对称设置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上方设置扣合在所述排水槽31上的网板,所述排水槽31与所述环形对接管23液体连通,所述管体30与所述第二蓄水室底端液体连通。

灌溉管32,其以可转动并可伸缩的方式,交错设置在所述管体30的两侧,所述灌溉管32在转动时远离所述管体30的一端设置第二开口33,所述第二开口33设置为扇形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矿山作业规划采集模块采集整个矿区之前的作业信息,从而从整体掌握矿区废弃的程度,便于根据作业区域的不同,污染程度的不同,土质信息的不同,构成用于矿山生态恢复的治理作业图。通过在矿山边坡设置土工格栅10,对边坡土层进行固定,然后在土工格栅10网孔内种植的方式,可降低土层的滑坡;通过在矿山低洼地区设置箱体20,用于承接收集的雨水,解决矿区内雨水沉积的问题的同时,将雨水充分利用以用于灌溉,也解决了灌溉取水的问题;通过在箱体20内设置过滤板22,便于对浑浊的雨水进行沉淀,更利于雨水在灌溉中的输送;通过在箱体20外侧设置环形对接管23,更利于箱体20与矿区整个边坡上的管体30的液体连通;通过在矿山边坡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管体30,通过管体30输送灌溉用水,再经所述灌溉管32流出浇灌附近植被,通过灌溉管32的伸缩转动,使得一个灌溉管32即可完成附近360度以及较远处的植被的灌溉,便利灵活调整灌溉的范围,所述灌溉管32第二开口33的扇形设置,使得经第二开口33流出的灌溉用水灌溉范围更广,喷射的更为均匀。整体系统根据矿区的不同因地制宜,并充分利用雨水收集与生态恢复结合,提高了矿区生态恢复的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管体30的具体固定方式为:所述管体30底端设置固定爪34,所述固定爪3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60度,相邻所述固定爪34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0-80厘米。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所述管体30的下方设置固定爪34,便于使管体30固定在相应的地方,防止其移动,通过对称的定位杆插入土层内的方式,并以之间30-60度夹角的方式,加固了定位杆之间的相对牵制,使得定位杆对于管体30的固定更为稳定。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灌溉管32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灌溉管32与所述管体30连接的一端设置以可转动并可升降的方式连接的转动轴35,所述转动轴35与所述管体30液体相通,所述转动轴35与所述管体30连接处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启闭与所述转动轴35的升降均受控于处理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动轴35使得所述灌溉管32在升起之后,可转动0-360度,便于提高一个灌溉管32的使用率,以及一个灌溉管32的灌溉面积;所述电磁阀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可在灌溉时启动,非灌溉时间关闭,控制方式方便省力;通过转动轴35与管体30的连通,使得灌溉面积更易于控制。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灌溉管32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灌溉管32包括第一中空管36和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管36内的第二中空管37,所述第二中空管37的前后移动受控于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灌溉管32伸缩。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处理器控制第二中空管37的伸缩,从而在灌溉管32用于浇水灌溉时,以通过调整第二中空管37伸缩的程度,灵活调整灌溉区域和灌溉面积,使得灌溉浇水更为方便省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植被种植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土工格栅10的网孔内设置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设置与所述种植槽适配的盆体40,所述盆体40的顶端边角处设置定位孔,还包括插杆41,所述插杆41插入对角处的4个定位孔,所述插杆41包括连接板42和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2底端的子杆43,相邻所述子杆4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土工格栅10网线的直径,所述盆体40的底端设置孔洞,所述盆体40内设置营养土。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5所示,通过在所述土工格栅10的网孔内设置盆体40,并在盆体40内设置营养土,便于种植在盆体40内的植被的成活和快速生长,矿区内多选用多根茎且根深的植被进行种植,通过在盆体40底端设置孔洞,孔洞的大小设置为3-5厘米,从而便于根茎通过孔洞向盆体40底端的土壤进行扎根,在通过盆体40边角处设置定位孔,通过子杆43对网孔的交叉点进行固定,4个子杆43以网孔交叉点位中心,插入土层内,从而固定盆体40与种植槽内的同时,固定了土工格栅10,这种植被种植的方式,可使得矿山的绿化效率大大提高。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全景虚拟模块,其连接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矿山作业规划采集模块;所述全景虚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治理作业图以及不同所述作业区的土质信息,结合所述全景虚拟模块内存储的矿区周围的天气变化信息以及不同所述作业区选用的不同的植被信息,虚拟所述矿区内生态发展的进程,并生成所述进程中生态发展的问题清单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全景虚拟模块内存储所述矿区所在地区的多年内的天气状况,同时存储不同作业区内对应选取的用于种植的植被,在结合不同作业区的土质信息,匹配适应土质生长的植被,从而在此基础上,虚拟矿区在多种因素匹配结合下的发展状况,从而预设在生态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便于提前突出问题,提前预防解决,从而提高矿区生态恢复的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箱体20内设置环绕所述箱体20的夹层26,所述夹层26内设置加热板27,所述加热板27连接状态监测控制模块,所述状态监测控制连接到所述处理器,所述状态监测控制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箱体20内水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开启所述加热板27,以使所述箱体20内的水处于液体状态;当所述箱体20内的水有30%-50%结冰时,所述状态监测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加热板27开启,并在所述水箱内的30%-50%结冰的水融化60%-80%时,所述加热板27关闭。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状态监测控制模块监测所述箱体20内水的状态,防止箱体20内的水在寒冷天气下结冰,否则无法进行植被灌溉。在箱体20内的水出现30-50%结冰的状态时,在未完全结冰的情况下,通过加热板27对箱体20内的水进行加热,但不需要将箱体20内的冰完全融化,只需将结冰的冰块融化60-80%,关闭加热板27即可,利用加热板27产生的余热在缓慢融化剩余的冰块,起到了融化部分冰块,不影响灌溉用水的同时,节省了能量的消耗,所述状态监测控制模块在严寒的天气下,可保证收集的雨水进行正常灌溉,使得收集的雨水使用不受天气的影响。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