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9977发布日期:2020-06-12 16:25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药的
技术领域
,具体的更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害螨种群数量的剧增,蜱螨类已上升为果树、棉花、蔬菜、水稻、小麦、茶树、烟草等作物上虫(螨)害的主要防治对象。当害螨发生时,用杀螨剂防治是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在农业部登记防治农业害螨的药剂主要有阿维菌素、哒螨灵、炔螨特、苯丁锡等,害螨对其已产生抗性,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有效防治害螨且安全无公害的农药。一些科学家认为硅藻土颗粒堵塞昆虫的气孔和气管是导致死亡的原因。chiu把谷象、菜豆象用晶体sio2和班脱岩粉处理后,没有发现成虫耗氧量的不同,表明sio2颗粒没有进入昆虫气管。后来,又有科学家提出硅藻土杀虫剂破坏昆虫表皮的理论。mewis用硅藻土杀虫剂对黄粉虫的成虫进行实验,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经过硅藻土杀虫剂处理后黄粉虫的成虫表皮部分蜡层被破坏,甚至有少量的硅藻土嵌在表皮上,他用硅藻土杀虫剂homeshield处理黄粉虫的蛹,称重发现处理蛹体重明显比对照蛹轻,证明处理后的黄粉虫蛹有失水现象。目前,选择复配混合物的农药就成了当前的首选和一种有效的途径,并通过调整不同农药的配比是性能互补的农药得到最佳的增效作用。但是,在原药活性成分应用的时候由于配方的助剂含量都比较少,应用效果得到下降。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原料包括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原药,重量比为(1:40)~(400:1);所述原药选自四螨嗪、茚虫威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原药为四螨嗪;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四螨嗪的重量比为(1:40)~(100: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其应用剂性选自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剂中的一种。一种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10-50%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5-10%助剂,第一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助剂包括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0.5-2.5);所述第一润湿剂选自烷基类萘磺酸钠、二异丙基萘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nno、mf、cnf、eo/po嵌段聚醚、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的组合;所述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之间的重量比为(0.1-0.5):1。一种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5-40%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0.5-20%崩解剂,5-15%粘结剂,5-15%其他助剂,第二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其他助剂包括第二润湿剂、第二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酰胺、淀粉、糊精、阿拉伯胶、大豆蛋白、胳朊、骨胶、明胶、硅酸钠、虫胶、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聚丙烯酰胺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本发明中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应用,应用于防治红蜘蛛、西花蓟马、白粉虱、斑潜蝇、斜纹夜蛾、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尺蠖、绿盲蝽、葡萄蚜虫中的至少一种。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更容易理解本发明中上述的技术方案、特征和优点。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锯齿形硅藻土的光学显微镜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锯齿形硅藻土的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发明中的词语“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原料包括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原药,重量比为(1:40)~(400:1);所述原药选自四螨嗪、茚虫威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术语“组合物”是指组合物中的组份为组合包装或单独包装,使用时一起使用。即本发明中,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原药”是指: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原药可以混合一起包装,使用时一起使用;还包括: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原药分开包装,使用时再按比例混合一起使用。锯齿形硅藻土硅藻土是由单细胞水生藻类植物的遗骸沉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硅藻土矿床。硅藻土具有多孔性、比表面积大、低密度、吸附性好、耐酸、耐热等特点,其主要成分是非晶体sio2。本发明中所述特定结构硅藻土为具有特定晶体结构的硅藻土,一般硅藻土中除了含有主要成分二氧化硅之外,还会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cao、mgo等和有机质。而本申请中所述的特定结构硅藻土是经过提纯处理之后,主含量为具有特定锯齿形蜂窝结构二氧化硅的硅藻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具有特定锯齿形蜂窝结构的二氧化硅可以选用法国益瑞石公司的牌号为celite610的特定结构硅藻土。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下可以看到celite610具有清晰的锯齿形蜂窝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特定结构硅藻土一方面由于其锯齿形蜂窝结构,使得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助于更好的吸附在昆虫体表的蜡质层,引起昆虫体内迅速脱水。另一方面由于其锯齿状的蜂窝结构,有助于其对昆虫体表的蜡质层造成破坏,撕裂昆虫体表,迅速渗透进昆虫体内部,对昆虫造成致命的伤害,从而提高组合物的致死性。四螨嗪四螨嗪英文通用名clofentezine,分子式:c14h8c12n4,属触杀型有机氮类杀螨剂,低毒。四螨嗪属于胚胎发育抑制剂,主要杀螨卵,但对幼螨也有一定效果,对成螨无效。有效成分及其制剂对光、空气和热稳定,可燃性低。在西班牙、以色列、智利和新西兰用于防治苹果和其他果树树冠上的螨类。在果园或葡萄园用在冬卵孵化前喷药,能防治整个季节的食植性叶螨。在四年大田试验中,可防治苹果和桃树的榆全爪螨。总之,该药对榆全爪螨(苹果红蜘蛛)有特效,持效期长,主要用作杀卵剂,对幼龄期有一定的防效,对捕食性螨和益虫无影响,用于苹果、观赏植物和豌豆、柑桔、棉花,在开花期前、后各施一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原药为四螨嗪;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四螨嗪的重量比为(1:40)~(100:1);优选的,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四螨嗪的重量比为(1:1)~(100:1);更优选的,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四螨嗪的重量比为50:1。在本发明中,硅藻土一方面本身可以吸附到昆虫的表皮,表皮的蜡层起到防止体内水分流失的作用,而蜡层被硅藻土破坏后,对储粮害虫而言,害虫体内水分就会过度损失导致害虫的死亡,另一方面对螨卵杀伤力强,对幼螨、若螨也有较强的杀伤力。能抑制成螨的产卵量和所产卵的孵化率,持效期长,一般可达50-60天。但四螨嗪对成螨效果差,速效性差,一般药后2周才能达到最高杀螨活性,单独使用无法满足对害螨的防治要求。但是发明人意外发现,四螨嗪在于特定的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之间进行复配可以产生优异的协同增效作用,不仅可以加速害虫的死亡,而且还可以提高四螨嗪对成螨的杀虫的效果,发明人认为可能是由于,具有锯齿形蜂窝结构的硅藻土可以通过物理作用吸附于昆虫的体表并对昆虫的体表造成破坏作用,可以提高四螨嗪对昆虫体表的渗透性,增强了原药对于昆虫的杀伤力度,加速其死亡。茚虫威茚虫威(indoxacarb)是最新高效杀虫剂,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失去功能,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可有效防治粮、棉、果、蔬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茚虫威对棉铃虫、烟芽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粉纹夜蛾、蓝夜蛾、苹果蠹蛾等几乎所有重要农业鳞翅目害虫都有卓越的杀虫活性,对小绿叶蝉、马铃薯叶蝉、桃蚜、马铃薯甲虫等部分同翅目和鞘翅目害虫也有一定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原药为茚虫威;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茚虫威的重量比为(1:40)~(100: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茚虫威的重量比为200: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茚虫威的重量比为1: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茚虫威的重量比为1:1。在本发明中,发明人发现茚虫威具有独特杀虫效果,在昆虫体内被迅速转化为dcjw,由dcjw作用于昆虫神经细胞失活态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不可逆阻断昆虫体内的神经冲动传递,破坏神经冲动传递,导致害虫运动失调、不能进食、麻痹并最终死亡。并且意外发现本发明中的茚虫威与具有锯齿形蜂窝结构的硅藻土之间进行复配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茚虫威对昆虫的杀伤力,发明人认为可能是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破裂昆虫体表加速茚虫威对昆虫体表的渗透力,提高对昆虫钠离子通道的失调以及神经系统的破坏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其应用剂性选自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剂中的一种。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10-80%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5-10%助剂,第一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助剂包括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40-60%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6-8%助剂,第一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助剂包括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50%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7%助剂,第一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助剂包括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0.5-2.5);优选的,所述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1-2);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1.5。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润湿剂、第二种润湿剂为同一种润湿剂;所述第一分散剂、第二分散剂为同一种分散剂;所述第一载体、第二载体为同一种载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润湿剂选自二丁基萘磺酸钠、二异丙基萘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nno、mf、cnf、eo/po嵌段聚醚、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润湿剂选自二丁基萘磺酸钠。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的组合;所述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之间的重量比为(0.1-0.5):1;优选的,所述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之间的重量比为0.3: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方式中,本发明中所述的聚羧酸类分散剂购买自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gy-d系列的聚羧酸类分散剂;更优选的,所述聚羧酸类分散剂为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载体选自高岭土、轻质碳酸钙、膨润土、活性白土、硅藻土、白炭黑、凹凸棒、粘土、蒙脱石、浮石、陶土、生石灰、镁石灰、磷石灰、白云石、石膏、海泡石、云母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载体为高岭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岭土的目数为1000-2000目;优选的,所述高岭土的目数为1500目。在本发明中,对于可湿性分散剂或水分散粒剂在使用的时候,其配方的助剂用量相对较少,稀释后对作物和靶标的润湿性和铺展的性能相对比较差,但是发明人意外发现,针对本发明中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四螨嗪的复配或是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茚虫威的复配而言,其助剂选用特定用量的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二丁基萘磺酸钠时,可以对于杀虫效果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强药液对于作物和靶标的润湿铺展性,进一步提高杀虫效率。尤其是选用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6作为分散剂时,效果会更加优异,发明人认为可能是由于,在本发明中,由于聚羧酸盐中的分子主链的疏水性和侧链的亲水性以及侧链的存在,对溶剂中具有一定的立体稳定作用,可以防止无规则凝聚,有助于农药颗粒的分散,其中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6本身主链上具有较多的活性基团,可以与大尺寸锯齿形蜂窝结构的硅藻土之间产生作用力,稳定硅藻土的存在,而二丁基萘磺酸钠是具有双直链烷基结构小分子单体,可以与硅藻土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加硅藻土的空间位阻防止其团聚,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二丁基萘磺酸钠的丁烷基的侧链结构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提高硅藻土在溶剂中的流动性,进一步保证了体系的分散性,在使用时降低液滴的分散性,利于提高对于昆虫的靶标润湿性。一种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至少包括:称取各组份,取助剂先进行粉碎,使其能相互混合,并加入原药再次进行搅拌混合,最后加入锯齿形硅藻土,使用密封进行震摇混合,之后转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在本发明中,按照设计配方,称取适当的助剂,先进行高速万能粉碎,使其能相互混合均匀,且降低细度。然后加入所述特定结构硅藻土,为避免破坏所述特定结构硅藻土的结构,未使用机械粉碎。申请人推测,选用聚羧酸类分散剂、二丁基萘磺酸钠进行复配作用,在混合时由于与硅藻土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力,而聚羧酸类分散剂特殊的梳形结构和二丁基萘磺酸钠的特殊适当长度的双烷基直连不仅对硅藻土有一定的润湿分散的作用,还能够在共混阶段减少对硅藻土的齿形结构有一定的保护的作用,可以使得齿形硅藻土在撕裂昆虫的体表是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5-60%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0.5-20%崩解剂,5-15%粘结剂,5-15%其他助剂,第二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其他助剂包括第二润湿剂、第二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包含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45%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12%崩解剂,10%粘结剂,10%其他助剂,第二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其他助剂包括第二润湿剂、第二分散剂的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润湿剂、第二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0.5-2.5);优选的,所述第二润湿剂、第二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1-2);更优选的,所述第二润湿剂、第二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1.5。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润湿剂、第二种润湿剂为同一种润湿剂;所述第一分散剂、第二分散剂为同一种分散剂;所述第一载体、第二载体为同一种载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崩解剂选自硫酸铵、氯化钠、尿素、淀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崩解剂为淀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酰胺、淀粉、糊精、阿拉伯胶、大豆蛋白、胳朊、骨胶、明胶、硅酸钠、虫胶、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的粘结剂为聚丙烯酰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丙烯酰胺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本发明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种类不做特殊的限定;优选的,购买自河南德邦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cp20、cp30、cp40、cp50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中,发明人发现,对于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茚虫威复配的水分散粒剂,其助剂在选用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二丁基萘磺酸钠时,选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粘结剂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可进一步提高体系杀虫效率。发明人认为可能是由于聚羧酸类分散剂为梳形结构的阴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阳离子性的高分子结构,当溶解在水中时,两种相反电荷的高分子聚合物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作用力,但是聚羧酸盐具有较大空间阻力的又不会与阳离子聚酰胺形成团聚,可以维持在比较平衡的分散状态,在施药的时候可以在作物中形成足够的吸附力,用来持久的撑托锯齿形硅藻土和原药分子,提高除虫的效率。一种包含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至少包括:称取各组份,取助剂先进行粉碎,使其能相互混合,并加入原药再次进行搅拌混合,最后加入锯齿形硅藻土,使用密封进行震摇混合,之后转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充分混合,接着在造粒机上进行造粒并干燥即得。在本发明中,按照设计配方,称取适当的助剂,先进行高速万能粉碎,使其能相互混合均匀,且降低细度。然后加入所述特定结构硅藻土,为避免破坏所述特定结构硅藻土的结构,未使用机械粉碎。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应用,应用于防治红蜘蛛、西花蓟马、白粉虱、斑潜蝇、斜纹夜蛾、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尺蠖、绿盲蝽、葡萄蚜虫中的至少一种。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选用法国益瑞石公司的牌号为celite610的特定结构硅藻土,简称为ce,所述ce:a之间为重量比。实施例1-1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四螨嗪复配对柑橘红蜘蛛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1-1所示。参照ny/t1154.13-2008标准中的方法,采用叶片喷雾法。将大小一致的平整柑橘叶片洗净擦干,叶面朝上将叶片贴放在湿海绵上,用湿润的小棉条围在叶片的周围以防供试螨逃逸,将湿海绵放入直径9cm的培养皿中,在培养皿中加入水,水面略低于海绵高度。将室内饲养的若螨接种到叶片上,每片叶不低于30头。将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底盘进行喷雾,喷药量为1ml,药液沉降1min后取出,转移至饲养条件下饲养。每处理4次重复,并设空白对照。48h后在解剖镜下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镊子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计为死亡。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1-1.ce与四螨嗪混配对柑橘红蜘蛛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1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茚虫威复配对西花蓟马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1所示。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14-2008,采用浸叶碟法。用直径18mm的打孔器将叶片打成叶碟,将叶碟在供试药液中浸渍10秒后,放入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直径90mm)中,每皿放入5个叶碟,等自然晾干后,再挑选西花蓟马成虫到培养皿中,每皿不低于30头,然后用保鲜膜封住皿口,并在膜上用针头扎一些小孔通气,每处理4次重复,处理完毕,置于观察室内培养。72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尖头毛笔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计为死亡。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2-1.ce与茚虫威混配对西花蓟马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2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茚虫威复配对白粉虱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2所示。参照ny/t1154.14-2008标准中的方法,采用浸叶法。将琼脂(1%)液加热溶解后,吸取20ml到200ml的烧杯中,常温下冷凝待用。将叶片在供试药液中浸渍10秒,取出等自然晾干后,将叶片粘贴在凝固琼脂液表面,叶柄处用湿棉球包住,每个烧杯内放入3~4个叶片,再接入白粉虱成虫,每烧杯15头左右,然后用保鲜膜封住烧杯口,并在膜上用针头扎一些小孔通气,每处理4次重复,处理完毕置于观察室内培养。72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镊子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计为死亡。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2-2.ce与茚虫威混配对白粉虱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3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茚虫威复配对斑潜蝇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3所示。参照ny/t1154.13-2008标准中的方法,采用喷雾法。将盆栽豇豆无虫苗移入养虫笼中,接入一定数量已交配的南美斑潜蝇成虫,6h后取出产有南美斑潜蝇卵的豆苗,置于另一养虫笼中继续饲养至2龄幼虫(确保每盘含2龄幼虫不低于80头),然后进行喷雾处理,自然风干后,转移至人工气候箱中继续饲养。每处理4次重复,并设空白对照。到3龄幼虫末期将豆苗从根部剪断,末端用浸水棉团保湿,分放在人工气候箱内的塑料盆中,让其化蛹,统计各盘中蛹的数量。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2-3.ce与茚虫威混配对斑潜蝇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4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茚虫威复配对斜纹夜蛾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4所示。参照ny/t1154.14-2008标准中的方法,采用浸叶碟法。用直径18mm的打孔器将甘蓝叶打成叶碟,将叶碟在供试药液中浸渍10秒后,放入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直径90mm)中,每皿放入6个叶碟,等自然晾干后,再挑选饥饿了4h的斜纹夜蛾3龄幼虫到培养皿中,每皿不低于10头,4次重复,处理完毕,盖上皿盖,置于观察室内培养。72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镊子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计为死亡。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2-4.ce与茚虫威混配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5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茚虫威复配对茶叶茶小绿叶蝉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5所示。参照ny/t1154.11-2008标准中的方法,采用浸渍法。选取新鲜茶树芽梢3株,在供试药液中浸渍30秒后,取出自然晾干,用湿脱脂棉包住芽梢基部保湿,再用保鲜膜密封住脱脂棉球,置于玻璃试管(φ200×30mm)中,每浓度4次重复。然后用毛笔接入乙醚轻度麻醉处理的茶小绿叶蝉3龄若虫,每管15±2头,试管口用白纱布封住。处理完毕,置于观察室内。72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镊子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计为死亡。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2-5.ce与茚虫威混配对茶叶茶小绿叶蝉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6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茚虫威复配对茶叶茶黄蓟马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6所示。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14-2008,采用浸叶法。选取新鲜带一定数量茶黄蓟马(不低于20头)的茶树芽梢3株,在供试药液中浸渍10秒后,取出自然晾干,用湿脱脂棉包住芽梢基部保湿,再用保鲜膜密封住脱脂棉球,置于玻璃试管(φ200×30mm)中,每浓度4次重复。试管口用保鲜膜封住,扎小孔透气。处理完毕,置于观察室内。72h后解剖镜下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尖头毛笔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计为死亡。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2-6.ce与茚虫威混配对茶叶茶黄蓟马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7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茚虫威复配对茶叶茶尺蠖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7所示。参照ny/t1154.14-2008标准中的方法,采用浸叶法。选取新鲜茶树芽梢3株,在供试药液中浸渍30秒后,取出自然晾干,用湿脱脂棉包住芽梢基部保湿,再用保鲜膜密封住脱脂棉球,置于罐头瓶中,每浓度4次重复。然后用毛笔接入大小一致活泼健康的茶尺蠖2龄若虫,每罐15±2头,用白纱布封住。处理完毕,置于观察室内。72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镊子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计为死亡。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2-7.ce与茚虫威混配对茶叶茶尺蠖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8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茚虫威复配对绿盲蝽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8所示。参照ny/t1154.11-2008标准中的方法,采用叶片喷雾法。采用浸渍法,将新鲜芸豆消毒洗净晾干,切成2~3cm片段,放入不同浓度的药液中浸渍30秒后,自然条件下晾干,然后放入透明、空气畅通的塑料盒(直径6cm、高7cm)中,每盒两段。接入健康、一致的绿盲蝽3龄若虫,每盒15头左右,4次重复,设空白对照。塑料盒放入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h后检查各盒子内试虫的死亡情况,用毛笔尖轻触绿盲蝽虫体,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镊子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计为死亡。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2-8.ce与茚虫威混配对绿盲蝽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9共毒系数法(ctc)筛选:ce与茚虫威复配对葡萄蚜虫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9所示。参照ny/t1154.6-2006标准中的方法,采用浸虫法。剪取带有一定数量葡萄蚜虫的叶片,放入待测药液中浸渍10秒钟,取出后用吸水滤纸吸去虫体周围的药液,置于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并用湿棉球保湿,然后用湿纱布将培养皿盖住。每处理30头左右蚜虫,4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含所用溶剂和乳化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处理完毕转移至观察室内培养。48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毛笔轻轻触碰蚜虫,身体不动判断为死亡。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7-2006,采用sun&johnson(1960)共毒系数法(ctc)求出各混配组合的共毒系数(ctc)。一般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表2-9.ce与茚虫威混配对葡萄蚜虫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3-1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原料包括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原药,所述原药为四螨嗪;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四螨嗪的重量比为50:1。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50%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7%助剂,第一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助剂包括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组合。所述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1.5。所述第一润湿剂选自二丁基萘磺酸钠。所述第一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的组合;所述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之间的重量比为0.3:1。所述聚羧酸类分散剂为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6。所述第一载体为高岭土。所述高岭土的目数为1500目。一种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至少包括:称取各组份,取助剂先进行粉碎,使其能相互混合,并加入原药再次进行搅拌混合,最后加入锯齿形硅藻土,使用密封进行震摇混合,之后转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实施例4-1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原料包括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原药,所述原药为茚虫威;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茚虫威的重量比为200:1。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50%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7%助剂,第一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助剂包括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组合。所述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1.5。所述第一润湿剂选自二丁基萘磺酸钠。所述第一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的组合;所述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之间的重量比为0.3:1。所述聚羧酸类分散剂为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6。所述第一载体为高岭土。所述高岭土的目数为1500目。一种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至少包括:称取各组份,取助剂先进行粉碎,使其能相互混合,并加入原药再次进行搅拌混合,最后加入锯齿形硅藻土,使用密封进行震摇混合,之后转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实施例4-2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原料包括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原药,所述原药为茚虫威;所述锯齿形蜂窝结构硅藻土、茚虫威的重量比为1:1。所述包含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含:45%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12%崩解剂,10%粘结剂,10%其他助剂,第二载体补足余量;所述其他助剂包括第二润湿剂、第二分散剂的组合。所述第二润湿剂、第二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1.5。所述崩解剂为淀粉。所述的粘结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聚丙烯酰胺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购买自河南德邦水处理材料有限公司,cp50。所述第二润湿剂选自二丁基萘磺酸钠。所述第二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的组合;所述木质素磺酸铵、聚羧酸类分散剂之间的重量比为0.3:1。所述聚羧酸类分散剂为聚羧酸盐分散剂gy-d06。所述第二载体为高岭土,所述高岭土的目数为1500目。一种包含所述杀虫杀螨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至少包括:称取各组份,取助剂先进行粉碎,使其能相互混合,并加入原药再次进行搅拌混合,最后加入锯齿形硅藻土,使用密封进行震摇混合,之后转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充分混合,接着在造粒机上进行造粒并干燥即得。对比例1与实施例3-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铵、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所述木质素磺酸铵、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重量比为0.3:1。对比例2与实施例3-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润湿剂选自ɑ-烯基磺酸钠。对比例3与实施例3-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润湿剂、第一分散剂的重量比为5:1。性能测试1、悬浮率的测定:按gb/t14825-2006方法测定包含所述的杀虫杀螨组合物的可湿性分散剂悬浮率,结果如表3所示。方法提要:用标准硬水将待测试样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悬浮液。在规定的条件下,于量筒中静置一定时间,测定底部十分之一悬浮液中有效成分质量分数,计算其悬浮率。表3悬浮率的测定结果实施例悬浮率(%)实施例3-193.4实施例4-191.6对比例182.5对比例286.2对比例388.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发明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更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