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79251发布日期:2020-06-12 16:2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捧心兰,学名为lycaste,又称薄叶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是兰花中开花最美的种类之一。国外有些种已经被引种作为栽培的兰花,且已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进入商品化生产。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越来越高,花卉产业不断进步发展,以满足物质文明的需求。捧心兰飘香俊逸,花大素雅,花期长,叶大而秀美,是优质盆栽兰花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其栽培繁殖技术的成熟将推动捧心兰的应用。虽然其对栽培管理的要求较高,但随着温室生产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捧心兰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捧心兰以种子播种或分生繁殖的方式进行栽培繁殖,但分株繁殖的方式繁殖系数较低,难以满足产业化生产需求;种子播种的方式,在无菌播种繁育过程中,尤其是瓶苗驯化至幼苗假球茎肥大前,植株生长势弱,易受环境影响而死亡,成活率不高,繁殖难度较大。除此以外,在无性繁殖方面,因该方式易受菌类感染,繁殖系数也不大。繁育技术的不成熟使捧心兰市场价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捧心兰市场的扩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捧心兰的栽培繁殖技术繁殖系数低、繁殖难度大,难以大规模的快速繁殖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繁殖系数高、繁殖难度小、成活率高、适于大规模栽培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丛生苗;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得到原球茎;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生长即可。优选地,步骤s1中,采用的所述播种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0g/l的椰子汁、1g/l的活性碳。优选地,s1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取果荚未开裂的捧心兰种子,先用无菌水冲洗,再用60~80%的酒精浸泡20~40s,然后放入0.1wt%的升汞溶液中,浸泡5~15min,浸泡后用无菌水冲洗,采用无菌纸吸干水分,切开果荚,得到果荚内的捧心兰种子;s12、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在25±2℃的培养温度下,保持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为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优选地,步骤s2中,采用的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0.1-0.5mg/l的ba、20g/l土豆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20g/l的香蕉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4g/l的苹果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在25±2℃的培养温度下,保持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为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培养,培养20~30天后,得到幼小的丛生苗;s22、将步骤s21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继代转接一次,继续培养,培养至繁殖系数大于或等于5,得到长大的丛生苗。优选地,步骤s3中,采用的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wpm、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dkw、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优选地,步骤s3中,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诱导20~50天后,得到原球茎。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41、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向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喷涂杀菌剂,并用薄膜盖上6~8天;s42、将步骤s41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从所述生根培养基中移出,清除根部的所述生根培养基,并在清洗溶液中浸泡20~40s,再在生根溶液中浸泡20~40s,将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生长即可。优选地,步骤s41中,所述杀菌剂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步骤s42中,所述清洗溶液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所述生根溶液为浓度为200ppm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优选地,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后,每6~8天喷涂一次所述杀菌剂,并在如下条件下生长:温度20~27℃、相对湿度65~85%、光照1200~1500lx。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繁殖系数高、繁殖难度小、成活率高、适于大规模栽培。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1中的无菌苗;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2中的丛生苗;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3中的原球茎;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4中的移栽苗;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4中的移栽苗生长一年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材料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中注明具体试剂的生产厂家、型号者,也仅为举例,不同厂家、型号的原料并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及技术效果的实现。以下实施例中果荚未开裂的捧心兰种子来源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通过其他途径购买该材料。本发明所述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如图1所示;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丛生苗,如图2所示;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得到原球茎,如图3所示;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如图4所示,使移栽后的移栽苗生长即可。所述移栽苗生长一年后的状态,如图5所示。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所述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取果荚未开裂的捧心兰种子,该捧心兰种子可以在种子接近完全成熟,果荚未开裂时采收果荚得到。先用无菌水冲洗,再用60%的酒精浸泡20s,然后放入0.1wt%的升汞溶液中,浸泡15min,为浸泡后用无菌水冲洗,采用无菌纸吸干水分,切开果荚,得到果荚内的捧心兰种子;其中,所述升汞溶液为氯化汞溶液,化学式为hgcl2,用于消毒。为使消毒更充分,采用所述升汞溶液浸泡过程中可以不停摇晃容器。s12、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在25±2℃的培养温度下,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或hcl调节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保持在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其中,所述播种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0g/l的椰子汁、1g/l的活性碳。椰子汁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任意水果椰子获得。其中,1/2的ms是指所述播种培养基中ms的质量占1/2(下同,后文不再赘述)。s21、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可以选择生长健壮的所述无菌苗,在25±2℃的培养温度下,用1mol/l的naoh或hcl调节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保持ph值为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培养,培养20~30天后,得到幼小的丛生苗;其中,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0.1-0.5mg/l的b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作为本实施例可替换的实现方式,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还可替换为:1/2的ms、0.1-0.5mg/l的ba、20g/l的香蕉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4g/l的苹果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所述ms是人名murashigeandskoog的缩写,指ms培养基,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培养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配制,也可以采购获得。例如可以购买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货号为hb8469的ms培养基。所述ba为6-卞氨基腺嘌呤,可以通过市售获得。本发明中的所述土豆泥、香蕉泥、苹果泥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任意蔬菜土豆、水果香蕉、苹果得到。所述石斛汁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将石斛与水按照3:100的重量份进行混合,煮沸,过滤即得。s22、将步骤s21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继代转接一次,继续培养,培养至繁殖系数大于或等于5,得到长大的丛生苗,可以满足大量组培苗进行繁殖的条件。其中,所述繁殖系数是指一株原始植株可以通过分枝分蘖得到的植株数或分枝数。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诱导20天后植株开始生根,再经过20天后当原球茎长出叶片,得到原球茎,可出瓶移栽。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作为本实施例可替换的实现方式,所述生根培养基还可替换为1/2的wpm、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dkw、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所述wpm是指wpm(woodyplantmedium)培养基,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培养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配制。1/2的wpm是指在所述生根培养基中,wpm的质量占1/2(后文不再赘述)。所述dkw是:dkw(dkwmedium)培养基,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培养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配制,也可以采购获得。例如可以购买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dkw培养基。1/2的dkw是指在所述生根培养基中,dkw的质量占1/2(后文不再赘述)。所述naa英文名(1-naphthlceticacid)其他名称a-萘乙酸。s41、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出瓶移栽期,向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喷撒杀菌剂,并用薄膜盖上6~8天;所述杀菌剂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所述百菌清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杀菌剂,例如可购买山东利邦农化有限公司的产品编号为37931的百菌清粉剂。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杀菌剂。s42、将步骤s41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从所述生根培养基中移出,清除根部的所述生根培养基,并在清洗溶液中浸泡30s,再在生根溶液中浸泡20s,将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栽植深度覆盖至根部,不可超过假球茎,使移栽的移栽苗生长即可。其中,所述清洗溶液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所述生根溶液为浓度为200ppm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abt1号生根粉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用于难生根植物及珍贵植物的扦插育苗。例如可以购买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abt1号生根粉。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后,搭塑料小拱棚,塑料薄膜上再盖一层50%遮阴网,进行弱光保湿培养。其具体培养条件如下:每6~8天喷涂一次所述杀菌剂,温度20~27℃、相对湿度65~85%、光照1200~1500lx。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所述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取果荚未开裂的捧心兰种子,该捧心兰种子可以在种子接近完全成熟,果荚未开裂时采收果荚得到。先用无菌水冲洗,再用70%的酒精浸泡40s,然后放入0.1wt%的升汞溶液中,浸泡5min,为浸泡后用无菌水冲洗,采用无菌纸吸干水分,切开果荚,得到果荚内的捧心兰种子;s12、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在25±2℃的培养温度下,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或hcl调节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保持在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其中,所述播种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0g/l的椰子汁、1g/l的活性碳。s21、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可以选择生长健壮的所述无菌苗,在25±2℃的培养温度下,用1mol/l的naoh或hcl调节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保持ph值为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培养,培养20~30天后,得到幼小的丛生苗;其中,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0.1-0.5mg/l的ba、20g/l的香蕉泥、1g/l的活性碳。s22、将步骤s21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继代转接一次,继续培养,培养至繁殖系数大于或等于5,得到长大的丛生苗,可以满足大量组培苗进行繁殖的条件。其中,所述繁殖系数是指一株原始植株可以通过分枝分蘖得到的植株数或分枝数。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诱导20天后植株开始生根,再经过20天后当原球茎长出叶片,得到原球茎,可出瓶移栽。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wpm、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s41、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出瓶移栽期,向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喷涂杀菌剂,并用薄膜盖上6~8天;所述杀菌剂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s42、将步骤s41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从所述生根培养基中移出,清除根部的所述生根培养基,并在清洗溶液中浸泡30s,再在生根溶液中浸泡30s,将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栽植深度覆盖至根部,不可超过假球茎,使移栽的移栽苗生长即可。其中,所述清洗溶液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所述生根溶液为浓度为200ppm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后,搭塑料小拱棚,塑料薄膜上再盖一层50%遮阴网,进行弱光保湿培养。其具体培养条件如下:每6~8天喷涂一次所述杀菌剂,温度20℃~27℃、相对湿度65%~85、光照1200~1500lx。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所述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取果荚未开裂的捧心兰种子,该捧心兰种子可以在种子接近完全成熟,果荚未开裂时采收果荚得到。先用无菌水冲洗,再用80%的酒精浸泡30s,然后放入0.1wt%的升汞溶液中,浸泡10min,为浸泡后用无菌水冲洗,采用无菌纸吸干水分,切开果荚,得到果荚内的捧心兰种子;其中,所述升汞溶液为氯化汞溶液,化学式为hgcl2,用于消毒。为使消毒更充分,采用所述升汞溶液浸泡过程中可以不停摇晃容器。s12、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在25±2℃的培养温度下,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或hcl调节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保持在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其中,所述播种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0g/l的椰子汁、1g/l的活性碳。s21、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可以选择生长健壮的所述无菌苗,在25±2℃的培养温度下,用1mol/l的naoh或hcl调节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保持ph值为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培养,培养20~30天后,得到幼小的丛生苗;其中,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0.1-0.5mg/l的ba、4g/l的苹果泥、1g/l的活性碳。s22、将步骤s21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继代转接一次,继续培养,培养至繁殖系数大于或等于5,得到长大的丛生苗,可以满足大量组培苗进行繁殖的条件。其中,所述繁殖系数是指一株原始植株可以通过分枝分蘖得到的植株数或分枝数。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诱导20天后植株开始生根,再经过20天后当原球茎长出叶片,得到原球茎,可出瓶移栽。所述生根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1/2的dkw、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s41、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出瓶移栽期,向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喷涂杀菌剂,并用薄膜盖上6~8天;所述杀菌剂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s42、将步骤s41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从所述生根培养基中移出,清除根部的所述生根培养基,并在清洗溶液中浸泡30s,再在生根溶液中浸泡30s,将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栽植深度覆盖至根部,不可超过假球茎,使移栽的移栽苗生长即可。其中,所述清洗溶液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所述生根溶液为浓度为200ppm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后,搭塑料小拱棚,塑料薄膜上再盖一层50%遮阴网,进行弱光保湿培养。其具体培养条件如下:每6~8天喷涂一次所述杀菌剂,温度20℃~27℃、相对湿度65%~85%、光照1200~1500lx。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所述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取果荚未开裂的捧心兰种子,该捧心兰种子可以在种子接近完全成熟,果荚未开裂时采收果荚得到。先用无菌水冲洗,再用60~80%的酒精浸泡20~40s,然后放入0.1wt%的升汞溶液中,浸泡5~15min,为浸泡后用无菌水冲洗,采用无菌纸吸干水分,切开果荚,得到果荚内的捧心兰种子;其中,所述升汞溶液为氯化汞溶液,化学式为hgcl2,用于消毒。为使消毒更充分,采用所述升汞溶液浸泡过程中可以不停摇晃容器。s12、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在25±2℃的培养温度下,用浓度为1mol/l的naoh或hcl调节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保持在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其中,所述播种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0g/l的椰子汁、1g/l的活性碳。s21、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可以选择生长健壮的所述无菌苗,在25±2℃的培养温度下,用1mol/l的naoh或hcl调节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保持ph值为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培养,培养20~30天后,得到幼小的丛生苗;其中,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0.1-0.5mg/lba、20g/l土豆泥、1g/l活性碳。s22、将步骤s21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继代转接一次,继续培养,培养至繁殖系数大于或等于5,得到长大的丛生苗,可以满足大量组培苗进行繁殖的条件。其中,所述繁殖系数是指一株原始植株可以通过分枝分蘖得到的植株数或分枝数。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诱导20天后植株开始生根,再经过20天后当原球茎长出叶片,得到原球茎,可出瓶移栽。所述生根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1/2的dkw、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s41、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出瓶移栽期,向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喷涂杀菌剂,并用薄膜盖上6~8天;所述杀菌剂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s42、将步骤s41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从所述生根培养基中移出,清除根部的所述生根培养基,并在清洗溶液中浸泡30s,再在生根溶液中浸泡30s,将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栽植深度覆盖至根部,不可超过假球茎,使移栽的移栽苗生长即可。其中,所述清洗溶液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所述生根溶液为浓度为200ppm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后,搭塑料小拱棚,塑料薄膜上再盖一层50%遮阴网,进行弱光保湿培养。其具体培养条件如下:每6~8天喷涂一次所述杀菌剂,温度20~27℃、相对湿度65~85%、光照1200~1500lx。对比例1本对比例的捧心兰的繁殖方法,采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s21中,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对比例2本对比例的捧心兰的繁殖方法,采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对比例3本对比例的捧心兰的繁殖方法,采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s21中,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中,所述石斛汁的用量为0.1g/l的石斛汁。对比例4本对比例的捧心兰的繁殖方法,采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s21中,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中,所述石斛汁的用量为2g/l。效果试验例为验证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按照实施例1-4、对比例1-4中的方法分别对20颗捧心兰种子进行繁殖,并记录在进行到步骤s22时的平均繁殖系数、步骤s3时的生根率、步骤s42生长30天后的成活率。其中,生根率=生根了的组培苗数/全部的组培苗数。得到结果如下:组别平均繁殖系数生根率成活率实施例18.795%97%实施例26.287%920g/l实施例36.989%90%实施例47.091%94%对比例13.793%86%对比例28.643%84%对比例37.694%95%对比例47.393%94%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的捧心兰的繁殖方法,平均繁殖系数高、生根率高、存活率高,适于大规模培育生产。生根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的配方设计,明显提高了平均繁殖系数、生根率、存活率。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