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蔬花种植的无土栽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73395发布日期:2020-06-20 17:1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蔬花种植的无土栽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主要涉及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蔬花种植的无土栽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的扩张活动与奢侈的物质生活消费,给大气环境和耕地带来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严重伤害土壤微生态平衡,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生活在土地上的动植物、昆虫正面临生存挑战。植物生长不健康、病虫害加重、防控成本增高、食物不健康、质量安全隐患日益显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往往长久居住在高楼大厦里,难得有空闲的土壤来栽种花草或者作物,或者用一个较小的器皿装上土壤进行种植,但种植面积较小,且土壤容易掉出来,影响环境卫生,难清理,也需要人工定期浇水施肥。而无土栽培,多以水培的方式对种植物进行栽培,目前的无土栽培装置复杂,容易使植物烂根,种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蔬花种植的无土栽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蔬花种植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板、置物板、用于盛放种植液的注液箱、用于支撑所述栽培板的栽培架以及用于使种植液循环的液体泵、进液管和出液管;

所述栽培架为中空管道结构,所述栽培板为中空的板状结构,所述栽培板固接在所述栽培架上,且所述栽培架与所述栽培板的内部贯通,形成用于流通种植液的通道;所述注液箱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栽培架上,所述注液箱上外接有注液管,所述栽培板上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管的出口从所述注液孔伸入所述栽培板的内部;

所述置物板固接在所述栽培架上且位于所述栽培板的下方,所述液体泵置于所述置物板上,所述液体泵上外接有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远离所述液体泵的一端分别外接在所述栽培架的两侧,与所述栽培架的内部贯通,且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栽培板的上方;

所述栽培板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用于种植的种植孔。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蔬花种植的无土栽培装置使用方法,采用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步骤:

步骤1、将种植液装入注液箱中,将装有种植液的注液箱置于所述栽培架上;

步骤2、通过定植器将多个种植物逐一栽入栽培板的多个种植孔中;

步骤3、通过所述注液箱的注液管将种植液从所述注液孔注入所述栽培板和所述栽培架形成的通道内,使种植物的根部浸泡在种植液中;

步骤4、开启液体泵,使种植液在所述栽培板和所述栽培架形成的通道内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种植液装入注液箱中,将种植物逐一栽入栽培板的多个种植孔内,通过注液箱的注液管灌入栽培板中,能够为种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节省劳力,且液体泵使种植液在栽培架与栽培板的通道内流通,防止根部腐烂,提高种植物存活率,且本装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土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泵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紫外线灯装置及补光灯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液箱与栽培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如下:

1、栽培板,2、置物板,3、注液箱,4、栽培架,5、液体泵,6、液位观察窗,7、制氧装置,8、紫外线灯体,9、补光灯体,10、万向轮,11、排液孔,101、注液孔,102、种植孔,301、注液管,302、挂钩,303、圆环,401、第一u型立管,402、第二u型立管,501、进液管,502、出液管,4011、进液连接嘴,4012、出液连接嘴,701、供氧管,702、三通,901、补光灯电源线,902、支撑杆,903、夹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蔬花种植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板1、置物板2、用于盛放种植液的注液箱3、用于支撑所述栽培板1的栽培架4以及用于使种植液循环的液体泵5、进液管501和出液管502;

所述栽培架4为中空管道结构,所述栽培板1为中空的板状结构,所述栽培板1固接在所述栽培架4上,且所述栽培架4与所述栽培板1的内部贯通,形成用于流通种植液的通道;所述注液箱3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栽培架4上,所述注液箱3上外接有注液管301,所述栽培板1上设有注液孔101,所述注液管301的出口从所述注液孔101伸入所述栽培板1的内部;

所述置物板2固接在所述栽培架4上且位于所述栽培板1的下方,所述液体泵5置于所述置物板2上,所述液体泵5上外接有所述进液管501和所述出液管502,所述进液管501和所述出液管502远离所述液体泵5的一端分别外接在所述栽培架4的两侧,与所述栽培架4的内部贯通,且所述出液管502位于所述栽培板1的上方;

所述栽培板1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用于种植的种植孔102。

具体地,液体泵5可采用海霸的uvf系列的泵体,电压为220v,功率为18w,流量为800l/h。

上述实施例中,将种植液装入注液箱中,将种植物逐一栽入栽培板1的多个种植孔102内,通过注液箱3的注液管灌入栽培板中,能够为种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节省劳力,且液体泵5使种植液在栽培架4与栽培板1的通道内流通,防止根部腐烂,提高种植物存活率,且本装置成本低。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栽培架4包括第一u型立管401和第二u型立管402,所述置物板2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和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开口向上的分别位于所述置物板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和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置物板2连为一体。

上述实施例中,置物板2能够放置液体泵5以及其他的物品。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栽培板1设有多块,所述栽培板1为长方体形,所述栽培板1的四角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和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连接,多块所述栽培板1均水平的由上至下排列,所述栽培板1的四角处分别设有栽培板通液孔,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和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上与各个所述栽培板通液孔对应处均设有连通的立管通液孔,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和第二u型立管402与各个所述栽培板1的内部贯通。

上述实施例中,栽培板1设有多块,可同时种植多种种植物。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还包括用于勾住所述注液箱3的挂钩302,所述注液箱(3)和所述挂钩302设有多个且数量与所述栽培板1数量相同,各个所述挂钩302从上至下的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其中一竖管上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栽培板1的上方,所述注液箱3远离所述注液管301的一侧设有圆环303,所述注液箱3的圆环303钩挂在所述挂钩302上与所述栽培架4连为一体。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便于将种植液输入通道内,不需要人力拖住注液箱3,释放了双手。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注液孔101靠近于所述注液箱3处;

所述注液箱3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将种植液灌入箱内的灌液孔;所述注液管301上设有密闭所述注液管301内部的阀门,所述阀门横向安装在所述注液管301的中部。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便于将种植液灌入箱内。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进液管501的进液连接嘴4011和用于连接所述出液管502的出液连接嘴4012,所述进液连接嘴4011和出液连接嘴4012均为圆柱形管状,所述进液连接嘴4011的外径与所述进液管501的内径相等,所述出液连接嘴4012的外径与所述出液管502的内径相等,所述进液连接嘴4011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上且靠近所述置物板2处,所述出液连接嘴4012设有多个且数量与所述栽培板1的数量相同,各个所述出液连接嘴4012从上至下的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另一竖管上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栽培板1的上方;所述进液连接嘴4011和各个所述出液连接嘴4012处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

具体地,所述液体泵5开启时,从进液管501进入液体泵5内,从液体泵5的出液管502的出液连接嘴4012进入第一u型立管401内,进行种植液循环。

具体地,所述进液连接嘴4011和出液连接嘴4012均与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和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的内部连通。密封塞由橡胶材质制成。

上述实施例中,每层的栽培板1处均设有一个出液连接嘴4012,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层或多层进行种植,而选择对应的出液连接嘴4012,将出液管502与其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某两层或多层使用,没有使用到的栽培板2,就不必让种植液循环过去,节省了种植液。需要用哪层栽培板,就将循环液体泵的出液口接到那层上即可。

应理解地,从下层至上层的依次种植。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和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的其中一竖管上设有矩形的液位观察窗6,所述液位观察窗6从竖管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和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的其中一竖管上开设矩形的镂空区域,在镂空区域上覆盖透明的塑料层,形成液位观察窗6。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液位观察窗6观察种植液的液位。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还包括制氧装置7,所述制氧装置7上外接有供氧管701,所述液体泵5的出液管502上设有三通702,所述供氧管701通过所述三通702与所述出液管502连通将氧气注入所述通道中。

具体地,制氧装置7为增氧泵。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为种植液提供氧气,促进种植物更好地生长。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还包括紫外线灯装置和补光灯装置,所述紫外线灯装置包括紫外线灯体8和紫外线灯电源线801,所述紫外线灯体8和紫外线灯电源线801连接,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和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上端的各个管口处均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所述紫外线灯体8从其中一个开口处伸入至所述通道内;

所述补光灯装置包括补光灯体9、补光灯电源线901和支架夹子,所述补光灯体9和所述补光灯电源线901连接,所述支架夹子包括支撑杆902和夹子903,所述支撑杆902的一端和所述夹子903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90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补光灯体9上,所述补光灯体9通过所述夹子903夹在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或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上,并位于所述栽培板1的上方。

具体地,紫外线灯体8采用uv紫外线杀菌灯。

补光灯体9采用太阳光全光谱的补光灯,其具有无极调光功能。

上述实施例中,紫外线灯装置具有为种植液杀菌的作用,补光灯装置具有为种植物补充太阳光的作用,使种植物成活率提高。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多个万向轮10;所述置物板2固接在所述栽培架4的底部,所述多个万向轮10均匀排列在所述置物板2的四周;

具体地,所述置物板2为矩形板状,所述万向轮10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10分别安装在所述置物板2底侧的四角处。

上述实施例中,能够通过万向轮轻松移动无土栽培装置,十分方便。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u型立管401或所述第二u型立管402的底部设有用于将种植液排出的排液孔11,所述排液孔11处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蔬花种植的无土栽培装置使用方法,采用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步骤:

步骤1、将种植液装入注液箱3中,将装有种植液的注液箱3置于所述栽培架4上;

步骤2、通过定植器将多个种植物逐一栽入栽培板4的多个种植孔102中;

步骤3、通过所述注液箱3的注液管301将种植液从所述注液孔101注入所述栽培板4和所述栽培架4形成的通道内,使种植物的根部浸泡在种植液中;

步骤4、开启液体泵5,使种植液在所述栽培板1和所述栽培架4形成的通道内循环。

下面介绍一下,使用无土栽培装置的优势:

(1)有效防止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

由于无土种植的环境完全与土壤隔离,所以可以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只要对种子、培养基、器械、营养液等进行认真的消毒,管理得当,一般不易感染病害,可以实行高度连作,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正是因为无土种植方式在防止土传病害发生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2)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利用无土种植技术可以人为调控作物所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营养元素等环境条件,因而比常规生产出的蔬菜产量高,品质好,产品洁净卫生,经济效益好。由于阳台无土种植不使用有机肥料,可以避免土壤中有机肥料的寄生虫对产品的污染,病害也很少发生。因此,也很少施用农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药在蔬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

(3)节水、节肥、省工。

在栽培过程中,可以省去育苗配土、土壤耕作、浇水、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管理环节,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在具有一定规模的阳台无土种植场所,还可以实行机械化作业和自动化管理。无土种植中的营养液可根据不同作物在各个生育时期对营养的需要进行配制及调整,养分可以不经过土壤直接供作物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可以回收后再利用,同时减少了因土壤蒸发和流失所造成的水分浪费。因此,可以做到节水、节肥。

(4)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无土种植装置的种植地点不受土质、水利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沙漠、土地贫瘠、干旱等条件恶劣的地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物栽培方式。

下面介绍利用本发明无土栽培装置进行套种向日葵和大蒜的方法:

(1)播种时间:向日葵在5-6月播种,大蒜在8-9月播种。

(2)种植区域:采取向日葵为中心的种植方法,向日葵种植在上层栽培板的定植孔中,大蒜种植在下层栽培板的定植孔中。

(3)收获

向日葵在8-9月开花,10-11月种子成熟,阳台种植大蒜一般以采收绿叶为主,当苗长到20cm时,用到离栽培板3-5厘米处割掉,继续管理,可再连续收割2-3茬。

本发明无土栽培装置的效益分析:

无土栽培为根系提供水、气和肥的协调供给,且缓冲能力好,使培养的植物健康快速生长,具有提高栽培质量的特点,因此能节肥节水,减少成本。向日葵按亩计算每亩种子33元,肥料基质200元每亩产量166斤,每斤10元,去掉投入每亩纯收入1427元。向日葵的生长季节短,从播种到收获只有90天,施入的肥料养分不能完全吸收,可供下茬作物继续吸收利用,从而解决了地少而追求高收入的矛盾,要在较少的土地上创造高效益,采取这种混种的种植方式,等于在相同的土地上收获两季作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