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菇采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3781发布日期:2020-07-17 17:2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菇采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菇养殖,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用菌菇采收设备。



背景技术:

食用菌菇在采收时需要对其进行与菌盘的剥离,将其从根部进行切割,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菌菇采收设备和采收方法”,其公告号cn110199785a,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菌菇采收框板和培养瓶分离装置、菌菇根部切割装置以及菌菇转运装置,其中,菌菇采收框板和培养瓶分离装置用于将承托菌菇的菌菇采收框板与多个培养瓶分离;菌菇根部切割装设置于框架的底部,用于切除菌菇的根部;菌菇转运装置用于将菌菇与菌菇采收框板分离,并分别传出菌菇采收设备。由于某些菌菇如金针菇的菌柄韧性较高,在使用刀具进行切割时易导致其倒伏,或由于部分菌柄组织与根部连接,而无法完全与根部分离,造成采收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某些菌菇如金针菇的菌柄韧性较高,在使用刀具进行切割时易导致其倒伏,或由于部分菌柄组织与根部连接,而无法完全与根部分离,造成采收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菇采收设备,提高采收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菇采收设备,包括切割刀具、传动机构以及用于固定的机架,所述切割刀具包括第一切割刀、第二切割刀以及连杆装置,所述连杆装置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一切割刀之间设有第一收放装置,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包括第一支杆、第一推杆以及复位机构,所述第一支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以及第一切割刀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二切割刀之间设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切割刀以及第二连杆铰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以及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位于第二连杆上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位于传动轴上的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主动轮之间设有用于实现反转的传动机构,传动轴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分别与机架转动连接。食用菌菇在采收时需要对其进行与菌盘的剥离,将其从根部进行切割,由于某些菌菇如金针菇的菌柄韧性较高,在使用刀具进行切割时易导致其倒伏,或由于部分菌柄组织与根部连接,而无法完全与根部分离,造成采收效率低。本发明利用第一切割刀与第二切割刀之间的相互运动,使得菌菇的菌柄在受到第一切割刀的作用力时被切割断裂或发生与此刀具方向一致的倾倒,在倾倒过程中菌菇具有一定动能,因此与第二切割刀相向接触时,菌菇与第二切割刀的接触处组织受到较大撞击能量而震荡断裂,提高了菌菇的切割成功率。同时本发明刀具可同时对刀具周围的菌菇进行切割,提高了切割速度,当切割刀具进入切割动作前,第一切割刀具以及第二切割刀具处于收纳状态,此时刀具与连杆装置贴合,有效避免了刀具在进入切割位点时与菌菇的菌盖发生碰触而破坏菌盖的完整性,造成作物经济价值的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推杆与第一连杆之间设有滑轨机构,所述滑轨机构包括滑槽以及与滑槽配合的滑块,第一推杆远离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滑块铰接。第一推杆的作用是限位,以避免第一连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扩张过度,从而使得第一切割刀与第二切割刀之间的间距过大,影响切割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位于滑块与滑槽之间。第一支杆受离心力作用,向外扩张,带动第一推杆,此时第一推杆带动滑块在滑槽上滑动,第一复位弹簧拉伸,既用于当转速一定时稳定第一支杆的扩张角度,又在转速减小时用于拉动第一推杆,使得第一支杆收回。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一连杆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与第一支杆转动连接,联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锥齿轮,所述第一连杆以及第一切割刀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与锥齿轮啮合的联动齿轮。连动机构的作用是当第一支杆向外扩张,联动轴上靠近第一连杆一端的锥齿轮受到联动齿轮的作用力发生转动,通过另一个锥齿轮与第一切割刀上联动齿轮的啮合,使得第一切割刀进行主动转动,以达到预定的切割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切割刀与第二支杆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内设有腔体,所述传动轴位于腔体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与机架转动连接,中间齿轮分别与第二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主动轮啮合。实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反向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以及第一切割刀铰接,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杆铰接。铰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小型化。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第一切割刀与第二切割刀相向运动进行切割,避免由于菌柄倒伏或部分菌柄组织与根部连接,而无法完全与根部分离,造成采收效率低;(2)当切割刀具进入切割动作前,第一切割刀具以及第二切割刀与连杆装置贴合,在转动时展开,有效避免了刀具在进入切割位点时与菌菇的菌盖发生碰触而破坏菌盖的完整性,造成作物经济价值的降低;(3)连动机构保证了第一切割刀转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联动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轴2、机架3、第二连杆4、第二支杆5、第二切割刀6、第一切割刀7、第一推杆8、第一支杆9、第一连杆10、滑轨11、滑块12、腔体13、第一传动齿轮14、中间齿轮15、第一主动轮16、锥齿轮17、联动齿轮18、联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食用菌菇采收设备,在机架2上转动连接第一连杆9以及第二连杆3,第一连杆9位于第二连杆3下端,两根连杆都开设有轴向的腔体12,第一连杆9穿过第二连杆3的腔体12,在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3的空腔内穿过一根传动轴1,该传动轴1由电机驱动,传动轴1插接在第一连杆9的腔体12内,使得传动轴1与第一连杆9固定连接。传动轴1靠近第二连杆3上端的杆身上套设有第一主动轮15,第二连杆3的腔体12内壁对应位置固定有第一传动齿轮13,该第一传动齿轮13为内齿轮,其外环面与腔体12的内壁固定,在第一主动轮15与第一传动齿轮13之间设有一个中间齿轮14,该中间齿轮14通过轮轴与机架2转动连接,并且同时与第一主动轮15以及第一传动齿轮13啮合,使得第一主动轮15与第一传动齿轮13通过该中间齿轮14进行的传动,当传动轴1转动时,第一连杆9与传动轴1同向转动而第二连杆3与传动轴1反向转动。第一连杆9上周向均匀设有四个滑轨10,每个滑轨10内滑动连接有一块滑块11,滑块11与滑轨10之间固定有一根第一复位弹簧,该滑块11上铰接一根第一推杆7,第一推杆7的另一端铰接一根第一支杆8,该第一支杆8的一端与第一连杆9铰接,另一端铰接有一把第一切割刀6,并且该第一支杆8的杆身内设有滑动腔,该滑动腔内插设有一根联动轴18,该联动轴18的两端伸出滑动腔,分别靠近第一连杆9以及第一切割刀6,在第一连杆9以及第一切割刀6的对应位置分别固定一个联动齿轮17,联动轴18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锥齿轮16与各自对应的联动齿轮17啮合。第二连杆3上同样周向均匀铰接四根第二支杆4,并且每根第二支杆4的末端都铰接一把第二切割刀5,第二切割刀5与第二支杆4的铰接处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当需要对食用菌菇进行采收时,机架2带动其上安设的若干切割刀具下降,使得连杆装置下伸至菌菇之间的间隙中,此时由于第一支杆8以及第二支杆4分别贴合在第一连杆9以及第二连杆3表面,因此连杆装置的径向尺寸较小,切割刀具可在不碰触菌盖的情况下到达切割位点,此时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轴1转动,传动轴1与第一连杆9直接固定,因此第一连杆9与传动轴1同向转动,而第二连杆3与传动轴1之间通过中间齿轮14进行传动,因此第二连杆3与传动轴1反向转动,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3反向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第一支杆8外扩,绕其与第一连杆9之间的铰接点转动,由于第一连杆9上的联动齿轮17保持固定,而联动轴18随第一支杆8转动,因此联动轴18上的锥齿轮16与联动齿轮17啮合转动,通过联动轴18的传动,另一侧的锥齿轮16带动第一切割刀6上的联动齿轮17转动,使得第一切割刀6具转动至切割位点,此时第一推杆7被拉动,带动着滑块11运动,第一复位弹簧被拉伸。在第一支杆8外扩的同时,第二支杆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扩,同时第二切割刀5被离心力甩离转动至切割位点,此时第二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第一切割刀6与第二切割刀5之间存在较窄的轴向间隔,并且相向转动,对周围的菌菇的菌柄进行切割。

当切割完毕,传动轴1转动停止,滑块11受到第一复位弹簧的回缩的弹力作用,反向运动,同时带动第一推杆7,第一推杆7反向拉动第一支杆8,使得第一支杆8重新贴合第一连杆9,在贴合的过程中,联动轴18反向转动,使得第一切割刀6收回,完成复位。第二支杆4在重力作用下下垂重新贴合第二连杆3,第二切割刀5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重新恢复贴合状态,以便于连杆装置进行回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