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玉菇栽培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09619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白玉菇栽培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白玉菇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通体洁白,晶莹剔透,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效果;在口感表现上更为优越,菇体脆嫩鲜滑,清甜可口,是极具品味的美味佳肴。有镇痛、镇静、止咳化痰、通便排毒、降压等功效。白玉菇含蛋白质较一般蔬菜为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还有多种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物质,为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应长期食用。白玉菇栽培时,其菌丝从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如氮类、糖类、矿物质及维生素类等,因此,培养料成分对白玉菇产量及品质有很大影响。现有技术中针对白玉菇栽培的专用培养料研究少,营养成分较为单一,白玉菇的产量交低,存在生产周期长、产品品质差等缺点。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一种白玉菇栽培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旨在解决现有现有技术中针对白玉菇栽培的专用培养料研究少,营养成分较为单一,白玉菇的产量交底,存在生产周期长的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按干料百分含量计,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包括棉籽壳52%~56%,玉米芯8%~10%,麦皮15%~17%,豆粕1%~3%,玉米粉3%~5%,细木屑13%~17%。优选地,所述培养基的碳氮比为32~34:1。优选地,所述培养基的含水量为原料总量的60%~64%。一种白玉菇栽培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上述取培养基原料,依次将棉籽壳,玉米芯,麦皮,豆粕,玉米粉,细木屑进行洗净、暴晒晾干后加入搅拌锅中,干拌10~25分钟,再加入0.7%轻钙,和2.7%的石灰,进而再加水搅拌40~60分钟至混合均匀;(2)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装入白玉菇栽培容器中,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备用;优选地,步骤(2)中搅拌的ph值为8.6~9.2。优选地,步骤(2)中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为120~123℃,保温60~90分钟。优选地,步骤(2)中的栽培容器为培养袋,袋装高度18cm。以上所述的培养基在栽培白玉菇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白玉菇在菌丝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并形成机械刺激,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整齐发生,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待菌丝长满后,移至大棚长菇,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2℃~18℃,并向地面墙壁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85%~90%,ph值为5.8~6.5,白天给予光刺激,晚上开窗给予冷刺激;经过5~7天的催菇,袋口发现白色原基呈黄豆大小时,卸掉外层袋口扎绳,到蚕豆大小时,剪开内袋口,促进菌盖分化;达到商品要求即可采摘。优选地,所述培养基在白玉菇的转化率大于100%。相比现有的培养基以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白玉菇栽培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营养成均匀,具备适合白玉菇高产出的碳氮比,提高白玉菇的产量,降低生产周期,并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实施例1~2及对照例1.试验菌种:实施例1~2及对照例均选用以下三种白玉菇,分别为160523w、160608w、160610w,三种菌种均为我公司自行研制的主要三种菌种。2.试验培养基及培养情况统计:实施例1~2及对照例的培养基装瓶,每瓶原料干物质量115g,含水量为原料的67%,装瓶重量为415±10g,装瓶结束后进行灭菌接种,培养栽培阶段记录数据。具体配方如表1所示,培养栽培阶段情况如表2所示:表1实施例1~2和对照例培养基配方原料种类对照例实施例1实施例2棉籽壳54%52%55%玉米芯6%10%9%麦皮23%16%15%豆粕1%2%2%玉米粉3%3%3%细木屑17%13%13%瓶装重量415±10g415±10g415±10g表2实施例1~2和对照例白玉菇培养情况3.试验分析:从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或2的培养基配方的转化率均在100%以上,且均优于对照例所述的现有栽培白玉菇的转化率。具体结果比较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1~2和对照例培养基营养成分转化率实施例1实施例2对照例平均转化率114.32%126.06%90.53%萌发过程栽培料的均匀度较生产配方好,发菌速度的均一度得到保障;同时瓶身颜色较生产配方白,菌丝浓密。发满阶段,实施例1相对实施例2发菌速度要略快;后熟过程中,实施例2较实施例1略微好些。实施例2相对实施例1及对照例出菇单产要高,朵形蕾数等方面无异常。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白玉菇料面恢复情况与生产速度相同,现蕾结束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生长速度相对对照例会存在明显的提升,同时菌柄高度较生产要高,菌盖要大。实施例1白玉菇的菌柄比实施例2的菌柄细,在收朵形时期由于菌柄偏细,子实体内部空隙过多,导致朵形收的不紧,但实施例2能够收的非常紧凑。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培养基在白玉菇的培养过程中表现为单产好、转化率高及成本低,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栽培的培养基提升幅度大,而培养和栽培周期上没有变化。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