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优势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棉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27017405发布日期:2021-10-23 02:2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强优势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棉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2.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
3.棉花的种类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缺陷,有的种类棉花产量高,但是质量较低,有的种类棉花质量虽高,但是产量较低,而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杂交技术,将不同种类的棉花优势进行整合,使杂交的棉花种实现棉花产量、品质与抗性的统一,利用自育的综合性状好、品质优良、抗病(虫)的品种(系)间杂交配组,选育高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兼抗病、虫的棉花新品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优势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棉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强优势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棉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一:选用母本,母本“冈06-9”是从鄂棉24变异单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
8.步骤二:选用父本,父本“冈0804-1”是从c04f1
×
鄂杂棉10号f1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
9.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母本“冈06-9”和步骤二中得到的父本“冈0804-1”配组进行一年的杂交,并进行连续两年的所内杂交组合比较试验,从而得到最终的稳定株系“冈0996”。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母本选育时,依次经过一年的单株选择、一年的株行比较试验、一年的株系比较试验和一年的品系比较试验。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父本选育时,第一年由c04f1和鄂杂棉10号杂交得到第一代作物f1,并对f1南繁加代得到f2,第二年f2组合比较试验,混选后得f3,并对f3南繁加代,最后进行单株选择,得f4,第三年对f4进行株行比较试验,得f5,第四年对f5进行株行比较试验,并进行抗虫性鉴定,筛选后得f6,第五年对f6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并进行抗虫性鉴定,筛选后得到最终得稳定系父本冈“冈0804-1”。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对父本和母本进行选育时,其生产基地,要选择有自然和人为的隔离带,做到集中连片,严格隔离防止田间串粉、做好自交保纯及提纯复壮,繁
殖亲本严格除杂去劣,在苗期、花铃期进行除去杂株,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卡那霉素鉴保持原种的一致性,如发现异常株及时除掉。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棉花制种基地宜选择在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下,秋季少雨的地方进行,以保证收花期种子质量,杂交制种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控制自交铃在1

以下,父本和母本配置比例为1∶8,父本和母本分开,各自集中种植,播种期一般选择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天气晴好后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母本种植密度为1200~1400株/亩,父本和母本的行距均为100—110厘米,父本株距为30~40厘米,母本株距为40~40厘米左右。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棉花的种子要实行分捡、分晒、分选、分轧和分贮,严格管理,避免人为因素或机械混杂而造成的纯度降低,影响种子质量。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所得出的棉花种在种植时产量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极大满足了人们对棉花的需求;
17.(2)棉花的纤维品质高,提高了棉花制品的产品质量;
18.(3)抗病虫性好,降低了棉花种植后的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强优势高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棉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步骤一:选用母本,母本“冈06-9”是从鄂棉24变异单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选育时,依次经过一年的单株选择、一年的株行比较试验、一年的株系比较试验和一年的品系比较试验;
22.步骤二:选用父本,父本“冈0804-1”是从c04f1
×
鄂杂棉10号f1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具体选育过程为如下,第一年由c04f1和鄂杂棉10号杂交得到第一代作物f1,并对f1南繁加代得到f2,第二年f2组合比较试验,混选后得f3,并对f3南繁加代,最后进行单株选择,得f4,第三年对f4进行株行比较试验,得f5,第四年对f5进行株行比较试验,并进行抗虫性鉴定,筛选后得f6,第五年对f6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并进行抗虫性鉴定,筛选后得到最终得稳定系父本冈“冈0804-1”;
23.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母本“冈06-9”和步骤二中得到的父本“冈0804-1”配组进行一年的杂交,并进行连续两年的所内杂交组合比较试验,从而得到最终的稳定株系“冈0996”。
24.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父本和母本进行选育时,其生产基地,要选择有自然和人为的隔离带,做到集中连片,严格隔离防止田间串粉、做好自交保纯及提纯复壮,繁殖亲本严格除杂去劣,在苗期、花铃期进行除去杂株,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卡那霉素鉴保持原种的一致性,如发现异常株及时除掉;
25.需要说明的是,棉花制种基地宜选择在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下,秋季少雨的地方进行,以保证收花期种子质量,杂交制种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控制自交铃在1

以下,父本和母本配置比例为1∶8,父本和母本分开,各自集中种植,播种期一般选择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天气晴好后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母本种植密度为1200~1400株/亩,父本和母本的行距均为100—110厘米,父本株距为30~40厘米,母本株距为40~40厘米左右;
26.需要说明的是,棉花的种子要实行分捡、分晒、分选、分轧和分贮,严格管理,避免人为因素或机械混杂而造成的纯度降低,影响种子质量。
27.选育母本的品系特点为,植株中等高,塔形,较紧凑,通风透光性好,茎秆茸毛中等,稍软,叶片中大,叶色淡绿,全生育期长势稳健,早发性好,结铃性强,卵圆铃,铃重5.1克,铃壳薄,吐絮畅,衣分率高,耐枯黄萎病,为非转基因抗虫棉。
28.选育父本的品系特点为植株高大,松散塔型,茎杆粗壮,茎秆茸毛中等,叶片较大,叶色深绿,前期长势一般,后期长势强,后劲足,结铃性较强,铃卵圆形,较大,铃重6.2克,衣分38.7%,田间抗枯黄萎病性较好,高抗棉铃虫,纤维品质较好。
29.对“冈0996”进行试验、试种,观察其特性,在试种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30.1、适时播种,4月上、中旬播种为宜,营养钵育苗移栽,培育壮苗;
31.2、合理密植,中等肥力的棉田每亩种植1600-1800株,行距100cm左右;
32.3、科学施肥,早施提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配施硼肥、锌肥,氮磷钾配比为1:0.5:1,皮棉亩产120公斤以上,一般亩施纯氮15~20公斤,五氧化二磷7.5~12.5公斤,氧化钾15~20公斤,硼肥、锌肥各0.5~1公斤;
33.4、适时化调,在移栽后用802喷雾,缩短缓苗期,促苗早发;在蕾期和花期,对长势较旺的棉田,分别用缩节胺1克和2~3克进行调控,塑造中壮株型;在打顶后,亩喷缩节胺3~4克,控制棉花无效生长;
34.5、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起垄培土,遇旱灌溉,全生育期搞好病田害的综合防治。
35.对“冈0996”的试种结果进行总结,以2013年湖北省商业化育种协作组联合试验和2014年江西省棉花品种预试结果作为对比,其表现结果如下:
36.1、“冈0996”在两年区试中皮棉平均亩产113.70公斤,比对照增产12.19%,15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增产点率为93.8%;
37.2、冈0996在两年区试中,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7mm,整齐度指数84.7%,马克隆值5.4,伸长率5.1%,反射率75.7%,黄度7.7,断裂比强度33.6cn/tex,纺纱均匀指数148;
38.3、枯萎病相对抗病指数10.8,黄萎病相对抗病指数22.6,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3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