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61940发布日期:2020-07-14 16:4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鸡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鸡产品的消费需求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对优质肉鸡的品类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两广地区优质肉鸡以清远麻鸡、广西黄鸡为主,清远麻鸡以体型小、皮下和肌间脂肪发达、皮薄骨软而著名,但其不论公鸡还是母鸡均为黄胫,市场上缺少青脚的优质肉鸡品类,由于不同区域的消费群体对外貌的选择不同,青脚性状的肉鸡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新宠,且随着活禽转鲜消费政策推进,青脚性状可作为优质鸡屠宰标签进行推销。广西瑶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鸡品种,因具有青胫、黄麻羽、肉质细嫩鲜美、皮下脂肪少等特点而倍受消费者青睐,符合传统消费习惯,但由于地方品种饲养量比较少、生产性能偏低,不能满足专门化生产和市场需求。而配套系可通过不同品种、品系间的相互交配,产生杂种优势,在繁殖力、生产优势、外形外貌等方面比纯种有所提高,提高抵御市场风险,从而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的培育方法,其商品代公鸡慢羽黄胫,上市日龄早于清远麻鸡,兼顾了生长速度快和肉品质好的特征;母鸡快羽青胫,上市日龄与广西黑瑶鸡相当,但级进了清远麻鸡血缘,肉品质更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清远麻鸡黄胫慢羽系为配套系第一父本、清远麻鸡黄胫快羽系为配套系第一母本进行杂交,得到以黄胫慢羽为特征的配套系父母代母鸡;

步骤二、以黑瑶鸡快羽系为配套系终端父本,与配套系第父母代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的商品鸡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一中的清远麻鸡黄胫慢羽系是以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的原种清远麻鸡为育种素材进行闭锁选育而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一中的清远麻鸡黄胫快羽系是以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中速麻鸡为育种素材进行闭锁选育而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清远麻鸡黄胫快羽系的闭锁选育至少经过14个世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二中的黑瑶鸡快羽系是以广西贵港市港丰农牧有限公司的黑瑶鸡为育种素材进行闭锁选育而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二中的闭锁选育至少要进行6个世代的闭锁繁育。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的公鸡为黄胫慢羽,母鸡为青胫快羽。

本发明采用青胫的广西黑瑶鸡快羽系,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突出的清远麻鸡慢羽系以及繁殖性能突出的清远麻鸡快羽系,培育出商品代为慢速型早熟特优质麻鸡,其公鸡为黄胫慢羽,母鸡为青胫快羽,商品苗不仅可通过羽速自别雌雄,还可通过胫色自别雌雄;公鸡为慢羽黄胫,保持了清远麻鸡的体型和外貌,且与传统清远麻鸡相比,长速更快;母鸡为快羽青胫,保持了广西黑瑶鸡的体型和外貌,在母鸡上市日龄不变的基础上,父母代产蛋性能提高18%以上,饲料转化率降低0.3,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商品鸡羽色较原种黑瑶鸡更均一,早熟性更优,且长速更快,肉质、风味更佳,而青脚作为商品鸡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可作为优质鸡屠宰标签进行推销;商品苗母苗作为青脚土鸡使用,公苗可作为1.3号苗使用。

本发明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鸡种资源,通过利用群与选育品系杂交配套来提高原品种的生产性能,达到充分开发利用地方鸡优质性状的目的,并形成独特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丰富了优质肉鸡的品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膳食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优质鸡产业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配套系制种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广西贵港市港丰农牧有限公司的黑瑶鸡为育种素材,进行闭锁选育,建立黑瑶鸡快羽系(a系核心群);

(2)以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的原种清远麻鸡为育种素材,闭锁选育14个世代,建立清远麻鸡黄胫慢羽系(b系核心群);

(3)以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中速清远麻鸡为育种素材,进行闭锁选育,建立清远麻鸡黄胫快羽系(c系核心群);

(4)以b系核心群为第一父本、c系核心群为第一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父母代母鸡;

(5)以a系核心群为终端父本,与父母代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商品鸡苗。商品鸡苗的公鸡为黄胫慢羽,母鸡为青胫快羽。

上述育种采用家禽育种常规方法,运用现场试验、观测和记录为基础的技术方法,主要进行品系世代选育、母系产蛋测定、配合力测定、组合杂交测定。

各基础选育核心群以各种群鸡为育种素材建立,通过家系选育法结合个体选育进行选择。家系选育主要是根据300日龄生产性能和表现性状优秀者组家系,提高群体生产性能和优质性状。每个品系分别组成60~80个家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选择,每个品系至少进行4~5个世代的家系选育。

家系选择方法如下:

(1)不同家系的种蛋按家系编号后依次上蛋,落盘时按家系的每只母鸡的种蛋分装,出壳后称重、戴翅号。

(2)每个世代均把体型外貌特征作为首选性状,育雏前首先根据羽速、羽色、胫色等质量性状,淘汰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

(3)母鸡6周龄早晨喂料前全群逐只称重,记录每个个体的翅号和体重,根据平均体重和个体体重分布规律确定选留个体的体重上限和下限,进一步淘汰羽色、胫色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

(4)16~17周龄选择体型外貌符合育种目标、体况好的个体转入个体笼饲养,记录个体生产性能状况。

(5)家系评定采用综合指数法。选择性状包括6周龄体重、43周龄产蛋数、43周龄蛋重、受精率和开产日龄。

(6)根据家系选择结果和系谱纪录,确定选留家系和配种方案。避免近亲交配,确保全同胞、半同胞之间不配种。

(7)公鸡的选择。公鸡选留数量少,且早期增重的遗传力较高,每个家系采用个体选育法。6周龄进行第一次选择,首先采用独立淘汰法淘汰体型外貌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然后每个家系按体重从高到低的顺序选留优秀个体(体型外貌特征等符合育种目标)5~8只。10周龄进行第二次选择,主要选择早熟性、羽色、胫色等体型外貌符合育种目标、体质健壮的个体;17周龄第三次选择发育良好、体格健壮、腰宽背平、泄殖腔宽大松软及雄性特征明显的个体。25周龄进行性反射和精液品质选择。

交配制度与方法:采用避免近亲繁殖的随机交配和品系间杂交,人工授精,每4d输精一次,每只输精量为0.02ml原精,公母比例1:10。

数据测量方法如下:

(1)生长发育数据的统计

雏鸡刚出壳时称初生重,以后每周空腹称重,每次统计至少50只健康鸡体重数据。开产后每隔两周进行空腹称重,进行多个体尺的测量,分别包括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胸深、胸宽、骨盆宽的测定。利用电子称测得体重数据,游标卡尺测量胫长、胸深、胸宽以及骨盆宽,皮尺测量体斜长、龙骨长和胫围。各体尺的测量参考相关行业标准中的方法进行。

(2)产蛋性能的评价

饲料根据各核心群的种类选用蛋鸡配合饲料,按鸡群的不同阶段饲喂符合营养需求的配合饲料。鸡蛋的收集按种群的不同进行分类,记录每周各个纯系群体的总体平均产蛋率,每个群体的鸡只数量不同且数量可能存在变化,所以每周进行两次鸡群数量更新、每周进行三次蛋数统计,鸡蛋在每次的上午九点收集。蛋重从各个群体所收集的鸡蛋中随机选取30枚,由精密电子称进行称重,并分别做好数据记录。

屠宰性能测定:饲养至16周龄,每个杂交组合随机抽取公、母各6只鸡进行屠宰,禁食12h后称量活体重,颈部放血处死,湿拔毛法脱毛。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性能的测定。

采用本发明的培育方法培育出商品代为慢速型早熟特优质麻鸡,其公鸡为黄胫慢羽,母鸡为青胫快羽,商品苗不仅可通过羽速自别雌雄,还可通过胫色自别雌雄;公鸡为慢羽黄胫,保持了清远麻鸡的体型和外貌,且与传统清远麻鸡相比,长速更快,相同上市日龄(120日龄)体重增加200~300g;母鸡为快羽青胫,保持了广西黑瑶鸡的体型和外貌,在母鸡上市日龄不变的基础上,体重增加了100~150g,料比降低了0.3,羽色较原种黑瑶鸡更均一,早熟性更优,肉质、风味更佳。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