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61104发布日期:2020-06-26 22:2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青稞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



背景技术:

青稞,在藏语中称为“乃”。也叫裸大麦、米大麦、元麦、淮麦,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内外颖与颖果分离,籽粒裸露,故称裸大麦。青稞的历史,中国早在西周以前(公元前1100年)就有栽培大麦的史证,以六棱大麦为主。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西北干旱沙漠地区。高原人经过选择、驯化和栽培,把野生普通大麦培育成了青稞,并成为当地人民的粮食和马饲料。据科学考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青稞的地区。其实,青稞是青藏高原人民给青性裸大麦起的名字,在我国其他地方,则叫元麦、裸大麦或裸麦。由于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种植区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现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省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它不仅是藏民的主要食粮、燃料和牲畜饲料,而且也是啤酒、医药和保健品生产的原料。

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青稞生产技术种植青稞,不能满足青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导致青稞生长不够旺盛,产量低,导致经济效益差;现有技术中一般只采用化学药剂对青稞进行病虫害防治,使得种植的青稞不能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另外,现有技术中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步骤复杂不够科学合理,没有依据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规定去制定种植范围,规范性文件,产地环境,产量指标,品种选择标准,种植技术标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收获标准,使得种植的青稞出苗成活率低,生长不够旺盛,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差,同时导致田间管理劳动强度较大以及管理成本较高,严总影响青稞的种植效益,生产的青稞籽粒,营养成分贫瘠,农药残留多,不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人们食用后保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步骤科学合理,依据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规定制定种植范围,规范性文件,产地环境,产量指标,品种选择标准,种植技术标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收获标准,使得种植的青稞出苗成活率高,生长旺盛,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可降低田间管理劳动强度以及管理成本,有效提高青稞的种植效益,生产的青稞籽粒,营养丰富,农药残留少,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人们食用后能够起到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高血糖,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保健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定种植范围,所述种植范围为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的适宜耕种的地域;

s2、制定规范性文件,所述规范性文件依据gb4404.1农作物种子禾谷类种子质量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891绿色食品大麦及大麦;ny/t1054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价导则;ny/t1055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制定;

s3、制定产地环境,所述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即年平均气温0℃以上,≥0℃有效积温1400℃以上,水浇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旱地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

s4、制定产量指标,所述产量指标为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3000kg—4350kg/公顷(每亩200.00kg—290kg),高水肥条件下产量4500kg—6000kg/公顷(每亩300.00kg—400kg);

s5、制定品种选择标准,所述品种选择标准为选用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

s6、制定种植技术标准,所述种植技术标准包括选地标准、整地标准、土壤药剂处理标准、施肥标准、药剂拌种标准、播种标准以及田间管理标准;

s7、制定病虫害防治技术,所述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药剂防治;

s8、制定收获标准,所述收获标准包括机械收割标准和人工收割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选地标准为选择地势平坦,选用油菜、豆类作物茬口,避免以麦茬作物为前茬;

所述整地标准为秋翻地区,前季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耕深≥16.00厘米,10月中下旬进行耙、耱、碾收墒处理,播种前随即耙耱埋肥或采用机械施肥,春耕地区,当土壤解冻及时耕地,随即耙耱埋肥或采用机械施肥;

所述土壤药剂处理标准为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兑水搅匀制成药水,如40%燕麦畏乳油0.20千克,兑水15.00千克,利用喷雾器将药水均匀地喷雾在地表上或用潮湿细土与药剂拌匀洒施在地表,随即耙耱,耙深8.00cm—10.00cm混埋农药;

所述施肥标准包括有机肥施肥标准和施肥量标准;

所述药剂拌种标准为采用播前青棵种子量万分之一的80%“402”抗菌剂拌种或采用播前青棵种子量0.4%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2%—3%生石灰水进行浸种30-50分钟;

所述播种标准为包括播种量标准、播种方式标准、播期标准;

所述田间管理标准包括松土除草标准、化学除草标准、追肥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肥施肥标准为使用符合ny/t394使用准则的有机肥,使用量为3t/公顷—4.5t/公顷;所述施肥量标准为根据土地肥力条件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播种前施纯氮50kg/公顷—75kg/公顷(3.38kg/亩-5.02kg/亩),五氧化二磷40kg/公顷—70kg/公顷(2.76千克/亩—4.60千克/亩)随即耙耱埋肥或采用机械施肥,根外施肥采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的尿素溶液按照60kg/亩-70kg/亩的量进行施肥。

进一步的,所述播种量标准为285kg/公顷-315kg/公顷(每亩19.00千克-21.00千克);

所述播种方式标准采用条播,行距15.00cm,种子覆土深度(指耱地后的深度)3.00cm-5.00cm;

所述播期标准为适宜播种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时期(3月下旬-4月上旬)。

进一步的,所述松土除草标准为三叶期及时松土、除草,孕穗期除高草;

所述化学除草标准为禾本科杂草在青稞2叶期到拔节始期前,禾本科杂草3—6叶期,用6.9%大骠马水乳剂0.75l/公顷—0.9l/公顷兑水300l喷雾防除;阔叶杂草在青裸3叶期,用72%2.4d丁酯乳油0.75l/公顷加75%苯磺隆30g兑水225l喷雾防除阔叶杂草;

所述追肥标准为三叶期结合松土、除草追施尿素14kg/公顷—17kg/公顷(0.92kg/亩—1.15kg/亩);孕穗至抽穗期用磷酸二氢钾50kg/公顷,兑水338kg/公顷—450kg/公顷(0.30kg/亩,兑水22.50kg/亩—30.00kg/亩),叶面喷洒1次—2次,后期脱肥地块加尿素1kg/公顷(1.00kg/亩),混合喷施,促后期灌浆。

进一步的,所述物理防治为采用温汤浸种,每亩悬挂20块~30块黄板粘杀害板;

所述生物防治为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利用天敌、性诱剂防治病虫害;

所述药剂防治为按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采用低毒低残留药剂,优先使用生物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温汤浸种为将播前青稞种子放在50℃-55℃的温水浸泡30-40分钟,然后取出晾干待播种。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收割标准为黄熟期选择晴天,用联合收割机或小型收割机收割;

所述人工收割标准为全田90%植株呈现黄色,籽粒变硬时及时收割,打捆风干,待风干后脱粒。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肥由如下方法制成: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量:家畜粪便100-200份、家禽粪便50-100份、植物秸秆50-100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光合菌1-2份、乳酸菌1-2份、酵母菌4-6份、水100-200份以及含有硼、锌、钼、铁、锰和铜营养元素的微量元素肥料10-20份;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植物秸秆通过粉碎机粉碎成固体颗粒;

步骤三、将固体颗粒和称量好的家畜粪便、家禽粪便、植物秸秆、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水、含有硼、锌、钼、铁、锰和铜营养元素的微量元素肥料全部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三中搅拌均匀的物料取出并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且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发酵10-15天;

步骤五、将所述步骤四中发酵好的物料取出均匀摊在水泥地面上暴晒或者采用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六、将所述步骤五中干燥处理后的物料采用螺杆造粒机进行造粒,制作成颗粒状的有机肥。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种植青稞,能够满足青稞生长发育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使得青稞生长旺盛,产量高,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药剂防治有机结合地对青稞进行病虫害防治,使得种植的青稞能够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提出的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步骤科学合理,依据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规定制定种植范围,规范性文件,产地环境,产量指标,品种选择标准,种植技术标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收获标准,使得种植的青稞出苗成活率高,生长旺盛,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可降低田间管理劳动强度以及管理成本,有效提高青稞的种植效益,生产的青稞籽粒,营养丰富,农药残留少,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人们食用后能够起到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高血糖,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保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定种植范围,所述种植范围为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的适宜耕种的地域;

s2、制定规范性文件,所述规范性文件依据gb4404.1农作物种子禾谷类种子质量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891绿色食品大麦及大麦;ny/t1054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价导则;ny/t1055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制定;

s3、制定产地环境,所述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即年平均气温0℃以上,≥0℃有效积温1400℃以上,水浇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旱地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

s4、制定产量指标,所述产量指标为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3000kg—4350kg/公顷(每亩200.00kg—290kg),高水肥条件下产量4500kg—6000kg/公顷(每亩300.00kg—400kg);

s5、制定品种选择标准,所述品种选择标准为选用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

s6、制定种植技术标准,所述种植技术标准包括选地标准、整地标准、土壤药剂处理标准、施肥标准、药剂拌种标准、播种标准以及田间管理标准;

s7、制定病虫害防治技术,所述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药剂防治;

s8、制定收获标准,所述收获标准包括机械收割标准和人工收割标准。

较佳地,所述选地标准为选择地势平坦,选用油菜、豆类作物茬口,避免以麦茬作物为前茬;

所述整地标准为秋翻地区,前季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耕深≥16.00厘米,10月中下旬进行耙、耱、碾收墒处理,播种前随即耙耱埋肥或采用机械施肥,春耕地区,当土壤解冻及时耕地,随即耙耱埋肥或采用机械施肥;

所述土壤药剂处理标准为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兑水搅匀制成药水,如40%燕麦畏乳油0.20千克,兑水15.00千克,利用喷雾器将药水均匀地喷雾在地表上或用潮湿细土与药剂拌匀洒施在地表,随即耙耱,耙深8.00cm—10.00cm混埋农药;

所述施肥标准包括有机肥施肥标准和施肥量标准;

所述药剂拌种标准为采用播前青棵种子量万分之一的80%“402”抗菌剂拌种或采用播前青棵种子量0.4%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2%—3%生石灰水进行浸种30-50分钟;

所述播种标准为包括播种量标准、播种方式标准、播期标准;

所述田间管理标准包括松土除草标准、化学除草标准、追肥标准。

较佳地,所述有机肥施肥标准为使用符合ny/t394使用准则的有机肥,使用量为3t/公顷—4.5t/公顷;所述施肥量标准为根据土地肥力条件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播种前施纯氮50kg/公顷—75kg/公顷(3.38kg/亩-5.02kg/亩),五氧化二磷40kg/公顷—70kg/公顷(2.76千克/亩—4.60千克/亩)随即耙耱埋肥或采用机械施肥,根外施肥采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的尿素溶液按照60kg/亩-70kg/亩的量进行施肥。

较佳地,所述播种量标准为285kg/公顷-315kg/公顷(每亩19.00千克-21.00千克);

所述播种方式标准采用条播,行距15.00cm,种子覆土深度(指耱地后的深度)3.00cm-5.00cm;

所述播期标准为适宜播种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时期(3月下旬-4月上旬)。

较佳地,所述松土除草标准为三叶期及时松土、除草,孕穗期除高草;

所述化学除草标准为禾本科杂草在青稞2叶期到拔节始期前,禾本科杂草3—6叶期,用6.9%大骠马水乳剂0.75l/公顷—0.9l/公顷兑水300l喷雾防除;阔叶杂草在青裸3叶期,用72%2.4d丁酯乳油0.75l/公顷加75%苯磺隆30g兑水225l喷雾防除阔叶杂草;

所述追肥标准为三叶期结合松土、除草追施尿素14kg/公顷—17kg/公顷(0.92kg/亩—1.15kg/亩);孕穗至抽穗期用磷酸二氢钾50kg/公顷,兑水338kg/公顷—450kg/公顷(0.30kg/亩,兑水22.50kg/亩—30.00kg/亩),叶面喷洒1次—2次,后期脱肥地块加尿素1kg/公顷(1.00kg/亩),混合喷施,促后期灌浆。

较佳地,所述物理防治为采用温汤浸种,每亩悬挂20块~30块黄板粘杀害板;

所述生物防治为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利用天敌、性诱剂防治病虫害;

所述药剂防治为按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采用低毒低残留药剂,优先使用生物制剂,具体使用方法如下表所示:

病虫害防治及要求

较佳地,所述温汤浸种为将播前青稞种子放在50℃-55℃的温水浸泡30-40分钟,然后取出晾干待播种。

较佳地,所述机械收割标准为黄熟期选择晴天,用联合收割机或小型收割机收割;

所述人工收割标准为全田90%植株呈现黄色,籽粒变硬时及时收割,打捆风干,待风干后脱粒。

较佳地,所述有机肥由如下方法制成: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量:家畜粪便100份、家禽粪便50份、植物秸秆50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光合菌1份、乳酸菌1份、酵母菌4份、水100份以及含有硼、锌、钼、铁、锰和铜营养元素的微量元素肥料10份;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植物秸秆通过粉碎机粉碎成固体颗粒;

步骤三、将固体颗粒和称量好的家畜粪便、家禽粪便、植物秸秆、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水、含有硼、锌、钼、铁、锰和铜营养元素的微量元素肥料全部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三中搅拌均匀的物料取出并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且在25℃的温度条件下发酵10天;

步骤五、将所述步骤四中发酵好的物料取出均匀摊在水泥地面上暴晒或者采用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六、将所述步骤五中干燥处理后的物料采用螺杆造粒机进行造粒,制作成颗粒状的有机肥。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有机肥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按重量份称量:家畜粪便150份、家禽粪便80份、植物秸秆80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光合菌1份、乳酸菌1份、酵母菌5份、水150份以及含有硼、锌、钼、铁、锰和铜营养元素的微量元素肥料15份;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植物秸秆通过粉碎机粉碎成固体颗粒;

步骤三、将固体颗粒和称量好的家畜粪便、家禽粪便、植物秸秆、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水、含有硼、锌、钼、铁、锰和铜营养元素的微量元素肥料全部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三中搅拌均匀的物料取出并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且在28℃的温度条件下发酵13天;

步骤五、将所述步骤四中发酵好的物料取出均匀摊在水泥地面上暴晒或者采用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六、将所述步骤五中干燥处理后的物料采用螺杆造粒机进行造粒,制作成颗粒状的有机肥。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有机肥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按重量份称量:家畜粪便200份、家禽粪便100份、植物秸秆100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光合菌2份、乳酸菌2份、酵母菌6份、水200份以及含有硼、锌、钼、铁、锰和铜营养元素的微量元素肥料20份;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植物秸秆通过粉碎机粉碎成固体颗粒;

步骤三、将固体颗粒和称量好的家畜粪便、家禽粪便、植物秸秆、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水、含有硼、锌、钼、铁、锰和铜营养元素的微量元素肥料全部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三中搅拌均匀的物料取出并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且在30℃的温度条件下发酵15天;

步骤五、将所述步骤四中发酵好的物料取出均匀摊在水泥地面上暴晒或者采用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六、将所述步骤五中干燥处理后的物料采用螺杆造粒机进行造粒,制作成颗粒状的有机肥。

以上实施例1-3均为在我国青海省(因为青海省的气候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同一区域采用同一品种分别在一般水肥条件下进行实验种植,并对种植的青稞的亩产量进行统计记录在下表:

从上表统计记录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品种的青稞的亩产量在一般水肥条件下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种植方法很难达到制定的产量指标即每亩200.00kg—290kg的标准,因此,按照本发明制定的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种植青稞,可大幅提高亩产量,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该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种植青稞,能够满足青稞生长发育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使得青稞生长旺盛,产量高,有效提高经济效益,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药剂防治有机结合地对青稞进行病虫害防治,使得种植的青稞能够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提出的绿色食品青稞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方法,步骤科学合理,依据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规定制定种植范围,规范性文件,产地环境,产量指标,品种选择标准,种植技术标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收获标准,使得种植的青稞出苗成活率高,生长旺盛,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可降低田间管理劳动强度以及管理成本,有效提高青稞的种植效益,生产的青稞籽粒,营养丰富,农药残留少,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人们食用后能够起到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高血糖,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保健效果。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出的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具有生理调节作用,可有效改善土质,进而提高青稞的成活率以及产量。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家畜粪便包括牛粪、羊粪和猪粪,且牛粪、羊粪和猪粪的重量比为5:2:3;所述家禽粪便包括鸡粪、鸭粪和鹅粪,且鸡粪、鸭粪和鹅粪的重量比为4:3:3;所述植物秸秆包括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且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的重量比为3:3:2:2。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