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培育的营养花土配方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18623发布日期:2022-01-04 21:03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培育的营养花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月季、铁线莲、绣球类作物的营养花土。


背景技术:

2.市场上盆栽的营养供给一般采用普通花肥或专门调配的营养土进行培育,因普通花肥使用不方便,针对性不强,不适合长期存放及在家庭和工作环境使用,是为了满足花农大面积盆栽种植或家庭和工作中种植盆栽植物,专门配制的含有多种矿质营养,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无病虫害的床土成为了市场上盆栽发展方向,现市场的营养土产品泥炭选择不好透水性不好会导致闷根或者板结,很多配方没有缓释肥或者肥力释放不精准或者使用国产缓释肥肥效时长短,流失快。市面很多营养土用的普通国产椰糠,盐分很高,会抑制作物生长。市面很多营养土采用药渣,松皮,树皮没经过充分发酵杀菌消毒处理容易造成植物根系损伤。特别是市场上的月季、铁线莲、绣球类的营养土在营养的持续性释放、疏松通气、保水性上都不理想,对这类要求种植环境最好是砂质土壤、排水良好、微带酸性、肥沃、疏松的植物来说有着种值质量的直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培育的营养花土配方及制作方法,它提供了一种排水良好、微带酸性、肥沃、疏松,并且营养能持续性释放的营养土配方和制作过程。
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营养土的配方由椰糠16%,椰壳15%,泥炭36%,珍珠岩12%,缓释肥3%,蛭石8%,炭化谷壳8%,矽藻素份2%组成。
5.以上所述36%的泥炭中有20%是藓类泥炭,16%是草本泥炭,两种泥炭混合而成,藓类泥炭为拉脱维亚区域苔藓土层炭化白泥炭,纤维是20~40mm的中粗纤维,草本泥炭为中国华南地区的灌木雨林沉积泥质炭。
6.本发明所述椰糠的颗粒直径大小是1~10mm,并且ec值低于0.4;椰壳的颗粒直径大小是1~2cm。
7.本发明所述缓释肥3%中有1%是中期缓释肥,2%是长期缓释,两种缓释肥混合而成。
8.本发明所述珍珠岩的颗粒直径大小为3~5mm。
9.本发明所述炭化谷壳是容重为每立方米240公斤,通气孔隙度为20%~30%,ph值呈微碱性的焦糖炭化谷壳。
10.本发明营养花土制作方法的制作步骤如下:
11.步骤一、把椰糠与椰壳用常温自来水发泡120~360分钟。
12.步骤二、用除水设备使椰糠与椰壳保留40%含水量。
13.步骤三、采用搅拌充分不破坏基质原料物性的旋转式搅拌设备,在温度18度的搅拌环境中对椰糠与椰壳进行初步搅拌。
14.步骤四、在初步搅拌后停止搅拌不低于两分钟,然后加入泥炭和珍珠岩搅拌1~2分钟或直到椰糠的水分被珍珠岩、泥炭中和吸收。
15.步骤五、加入蛭石和炭化谷壳搅拌三分钟。
16.步骤六、加入缓释肥和矽藻素搅拌五分钟或直到所有材料被搅拌到充分均匀后得到营养花土成品。
17.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配方和制作方法能得到排水良好、微带酸性、肥沃、疏松,并且营养能持续性释放的营养土,针对月季、铁线莲、绣球这类植物生长特性,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
19.本发明的营养土的配方由椰糠16%,椰壳15%,泥炭36%,珍珠岩12%,缓释肥3%,蛭石8%,炭化谷壳8%,矽藻素份2%组成。所述36%的泥炭中有20%是藓类泥炭,16%是草本泥炭,两种泥炭混合而成,藓类泥炭为拉脱维亚区域苔藓土层炭化白泥炭,纤维是20mm的中粗纤维,确保营养土的透气基础,泥炭所含有的0.05%养分启动机为作物提供基础有机质养分,配合湿润剂技术,为基质搭配疏水效果提供基础保证。草本泥炭为中国华南地区的灌木雨林沉积泥质炭,深层泥质炭分解充分,有机质含量是苔藓泥炭的5-10倍,是基质保水持肥的基础物质,解决了普通苔藓草炭不透水容易长草的难题,结合进口白泥炭使用疏松透水持肥效果显著。
20.疏水效果采用进口椰糠的颗粒直径大小是1mm,并且ec值低于0.4;进口粗椰壳的颗粒直径大小是1cm双椰糠。大大提高了基质的疏松效果和透水效果,椰糠特有的韧性纤维质可以把基质寿命延长2-3年,还有椰糠的无机物性避免作物烧根情况,椰糠的三道水洗工艺保证了基质的低ec,大大降低了基质的盐分浓度,保证了作物生长环境离子浓度。
21.本发明所述缓释肥3%中有1%是中期缓释肥,即是采用半包膜技术生产的缓释肥,2%是长期缓释,即是采用全包膜技术生产的缓释肥,两种缓释肥混合而成。缓释肥是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物如脲甲醛ufs肥料通常被称为缓释肥srfs即在25℃下。1、肥料中的养分在24小时内的释放率即肥料的化学物质形态转变为植物可利用的有效形态不超过15%。2、在28天内的养分释放率不超过75%。3、在规定时间内,养分释放率不低于75%。4、专用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与相应作物的养分吸收曲线相吻合。缓释肥特有的包膜技术能让氮磷钾元素随着温度光照水分等外界环境层层精准释放肥效,大大提供了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本基质采用欧洲进口中长期肥效双缓释肥,肥力交叉释放,大大延长了基质的供肥时间,保证作物养分在一定种植期间3-8个月源源不断地供给
22.所述珍珠岩的颗粒直径大小为3mm,珍珠岩经膨胀而成为一种轻质、多功能新型材料。具有表观密度轻、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吸湿能力小,且无毒、无味、防火、吸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业基质配方生产,本基质选用目数大小相对适合兰科类作物,保证基质具有夏天散温冬天保暖的物性效果。
23.本发明所述炭化谷壳是容重为每立方米240公斤,通气孔隙度为20%,ph值呈微碱性的焦糖炭化谷壳。但经几次浇水后可显中性,吸收养分能力较差,和等量的泥炭混合做育苗的盆栽介质,能取得满意的结果。配方中炭化谷壳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基质的ph值,中和泥
炭土的过酸情况,使基质ph值为作物提供相对平衡的酸碱环境。
24.矽藻素是一种白色的软沉积石,可轻易的磨成粉末。密度低、多孔隙、有粗糙感、是矽藻类的化石。可用作杀虫剂,由于它的物理吸附性质,可破坏昆虫的外骨骼蜡状的外层,导致他们脱水死亡,被广发应用于基质配方,用于物理抑制昆虫,安全可靠。
25.本发明营养花土制作方法的制作步骤如下:
26.步骤一、把椰糠与椰壳用常温自来水发泡120分钟。
27.步骤二、用除水设备使椰糠与椰壳保留40%含水量。
28.步骤三、采用搅拌充分不破坏基质原料物性的旋转式搅拌设备,在温度18度的搅拌环境中对椰糠与椰壳进行初步搅拌。
29.步骤四、在初步搅拌后停止搅拌两分钟,然后加入泥炭和珍珠岩搅拌1分钟让椰糠的水分被珍珠岩、泥炭中和吸收。
30.步骤五、加入蛭石和炭化谷壳搅拌三分钟。
31.步骤六、加入缓释肥和矽藻素搅拌五分钟均匀后得到营养花土成品。
32.实施例2
33.同实施例1,其不同的地方是:藓类泥炭为拉脱维亚区域苔藓土层炭化白泥炭,纤维是30mm的中粗纤维,椰糠的颗粒直径大小是5mm,椰壳的颗粒直径大小是1.5cm,珍珠岩的颗粒直径大小为4mm,炭化谷壳通气孔隙度为25%。
34.本发明营养花土制作方法的制作步骤如下:
35.步骤一、把椰糠与椰壳用常温自来水发泡240分钟。
36.步骤二、用除水设备使椰糠与椰壳保留40%含水量。
37.步骤三、采用搅拌充分不破坏基质原料物性的旋转式搅拌设备,在温度28度的搅拌环境中对椰糠与椰壳进行初步搅拌。
38.步骤四、在初步搅拌后停止搅拌两分钟,然后加入泥炭和珍珠岩搅拌直到椰糠的水分被珍珠岩、泥炭中和吸收。
39.步骤五、加入蛭石和炭化谷壳搅拌三分钟。
40.步骤六、加入缓释肥和矽藻素搅拌直到所有材料被搅拌到充分均匀后得到营养花土成品。
41.实施例3
42.同实施例1,其不同的地方是:藓类泥炭为拉脱维亚区域苔藓土层炭化白泥炭,纤维是40mm的中粗纤维,椰糠的颗粒直径大小是10mm,椰壳的颗粒直径大小是2cm,珍珠岩的颗粒直径大小为5mm,炭化谷壳通气孔隙度为30%。
43.本发明营养花土制作方法的制作步骤如下:
44.步骤一、把椰糠与椰壳用常温自来水发泡360分钟。
45.步骤二、用除水设备使椰糠与椰壳保留40%含水量。
46.步骤三、采用搅拌充分不破坏基质原料物性的旋转式搅拌设备,在温度38度的搅拌环境中对椰糠与椰壳进行初步搅拌。
47.步骤四、在初步搅拌后停止搅拌两分钟,然后加入泥炭和珍珠岩搅拌直到椰糠的水分被珍珠岩、泥炭中和吸收。
48.步骤五、加入蛭石和炭化谷壳搅拌三分钟。
49.步骤六、加入缓释肥和矽藻素搅拌直到所有材料被搅拌到充分均匀后得到营养花土成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