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及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40839发布日期:2020-10-31 09:24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还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但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组培苗被污染,一般污染苗会作丢弃处理。但当被污染的组培苗是特别珍贵和稀少的植株的时候,则必须要对污染苗进行脱菌处理,以挽救珍贵的植株。在工厂化生产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脱菌处理而降低损失。但是目前的脱菌培养方法由于需要对外植体进行杀菌处理,导致后续培养的存活率不高。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其能够在不影响外植体生长的情况下持续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具有诱导成活率高的优点。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方法,其通过多种杀菌消毒方法的配合,降低对外植体的伤害,同时更加彻底的杀灭和除去外植体上的细菌和病毒,具有脱菌消毒效果好和诱导成活率高的优点。本发明通过以下详细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有二氧化锰、三氮唑核苷、琼脂粉和白砂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二氧化锰的浓度为0.3-0.9mg/l、所述的三氮唑核苷的浓度为30-90mg/l、所述的琼脂粉的浓度为6-7g/l,所述的白砂糖的浓度为25-30g/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二氧化锰的浓度为0.6mg/l、所述的三氮唑核苷的浓度为60mg/l、所述的琼脂粉的浓度为6g/l,所述的白砂糖的浓度为28g/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的ph值为5.5-6.0。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选取质量较好污染材料,截取污染相对较小的部分作为外植体,使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用吸水纸吸干;步骤s20:将步骤s10获得的外植体使用甲醛和高猛酸钾熏蒸15-30min,再使用升贡侵泡处理5-15min,取出外植体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步骤s30:取步骤s20中获得的外植体,使用青霉素消毒处理30-60min,取出外植体用无菌水除去残余青霉素;步骤s40:将步骤s30中获得的外植体接种到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或愈伤组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0中使用无菌水冲洗4-5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20中的升贡的浓度为0.1%,使用无菌水冲洗2-4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30中的青霉素的浓度为300mg/l;所述的使用无菌水除去残余青霉素是指采用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1min。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中,二氧化锰可以与酚类物质发生反应,清除酚类物质,抑制褐化作用;三氮唑核苷是广谱性的抗病毒杀菌药物,对多种病毒和细菌具有杀灭和抑制生长的作用;琼脂为固体培养平台,为植物提供养分、水分与透气的作用;而白砂糖为碳源,在诱导时间、诱导率和小芽健壮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可降低培养基的制备成本。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方法,其通过先使用甲醛和高猛酸钾熏蒸,通过消毒气体预先处理,消毒气体相对于液体其对植物的伤害更低,同时保证杀菌消毒效果;再使用升贡处理,升贡成分单一配合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处理可以更有效的杀灭细菌,对外植体的伤害更加简单和轻微;青霉素作为有机消毒剂,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只对细菌进行针对性的灭杀,避免外植体收到伤害。多种消毒方法的结合,在保证脱毒杀菌的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对外植体的伤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制备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根据表1、表2所示的配方,分别称取ms培养基以及本发明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的各成分,置于三角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定容至1l,调ph值至5.8,然后分装至组织培养瓶中,封口后置于高压灭菌锅中,在121℃下灭菌20分钟,冷却凝固后,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表1本发明的ms培养基的成分及其用量表2本发明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的成分及其用量成分终浓度ms培养基-二氧化锰0.6mg/l三氮唑核苷60mg/l琼脂粉6g/l白砂糖28g/l实施例二: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方法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选取质量较好污染材料,截取污染相对较小的部分作为外植体,使用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吸水纸吸干;步骤s20:将步骤s10获得的外植体使用甲醛和高猛酸钾熏蒸20min,再使用浓度为0.1%的升贡侵泡处理10min,取出外植体使用无菌水冲洗2-4次;步骤s30:取步骤s20中获得的外植体,使用浓度为300mg/l的青霉素消毒处理45min,取出外植体用采用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1min,除去残余青霉素;步骤s40:将步骤s30中获得的外植体接种到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或愈伤组织。实施例三: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的效果试验参照实施例二所述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方法,分别将污染程度相近的蝴蝶兰外植体接种于表3所示的培养基中,诱导培养7天后,分别记录蝴蝶兰外植体的成活率和污染率,每个对照组或者试验组设置10个培养瓶,每个培养瓶接种10株,结果如表4所示。再另取被污染的蝴蝶兰外植体,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后吸干水分,使用0.3%的多菌灵浸泡处理60min,再使用无菌水漂洗3次,接种到实施例一提供的培养基中作为对照组1,诱导培养7天后,计算成活率和污染率。成活率的计算方法为:培养7天后每组总成活株数/每组总接种株树*100%;污染率的计算方法为:培养7天后污染瓶数/接种瓶树*100%。表3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以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是采用ms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再按表3添加其他成分。表4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苗脱菌培养基的试验结果编号成活率a(%)污染率b(%)综合评分对照组1602044对照组2816052.8对照组3706044试验组1844059.2试验组2824057.6试验组3823059.6试验组4823059.6试验组5821063.6试验组6791061.2试验组7752056试验组8741057.2试验组9721055.6备注:(1)综合评分y=a*0.8-b*0.2。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锰和三氮唑核苷的配合可以有效抑制和杀灭污染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中的细菌和病毒;同时先进行甲醛和高猛酸钾的结合熏蒸消毒处理,再进行升贡配合超声波处理,最后使用青霉素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的处理和杀灭被污染的植株上的细菌和病毒,同时能避免外植体植株受到消毒处理的伤害,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低污染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