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和油茶的套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17842发布日期:2020-11-13 16:01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和油茶的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拉丁文名camelliaoleiferaabel.)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茶叶属山茶科,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般为灌木。由于种植茶树多为经济作物,嫩叶用于制茶,种子可榨油。热带地区生长的乔木型茶树高可达数十米,树龄达数千年。

茶叶和油茶目前都主要种植在山坡上,浇灌施肥等都费时费力,而且传统的浇灌方式水分容易蒸发,而茶叶和油茶的根系均在40-60cm深度内,但是茶叶性喜温暖、湿润、半荫,过冷过热或多风地均不适宜,忌阳光曝晒;而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所以,可以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茶叶和油茶的互补性能进行套种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山茶和油茶的套种方法,能够互补利用阳光,且具有适合在山坡上种植的浇灌系统,保证产量,操作简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叶和油茶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挖穴:选择山坡倾斜地块,在地块挖设种植穴,种植穴横向成排,相邻的两排油茶种植穴之间设置两排茶叶种植穴,相邻的两排茶叶种植穴的距离小于油茶种植穴和茶叶种植穴之间的距离;

(2)预埋:在每个种植穴的底部填上基底土,并在种植穴周围插入浇淋管,再将邻近2-6排茶叶种植穴上的浇淋管用布液管从高到低连通,邻近2-4排油茶种植穴的浇淋管用布液管从高到低连通;

(3)种植:在种植穴中施入基肥后,在油茶种植穴中种入油茶苗,在茶叶种植穴中种植茶树苗;

(4)生长管理:向种植好的油茶苗和茶树苗通过布液管施入充足的水和生长肥水溶液,当树苗出现花芽分化,向茶树苗中施入坐果肥,施入坐果肥同时掺入可溶硒,此后浇水时在水中溶解少量可溶硒,待其开花结果,茶树苗则根据其生长定期施肥浇水;

(5)采收:油茶果实成熟后,将果实采摘下烘烤榨油之后,剩下的油渣重新制成堆肥施入油茶根部,茶树生长成熟后自然采摘。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山坡倾斜的角度为20-35°,所述相邻的两排茶叶种植穴的距离为0.6-1.2米,相邻两排油茶种植穴和茶叶种植穴之间的距离为1-1.5米,相邻两个油茶种植穴的距离是同一排中相邻两个茶叶种植穴距离的两倍。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基底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黏土20-50份、椰衣纤维3-10份、木屑15-40份、蔗渣10-25份、草伐土20-40份,该基底土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晒干后粉碎成粉末混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浇淋管插入的深度为50-60cm,该浇淋管的直径为5-10cm,所述布液管设置在斜坡上由上往下呈一条直线,该布液管的直径为15-20cm。

进一步地,所述浇淋管埋在地下的部分设有若干出水支口,每个支口上每隔10cm设有一个出水网漏,该出水网漏大于出水支口,使液体能从内向外渗漏并且不被土壤堵塞。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基肥为农家肥,该基肥施入在种植穴的中部围绕一圈。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通过布液管施入充足的水是在定植前每天浇一次,定植后隔3-5天浇一次,所述生长肥的水溶液是将肥料充分溶解后,从布液管的最上端倒入同时浇灌若干排油茶苗或茶树苗,所述生长肥和可溶肥均为氮磷钾肥,所述可溶硒为天然富硒土壤中提取的硒或者有机硒肥。

进一步地,所述生长肥中含氮肥15-20份、磷肥5-15份、钾肥5-15份,所述坐果肥中氮肥15-20份、磷肥15-30份、钾肥5-15份、有机硒肥5-10份。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所述油炸制成堆肥是充分打碎后通过微生物发酵5-10天制备而成。

茶园套种油茶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有如下特点:1、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产出;2、合理分配了高、中、低高间光源,科学分配了水、肥、气、热等生物因子;3、油茶树冠,有效地为茶叶起到了遮强日照,防风防冻等作用,从而提高了茶叶品质、产量和效益;4、解决了人们植物食用油的问题;5、有利于水土保护和茶园美化;6、套种油茶能相对抑制茶园茶叶病虫害;7、在地块中还可以套种更多作物,如:豆类、荞麦、花生、芝麻、蔬菜、薯类、药材,均能培肥地力,增加收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能够增加收益,充分利用茶叶和油茶的生长特点进行套种,利用二者对光照的需求进行互补,间隔两行茶叶种植一行油茶,且油茶的间距大,油茶高,能够保证了油茶需要充足阳光的特性,又适合茶叶喜阴的特性;

(2)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中通过设置浇淋管将若干排茶叶或油茶的根底连通,浇灌施肥便捷,直接在最高处的布液管倒入即可将水或液体肥分布下去,同时可以浇灌若干排,省事省力,且能够直达根部,不易挥发,利用率高;

(3)本发明在种植之前还设置了基底土,基底土中的成分吸水效果好,便于将浇灌下去的液体充分吸收保存,再由植物的根部吸收,在浇淋管中设置若干个不同高度的出水网漏,可以将液体分布在不同的深度中,便于不同深度的根吸收,保证营养均衡。

(4)本发明中施入的肥料中富含硒,种植出来的产品含硒量高,保证人体所需元素,可制备富硒茶和富硒茶油。

整个方法操作简单,造价便宜,且在种植过程中浇灌省事省力,适用于大量种植的茶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实施例1

一种茶叶和油茶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挖穴:选择山坡倾斜地块,土壤层厚度大于45cm,土壤的ph值为6,在地块挖设种植穴,种植穴横向成排,相邻的两排油茶种植穴之间设置两排茶叶种植穴,相邻的两排茶叶种植穴的距离小于油茶种植穴和茶叶种植穴之间的距离,山坡倾斜的角度为20°,所述相邻的两排茶叶种植穴的距离为0.6米,相邻两排油茶种植穴和茶叶种植穴之间的距离为1米,相邻两个油茶种植穴的距离是同一排中相邻两个茶叶种植穴距离的两倍;

(2)预埋:在每个种植穴的底部填上基底土,并在种植穴周围插入浇淋管,再将邻近2排茶叶种植穴上的浇淋管用布液管从高到低连通,邻近2排油茶种植穴的浇淋管用布液管从高到低连通,基底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黏土20份、椰衣纤维3份、木屑15份、蔗渣10份、草伐土20份,该基底土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晒干后粉碎成粉末混合而成;浇淋管插入的深度为50cm,该浇淋管的直径为5cm,所述布液管设置在斜坡上由上往下呈一条直线,该布液管的直径为15cm;浇淋管埋在地下的部分设有若干出水支口,每个支口上每隔10cm设有一个出水网漏,该出水网漏大于出水支口,使液体能从内向外渗漏并且不被土壤堵塞;

(3)种植:在种植穴中施入基肥后,在油茶种植穴中种入油茶苗,在茶叶种植穴中种植茶树苗,基肥为农家肥,包括人粪尿、厩肥、堆肥、绿肥、泥肥、草木灰等,经过10天的发酵后制备而成,该基肥施入在种植穴的中部围绕一圈;

(4)生长管理:向种植好的油茶苗和茶树苗通过布液管施入充足的水和生长肥水溶液,当树苗出现花芽分化,向茶树苗中施入坐果肥,施入坐果肥同时掺入可溶硒,此后浇水时在水中溶解少量可溶硒,待其开花结果,茶树苗则根据其生长定期施肥浇水,通过布液管施入充足的水是在定植前每天浇一次,定植后隔3天浇一次,所述生长肥的水溶液是将肥料充分溶解后,从布液管的最上端倒入同时浇灌若干排油茶苗或茶树苗,所述生长肥和可溶肥均为氮磷钾肥,所述可溶硒为天然富硒土壤中提取的硒或者有机硒肥;生长肥中含氮肥15份、磷肥5份、钾肥5份,所述坐果肥中氮肥15份、磷肥15份、钾肥5份、有机硒肥5份;

(5)采收:油茶果实成熟后,将果实采摘下烘烤榨油之后,剩下的油渣重新制成堆肥施入油茶根部,茶树生长成熟后自然采摘;所述油炸制成堆肥是充分打碎后通过微生物发酵5天制备而成,发酵的温度为40℃。

实施例2

一种茶叶和油茶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挖穴:选择山坡倾斜地块,土壤层厚度大于45cm,土壤的ph值为6,在地块挖设种植穴,种植穴横向成排,相邻的两排油茶种植穴之间设置两排茶叶种植穴,相邻的两排茶叶种植穴的距离小于油茶种植穴和茶叶种植穴之间的距离,山坡倾斜的角度为35°,所述相邻的两排茶叶种植穴的距离为1.2米,相邻两排油茶种植穴和茶叶种植穴之间的距离为1.5米,相邻两个油茶种植穴的距离是同一排中相邻两个茶叶种植穴距离的两倍;

(2)预埋:在每个种植穴的底部填上基底土,并在种植穴周围插入浇淋管,再将邻近6排茶叶种植穴上的浇淋管用布液管从高到低连通,邻近4排油茶种植穴的浇淋管用布液管从高到低连通,基底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黏土50份、椰衣纤10份、木屑40份、蔗渣25份、草伐土40份,该基底土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晒干后粉碎成粉末混合而成;浇淋管插入的深度为60cm,该浇淋管的直径为10cm,所述布液管设置在斜坡上由上往下呈一条直线,该布液管的直径为20cm;浇淋管埋在地下的部分设有若干出水支口,每个支口上每隔10cm设有一个出水网漏,该出水网漏大于出水支口,使液体能从内向外渗漏并且不被土壤堵塞;

(3)种植:在种植穴中施入基肥后,在油茶种植穴中种入油茶苗,在茶叶种植穴中种植茶树苗,基肥为农家肥,包括人粪尿、厩肥、堆肥、绿肥、泥肥、草木灰等,经过15天的发酵后制备而成,该基肥施入在种植穴的中部围绕一圈;

(4)生长管理:向种植好的油茶苗和茶树苗通过布液管施入充足的水和生长肥水溶液,当树苗出现花芽分化,向茶树苗中施入坐果肥,施入坐果肥同时掺入可溶硒,此后浇水时在水中溶解少量可溶硒,待其开花结果,茶树苗则根据其生长定期施肥浇水,通过布液管施入充足的水是在定植前每天浇一次,定植后隔5天浇一次,所述生长肥的水溶液是将肥料充分溶解后,从布液管的最上端倒入同时浇灌若干排油茶苗或茶树苗,所述生长肥和可溶肥均为氮磷钾肥,所述可溶硒为天然富硒土壤中提取的硒或者有机硒肥;生长肥中含氮肥20份、磷肥15份、钾肥15份,所述坐果肥中氮肥20份、磷肥30份、钾肥15份、有机硒肥10份;

(5)采收:油茶果实成熟后,将果实采摘下烘烤榨油之后,剩下的油渣重新制成堆肥施入油茶根部,茶树生长成熟后自然采摘;所述油炸制成堆肥是充分打碎后通过微生物发酵10天制备而成,发酵的温度为50℃。

实施例3

一种茶叶和油茶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挖穴:选择山坡倾斜地块,土壤层厚度大于45cm,土壤的ph值为6,在地块挖设种植穴,种植穴横向成排,相邻的两排油茶种植穴之间设置两排茶叶种植穴,相邻的两排茶叶种植穴的距离小于油茶种植穴和茶叶种植穴之间的距离,山坡倾斜的角度为25°,所述相邻的两排茶叶种植穴的距离为1米,相邻两排油茶种植穴和茶叶种植穴之间的距离为1.2米,相邻两个油茶种植穴的距离是同一排中相邻两个茶叶种植穴距离的两倍;

(2)预埋:在每个种植穴的底部填上基底土,并在种植穴周围插入浇淋管,再将邻近4排茶叶种植穴上的浇淋管用布液管从高到低连通,邻近3排油茶种植穴的浇淋管用布液管从高到低连通,基底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黏土40份、椰衣纤维8份、木屑25份、蔗渣15份、草伐土30份,该基底土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晒干后粉碎成粉末混合而成;浇淋管插入的深度为55cm,该浇淋管的直径为8cm,所述布液管设置在斜坡上由上往下呈一条直线,该布液管的直径为16cm;浇淋管埋在地下的部分设有若干出水支口,每个支口上每隔10cm设有一个出水网漏,该出水网漏大于出水支口,使液体能从内向外渗漏并且不被土壤堵塞;

(3)种植:在种植穴中施入基肥后,在油茶种植穴中种入油茶苗,在茶叶种植穴中种植茶树苗,基肥为农家肥,包括人粪尿、厩肥、堆肥、绿肥、泥肥、草木灰等,经过12天的发酵后制备而成,该基肥施入在种植穴的中部围绕一圈;

(4)生长管理:向种植好的油茶苗和茶树苗通过布液管施入充足的水和生长肥水溶液,当树苗出现花芽分化,向茶树苗中施入坐果肥,施入坐果肥同时掺入可溶硒,此后浇水时在水中溶解少量可溶硒,待其开花结果,茶树苗则根据其生长定期施肥浇水,通过布液管施入充足的水是在定植前每天浇一次,定植后隔4天浇一次,所述生长肥的水溶液是将肥料充分溶解后,从布液管的最上端倒入同时浇灌若干排油茶苗或茶树苗,所述生长肥和可溶肥均为氮磷钾肥,所述可溶硒为天然富硒土壤中提取的硒或者有机硒肥;生长肥中含氮肥18份、磷肥10份、钾肥10份,所述坐果肥中氮肥18份、磷肥16份、钾肥12份、有机硒肥8份;

(5)采收:油茶果实成熟后,将果实采摘下烘烤榨油之后,剩下的油渣重新制成堆肥施入油茶根部,茶树生长成熟后自然采摘;所述油炸制成堆肥是充分打碎后通过微生物发酵8天制备而成,发酵的温度为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