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精量播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52223发布日期:2020-12-04 13:47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播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精量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为长日照高寒地区,生育期短、有效积温低;春季升温慢,夏季高温期短,秋季降温快,温度是制约水稻生长发育和稳产高产的首要因素;提高水稻的有效积温、促早熟是北方寒区水稻栽培的永恒主题。

我国北方地区水稻直接播种产量低、品质差,所以采用两段式栽培技术,第一段为大棚育秧期,当秧苗经过35~40天的生长,叶龄为三叶一心期,进行本田插秧,进入第二阶段本田栽培。水稻育秧面积和本田面积的比例为1:100,水稻秧苗素质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育秧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播种技术,人工播种效率低,成本高,播种不匀,深浅不一,造成秧苗出苗后密度不匀,出苗期不一致,影响水稻秧苗素质和插秧质量,最终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水稻精量播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稻精量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播底土,利用排土装置将水稻营养土排土于水稻秧盘,结合不同秧盘规格铺设底土层高度1.5~2.5cm,并保证秧盘间土层高度的一致和秧盘内均匀平整;

步骤二:播种,结合不同稻种特性和秧盘播量,控制稻谷播种量,并根据播量要求进行变量操作,利用气吹方式将排种管芽种吹入秧盘,一次性完成精量播种工作,保护水稻芽长不受损坏;

步骤三:芽种平整,采用二次气吹方式将重叠芽种分离,保障芽种分布均匀;

步骤四:覆顶土,将水稻土覆盖于水稻芽种,高度为0.7~1.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在播底土环节,保持秧盘间土层高度一致;并将秧盘内土层均匀一致,避免出现低洼不平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避免播种机往复造成芽种重叠和根芽机械损伤,每盘芽种100~125g芽谷/盘(250~275粒/百平方厘米),使芽种不重不漏,均匀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实施水稻芽种播种技术,缩短了水稻出苗时间;机械化精量播种方法,一次完成入盘、铺底土、平土、播种和覆表土等流程,使水稻苗齐、苗壮、苗匀,提高了水稻育苗环节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水稻精量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大棚:根据种植面积搭建育秧大棚,超级大棚、标准大棚和普通大棚均适用于该播种机播种覆土。

s2:铺设轨道:例如秧棚为标准棚,60米长,7.2米宽,铺设秧盘2200盘。设置秧棚中间步道30cm,两侧横摆秧盘4列,连接中间步道和两侧轨道,该轨道可伸缩组装,播种覆土操作可两侧横向同时完成播种覆土,解决目前单侧播种覆土,提高工作效率20%时间。

s3:播种机操作过程:

s31:机械作业前机械检查工作

s311:检查机械播种箱、覆土箱中是否有其它杂物,影响播种、覆土操作质量;

s312:手动旋转驱动轮,检查驱动轮是否卡住而影响播种;

s313:机械在运行轨道上试运转2~3次,检查电磁感应器开关、动力传送装置运转状况和排种管是否良好;

s314:安全装置、防护装置是否固定牢靠。

s32:智能化精量播种覆土机操作要点

s321:在秧棚播种区域铺设秧盘方式,合理安装组合播种轨道,将机械移至秧棚固定的播种轨道上使其处于水平状态,操作环节注意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关闭电源。

s322:智能化控制排土深度,控制面板设置土层高度,自动调整传动轮输送功率与排土效率,将营养土装入覆土箱中充填底土作业,打开电极开关进行铺设底土作业,机械从秧盘一侧开始匀速行驶到另一侧顶端,电磁感应器与返回磁体通过排斥后返回行驶终点完成底土作业。期间播土轮匀速排土于秧盘中,通过往返两次作业达到底土设置高度。其中机械下方有平土挡板,能将秧盘中的底土进行平整,解决土壤聚集导致铺土不匀的问题。

s323:播种作业前充分浇水,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进行播种作业。

s324:智能化操作平台设置合理播种量,自动调整调速器电机速率与排种管工作效率使其达到精量播种的密度,将芽种装入播种箱盖好防护隔板后进行播种作业,打开电极链条工作开关,打开气泵机械从秧盘一侧开始匀速行驶到另一侧顶端,电磁感应器与返回磁体通过排斥后返回行驶终点完成播种环节。期间箱内的种子在重力和种子间作用力的相互作用下充入排种管内,气泵通过不同排种压力完成排种管排种,6排排种管依次条形排种,每排排种管数量为10,保障排种区域的相对均匀,后两排气吹管将重叠芽种分散,达到精准控制的同时,保护芽种的芽避免破坏。

s325:覆土环节调整传动轮输送功率与排土效率使其达到合理的底土深度,具体操作详见s322:步骤。

s326:覆土后充分浇水,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后进行覆膜。

s33:机械作业后完善工作

s331:清除播种箱与覆土箱中残留的种子与营养土,打开机械开关进行空运转,排空播种轮和护种板间的种子和排土轮上的营养土。

s332:清理种箱、土箱和毛刷上的杂物。

s333:对机械进行定期充电保养。

工作效率

标准大棚播种时间为3~4小时,宽幅为1.2m,播速为1min/10m。

2016~2017年试验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试验田完成。水稻品种为垦稻12号;供试肥料为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

试验设2个处理,三次重复,试验大棚为钢骨架标准大棚,规格为长×宽×高=60米×6米×3米,处理1为本发明一种水稻精量播种方法;处理2为常规播种方法。处理1实施方案为,按本发明要求设置,水稻崔芽技术和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处理2实施方案为,水稻种子崔芽,采用人工播种。

试验各处理水稻秧苗素质考查数据

试验于水稻插秧前考查了秧苗素质,本发明的水稻机械化精量播种方法效果明显,出苗均匀,苗齐苗壮,苗色浓绿,叶龄增加0.2~0.3叶,株高增加0.4~0.8cm,根条数增加0.4~0.5条,根长增加0.5~0.6cm,叶长增加0.4~0.7cm,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都高于对照,见表1。

表1试验各处理水稻苗期植株性状考查数据

试验各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

将两个处理分别插秧在两个水稻池中,秋季水稻收获时取样测定水稻产量。水稻收获时,每个试验区连续取样30株,进行产量性状调查,本发明的一种水稻精量播种方法可增加水稻的平方米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粒重;于试验区的每个处理中随机选取三点,每点选20平方米,将水稻收获实测产,产量结果表明,由于水稻秧苗素质好,插秧后反青快,水稻产量比对照提高,本发明的一种水稻精量播种方法比常规方法平均增产2.73%,平均增收260公斤/公顷,按水稻价格2.80元/公斤计算,平均增收728元/公顷,见表2。

表2试验各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注:各处理产量计算结果水分均已扣除。测产小区面积20平方米

综上所述,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得的一种水稻精量播种方法与常规播种方法相比,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水稻苗齐、苗壮、均匀,水稻平均增产2.73%,平均增收260公斤/公顷,按水稻价格2.80元/公斤计算,平均增收728元/公顷。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