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的落水增氧器、鱼缸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0523发布日期:2021-02-03 16:38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用的落水增氧器、鱼缸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宠物养殖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静音式鱼缸注水增氧器。


背景技术:

[0002]
保持水体含氧量,是养殖水产的重要技术问题。落水增氧是指利用过滤水回流时砸向鱼缸液面,产生气泡,增加鱼缸水中氧含量。落水增氧的噪音一般比较大,溅水严重。
[0003]
cn201820355726.0 静音式鱼缸注水增氧器,提供了一种消除落水增氧噪音的方式,其产品在中国市场市面上的俗称为“水哑巴”,可以降低落水噪音,消除溅水。
[0004]
但 cn201820355726.0 静音式鱼缸注水增氧器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0005]
技术缺陷1、气泡存在时间不够长,水中氧气溶解不够充分。
[0006]
技术缺陷2、气泡在水中河边变大后,依靠落水冲击细化,落水冲击的细化不稳定,所以气泡细化存在改进空间。
[0007]
技术缺陷3、从底部溢出的气泡数量较多,这些气泡在鱼缸中飘逸可能附着在鱼体表面,导致鱼患气泡病。
[0008]
技术缺陷4、气泡的增长滞留时间依靠落水冲击实现,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1、一种水产养殖用的落水增氧器,包括壳体(kt),壳体(kt)具有进水口(jsk)、进气管(jqg)、出气管(cqg),水从进水口(jsk)进入时,液流驱动进气管(jqg)进气,产生气泡,气泡爆裂后气体从出气管(cqg)排出,壳体(kt)最下端具有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板(d1)、第二隔板(d2)、出水管(csg);进水口(jsk)在上,壳体(kt)最下端的开口在下第一隔板(d1)位于壳体(kt)内,第一隔板(d1)位于出气管(cqg)的下方,第一隔板(d1)的中心具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的截面积大于进水口(jsk)的截面积,液流通道的截面积小于壳体(kt)的最下端的开口的截面积;第一隔板(d1)的外周与壳体(kt)的壁的内表面相连;第一隔板(d1)的外周具有微孔(wk);微孔(wk)高于液流通道;第二隔板(d2)位于壳体(kt)内,第二隔板(d2)位于第一隔板(d1)的下方,第二隔板(d2)高于壳体(kt)最下端的开口;第二隔板(d2)的中心是封闭的;第二隔板(d2)的外周与壳体(kt)的壁的内表面相连;第二隔板(d2)的外周具有微孔(wk);第二隔板(d2)的外周高于第二隔板(d2)的中心;出水管(csg)的上端高于第一隔板(d1)的液流通道,出水管(csg)的下端高于第二隔板(d2)的中心,出水管(csg)的下端低于第二隔板(d2)的外周;出水管(csg)的下端的外表面与第二隔板(d2)的上表面相连,出水管(csg)的管腔的下端与第二隔板(d2)的下表面相连;
出水管(csg)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单个出水管(csg)的内截面积小于进水口(jsk)的截面积,所有出水管(csg)的内截面积的总和大于或等于进水口(jsk)的截面积。
[0010]
进一步的:壳体(kt)为透明材料制作。
[0011]
进一步的:第一隔板(d1)与壳体(kt)利用熔接工艺加工制作。
[0012]
进一步的:微孔(wk)为三角形孔。
[0013]
进一步的:出水管(csg)为圆管。
[0014]
进一步的:出水管(csg)以第二隔板(d2)的中心的中心线为阵列轴以圆周阵列方式均匀分布。
[0015]
进一步的:第一隔板(d1)为亚克力材质。
[0016]
进一步的:第二隔板(d2)为亚克力材质。
[0017]
鱼缸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水处连接有前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的落水增氧器。(不详处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
[0018]
技术原理:微孔(wk)用于二次细化,可以将水面下变大的气泡变成小气泡,增加增氧效率。
[0019]
第一隔板(d1)、第二隔板(d2)用于提供稳定的涡流,使得气泡在水中存储时间更长,利于增氧。
[0020]
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
[0021]
2、本发明的微孔(wk)使得在水面下合并的变大的气泡能够更好地细化,提升了增氧效率。
[0022]
3、本发明的第一隔板(d1)、第二隔板(d2)、出水管(csg)的搭配,能够形成相对现有技术更加稳定的涡流,气泡在水中留存时间更长,提升了增氧效率。
[0023]
4、第二隔板(d2)、出水管(csg)的搭配,使得气泡溢出可能性降低,增加了美观。
[0024]
5、第二隔板(d2)、出水管(csg)的搭配,使得气泡溢出可能性降低,降低了鱼得气泡病的概率,利于鱼的健康。
[0025]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增氧效率高、美观、利于鱼健康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1的顶视图。
[0027]
图2为图1剖面b-b的截面图。
[0028]
图3为图2的剖面c-c的截面图。
[0029]
图4为实施例1的第一隔板(d1)的立体图。
[0030]
图5为实施例1的第二隔板(d2)和出水管(csg)的立体图。
[0031]
图6为实施例1的流体运动简示图。
[0032]
图7为实施例1的液流仿真图。
[0033]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实施例1、一种水产养殖用的落水增氧器,包括壳体(kt),壳体(kt)具有进水口(jsk)、进气管(jqg)、出气管(cqg),水从进水口(jsk)进入时,液流驱动进气管(jqg)进气,产生气泡,气泡爆裂后气体从出气管(cqg)排出,壳体(kt)最下端具有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板(d1)、第二隔板(d2)、出水管(csg);进水口(jsk)在上,壳体(kt)最下端的开口在下第一隔板(d1)位于壳体(kt)内,第一隔板(d1)位于出气管(cqg)的下方,第一隔板(d1)的中心具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的截面积大于进水口(jsk)的截面积,液流通道的截面积小于壳体(kt)的最下端的开口的截面积;第一隔板(d1)的外周与壳体(kt)的壁的内表面相连;第一隔板(d1)的外周具有微孔(wk);微孔(wk)高于液流通道;第二隔板(d2)位于壳体(kt)内,第二隔板(d2)位于第一隔板(d1)的下方,第二隔板(d2)高于壳体(kt)最下端的开口;第二隔板(d2)的中心是封闭的;第二隔板(d2)的外周与壳体(kt)的壁的内表面相连;第二隔板(d2)的外周具有微孔(wk);第二隔板(d2)的外周高于第二隔板(d2)的中心;出水管(csg)的上端高于第一隔板(d1)的液流通道,出水管(csg)的下端高于第二隔板(d2)的中心,出水管(csg)的下端低于第二隔板(d2)的外周;出水管(csg)的下端的外表面与第二隔板(d2)的上表面相连,出水管(csg)的管腔的下端与第二隔板(d2)的下表面相连;出水管(csg)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单个出水管(csg)的内截面积小于进水口(jsk)的截面积,所有出水管(csg)的内截面积的总和大于或等于进水口(jsk)的截面积。
[0035]
壳体(kt)为透明材料制作。
[0036]
第一隔板(d1)与壳体(kt)利用熔接工艺加工制作。
[0037]
微孔(wk)为三角形孔。
[0038]
出水管(csg)为圆管。
[0039]
出水管(csg)以第二隔板(d2)的中心的中心线为阵列轴以圆周阵列方式均匀分布。
[0040]
第一隔板(d1)、第二隔板(d2)为亚克力材质。
[0041]
本发明不详处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故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