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潮土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5209285发布日期:2021-05-28 14: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黄淮海潮土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进行播前整地,根据不同玉米秸秆覆盖量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若玉米秸秆全量覆盖,则采用深耕作业进行深耕整地1~2遍,若玉米秸秆覆盖量为1/2,则采用深翻或带深松功能的旋耕机深松整地1~2遍,若玉米秸秆覆盖量为1/4,则采用带深松功能的旋耕机深松整地1~2遍;秸秆收集或青贮不还田时,则采用旋耕整地1~2遍;

(2)选用济麦系列、鲁原502小麦品种,播种前晒种1-2天,采用包衣剂拌种;

(3)根据气候、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种期,在适宜播种期内进行机械化播种,播种时采用小麦免耕播种机进行,在播种时同时进行肥料基施,随小麦免耕播种机一起施入,基施的肥料包括:包膜尿素、小麦专用复合肥;

(4)播种后10天内进行土壤封闭;小麦穗期喷施吡多酮进行病虫害防治;

(5)拔节期追施尿素或包膜尿素与复合肥,后期不需追肥;使用作业幅宽为40m的喷灌机或桁架式淋灌机进行浇灌;

(6)在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期,选用带有秸秆切碎抛洒功能的小麦联合收获机进行收割,并粉碎小麦秸秆还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深耕、深松作业深度为20-30cm,旋耕深度为10-1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除了整地方式外,每隔1年深翻一次土地;玉米秸秆每隔一年收集一次,减少还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整地方式采用:玉米秸秆覆盖量为1/2,深翻或带深松功能的旋耕机深松整地1~2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期播种期为10月5~15日宜,播种量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进行增加,播种行距为15cm,播种深度为3cm~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包膜尿素施用量为25-30千克/亩,小麦专用复合肥为45%小麦专用复合肥,施用量为18-25千克/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土壤封闭时,每亩施用50%苯磺异丙隆可湿粉140克,兑水均匀用无人机喷雾;倒伏风险田块在2月中上旬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80克兑水利用无人机喷雾防倒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吡多酮施用量为:每亩用50%吡多酮100克加25%吡蚜酮悬浮剂20克;间隔7天左右用第二次药,每亩用50%吡多酮100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保肥差的潮土区每亩用撒肥机追施10-15千克尿素,保肥差的潮土区无需施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灌溉在越冬期及返青期浇灌一次,水量30-40方/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黄淮海潮土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本发明在进行播前整地,根据不同玉米秸秆覆盖量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若玉米秸秆全量覆盖,则采用深耕作业进行深耕整地1~2遍,若玉米秸秆覆盖量为1/2,则采用深翻或带深松功能的旋耕机深松整地1~2遍,若玉米秸秆覆盖量为1/4,则采用带深松功能的旋耕机深松整地1~2遍;本发明的方法针对潮土土壤及玉米秸秆的还田量配合适宜的机械耕作方式,可以实现秸秆在土壤中的完全腐解,同时不会出现播种不实影响出苗,与苗争肥的现象。真正解决代农村劳动力短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用量减少保证产量的同时,其养分利用率提高明显,流失风险下降,具有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鹏;赵同凯;刘兆辉;孙明;李洪杰;仲子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9.30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