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64070发布日期:2020-12-29 12:4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章鱼室内养殖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章鱼学名乌贼,俗称八爪鱼,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杂、容易养殖和运输等特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章鱼领地意识强烈,喜居水体隐蔽处,尤以藏身于空心的器皿之中为甚,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养殖成活率低。在本发明之前,养殖章鱼多在池底放置砖瓦、瓶罐等为其提供隐蔽物,以减少自相残杀提高养殖成活率,但捕抓麻烦,养殖效果不明显,养殖成活率通常在50%以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章鱼自相残杀、养殖成活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捕抓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包括池体、隔离防逃网、隐蔽物和增氧设施,所述的隔离防逃网设于池体的底部,隔离防逃网横向平铺池体的横截面;所述的隐蔽物设置多个,隐蔽物包括管体、连接绳和浮子,连接绳一端连接管体,另一端连接浮子,浮子浮在池体的水面上,管体设在隔离防逃网上方的水体中;所述的增氧设施包括充气式增氧机和微孔曝气盘,充气式增氧机连通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设于池体内隔离防逃网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池体为方形或者圆形水泥池、塑料池或玻璃钢池,池体面积20-100㎡,池高1.2-1.5m。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离防逃网由金属框架和网衣构成,金属框架为不锈钢焊制成的网格状,金属框架形状与池体内的形状一致,金属框架底部每10㎡焊接有四个框架脚,网衣为10目网目的筛绢网,固定于金属框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管体由多个pvc管通过管壁粘制而成,连接绳通过管体一角的pvc管上的小孔与管体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注水入池体中,隐蔽物的管体设于隔离防逃网上方离池体边20-25㎝的水体中,管体之间的间距0.8-1m,池体设置含有120-150%章鱼苗放养量的躲避孔洞;每10㎡池体布设微孔曝气盘一个,每20㎡池体配套一个60w充气式增氧机;

(2)注水至水深1m以上时,放养章鱼苗种入池体内,如池体是新建水泥池体,则需经3次以上为期30天的浸泡洗刷后方可使用,期间不间断开增氧机增氧;

(3)投喂饵料,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30%,章鱼长到所需规格时收获。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制作工艺简单实用,方便制作和运输储藏,设置方法易于掌握,能够提高章鱼的养殖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和捕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及使用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章鱼室内养殖池包括池体1、隔离防逃网2、隐蔽物和增氧设施,池体1设有进水管7和排水管8,隔离防逃网2设于池体1的底部,距离池体1底端15㎝,隔离防逃网2横向平铺池体1的横截面;隐蔽物设置多个,隐蔽物包括管体3、连接绳4和浮子5,连接绳4一端连接管体3,另一端连接浮子5,浮子5浮在池体1的水面上,管体3设在隔离防逃网2上方的水体中;增氧设施包括充气式增氧机和微孔曝气盘6,充气式增氧机连通微孔曝气盘6,微孔曝气盘6设于隔离防逃网2的下方。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池体1为方形或者圆形水泥池、塑料池或玻璃钢池,池体1面积20-100㎡,池高1.2-1.5m。隔离防逃网2由金属框架和网衣构成,金属框架用直径10-12mm不锈钢条焊制成网格状,金属框架外围的形状与池体1内的形状一致,为方形或圆形,金属框架底部每10㎡焊接有四个框架脚,框架脚支撑在池体底板上,网衣为10目网目的筛绢网,固定于金属框架上。

本发明的管体3由多个pvc管通过管壁粘制而成,即多个pvc管的轴线平行,管壁粘连在一起,pvc管的内径为7.5cm、长10-15cm,管体3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连接绳4通过管体3一角的pvc管上的小孔与管体连接,即管体3一角的pvc管上离管边0.5-1.0cm处开一个直径为4mm小孔,经小孔捆扎在连接绳4上,连接绳4为直径3mm聚乙烯网线,浮子5为500ml以上密封空塑料瓶。

本发明的章鱼室内养殖池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注水入池体中,隐蔽物的管体设于隔离防逃网上方离池体边20-25㎝的水体中,管体之间的间距0.8-1m,池体设置含有120-150%章鱼苗放养量的躲避孔洞;每10㎡池体布设微孔曝气盘一个,每20㎡池体配套一个60w充气式增氧机;

(2)注水至水深1m以上时,放养章鱼苗种入池体内,如池体是新建水泥池体,则需经3次以上为期30天的浸泡洗刷后方可使用,期间不间断开增氧机增氧;

(3)投喂饵料,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30%,章鱼长到所需规格时收获。



技术特征:

1.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隔离防逃网、隐蔽物和增氧设施,所述的隔离防逃网设于池体的底部,隔离防逃网横向平铺池体的横截面;所述的隐蔽物设置多个,隐蔽物包括管体、连接绳和浮子,连接绳一端连接管体,另一端连接浮子,浮子浮在池体的水面上,管体设在隔离防逃网上方的水体中;所述的增氧设施包括充气式增氧机和微孔曝气盘,充气式增氧机连通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设于池体内隔离防逃网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章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为方形或者圆形水泥池、塑料池或玻璃钢池,池体面积20-100㎡,池高1.2-1.5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章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防逃网由金属框架和网衣构成,金属框架为不锈钢焊制成的网格状,金属框架形状与池体内的形状一致,金属框架底部每10㎡焊接有四个框架脚,网衣为10目网目的筛绢网,固定于金属框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章鱼室内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由多个pvc管通过管壁粘制而成,连接绳通过管体一角的pvc管上的小孔与管体连接。

5.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注水入池体中,隐蔽物的管体设于隔离防逃网上方离池体边20-25㎝的水体中,管体之间的间距0.8-1m,池体设置含有120-150%章鱼苗放养量的躲避孔洞;每10㎡池体布设微孔曝气盘一个,每20㎡池体配套一个60w充气式增氧机;

(2)注水至水深1m以上时,放养章鱼苗种入池体内,如池体是新建水泥池体,则需经3次以上为期30天的浸泡洗刷后方可使用,期间不间断开增氧机增氧;

(3)投喂饵料,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30%,章鱼长到所需规格时收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章鱼室内养殖池及使用方法,章鱼室内养殖池包括池体、隔离防逃网、隐蔽物和增氧设施,隔离防逃网设于池体的底部,隐蔽物包括管体、连接绳和浮子,增氧设施包括充气式增氧机和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设于隔离防逃网的下方。本发明克服了章鱼因自相残杀导致养殖成活率低的缺陷,通过设置隔离网、隐蔽物等,为章鱼提供了生长和躲避场所,且不影响饲料投喂,从而提高了章鱼养殖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量,隐蔽物制作工艺简单实用,方便制作和运输储藏,设置方法易于掌握,可提高章鱼养殖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量10%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韩书煜;胡大胜;黎姗梅;施金谷;易弋;梁怡;苏中兴;张振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技术研发日:2020.10.28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